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如来必须死 > 0110:死结

如来必须死 0110:死结

作者:鸟云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9-30 10:27:28 来源:258中文

“风评嘛,此人之所以风评甚佳,是因为有两人为之打下的基础甚好,”刘篡眼神中飘过一丝轻蔑:“丁子贱出生之时,那阚泽居然见而异之,说什么此儿后必致公辅。后来,丁固踏入官场,又有虞翻对他身边的同僚说什么丁子贱塞渊好德,堂构克举,野无遗薪,斯之为懿,其美优矣。令德之后,惟此君嘉耳。总之,都是一些溢美之词。”

“阚泽和虞翻。”王迪对这两个名字还是很熟悉的,阚泽,主要是演义里面赤壁之战献诈降书的表现过于神勇而记忆犹新,虞翻嘛,其事迹主要是和怼人有关,从领导到同僚再到他讨厌的人,没有不怼的(比如有一次孙权和张昭讨论神仙话题,虞翻咣当就是一句“彼皆死人,而语神仙,世岂有仙人邪!”,虽然是指着张昭说的话,但明显是把孙权也给捎带进去了),更别说糜芳和于禁这样履历有污点的投降将领(孙权骑马请于禁和自己偕行,虞翻叱责于禁:“你是俘虏,怎敢和主公齐头并进呢!”就要拿鞭子打,后孙权和群臣会饮,于禁痛哭流涕,虞翻又说:“你计划装模作样求得宽赦吗?”甚至,后来后来孙权与魏和解,要把于禁遣回魏国,虞翻说:“虽然放了他对我们没有损失,但依旧如同放盗归山,不如将他斩了用来警示身为人臣却有二心之人。”糜芳被怼的更狠,“失忠与信,何以事君?倾人二城,而称将军,可乎”与“当闭反开,当开反闭,岂得事宜邪”简直就是骂人不带脏字的典范),终于把自己给怼走了,“权积怒非一,遂徙翻交州”,甚至到了交州还没忘记直言上书,最后被流放到了苍梧郡。

这样一个人,除了都好读书以外,和丁固完全是两种风格啊,怎么会走到一起?

“其实原因很简单,”刘篡见王迪有些纳闷,就给出了答案:“丁固,会稽山阴人;虞翻,会稽余姚人;阚泽,会稽山阴人,都是一个地方出来的,而且这阚泽,出身贫寒,世代务农,他能够被举荐开启仕途,和丁固的父亲有很大关系,如此怎能不相互提携?”

原来是乡党啊,王迪恍然大悟。

“而且,在这丁子贱身上还发生一件事,很有意思。”刘篡说这话时笑容很是玩味:“官场流传一件奇闻,乃是‘丁固生松’”。

“丁固生松?”王迪有些纳闷,表示这个典故从未听过。

“子均不是我吴人,所以这件官场笑谈并未曾有耳闻,”一旁的葛系笑道:“有一次,那丁固梦见从自己的肚子里长出一棵松树,占卜者认为“松”字拆开后为“十、八、公”,这表示十八年后,丁固将位至公卿。”

“怕是最近几年才传出来的吧?”王迪笑道,这几日为了给孙皓造谣生事,类似的事情可没少做,太知道里面的猫腻了,再结合前世在史书看到的甭管什么明主暴君,只要出生,必定是有异于常人的地方,实在是无聊。

“奇怪就在这里,”刘篡接着说道:“还真不是升任左御史大夫之后才传出来的,那是在建兴二年(公元253年),丁固才出任尚书的时候,此事便流传开了,真要按照十八年算的话,这日子还没到呢。”

“所以才极力反对吾等拥戴乌程侯?”王迪恍然大悟。因为自己的“疏忽”,并没有将丁固列入核心人员名单,一旦天下变了颜色,再考虑一下自己的岁数,再往上爬实现三公这个“梦想”的可能几乎就没有了?

“一开始老夫与刘车骑也是这般想的,所以,已经做出了许诺,他丁固的位置不会有任何改变,最后一定有个三公之一的名誉,但是,那丁固的态度依旧是不配合,甚至连带着虞翻的后人也站在对立的立场之上。”

谁赞成谁反对,一个大概的名单王迪已经知道了,虽然明确赞成并且鞍前马后付出很多的人不是特别多,但是,更多是站在中立的立场之上,抱着“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的人生观(没办法,吴国立国以来的宫斗大戏太多了,血雨腥风之中无数人翻身落马),只要孙皓成了气候,他们绝不添乱,所以,真正反对,旗帜鲜明反对的人,很少。

这里面就有丁固以及虞翻的后人,是其中的“中流砥柱”。

“做出承诺还不领情,可见,根源不在于现在和以后,很有可能是在当年,在这个所谓的丁固生松神话流传的当年,发生了什么事情?建兴二年到底怎么了?这丁固是怎么当的尚书?”王迪一番推理之后,问道。只是,这建兴二年,到底是历史上的哪一年,还真是不知道啊。

