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如来必须死 > 0302:打假

如来必须死 0302:打假

作者:鸟云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9-30 10:27:28 来源:258中文

李流操心的是钱的问题,真的是钱,是王迪已经放进市场的五铢钱。

拜王迪的大力推动以及本身的上乘质量所赐,这五铢钱,不仅是季汉的官方认可的唯一货币,短短几月内,也在荆州范围内流通甚广,遭到了广大民众的热烈欢迎,孙皓中央那里本就就臭大街的东吴钱币,至少在荆州市场已经和臭狗屎没什么区别了。而这,正是王迪希望看到的场面。

但是,问题也随之出现了,很快的出现了。

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假币这个沉疴旧疾。

其实王迪对假币的出现是有着充分的心理准备,毕竟,追逐利益,钻法律空子是人类的天性,只要是有利可图的话,这种私铸的情况就无法禁绝——虽然说纸币的造假相对容易,私铸铜钱难度系数较高,却不代表就没有人私底下铜钱造假,迎难而上的人多的是。如果一开始的口子堵不住的话,假币越来越多流通于市场之上,只会导致王迪苦心打造的五铢钱丧失市场公信力,然后,人们会一边大量“推广”使用假币(劣币),一方面又将质量上乘的五铢钱藏在家里,就会出现逆淘汰,即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但是,虽然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也正在着手准备铺垫,王迪却没有想到,这种情况居然出现的这么快,这才几个月啊,就在巴东、武陵和江阳等地,多多少少都出现了一些假冒伪劣产品,这就逼着王迪提前重拳出击,多管齐下了。

第一招便是“乱世当用重典”,在王迪的授意下,季汉和荆州方面加大力度,全面开动国家机器,不遗余力不惜成本的颁布法令到各个基层政府,明文规定,但凡发现私铸铜钱者,严惩不贷,不管是什么人,是何出身,上不封顶,下至一枚铜钱,但凡查实,一律死刑起步,量大的,影响恶劣的,甚至还要诛族。这个虽然残忍,也有可能导致冤假错案和栽赃勒索的情况出现,但是,王迪就是要一开始就把风气遏制住,要知道,宋朝初年刚使用纸币时,正是由于对伪造者处罚较轻,起不到威慑作用,因而造假者日益猖獗。后来不得不加大惩处力度,由监禁10年逐步过渡到处以极刑。但是,为时已晚啊。

第二招是与之相配套的辅助手段,以雷霆手段严打的同时,王迪还规定,重赏揭发检举者,只要线人的提供线索查实无误,那么最后处理的造假者家产,将拿出一半来奖励举报者。这个办法配合渗透至各乡的乡兵制度,完全可以重创造假者。毕竟,有能力玩私铸铜钱的,肯定不是老百姓啊,必然是富甲一方的权贵豪强,而且,要玩,也不会小规模玩,不会小打小闹,肯定会玩大的,那么,涉及人员一多,难免会走漏风声(奖励太丰厚了),只要核实无误,官方吃饱的同时,举报者也不只是喝汤那么简单——至于有没有冤假错案,王迪完全不在乎,仔细核查是应该的,没有的话最好,但百密一疏啊,真要是眼高手低导致了有人蒙受不白之冤,额,其实也不是什么损失,干掉一个盘踞地方的豪强权贵也不错啊,大不了之后平反罢了。甚至,王迪不无恶毒的想,要不想弄垮某个地方一霸的时候,这倒是个不错的罪名。

第三招便是“治本”,也就是从源头堵住,所有已经发现的铜矿,立刻完全掌控在政府手中,不仅是禁绝民间私自开采,就连铸造铜钱的产地,目前也只能限制在五茂那里(以后再适当开放出更多的铸币场所,也可以分散五茂的话语权),只要铸币资源遏制住了,假币的流通数量也就控制的差不多了。

第四招便是“放水”,也就是说增加货币供应量,反正都是要放水的,还不如把这个放水的尺度率先把握在自己手中,水放多了,市场上的货币量有了保证,不紧缺,也是可以在一定在程度上遏制私铸钱币,尤其是假币的流通,当然了,这个尺度是要把握好的,紧缩不是好事,膨胀了也是不妙啊。不光要把握尺度,动作还要隐蔽,偷偷的干活。相信王蕃团队的勉强够看的大数据能够提供一些帮助(之前在这个时代,王蕃的数据是勉强够用了)。

第五招便是甄别对待,一旦捕获私铸集团,资本方和幕后真凶是要全部干掉的,但是,铸钱工人却要留下来,不光是不杀头,没有任何处罚,还可以给一个正式编制。这样做,看起来是有点“赏罚不明”的味道,但是在王迪看来,也不是一点好处没有,首先,它可以匹配第二招,即揭发检举者有赏,什么人最有可能察觉到有人造假钱拿到第一手证据(还有人证),并且有积极性去举报?当然是这些一线拼命干活的铸钱工人了,毕竟,这是杀头风险系数极高的事业,举报之后呢,不光有大笔奖励,还可以顺便给自己混一个正式编制,何乐而不为呢?

