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民国英侠传 > 第一百一十五章 电影获奖,随手挖坑(求订阅)

PS:求推荐票,求月票!

港岛的事情吴孝祖没去操心。

《胜报》上边的邓老板电影番外版最多只是吴孝祖随意的信手涂鸦。却不知这份随意就引起了港岛咸湿……文化界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咸湿“革命”!

文化界还真的有人研究这东西,喊出了“同人”这个概念。同人,这个词并非舶来品,不提什么春秋东周西周,哪算是欺负小鬼子。

在民国,周树人先生已经延伸解读除了同人这个概念。

不过“同人文化”确确实实是来自***的故乡东瀛。以***为代表的艺术家,对两岸的“文化交交不流”做出了杰出贡献。

苍姐造字,让我们学习到了诸如“呀买蝶”、“一库”这些词汇。

在这其中,还夹带着东瀛的同人、番外、萝莉控、御姐、熟女、母女、制服、妹控……等一大堆糟粕来袭。

吴孝祖秉承着文艺批判的眼光,曾经奋不顾身代表广大群众好好研究了这些舶来糟粕。研究之后,他发现确确实实是糟粕!当机立断的把好几个T硬盘的研究资料锁在了柜子里,等待以后弃其糟粕取其精华。

《胜报》上边的番外步兵小说给整个咸湿界带来了一场龙卷风似的巨大影响。吴孝祖这鸟悄的一小步,整个港岛咸湿界就天翻地覆的向前一大步。

这一步……

春风得意遇知音,桃花也含笑…硬鸡抬……

咸湿文化在港岛的很有市场。吴孝祖开创的电影歪歪番外流派,在这种高喊目田的咸湿社会中,可以说是如鱼得水。如果接下来出现诸如《英雄本色之马豪杰的三角恋》、《警察故事:八字腿大鼻头的潋滟之旅》、《福星系列之群咳咳事件》,千万不要意外。

在这种史诗级的事件烘托下,想来邓广荣先生的名声会如黄河之水噗嗤狂喷,今后再想演诸如《香港小姐写真》这些电影,就真的只能成为曹查理之辈了。

当然,如果他不怕赔,尽可以再演《江湖龙虎斗》这种豪气大佬。到时候估计是没人敢随便陪他演了,谁演谁怀孕。

吴孝祖书房还存了四十多篇欲言小故事呢,不信邪的尽管来!

时间快的好似有些人的腰,11月20日下午,亚太影展在汉城国立剧院正式开幕。

毯星群体在这里会被憋死。

亚太影展很LOW的根本没有设红毯、绿毯、羊绒毯。

有时候想想,毯星这种生物是挺奇妙的一种存在。厉害到一群人生生把戛纳、威尼斯、柏林三大电影节踩成了菜市场。瞬间让这三大电影节在内地观众眼中原本高高在上的艺术大奖,好似尿崩一样直线下降。

倒也对国内电影节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点扼杀敌军的作用。

本次第31届亚太影展由KBS录播。湾湾、日本和港岛也都派了记者跟拍。整个现场思密达、萨瓦迪卡、呀买蝶和扑街各种语调应有尽有,确实没愧对亚洲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性电影节这个称号。

前一世获奖影片吴孝祖不清楚。《一个字头的诞生》本身就是一个另类搅局者。

《一个字头的诞生》凭借着着超高一头的观影效果和创造性的镜头,可以说成为了第三十一届亚太影展的最惹人瞩目的一部电影。

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剪辑、最佳摄像、最佳音乐这六项提名,就证明了这部电影的强势。也被很多人看好为本届最大赢家。

……

一行人走进剧场,远远就看到了李翰翔的身影。

他依旧大墨镜、金项链的土豪打扮,好似社团大佬多过像一名电影大师。他在《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火龙》之后,电影大师的名号算是受到全行业认可。

大师,这种称谓不单单指你的艺术成就。艺术成就再高,比如后世的王佳卫、许安华。吴孝祖认可他们的艺术成就,但“大师”这个称呼对于他们似乎还有一点距离。

李翰翔可以。

他对于华语电影这个行业,可以说是起到了推动和惯连的作用。所以,称他一句电影大师,不为过。如今华语电影在国际上公认的两位大师:李翰翔与胡金诠。相比而言,张撤在此时在国际上可能都要稍逊一筹。

当然,后世张撤的名头比这两位要大得多。这与张撤的三十六房、十二门徒脱不开干系。

人丁兴旺与身体健康对艺术家来讲也确实很重要。

“翔叔——”吴孝祖笑道。

“咩事?”

