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如来必须死 > 0312:特区

如来必须死 0312:特区

作者:鸟云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9-30 10:27:28 来源:258中文

正常来说,一个国家的人口生育率上不来的话,最心急的,绝对不是那些絮絮叨叨的公婆老人,而是政府,毕竟,肉少了,尤其是肥瘦相间的好肉少了的话,狼是不会太高兴的,所以,绝大部分的统治者,都会采取积极的计划生育政策,也就是鼓励生育。

比如越王勾践,除了卧薪尝胆,明显更加关心子民的夜生活的有效率,为了增加人口,特别规定:“凡男二十,女子十七不嫁者,罪其父母。”,相对的,待遇也很好,产房里面待产的产妇由国家负责开销,生了男孩奖励两壶酒一条狗,生了女孩奖励两壶酒一头猪,生了三个孩子的免费提供月嫂一枚。西汉初年为了尽快增加人口,自刘邦开始,历代皇帝也都是恩威并施:“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岁不嫁五算”(30岁还不嫁人罚5倍人头税),还特别声明:只要是到了15岁还没有婚嫁的女子,每年必须定时向官府缴纳120钱的税,直接成亲为止(刘盈即位之后,根据物价上涨因素,“合理”的将税钱提高到了600钱),当然,凡是生了孩子的,三年内免除徭役、贡赋和人丁税,甚至为了安抚不孕不育群体,只要你结婚了也行,孩子嘛,慢慢来,先把手续办了。隔壁的东吴更狠,士兵出征是可以带上老婆的,随时啪啪啪(难怪战斗力有点堪忧),作战生产两不误。

这个人口发展鼓励政策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即便是到了宋朝,也没有中断,对于那些社会地位低下的军人也经常给予关怀,通过赏赐媳妇的方式让他们尽快组建家庭,对于结婚的士兵还会“支钱一百贯,酒四瓶,米一硕,绢一匹。”

可以说,我们的老祖宗在这方面的举措绝对引领时代潮流的,吊打后世的很多发达国家,无非就是给新生儿家庭提供津贴,减税,和其它经济好处嘛,我们早就用了,而且,你们还是在老龄化严重,新生儿不足的时候才开始亡羊补牢,我们可是未雨绸缪啊,不光缺人的时候生,人多了也不刹车。总有一天就会派上用场的嘛,原时空蜀汉被灭之后,接棒曹魏的西晋,便在这里推出一系列刺激人口增长的生育政策,而后,那些成长起来的一代基本上都投入到了灭吴的大战之中去,连本带利一次性都回来了。

所以,一些基本政策,王迪根本就不用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现有历史资料里面借鉴一二就可以了。然后呢,自己也年轻,目前形势至少还说得过去,他有大把的时间去等待这新一批羊群茁壮成长起来。

关键是两点,第一个,“售后服务”是否到位,为什么现在放开生育政策生育率还是上不去?还不是因为生孩子的成本高,养孩子的成本更高?目前这个环境下虽然不至于,但是,如果把售后档次拉上去了,是不是可以让人口增长再高几个档次呢?这一点可以和后来的宋朝好好学习一下:宋仁宗时期,“凡下户有怀妊而不能自存者,愿赐之粟”;南宋高宗绍兴八年在全国范围内普及救助贫民儿童:“禁贫民不举子,有不能育者,(官府)给钱养之”,具体措施是“州县乡村五等、坊郭七等以下贫乏之家,生男生女而不能养赡者,每人支免役宽剩钱四千。”绍兴十五年又诏改支钱四千为予义仓米一斛;乾道五年四月,孝宗下诏“有贫乏之家生子者,许经所属具陈,委自长官验实,每生一子,给常平米一硕、钱一贯,助其养育”;庆元元年,南宋又“将建、剑、汀、邵四州没官田产免行出鬻,官收其课,以给助民间举子之费”。这样举子仓(为防止父母溺弃婴孩和解决下户养育子女困难,一些地方弥补常平义仓的不足和财政缺口,举办举子仓)有了较为充足的收入来源,可较长时间地维持下去;南宋朝廷还规定孕妇妊娠期内,免其丈夫杂色差役(相当于男人是有变相产假的)……

第二个,就是,虽然合作的双方厂家都已经有了门路,厂址选在哪里呢?罗氏女的质疑不是没有道理的,就算她和自己一个立场,但是,放在罗宪和霍家那里,很难通过——如果通过的话,估计自己这边也要吃大亏,所以,就看折中手段如何了。

