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重生之闪闪影后 > 第三十七章 鞑子骑兵(二)

重生之闪闪影后 第三十七章 鞑子骑兵(二)

作者:冰绥心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29 10:53:57 来源:258中文

张贤一边想着当年军校学习军事历史的时候,就专门研究过蒙古骑兵作战,加上近日王复的现场讲解,让张贤对于蒙古鞑子骑兵的了解,更加具有立体感起来,心中已经开始规划将来和鞑子骑兵作战的战略方针,张贤看着一脸严肃的王复,说道:

“王教头,你说的很好,这些东西,都是血与火的教训才得到的经验,你说了很多鞑子骑兵的优势,本官现在就想知道,依你之见,我大宋军队想要彻底击败鞑子军队,该如何破敌?”

王复见张贤问自己的时候,一脸云淡风轻的样子,不慌不忙的端着酸梅汤喝了起来,王复知道,眼前的少主绝非庸碌之人,既然如此淡定,必定是有自己的想法,王复便说道:

“若是老夫猜测不错,大人应该是在构思破敌之策吧?就算不是破敌之策,最起码也应该是有了和鞑子周旋的法子!老夫朝堂之上,也是见过那些高官重臣,哪一个不是听说鞑子骑兵如此厉害之后,不是力主避战,就是力主逃跑,甚至割地求和,偏安一隅的。也有些忠烈之臣,但是提出的御敌之策实在是叫人哭笑不得,甚至军令一日三变的,下面的将领被搞的无所适从,难得遇到一个像大人这样,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惊的官员,这只能说大人是成竹在胸了!”

张贤放下酸梅汤,其实张贤很清楚,南宋末年是英雄与佞臣并存的年代,既有贾似道、留梦炎等遗臭万年的汉奸,更有江万里和张世杰、陆秀夫、文天祥等宋末三杰的忠烈之士,现在朝政基本上由贾似道把持,贾似道之后由留梦炎把持,至于后来的宋末三杰,真正左右朝政的时间很短,由于历史的局限性,这些忠烈之臣也犯了很多错误,尤其是张世杰的错误决策,可以说是一手加速了南宋的灭亡,在张贤内心深处,这些忠烈之臣,可以做具体事情,但是绝对不能做一方统帅,因为忠臣不等于能臣。说白了,现在的大宋,缺乏的是张良、诸葛亮似的庙算之臣,张贤坦然说道:

“王教头先喝一口酸梅汤,这冰镇酸梅汤的确非常消暑解渴啊。你太抬举本官了,本官不是朝堂高官,掌握不了朝廷战和大计,故而没有那么多责任担当。要说破敌之策,本官不敢妄言一定就行,只有和鞑子实践作战才能出是否可行。本官只是暂时有些破敌想法,可能还不成熟,需要向王教头多多讨教,然后慢慢改进!冰冻三日非一日之寒,朝廷军队战力不堪,即便朝廷有佞臣,也绝非三年五载就能造成今日局面的。同样的道理,要彻底击败鞑子军队,也需要我们数年、甚至数十年时间,积小胜为大胜,在不停的征战中积累经验教训,为最后全力一击,彻底破敌奠定基础,不然,北伐也就只能是空想!”

王复心怀激荡起来,少主果然是把北伐放在心里面了,王复只恨苍天无眼,让自己被佞臣所害,一腔报国热血被浇了冰水,差点蒙冤身死,又感激苍天让自己在绝望关头,遇到一明主,虽然少主现在还是无名少年,但的确是心怀天下,这该羞煞多少朝堂之上的衮衮诸公,碌碌汉臣!王复说道:

“大人诚哉斯言!每次老夫奉命出征,朝廷不是各种旨意瞎指挥,就是各种不切实际的要求,要么传来圣旨要全歼某个鞑子王公贵族,要么是南辕北辙的前去征讨敌人,要么就是让我们一逃再逃,身边还要跟着苍蝇似的监军太监指手画脚,绝少让统兵将领根据战场形势独立指挥的,一方面,我军相对于鞑子来说,本身战力就相差甚远,再加上朝堂上伸进军中的手脚,这仗,打赢了才真的是稀奇事,打不赢反而是正常的!”

王复发泄了一下心中牢骚,回过头来继续说道:

“要说破敌,也不是没有办法,老夫有内外二策,内策则是需革新大宋军政制度。朝廷要制衡将领,这没问题,毕竟若是统兵将领有异心,的确会给朝廷造成灾难,但是绝对不能派外行太监来瞎指挥将领作战,其次,要杜绝朝中不同势力伸手指挥在外带兵打仗的将领,甚至皇帝也最好不要干涉将领的指挥!”

说到这里的时候,王复悄悄看了看张贤,毕竟臣子论君王是非,这算是大逆不道的行为,但是一看张贤在认真聆听,毫不介怀的样子,放下心来,就继续说道:

“这外策嘛,我军与鞑子作战,就是加强军情收集,往日我们和鞑子作战,不知鞑子何日来犯边,不知鞑子寇边目的是抢一票财物还是要攻城略地。反正我大宋这边就是有警则出兵迎敌,无警则收兵休养,完全处于被动。其次是我军要扬长避短,尽量避免和鞑子骑兵对决,尽量采用坚城固守、偷袭、利用地形地利克制鞑子骑兵的长处!老夫能说的,便是这些,不知大人有何见教?”

