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重生之复仇女王 > 第两百三十一章、掀翻桌子

重生之复仇女王 第两百三十一章、掀翻桌子

作者:正月初琪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02 17:30:49 来源:258中文

为了度过经济危机,奥地利率先打开了倾销的阀门。从9月份开始,奥地利对外出口数额暴涨。

农产品属于刚需产品,价格下跌还不严重,大都是九折、九五折促销;日用纺织类产品价格下跌就有些猛了,七八折是普遍现象,价格腰斩的都不在少数。

到了这个时候,利润已经不重要了,把滞销的商品卖出去,换取现金流才是王道。

不动不知道,一动下一跳。看着每天暴增的出口贸易额,弗朗茨都心惊肉跳。

奥地利是世界第一工业大国,同样也是世界第一商品积压大国。普俄战争过后,不只是柏林政府违了约,俄国人也没有例外。

战争都结束了,尚未交货的订单,自然是不会履约了。

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在大家这么疯狂的降价,也有俄国人的功劳。

沙皇政府违了约,订金自然拿不回去了。毫无疑问,这笔钱成了企业的收入,降低了商品的成本。

这个世界上从不缺乏聪明人,国企不计成本的降价出口第一时间就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脑袋灵光的瞬间意识到“经济危机来了”。

危机时刻,现金为王。

看着自己那堆成山的库存,一个个都知道麻烦大了。

没得说,必须要跟风。这年头市场还不透明,企业利润相对较高,现在打折促销,还能够保本。

要是反应慢了,一旦经济危急爆发,到时候买家都找不到了。

有没有人带节奏不知道,反正从九月份开始,奥地利有实力的企业大都加入了开发海外市场的行列。

没有毛病,就是开发海外市场,“倾销”那是绝对不存在的。

打折促销,那是企业让利给消费者。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抢占市场份额,都是正常的商业行为。

大企业总得有点儿追求,不能够小富即安,国际化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这都是奥地利媒体的说法,有多少人信,这就没人知道了,反正资本家们是信了。

尤其是上市公司表现的最积极,资本家们纷纷跳出来站台,鼓吹国际化的好处,硬是将股民……

得益于自由贸易体系的建立,为了奥地利的商品“倾销”创造了有利条件,最先受到冲击的就是欧洲大陆。

事实证明,这年头欧洲底层民众们真的不富裕。打折后的奥地利工业制品,刚刚上市就受到了热捧。

大量的外来廉价商品涌入,自然会冲击到当地的市场,拉仇恨是必然的。

利益之争是最恐怖的,动了当地资本家们的奶酪,报复是必然的。

正在大家准备采取行动的时候,情况发生了变化。

不光是奥地利商品来了,英法商品也跟着冲了进来,至少商标上印刷了“英文”,或者是“法文”。

“山寨”是时代特色,大家都在相互盗版,市场上有过半的工商业产品,都是高仿货。

专利保护只是在注册国有效,很多国家都没有专利法,正大光明的盗版都可以。

毫无疑问,英法出口的商品没有增加,市场上多出来的产品有问题,只是这玩意儿没有办法区分真伪。

都是进口货,在这个没有网络、没有监控的年代,鬼知道从什么地方运过来的。

奥地利的倾销也是有当地人配合的,想要采取针对行动,就把英法一起拖下了水。

虽说强龙不压地头蛇,但不小心弄死地头蛇的事情,却屡见不鲜。

除非大家马上修改游戏规则,提前进入专利时代,在游戏规则内,由政府出面打击山寨产品。

这是不可能的,自己屁股都不干净,怎么能够乱来呢?

根据奥地利信息报发布的数据,全欧洲有超过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资本家,都是靠“山寨”起家的,超过百分之九十五的企业都存在着专利侵权。

这是必然的结果,英国人工业革命比欧洲大陆早得多,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大部分技术都从不列颠诞生。

人家都把路走完了,作为后来者,想要发展工业,不抄袭根本就不可能。

第二次工业革命转移到了奥地利,原本的“山寨”大国,瞬间进入了专利时代。

没得说,大家还要继续抄啊!不抄袭,重新开辟一条道路来,花费巨额成本不说,关键是还不一定能成功。

“专利保护”实际上是英奥剪羊毛的手段。

自由贸易体系建立后,大家的商品都可以自由流通,拥有大量专利技术的英奥两国,自然要高举专利保护的大旗。

自家的商品出去畅通无阻,别人家的商品因为涉及到专利侵权,直接被挡在了国门之外。

这个世界的本质就是:谁制定游戏规则,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明面上看起来非常公平的自由贸易体系,实际上就是英奥两国从外界掠夺财富的工具。