几经争执之后,罗宪和王迪,总算是把厂址给敲定了,在武陵这里,划出两个特定区域,黔阳和充县来做试点,如果效果不错的话,就进一步扩大,当然了,“厂址”还是圈定在武陵。

之所以划出黔阳和充县来做试点,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位于荆州与季汉的交界处,画出来做一个缓冲地带,荆州方面能接受,季汉也离得比较近,不至于被架空;这俩地方属于蛮夷部落聚集区域,尤其是充县,是有着大量的武陵蛮的……呃,之前,现在经过连番的战乱和抽调兵力之后,当地的青壮劳动力,尤其是男子,已经没的差不多了,而季汉第一批输送过来的女子,也多为蛮夷部落女子,在双方看来,实验的成本较低,也不存在什么太多的磨合问题;这两地属于人口少,底子薄,王迪管辖范围内难得的落后区域,但是,先天条件不错,各类矿产资源和木材资源很多,填补进来大量的人口之后,既不耽误啪啪啪,也不耽误大开发——就算不幸开发失败了,也不会损失什么。

然后呢,还有一个也是为了“照顾”钟离牧这个好兄弟,眼睁睁看着你被这么几个地方拖后腿自然是不忍心的,那么在政策上加以扶持,隔三差五的刷红包也是应该的,到时候,孙皓那边一看我对你这么“好”,想必一定会横生一些奇妙的想法,你不想彻底划清界限和我站在一条战线上也不行了吧?

当然,这些想法,王迪是不会和罗宪交代的,更不会吐露给钟离牧父子:我可是做好事不留名的啊。

既然“厂址”选到了荆州这里,那么,作为季汉,在其他方面就要多占些便宜了。而王迪,开出的几条条款看上去也是很美妙的。

第一条,也只有王迪这个脑洞能琢磨的出来,突破天际了:迁移人口之后,男方还是荆州户籍,女方还是季汉户口,生的孩子呢,“双国籍”,即拥有荆州和季汉两个户口,大家都在一个人身上刷数据,也算是皆大欢喜吧,等孩子茁壮成长到十五岁之后,真正开始为国家贡献自己的精华的时候,再自行选择效力哪一个国家。

第二条,严格来说是第一条的补充条款,如果二人只生育一个孩子的话,那么,就依照孩子的自身意愿选择户籍,如果有两个孩子的话,那么,出于保护法则,第二个孩子的户籍必须是反向选择,然后,有第三个孩子的话,回到自愿原则,“不幸”有第四个孩子的话,再是反向选择,保护受损一方,以此类推——王迪觉得有必要加上以此类推字样,前世自己的爷爷那一辈可是有兄弟姐妹八个的,这个时代虽然说出生率不低,死亡率也很高,但是,成活一半也是很有可能的吧?

第三条就能在下面拆分出一堆子项目出来,比如,第一胎生的是男孩,奖励4000钱,生的是女孩,奖励3500钱(男女平等还是有些遥远的事情,王迪也只能尽量的缩小差距鸿沟,即是彰显人权,也是为了避免有的人“不满意”奖励,而出现溺杀婴儿的行为出现),第二胎不管男女一律奖励5000钱,第三胎不论男女一律奖励6000钱,以此类推,多生一胎,一律加1000钱——注,双胞胎奖励当次奖励翻倍,但是,累计奖励按照一个婴孩计算。还比如,生完孩子后,孩子在条件允许之后便进入当地的育儿所集中起来,由专门人员代为看管照顾,看管费用由政府负责,家长只需要提供最基本的用餐成本费用即可,六岁开始进入技术学堂学习最基本的文化知识与生活技能,全免费(包括食宿),十岁开始进入职业技术学堂从事技术工种,家长只需要提供食宿成本……

最后,王迪向罗宪等人郑重承诺:所有优惠政策,包括以后逐渐完善补充进来的优惠政策,所产生的一切费用,都由荆州方面提供,季汉方面只需提供母体以及等待十五年之后的一次性收割即可,同时,这些迁移过来的女性,荆州也不是白白养着的(产假期间,夫妻双方都有两个月的假期),该干活干活,该务工务工,从事工作之后,每个月薪水的十分之一要缴纳给季汉方面作为“份子钱”,当然,这笔钱,“财大气粗”的王迪就不要了。

反复琢磨了一番王迪起草的这区区几条款项,罗宪等人觉得没有什么“吃亏”的地方,而且还可以根据现实状况随时磋商补充新的合作条款进去,于是,装模作样的犹豫了一番之后,同意了在武陵特区试点的这个方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