第六招便是“人道主义补偿”,如果真有普通的百姓眼拙,在平日里的市场交易中不幸手残,收进了假币,那么,可以到官方指定场所进行兑换,兑换比例为一比二,也就是两枚假币可以兑换一枚真钱,挽回一定的损失,同时,对目前市场上以及民间还存在的旧币,也都回收兑现,比例定为一比十。王迪明白,肯定有混水摸鱼的,但是,小规模行为,他赔得起,量太大的话,就当是钓鱼执法了,顺藤摸瓜来个一锅端,连线人费都省了,只要最终能够达成快速垄断市场的目的就好。

这六招使出来,季汉与荆州两地的假币风潮瞬间便被扼杀在了摇篮之中,一个月不到的功夫,连续抄了大大小小十四五家顶风作案的地方豪强,造就了因为举报有功的四五十个中产阶级,从民间挖掘出了百余名熟练的铸币工人,这些宝贵的人才王迪断然没有主动给五茂那面送过去的念头,而是直接放在了荆州,以备自己的“不时之需”。

总之,假币横行的苗头迅速消失不见了。令李流和李庠等人赞叹不已,如此歹毒,啊,不是,是高明的办法,想出来一个都是不容易的事情,这王迪,居然瞬间琢磨出来六个来,这六招还基本上做到了环环相扣,真是变态啊。

面对众人的吹捧,王迪只是笑而不语。毕竟是多“经历”了一千多年,这些手段还是有的,而且,这还是没有提升铸币的技术手段前提下的行政手段,如果局面比自己想象的复杂的话,索性直接推出第二套货币,让这帮造假的永远在后面追逐。

所以,自己呢,心态也是很好,不求将犯罪率扑灭到零,只要控制在极小的规模之内,无法干扰官方正常的金融秩序就行。以后,随着技术手段的活跃,商品经济的繁荣,尤其是纸张技术提高,可以尝试一下研发纸币试试水,不过呢,不能揠苗助长,没有必要着急推出这个东西。

隆武元年,对于王迪来说,是顺风顺水的一年。

荆州。

农业方面继续大丰收,除了自给自足和战略储备之外,还继续有充分的剩余资源“廉价”支援给季汉方面。

钱币铸造方面,逐渐摆脱了对五茂方面的“依赖”,在王蕃的数据支撑下,放水放的有条不紊,别说荆州和季汉,就连江东方面,主要城区都完成了市场占有。孙皓,再是不开心也没有办法去阻止事态的发展。

军事改革方面也是出乎意料的顺利,不得不说李流和李庠掌控力度很好,砍掉一半都没有引发波动(当然,这也是得力于王迪资金待遇给力,即便是被淘汰出一线野战部队,也没有什么损失),县兵较好的完成了后世警察以及武警部队的职责,社会治安稳定,反过来也推动了经济发展。乡兵的表现也在良好预期内,在自己强大的经济后援下(放水主要放在了这里),基层的豪强们根本就无力抗拒,不仅组织不起来民众的排斥和抵抗(参加一天训练,至少能拿到一个铜钱,又不会死人,何乐而不为呢),就连藏匿起来的人口,也纷纷“逃亡”到政府的户口本名下。

仅这一年不到的光景里,通过军事训练,变相掌握了将近十万的预备役人口资源,释放出了被地方豪强藏匿的人口四万多,因为经济增长惊人,远远甩开周边地区,导致从长沙等非嫡系区域有三万多人受不了巨大的差距,以流民身份跑过来以后就打死也不走了。顺带着,在零陵和南郡两个野战主力师团之外,第三个野战师团也组建完毕。

这是王迪自穿越以来过的最顺风顺水的一年,以至于“多次”和季汉皇室方面亲切会晤,加强双边合作,商量是否要把北伐大计提前一些。

不过,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也正因为发展的太过顺利,终于有人十分不爽,做些小动作来给王迪添堵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