这是一个公开的秘密,除了能够忽悠普通民众外,上层社会都清楚自由贸易的本质。

知道归知道,大家还是无力改变。或许所有国家联合起来,能够推倒自由贸易体系,只不过没人肯做这个领头羊。

不是不想,主要是不敢。英奥不可能和所有国家为敌,但打死领头的杀猴儆鸡,还是能够轻松完成的。

理论上,最有希望充当这个角色的是法兰西,可惜巴黎政府没有挡住糖衣炮弹,早早的沦陷了。

三大国主宰世界的政治格局,就是英奥两国出的价,拒绝就是反法同盟伺候。

其次是俄罗斯帝国,地缘政治的缘故,只要沙皇政府不作死,谁都奈何不了他们。

可惜俄国人的号召力太低,空有大国之名,实际影响力却局限在欧亚大陆。

这个实力决定的,俄国海军已经落后了一个时代,仅靠陆军撑起了大国地位。除了邻居之外,别的国家他们都影响不到。

受大倾销影响,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残酷了起来。聪明的资本家已经反应了过来,纷纷加入了打折促销的行列中。

舍不得割肉,选择死扛的资本家,正在坠入深渊。

最先撑不住的是普鲁士王国,受战争的影响,普鲁士丧失了大片的领土,国内工商业遭到了重创。

本来就举步维艰,还没有来得及缓口气,又受到奥地利倾销的影响,中小企业先撑不住了。

从11月份开始,裁员、破产、讨债,就成为了普鲁士王国最热门的话题。

柏林王宫门前,已经聚集了大量的抗议民众。

毫无疑问这是资本家们捣鼓起来的,一个个高举“讨债”的旗帜,向柏林政府索要货款。

这是战争遗留问题,战争时期货币印的太多了,如果赢得了战争,这自然不是问题。

可惜普鲁士王国输了,大量的马克回流,加上资本家们的做空,战后马克迅速贬值。

战前1马克能买下2千克优质面包,现在1千克最劣质的黑面包也要7马克,这只是一个开始,马克的购买力还在持续下降中。

在确定马克大币值守不住后,柏林政府做出了一个破罐子破摔的决定,企图靠印钞票偿还内债。

资本家们自然不答应了,纷纷要求政府承担通货膨胀带来的损失,大家不在量化马克,而是要求用黄金进行折算。

更有人直接拒收马克,要求柏林政府支付英镑、神盾或者是黄金。

这种要求,自然遭到了柏林政府的拒绝。

柏林政府本身就穷的叮当响,没有宣布财政破产、赖账,就已经是有节操了,还拒收马克这怎么可能?

现在外面的抗议人群,就是不甘心利益受损的资本家,鼓动起来的。

抗议声,已经随风潜入柏林王宫,腓特烈三世阴沉着脸问道:“查清楚了,都是些什么人在搞鬼?”

首相列奥·冯·卡普里维苦笑着回答道:“陛下,现在的形势非常严峻,国内近半的大资本家都参与了进去,各个利益集团皆有。

据说他们还准备成立讨债委员会,专门和政府作对。为了逼迫政府让步,他们准备在近期组织一次大规模的罢市。”

听到了这个答案,腓特烈三世头疼了。

“法不责众”并不是说法律无法追究众人犯罪的责任,主要是影响太大,追究起来会影响国家稳定。

犹豫了一会儿功夫后,腓特烈三世叹了一口气:“看来我们的说服工作失败了。资本家们想要政府替他们的损失买单,但是谁替政府买单呢?”

无人买单,这就意味着妥协的大门已经关上了。柏林政府无力承担巨额的债务,只能靠货币贬值度过危机。

马克迅速贬值,除了之前发行的货币大量回流,造成通货膨胀,和资本家在金融市场上的做空马克外,柏林政府大肆印钞票,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制造问题的人。这是全世界的通行法则,内心深处腓特烈三世已经做好了掀翻桌子的打算。

资本家或许未来会很强势,但现在还轮不到他们称王称霸,原本只是准备拿犹太人开刀,现在只能扩大化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