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天之梦—探险 > 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上一世的母校,这一世的牵挂

刘琅在前世是很喜欢打篮球的,这一世因为工作太忙就没有机会打篮球了,不过如果实验高中邀请其他省市的篮球队来比赛,要是刘琅在阜城的话他也会抽时间来看看,以怀念前世那个篮球少年的热血青春。

现在刘琅就坐在篮球馆的看台上看着阜城实验高中和沈城第七中学的比赛,双方打的很激烈,比分焦灼的上升,最后阜城实验高中以五十三比四十九获得了胜利。

既然刘琅来了,高中的领导还特意组织了一次颁奖仪式,刘琅亲自给“冠亚”军颁奖。

刘琅在中学生中的威望只能算是有名了,阜城实验高中的学生知道刘琅的威名,即便他们不清楚,但在他们的父母嘴中,这个名字一定是出现频率最高的陌生人,至于说其他省市的中学生,他们没有经历过“神童刘琅”的那个时代,只知道刘琅是《灌篮高手》的作者,但也仅此而已。

颁奖结束后,阜城实验高中的校长有些忐忑的来到刘琅跟前。

“刘总,是这样………您如果有时间,能否给我们师生做一次关于人生、成长和职业的演讲,让学生们对未来有一个目标,当然,我们这些人也想好好学习学习。”

这位高中校长刘琅认识,当年亲自找到他拉来了赞助,其实对方也是他前世高中时代的校长,一下子就当二十年。

刘琅大学毕业工作时这位校长还在岗位上发挥作用,之所以能干这么久是因为他有能力,在这位校长的带领下阜城实验高中从阜城最好的重点中学成为了辽北省前五的重点高中,在十年后,每年高考的本科率都达到八成以上,所以刘琅对这位王校长还是很有好感的。

这一世他可能要比上一世轻松不少,因为现在的阜城实验高中已经成为了辽北省知名的重点高中,不是因为《灌篮高手》,而是靠着硬实力,这里建有辽北省第一个计算机教室;第一个拥有局域网的高中;第一个引进了微机课的高中,第一座在全国招聘高级老师来授课的中学,没错,阜城实验高中的师资力量可比篮球实力强多了。

别看楚国平吝啬的只给了阜城实验高中十万元的篮球经费,但在教育方面可不吝啬,每年的经费多达五十万,聘请外省有能力的老师来授课,这些老师的工资每个月都超过了千元。

楚国平深知教育才是国家的根本,对于教育他不惜大笔投入,阜城有一所矿业大学,也就是阜城矿业学院,这所高校跟新中国同龄,这些年培养出无数矿业方面的专家,比如现在国家的煤炭部就有数位司长和副部长都是这里毕业的。

楚国平担任阜城一把手后注重教育,觉得矿业学院的学科建设有些狭窄,仅仅是矿业方面的学科远远不够,他希望阜城要拥有一座国家重点的综合类大学,首先就是要依托工业特区把制造业学科给建立起来。

其实这件事在宋立峰时期就在做了,那时矿业学院就和北方工业集团合作培养制造业人才,当年马明就是在矿业学院学完了基础课程。

楚国平来到阜城后加大力量实行专业调整,增加了很多机械方面的课程,再加上北方工业集团就是这些专业的实习基地,所以矿业学院的机械专业也渐渐出了名,每年北方工业集团招聘时至少要给矿业学院留十几个名额,即便有不少人进不了北方工业集团,在其他企业眼里他们也是香饽饽,基本上机械专业的学生都能在阜城内部消化掉。

高校的知名程度跟一座城市的兴衰是密不可分的,这座城市好,位于城市里的高校就有更高的知名度,现在阜城就是这样,工业特区的名头再加上有刘琅这位牛人坐镇,教育资源源源不断的汇聚于此,再加上楚国平大力投入,这里的教育资源已经仅次于沈城和连海两座大城市。

实验高中的教学质量也远非前世同一时期所能相比,这里面不仅仅有楚国平的原因,其实刘琅才是实验高中最大的金主,每年刘琅都要拿出两百万人民币做为教育基金,比如全年级成绩最好的学生可以获得一万元奖学金,前十名的学生每人五千元,前三十名的获得三千元,如果考上本科,那么每人还将获得五千元的奖学金,这可是真金白银,强烈“刺激”着每一位学生,对于教育,刘琅从不吝啬。

当然,刘琅其实还是有点私心的,那就是在实验高中里有他未来的老婆,为了老婆他也得好好表现,从现在开始就要进行他的才女养成计划方案了。

刘琅前世的老婆叫做洪玉,别看刘琅这一世牛到天上了,但在前世只是个最普通不过的普通人,他工作在阜城,每个月四千块钱的工资。

要知道这可是十六七年之后的水平,当然,那时阜城经济已经衰落了,他在政府部门工作,四千块钱的月工资在阜城都是中高水平,阜城平均收入在二零一六年只有三万多一点,每个月还不到三千元,而国家的平均水平都接近四万元,如首都这样的大城市更是接近六万。

没办法,那时阜城经济还在为十多年前的煤矿倒闭而买单,要工业没工业,服务业没有服务业,就是人口也在逐年萎缩,年轻人考到外地就不再回来,至于转型,似乎没有一个尽头。

刘琅在二零零三年大学毕业,直接到了首都一家建筑公司工作,每天“登高望远”,虽然很辛苦,但工资还不错,当年月工资就三千多块钱,如果按照这条路发展下去,那刘琅可能在首都定居,当然,买房子很有难度,但租房子还是没问题的。

只是刘琅的父母不愿意让刘琅在外地奔波,在他们的想法里儿子首先要有一个稳定的工作,什么是稳定?其实就是所谓的“铁饭碗”,只有“铁饭碗”才是最好的工作,刘琅当然不会赞同,不过后来刘琅的母亲得了一场大病,身体一下子垮了下来,为了照顾母亲刘琅只能把自己的热血人生放在了一边,回到阜城参加了公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