张贤对着王复点点头,说道:

“王教头,见教不敢当,本官目前来说,还从未与鞑子交过手,而王教头早已经是声名在外的名将了,我们只是探讨。王教头说的句句在理,这也是经过将士们血与火,舍命拼杀得出来的经验,这些本官没有任何疑虑!但是,本官想补充几点,还请王教头看看是否可行?”

张贤顿了一下说道:“这第一点,内策不是问题,因为本官将来也没打算受朝廷节制,不存在被朝廷指手画脚的问题。第二点,在对付鞑子的方略上,本官要补充一点,鞑子骑兵吃过几次亏,就绝对不会再派大规模骑兵到崎岖山区、丘陵去和我们的步兵作战,也绝对不会在坚城下与我们作战,除非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敌人是不会有那么傻的,我相信他们也懂得扬长避短。如果我们想要北伐,想要一统华夏,再造乾坤,那么和鞑子骑兵在平原、甚至草原对决,都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本官好读兵书战策,总结出历史上步兵对付骑兵的三个方法:

“一是运用战车结阵,阻挡骑兵冲锋!”

“二是密集长兵结阵,也就是手持长兵器的阵型,鞑子有遇阵不攻的说法!这就说明,鞑子惧怕这种战阵。”

“三是构筑障碍,到了平原甚至草原,千里之地一马平川,无遮无挡,那些地方绝无坚城可固守,只能自己想办法构筑障碍阻挡敌人骑兵冲锋!”

张贤见王复听得连连点头,继续说道:“历史上,任何步兵战胜骑兵,无一不是采用这三种方法或是其中一种,这里面还有三个原则,首先务必保证我军士气,保证将士绝对执行军法,保证阵型不乱,结阵时切不可越阵而出,阵型溃败则是救无可救,必输无疑!其次必须要保证侧翼安全,组织多面防御,不留破绽和死角。最后一点,那就是务必要有远程攻击性武器,打乱敌人的进攻阵型才是最好的防守!”

“王教头,实不相瞒,这些在本官未来的对敌方略中,都是我们力量弱小时期的初始阶段,不得已而为之的下下策,到了相持阶段,本官会运用一些不对称战法,所谓不对称,就比如鞑子骑兵凶猛,我军骑兵相对来说就比较弱势,就如王教头所言,我们以及之长克敌之短,这就是不对称战法。那么,本官就要集思广益,总是能想到专门克制鞑子骑兵的法子。当击败鞑子主力,就到了最后大一统阶段,那就是扫清漠北,让铁血将士封狼居胥,还大宋一个朗朗乾坤!

王复神情激动了起来,这少主究竟是人还是神啊?原来还一直以为自己和鞑子征战在一线,这天下没有谁比自己更了解鞑子骑兵,不曾想,一个年纪轻轻的无名少年,对鞑子骑兵竟然有如此深刻的见识,甚至都有了应对之策,甚至,甚至连自己都只敢喊一喊,却困难重重的北伐,扫清漠北都在其谋划之中,这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少年啊?莫非这是上天派来拯救大宋黎民百姓的天神吗?

王复站了起来,毕恭毕敬的对着张贤一揖,说道:

“大人真知灼见,文治武功老夫是真心佩服,老夫定当按照大人规划部署去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相信大人必有雄视天下的一天,也终有廓清大宋环宇的一天!老夫这就回去,抓紧时间操练家丁!哦,对了,少爷教的枪术以及三人配合战术,老夫仔细看过了,异常凶狠致命,却简单易学,毫不拖泥带水,老夫麾下军士的枪术就相形见绌了,但是老夫麾下军士胜在招式稳,力道足,老夫想将其融合一下,必定威力大增啊!”

张贤心中呵呵一笑,后世我军的枪刺格斗术,以及三人攻防队形,那可是经历过尸山血海考验过的,要是还不厉害,那才真的是笑话!从枪刺术演化而来的长枪长矛刺杀技术,三人配合起来,攻防有序,自然是比现在宋军散乱的阵型,士兵各自为战的模式,厉害了不知多少倍,也更加威力无比!张贤也不说穿,只道:

“好好,今日和王教头一番探讨,收益良多啊,王教头回去就按照你说的法子操练后续招到的家丁!”

张贤说完后,对着门外喊道:“张凡,进来!再去给王教头装一罐冰镇酸梅汤拿到住处去!多加点冰块!”

王复有些感动,这少主果真是胸怀广阔,有气度,而且粗中有细,说道:

“老夫谢过大人!告辞!!”还在为找不到小说的最新章节苦恼?安利一个公众号:r/d/w/w444 或搜索 热/度/网/文 《搜索的时候记得去掉“/”不然搜不到哦》,这里有小姐姐帮你找书,陪你尬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