李翰翔略带警惕的看着吴孝祖,见其一身一身白衬衫黑西装,显摆的撸开袖子用戴着金手表的手,摸摸脖子上拇指粗的金项链,“系唔系觉得自己不够靓,同我江湖救急?”

“呵呵,翔叔你说笑了。我颈椎不好……”吴孝祖讪笑摆摆手。不去看李翰翔变黑的脸。

“@#¥%思密达——”

吴孝祖刚落座,旁边就一个小眼睛中分头的高丽电影人就笑着同他鞠躬。

“?”

“人家说见到你很高兴,他觉得你长的很靓,邀请你晚上一起去吃烤肉。”李翰祥斜着眼睛道。

“……”

吴孝祖黑脸的瞪了一眼老不正经的李翰翔。人家一共一句话,能表达这些意思?

“你好,吴导演。我叫郭在容,见到你很高兴。”

这名小眼睛电影人见吴孝祖一脸茫然,连忙换上英语。

看着眼前这个高丽导演那古怪的英语发音,吴孝祖直接来一句“i'm fine thank you!”

“吴导演,我看了你的这部《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简直太经典了。”

郭在容奉承道,“整部电影运用不同的视觉来诠释了选择,这部电影太有吸引力了。我很期待这部电影在我们棒子这里上映。”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就是《一个字头的诞生》的外译片名。这次参展,就应用了这个片名。不然叫《一个黑社会的诞生》这种片名似乎有点LOW!

两人谈话间,亚太影展正式开始。亚太影展设置结构很单一,开场诗朗诵之后就是正式开始了主竞赛单元。

亚太影展最讲究的就是各国的可持续科学发展观。这种策略注定了影展对于“平衡”的追求。

果然,一开始,从几个无关痛痒的奖项颁发就看到了这种情形。

童星特别奖:高丽棒子获奖。

特别评审奖:湾湾。

最佳纪录片:菲佣国。

记者特别奖:港岛。

最佳男配:澳洲。

最佳女配:港岛

排排坐分果果的情况让吴孝祖笑容不改。每个电影节都有自己的“风格”。后世就算是戛纳、柏林、威尼斯一样讲究“任人唯亲”,港岛自嗨的金像奖更是无节操到极点。

吴导演还怕这个?

怕这个就不是少……咳咳。李翰翔有句话讲得好:得奖这种事情要看老天爷。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

几道开胃小菜之后,《一个字头的诞生》也错过了最佳音乐、最佳编剧、最佳剪辑三个颇有重量的奖项。

“获得第三十一届亚太电影节最佳导演的是——”

舞台之上,棒子国的一名导演拿着信封,用着带着玉米味的卷舌音喊出了吴孝祖的名字。

“吴小卒!”

无名小卒吴小卒!

“耶!”

原本昏昏入睡的蒋志强与梁镓辉顿时间跳起来,喜庆相拥。

“恭喜你阿祖!”梁镓辉兴奋的张开臂弯——

“……”

吴孝祖冷眼直接逼退了梁镓辉伸出的臂弯,转身与江嘉华、李殿馨一一拥抱一下。

“……”李翰翔与梁镓辉这对师徒都很不爽。

隔着不远的杨德倡、侯孝苋也都朝着吴孝祖送上“加油”的鼓励。这一次获奖,离不开他们的吹捧。此次两人也皆是评审会的一员。

环视一圈,吴孝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黑色西服,迈着大长腿走上了舞台。

发型侧背,五官帅气。双眸黑漆的好似心脏。宽肩蜂腰大长腿,吴孝祖诠释了什么叫做行走的荷尔蒙!接过“彩带”造型的奖杯,微笑着面向观众席。

“感谢评委、感谢各国的电影人把分量这样重的一个奖杯交给我这样一个新人!我也没想到《一个字头的诞生》能够获得这么高的评价!这种肯定对于我的电影生涯有着重大意义……”说着,举了举这座丑到爆的奖杯。

“我还记得小时候,长辈常常带我去戏院看电影。那时候,我就觉得电影是一种很神奇的世界,今天,我很幸运自己能拍出一部让观众喜欢的电影。我以后还会更加努力的拍摄出更多优秀的作品……谢谢!”