“子均这话问得真是到位,”刘篡赞许的说道:“说来这建兴二年发生的事情还真不少,那已经灭亡的蜀汉就发生了大将军费祎被刺杀的事情,而后,我们吴国也发生了类似事件,便是孙峻兄弟联合一些朝臣发动政变,灭了诸葛恪,而这丁固的尚书一职,呵呵,也正是从孙峻上台之后拿到的,因为当初孙峻之所以能够掌握对诸葛恪的优势,因为当时坊间有些流言出现,是这诸葛恪要将国都迁到武昌,这就是将他诸葛恪推到了世家大族的对立面上,再考虑之前北伐惨败,以及并非本地氏族出身的背景,于是朝堂之上自然都默许了孙峻的行为,据说,这条流言的始作俑者和丁固有着莫大的关系。”

这老家伙果然是不怎么干净啊,王迪笑了:“也就是说只要吾等占尽优势的话,他丁固也不会螳臂当车,甚至还有可能配合一下,那就没什么可畏惧的了,只需做好自己便是。”

“子均,其实当时还有一条流言更为致命啊,”一旁的葛系补充道:“传闻当时诸葛恪迁都武昌之后,还要废掉会稽王(孙亮),拥立在民间颇有威望的废太子孙和为帝,这样一来,支持孙峻的可就不光是世家了,皇帝本人也是要参与其中了。”

“诸葛恪被诛之后,废太子孙和下场如何?”王迪不动声色的问,其实到这里他已经明白了,丁固究竟怕的是什么,十几年前那一场政变,这个看似两不相帮的老人其实靠着这两条流言平步青云,换了是孙皓做了皇帝的话,可以说前途尽毁都是最轻的,毕竟当年干掉诸葛恪,也顺带让孙和受到牵连,全家被干掉都有可能,所以,才这么积极的反对啊。

“被赐自尽。”刘篡的回答果然不出所料,政治斗争里面的失败者,不是说你想放弃争斗资格就可以全身而退的,怀璧其罪啊。

想到这里,王迪不禁有些头疼,十几年前就是几条流言,丁固从来没说过是他做的,所以,自己还没办法挑明了:老头儿,别怕,乌程侯上位之后肯定既往不咎,或者,连乌程侯对此事毫不知情都不能说,说了就等于撕破脸了,但是不说,丁固的这种危机感就不会消除,不消除,就不可能站在哪怕中立的立场之上。这特么的是个死循环啊。

“那吾等只好从虞翻的后人那里入手了,”想了半天也没有办法的王迪只好采取曲线救国的策略:“如果能把他们争取过来,将这丁固孤立起来,也就无事了吧?”

说完这话,王迪就发现葛系与刘篡看着自己,笑的很诡异。

“若能说服最好,只是,谁都能说服他们,唯独子均办不到啊。”还是葛系好心一些,忍不住说道。

“为何?”王迪一愣。自己和这帮人都是素未谋面,哪里来的怨恨呢?

“虽然吾等在运作乌程侯一事时,并没有提及子均,”说道这个话题,刘篡也是有些无奈:“但是,架不住有些人在暗中调查,还是发现了子均的一些蛛丝马迹,然后便产生了兴趣,其中虞翻的第六子,任职廷尉的虞耸动用手下人马做了进一步的侦查,不得了,虽然详细的信息并没有掌握,却也知道子均乃是从西边过来的,而且时间、路线上和邓艾居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廷尉的职掌是管理天下刑狱。每年天下断狱总数最后要汇总到廷尉﹔郡国疑难案件要报请廷尉判处﹔廷尉也常派员为地方处理某些重要案件。有的还可驳正皇帝﹑三公所提出的判决意见。这虞耸,居然利用职权将自己查到这种程度,也是高手啊,毕竟自己的举动已经是很低调了。只是,这个又有什么关系呢?你们这帮人不也是知道吗?也没耽误开展合作啊。

对此,王迪表示十分不解。

“其实吾等出于好奇也是有过一些了解,”葛系尽量斟酌的说道:“子均与邓艾即便是有所关联,相信也不是真正的一路人,而江东,才是大家大展宏图的地方,只是,那虞耸可不这么想,只要认定了子均和邓艾有可能有联系,那就必然势如水火了,这还是好的,如果证据确凿的话,廷尉的人都会在全国下文书缉拿子均了。”

“仇恨这么大?”王迪吓了一跳,他现在可不想当通缉犯。

“没办法,子均这也是无妄之灾啊,”葛系苦笑:“前些时日,那邓艾率军侵占了我吴国荆州不少领土,幼节的死,征北将军(陆凯)是算在了那步协的头上,可虞翻有一子,名唤虞忠,是这虞耸的五哥(虞耸排行第六),二人最是相善,这虞忠前段时间在幼节大军出征后,被派往宜都出任了宜都太守,结果上任没有几天便赶上邓艾来攻,战死了(历史上的虞忠也是死在了宜都太守的岗位上,但是是在西晋灭吴的时候才死)。”

又是个死循环,王迪听完这话,瞬间有了日狗的感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