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天之梦—探险 > 第九百四十八章 工人们的新知识

天之梦—探险 第九百四十八章 工人们的新知识

作者:王大火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0-02 17:03:40 来源:258中文

“车一根曲轴,你要先把图纸反复看上无数次,先车哪和后车哪,是丢磨量,还是直接加工到尺寸,螺纹是正的还是反的,总之在心里要先有个打算,确定下来后才能付之行动,即使这样也不能保证是否正确,要多次实验,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些以前没有讲过的知识。

对于高效率的金属切削加工来说,被加工材料、切削工具、切削条件是三大要素,这些决定着加工时间、刀具寿命和加工质量。

切削条件的三要素: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深直接引起刀具的损伤。

伴随着切削速度的提高,刀尖温度会上升,会产生机械的、化学的、热的磨损。

切削速度提高20%,刀具寿命会减少1/2。进给条件与刀具后面磨损关系在极小的范围内产生。但进给量大,切削温度上升,后面磨损大。

它比切削速度对刀具的影响小,切深对刀具的影响虽然没有切削速度和进给量大,但在微小切深切削时,被切削材料产生硬化层,同样会影响刀具的寿命。

要根据被加工的材料、硬度、切削状态、材料种类、进给量、切深等选择使用的切削速度。

最适合的加工条件的选定是在这些因素的基础上选定的。

有规则的、稳定的磨损达到寿命才是理想的条件。然而,在实际作业中,刀具寿命的选择与刀具磨损、被加工尺寸变化、表面质量、切削噪声、加工热量等有关。在确定加工条件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研究。”

所有人都在认真的听着和记着,显然这些知识都是他们以前没有学到的,从现在开始他们已经接触到了一个更深的层面。

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刘琅给他们讲了二十多次的课,每次都是“干货儿”,可能在工厂里都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领悟,要不然工人们也不会提升的这么快,这些知识和经验足以让他们学一辈子。

私下里他们都在谈论董事长在国外到底学了多少知识,能就这么教,总有一天会把他的知识掏光吧,但后来大家才发现,工人们学的那点东西对刘琅来说真算不了什么,陈伟这些大学的博士在刘琅面前也跟一群无知的人,与工人们没什么两样。

陈伟这帮博士跟刘琅有着看不见的差距,工人们和陈伟也有巨大的距离,这么算下来,工人们和刘琅之间那不是差了十万八千里?简直都没边了,所以在工人们眼里,刘琅就是一座阜城露天矿,挖了三十年储量还是那么多,阜城露天矿里面是煤炭,刘琅脑子里却是金子,价值无量呀!

其实刘琅教工人的这些知识他自己都没学过,斯坦福大学的研究生会学那些工人们的技巧吗?这些东西原本就是你自己领悟的,他们学的是世界前沿技术,研究的是如何改变世界的机械。

北方工业集团这些工人们学习的知识和经验都是刘琅自上而下总结出来的,这样的学问他想有多少就有多少,今天讲的是车削技术,明天再讲点车磨技术,还有磨铣、车铣等等,这就好比一位“扫地僧”那种境界的绝顶高手转回去教授一帮武术初学者拳脚上的基本功,用千变万化来形容也不为过。

看起来刘琅教授他们的是一招一式,但其中包涵着逻辑思维,只要工人们融会贯通不断强化就能举一反三,再去传授别人也就顺理成章了,这也是刘琅想要这些工人们达到的水平,要不然每一批工人都得他亲自传授,那真得累死他了。

北方工业集团的工人们基本达到了刘琅的要求,近一年时间后算是出徒了,那么下一步他们就要进入正式工业制造阶段,以市面上最先进的安德鲁斯机床为模板制造出同样的机床来。

刘琅预计一个过程还得有近一年的时间,当然,北方工业集团不是百分之百制造出机床的所有零部件,一台机床有二百多个零部件,要是全部制造出来光是人手就不够,也没有那个必要,北方工业集团只制造最核心的部分,刚才刘琅在黑板上绘制的那根曲轴就是一个,另外还有刀具,别小看刀具部分,这就好比一个人的手指头,如果没有手指头你能干什么?现在国家在刀具的制造上差距是非常大的,这跟冶炼技术有关系,更与现在的加工工艺和精确度有关系,两个方面刘琅都有办法弥补。

另外还有一点,头一年时间里北方工业集团没有任何进项,不,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吉北市电厂的焊接工程最后就是由马明等人完成的,他们应用的加固焊接技术还引起了西德和岛国的强烈反应:你们中国怎么也掌握了加固焊接技术?这不科学呀!

加固焊接技术最先由岛国的风田公司在两年前发明的,几款豪华车的车门部分就是利用这种技术制造,强度很高,整体性也不差。

这项技术发明问就被其他国家和公司盯上了,美国、西德、法国以及很多制造企业都开始研究,不过两年多时间过去了还没有一家能够仿制出来,但各自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斯坦福大学做为师资力量非常雄厚的科研机构,他们的研究已经非常接近最后的结果了,刘琅只是提前一段时间给分析了出来,他从斯坦福大学毕业一年多时间了,很可能美国已经掌握了这项技术。

至于说西德的西门子和岛国的三菱重工,他们同样投入了不少资金用于该项目的研发,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可能再过一年半载就能破解其中的奥秘,但就在此时,一个工业水平在他们眼里不入流的国家却突然拿出这项技术,这是真的吗?

这当然是真的,即便他们不相信,但是焊口和检测结果不会欺骗他们的眼睛,这项技术用在一百多个接缝处光是费用就节省了两百多万人民币,而且强度更大,别说是吉北市电厂了,就是西门子自己的公司都不会拒绝的。

好吧,加固焊接技术让北方工业集团赚了十几万美金,折合成人民币一百一十多万,这点钱都是净得,没有多少成本,充分体现了先进技术所带来的优势。

一百多万人民币的净利润放在规模不大的工厂身上足够他们一年的收益了,但对北方工业集团来说这点钱实在是屁都不算一个。

北方工业集团一年给工人们的工资就有一百多万,至于说购买设备和原材料等等,花费的资金都近千万元。

所以说,加固焊接技术赚到都那百十来万也就是打个水漂听个响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