吴孝祖羞耻的拿着奖杯鞠一躬,毫不拖泥带水的离开。

接下来,《一个字头的诞生》又摘下了最佳摄影这个技术奖项。黄月泰没来,梁镓辉代替他领了奖。

梁镓辉这次来参加影展,本身就是为了增加曝光率。这也是吴孝祖“解封”计划中的一环。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这对于梁镓辉的解封很有好处。

随着诸如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的重量级的讲戏一一颁发出去,终于轮到了本场最重要的一项大奖。

“获得第三十一届亚太影展最佳影片的是——”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恭喜!!”

颁奖嘉宾的声音一落,台下就响起了一片掌声。

“啊啊啊啊!!”

蒋志强与梁镓辉刚叫出声,吴孝祖转身就与李殿馨、江嘉华重新拥抱一回。

这次领奖,吴孝祖依旧没有选择上台。而是把舞台交给了蒋志强与梁镓辉。

蒋志强是《一个字头的诞生》的出品人和发行人。尤其是涉及到影片发行,让他出风头更利于外埠市场的发行。

梁镓辉再登台呢?

他和江嘉华都挂着制片人的名头,最起码影片的后期离不开两人的支持。

《一个字头的诞生》六项提名,摘下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摄像三个大奖。

第三十一届亚太影展,他们大获全胜!

那么?

港岛呢?

“吴导,恭喜你!”

“恭喜恭喜!《一个字头的诞生》实至名归!”

影展一结束,蒋志强、吴孝祖和梁镓辉三人就分分被各地的电影人围在一起。高丽电影人近水楼台,拽着吴孝祖就开始闲聊。

吴孝祖高丽80年代活跃的电影人没有什么印象。他印象深刻的是后世60年代出生的那一批导演。

金基德、朴赞郁、奉俊昊等等这一批导演。后世,高丽电影走出了一条模仿港片的道路,并且走的还很不错。此时,高丽的电影与后世华夏的足球有一拼,嗓门喊得挺大,但实力……凸凸!!

他们举办这次亚太影展实际上也有点名不副实。

不过高丽的电影人却一直没有放弃。在今年,他们国内最具权威性的电影大赏——电影大钟奖正式由电影人协会与电影振兴公社来举办。

电影人协会和电影振兴公社都是高丽电影人自发组织的民间电影业内组织。每年都在寻求投资来扶持新星导演。

后来的金基德、朴赞郁包括今天同吴孝祖打招呼的郭在容,他们这些后世高丽电影的中坚力量,在早期都受到了电影人协会和电影振兴公社的投资和帮助。

这种对新人的扶持对本土电影的发展可以说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90年代,这两大组织硬生生让高丽政府完成了“文化壁垒”的设置。从那以后,港岛电影就失去了一块重要的票仓。

在**十年代,票房前五十的榜单上港片随处可见。可以说是赚疯了!

但短短几年间,港片在高丽的观影人次数据不断下跌。到了后世,票房观众观影人次能进入前一百就算是成绩很优秀了。

到了后世,每年在高丽能进入前一百的依旧是刘德桦、周闰发、梁超伟、程龙这些老面孔。

何其悲凉?

我之英雄,彼之敌寇。

港片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不能否认,他们对华语文化的传播确实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不谈文化,只谈利益,高丽也是一个很合适的票仓。

“现在港岛电影的发展值得我们棒子思密达学习。”

电影扶持公社的高丽电影人申相玉对吴孝祖笑道,“看到吴导演你这样你这样年轻就能拍摄出如此精彩的点样,我很羡慕,不知道你对我们棒子年轻电影人有哪些建议?我想作为一名年轻的导演,你的经验对他们更有帮助。”

郭在容等一批年轻电影人好奇的看着吴孝祖。不管怎样,《一个字头的诞生》带给他们的震撼足以让他们正视眼前这位比他们年龄还小的电影人。

“我觉得现在高丽电影的发展要有自己的艺术追求,你看看真正镌刻在电影史上的电影,每一部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品位。作为年轻人,不应该急功近利的去追求浮夸的表面,只有坚持自己的理念才能对本国的电影业起到推动作用……”

吴孝祖一本正经的对着面前的几个国家的电影人灌输“艺术至上”的理念。能坑几家是几家。

法兰西走艺术至上的路线,但你觉得他对文化传播有几毛钱的作用?

这些人把吴孝祖当做一名艺术电影的簇拥,吴孝祖则把眼前一众人全都看做竞争对手。

随手坑人,吴孝祖做的很顺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