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重生之复仇女王 > 第一百三十二章、最廉洁的部门

重生之复仇女王 第一百三十二章、最廉洁的部门

作者:正月初琪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02 17:30:49 来源:258中文

维也纳宫,自从英俄战争爆发的消息传来,弗朗茨整个人都轻松了下来。

做了这么多年皇帝,一直谨小慎微,就是为了避免原时空那种被人围攻的局面。

奥地利的国策也是围绕着这个中心确立的。先是搞分裂了大洋彼岸的美国,然后又掐灭了萌芽状态的意大利。

接着玩废了牛逼哄哄的普鲁士,顺带削弱了俄罗斯帝国,直到现在英俄战争爆发,奥地利才真正意义摆脱了被围攻的局面。

虽然英国政府奉行的政策是“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敌人”,但不等于刚刚打得你死我活,马上就可能做盟友了。

政府可以不要脸,民众可接受不了这种惊天逆转。就算是利益集团压制了民意,也要俄国人配合才行。

俄国人要是赢了这场战争,南下印度就是沙皇政府未来的国策,谁也阻挡不了。

除非英国人能够退让,要不然两国就只能死磕下去。

俄国人要是输了战争,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弗朗茨已经下定决心支持沙皇政府打下去。

大不了到了后期,奥地利出钱、出物资,俄国人出兵一起和英国人耗下去。

一年不行就两年,两年不行就三年五年,不杀个血流成河,这场战争根本就停不下来。

等战争结束了,英俄两国也差不多精疲力尽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力插手欧陆事物。

……

弗朗茨“把我们刚装备的迫击炮推销给俄国人,阿富汗地区多是山区,他们需要一款轻型火炮。”

大英帝国的底子厚实,又没有遭受过重创。要让他们两败俱伤,弗朗茨不得不想办法增强俄国人的实力。

原本弗朗茨还准备吧马克沁机枪给俄国人的,不过想想沙皇政府那糟糕的后勤,还是不给他们添麻烦了。

更多的黑科技,自不用说那是留给奥地利敌人的,暂时不能暴露出来。

唯一可以提前出场的就是这种没什么技术含量的迫击炮,原时空也是俄国人搞出来的,战场上直接拿退役海军炮现场改装。

陆军大臣费斯拉夫略有有些尴尬的提醒道“陛下,早在三年前俄国人就引进迫击炮生产线,现在已经有不少部队列装了。”

俄奥同盟可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同盟,从第一次近东战争被带偏开始,俄**备就开始了奥化。

经过了长时间的磨合过后,俄国人也学聪明了,但凡是奥军大规模装备的武器,他们都跟着引进。

迫击炮这种技术含量低、操作简单、用途广的武器,从诞生开始就不属于保密军备,军方早早就列装了。

事实上,任何一款大规模装备使用的武器,都无法做到保密。

毕竟武器装备也需要时间磨合,才能够发挥出威力,不是发到士兵手中,马上就可以拿来作战的。

马克沁机枪没有立即列装,那是因为奥地利军队已经装备了加特林,同类武器升级替换,磨合时间要不了多久。

事实上,奥地利真正保密的武器装备还是飞机、坦克、装甲车,准备的说是飞机都没有保密。

不是不想,而是根本就做不到。坦克、装甲车还可以找一个小角落偷偷研发,飞机试飞总不能不上天吧?

飞机试飞动则几百里,这么远的距离,想不被人看到简直就是在做梦。

与其帮着捏着引人注意,还不如直接放在外面任人观看,还可以收门票。

反正公开都是初代产品,各大工业国都造得出来。没有深入研发,那是大家没有意识到飞机的价值。

至于坦克、装甲车,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验室产品,对外都挂着汽车研发中心的牌子。

纯粹的民营企业,和军工没有半点儿关系。就连研发经费都是弗朗茨自己掏腰包,没有从军费中走过账。

不要说外界了,就连奥地利政府高层,都不知道有这玩意儿,即便是军方也只有几个参与者知道。

……

弗朗茨疑惑的问“俄国人这么重视军备?”

在他的潜意识里,沙皇政府是不重视军备更新换代的。

因为军费的关系,俄**方在这方面也表现的不积极,除非到了非换不可的地步,一般来说都是能省则省。

最近二十年,俄军可没有少从奥地利收购二手装备,尤其是普俄战争时期,俄国人更是直接进行扫货。

为的就是节省开销,毕竟二手武器装备足够便宜,一般来说只有新装备价格的三四折,部分武器一折都能买得到。

虽然旧了一点儿,但只要保养的好,还是可以继续用很多年,最适合没钱的军队。

最了解俄罗斯帝国的外交大臣韦森贝格解释道“陛下,沙皇政府没钱和引进武器生产线并不矛盾。

事实上,我们每次和俄国人签订的军购合同,都附加了巨额的回扣。

为了不让沙皇政府发现,负责采购的官僚们,甚至还要求所有合同甚至还按照交易价格纳税。

返还给他们的回扣,也不是直接给现金,而是通过暗地里的利益输送完成的。

靠着这种隐蔽的受贿手段,俄军方国际采购部门成为了沙皇政府中最清廉的部门,甚至还创下了十年无人因贪污受贿被追责的历史记录。”

听了这个解释,弗朗茨直接翻白眼。果然沙皇政府还是他熟悉的那个沙皇政府,官僚们捞钱的时候还是一样不客气。

现在这种变化,无非是和奥地利接触久了,学习到了奥地利官僚们的捞钱技能,比国内的同行们进步了,知道悄悄的干。

可以想象,进化后的俄国官僚战斗力会有多么恐怖。

以沙皇政府的监管能力,俄军方国际采购部门靠利益输送捞钱多半是监管不到,要不然也无法成为俄国政府中最清廉的部门。

甚至因为法律不完善的关系,很多隐晦的捞钱的套路,在俄罗斯帝国恐怕都构不成犯罪。

捞钱归捞钱,这帮官僚也是发挥了作用的,起码为俄军武器装备升级起到了推动作用。

不对,应该是为奥地利军队武器装备更新换代做出了贡献。

因为工业技术的缘故,俄国人的武器生产成本一直都居高不下,不仅次品率高,就连产品的性能也不稳定。

无论是国营军工厂的官僚,还是民营军工企业的资本家,都讲究利益最大化。

购买生产线,只是做做样子应付上面检查,以便从政府手中抢订单。

自己组织生产成本太高,为了降低成本、减少事故风险,大家默契的选择走私。

不要以为俄军武器装备出问题,就不需要追责了。只不过相对其他国家而言,俄军的承受能力要高一些,故障率太高还是要追究责任的。

事实上,普俄战争时期就有很多资本家因此而掉脑袋。沙皇政府手中的大部分国有军工企业,都是当时抄家没收来的。

刚开始大家还遵守规矩,进口的都是新装备,后来为了获取更大的收益,大家默契的选择了用更廉价的二手装备代替。

反正换个说法就行了,二手装备不存在的,都纯正的俄罗斯帝国产品。

看起来有些偏旧,那是兵工厂认真负责,对每一款武器都经过了千百次质量测试。

如果不满意,还有刚出厂的武器装备可供选择,只不过没有经过性能测试,质量无法保证。

这个选择题很好做,试用过后大家知道该怎么选。就算是知道有问题,看在卢布的面子上也没有问题了。

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奥地利军方将武器更新换代时间都提前了,以保证到了俄军手中看起来不是太旧。

事实上,就算是按国际交易价格打折卖,这个价格也够武器生产成本了,部分武器还有得赚。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多赢的选择。奥地利军方节省军费开销,俄军保障的武器质量,俄国官僚、资本家捞到了钱。

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奥地利,弗朗茨肯定要大开杀戒,可是发生在俄罗斯帝国,他就选择性的没看见。

毕竟俄国官僚这么玩儿,对奥地利也是有好处的。假如哪天俄奥两国翻了脸,俄军的军工体系马上就会现出原形。

……

阿富汗战场,距离战争爆发已经过去了一个星期,沙皇政府预想中的偷袭自然是失败了。

英军将领也不是等闲之辈,早早在边界上构筑了防线,侦察兵更是四处撒,根本就不给俄军机会。

不过决定战争胜负的还是实力,经过了一个星期的战斗,安德胡伊已经变得摇摇欲坠。

这里不是英军防守的核心,从战略上来说,俄军最佳的进攻路线是沿哈里河进攻赫拉特,然后顺流而上进入阿富汗腹地。

然而,奥金涅茨上将就不是一般人,赫拉特自然属于进攻范围之一,但是突破口却放在了安德胡伊。

俄军临时指挥部中,奥金涅茨上将关心的问“阿富汗抵抗组织联系上了么?”

毫无疑问,在他的战略计划中,阿富汗抵抗组织也是一股重要的力量。

在他看来阿富汗抵抗组织能够让数十万英军束手无策,自身的实力绝对不弱,不利用起来实在是太可惜了。

负责联系工作的青年军官洛兹尼萨上校,无奈的回答道“司令官阁下,联系是联系上了。

只不过阿富汗的抵抗组织出乎意料的多,光我们联系上的抵抗组织就有二十七家。

根据我们搜集到的情报判断,阿富汗地区的抵抗组织不会低于一百家,甚至有可能超过两百家。

名义上他们归埃米尔国王领导,实际上这些组织之间早就自行其是了,根本就不受约束。

因为宗教的缘故,这些抵抗组织之间的关系也不怎么和谐,想要把他们整合起来几乎不可能。”

“一百家”、“两百家”,这样数字直接刷新了奥金涅茨上将的三观。按照他的估计,阿富汗抵抗组织最多也就两三家。

毕竟组织太多会导致力量分散,相互之间很难进行配合,无法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

现实却恰恰相反,阿富汗抵抗组织就是散装的,没有任何统筹各自为政,一样搞得英国人疲于应付。

“要是整合起来,岂不是能够……”

这个诱人的念头刚刚诞生,就被奥金涅茨上将给掐灭了。俄军这次过来的目的,可不是为了给阿富汗人送温暖。

本质上来说,英俄两国都是侵略者。只不过现在占据阿富汗地区的是英国人,俄军自然不介意竖起解放阿富汗的大旗了。

一旦赶走了英国人,俄军同样也是要占领阿富汗地区的,这是沙皇政府已经定下来的国策。

在这种背景下,阿富汗抵抗组织就只能当炮灰用,未来还是要清理掉的,壮大他们的力量,就是给自己添麻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