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重生之复仇女王 > 第两百七十七章、难民危机

重生之复仇女王 第两百七十七章、难民危机

作者:正月初琪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02 17:30:49 来源:258中文

俄军指挥部,伊万诺夫正沉浸在夺取波兹南的喜悦中。这可以说是开战以来,俄军取得的最大战果,战略意义丝毫不弱于收复斯摩林斯克。

打开地图就知道,波兹南地处波兰平原中心,是普波之间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工业中心。

俄军占领了这里,也意味着他们切断了华沙同后方联系的大动脉,毛奇率领的普军主力即将变成孤军。

一名青年军官,匆匆而来汇报道:“元帅,前线传来消息,据飞艇侦查昨天有大股敌军撤离华沙地区,数量有数十万之多。

敌人的行军速度非常快,疑似主力部队,不过他们没有携带重武器,暂时无法确定。”

伊万诺夫心中一惊,暗自想道:“不好,敌人要跑。”随即又迟疑了起来,毛奇诡计多端,用兵常常出人意料,谁也不知道这会不会是虚晃一枪。

飞艇只能侦查,很难分清楚下方是不是主力部队。华沙地区还有大量的地方部队,完全拥有冒充主力部队的能力。

同样的计谋,在去年的冬季会战中,毛奇就已经用过了。前不久的华沙会战中,敌人又故技重施骗过了俄第四军。

不过就这么放弃,伊万诺夫又不甘心,要是现在放走了普军主力,未来再想要围歼他们就难了。

略加思索过后,伊万诺夫做出了决定:“命令第七军立即派骑兵深入敌境侦查,确定是不是敌人的主力。

把消息通报给第八军,令他们破坏掉普军返回途中的道路、桥梁,做好拦截敌人西归的准备。

命令第九军立即前往波兹南和第八军汇合,共同执行拦截任务。

命令第十一军、第十七军留下少量部队防守,主力尽快前往波兹南增援。

命令第三军、第六军、第七军立即靠拢,一旦确定敌人主力离开,立即进攻华沙。

命令正在修整的第四军、第五军,做好战斗准备,随时增援华沙战场。

命令第十三军、第十四军放弃原来的作战任务,切断华沙敌军同东普鲁士地区的联系。”

伊万诺夫还是那个伊万诺夫,并没有因为敌人可能撤退,就盲目的下令追击。

普军为了抓紧时间跑路,没有携带重武器装备,如果将华沙地区的几个骑兵师全部派出去,拦截他们的成功率还是非常高的。

问题是拦住了又能怎么样?

华沙地区的俄第四军、第五军都废掉了,第七军也在前面的战斗中元气大伤,战斗力大打折扣,保持着战斗力的第三军、第六军提前结束了修整,战斗力同样不在巅峰状态。

这些军队就算是追了上去,也没有围歼普军主力的实力。何况要进行追击,也必须要解决了留守在华沙地区的普军才行。

考虑到其中的风险,伊万诺夫宁愿选择更加保守的战术,在更远的波兹南地区进行拦截。

稳妥是稳妥了,成功率也低得可怜。波兰平原一马平川,根本就无险可守,敌人可以选的路太多了。

除非是运气爆棚,要不然第八军根本就拦不住。伊万诺夫下令增援并不是真的要把普军主力拦截在波兰地区,将他们堵在波兰之外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喜欢稳扎稳打的伊万诺夫,不介意先肃清了华沙地区的敌人,再集中兵力和普军决战。

……

维也纳宫,收到了俄军占领波兹南的消息,弗朗茨一口茶直接喷了出去。

直觉告诉他,这里面大有问题。

波兹南的战略价值,毛奇不可能不知道。再怎么兵力紧缺,也不可能忽视这样的战略要地。

即便是主力部队不足,二线部队也要补够。然而,波兹南地区就部署了三个不满编的二线步兵师,其中驻守在波兹南城的只有七千人。

这点儿兵力,就差告诉敌人,我们这里兵力薄弱快过来进攻。

弗朗茨问道:“阿尔布雷希特,你觉得毛奇想要干什么?诱敌深入,准备吃掉俄国人的第八军?”

参谋长阿尔布雷希特笑道:“可能有这方面的因素,不过更多的应该是为了保存实力,早点儿跳出华沙那个大坑。

俄国人的优势太大,正面对抗普波联邦没有丝毫胜算。想要翻盘,毛奇只能出奇招。

具体是什么我不清楚,不过从军事上出发,放弃波兰拉长俄国人的战线,确实可以增加普军的胜算。

波兹南地区失守,还牵扯到了历史遗留问题。从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该地区就被划给了普鲁士王国,不过当地人一直都不怎么服气。

确切的说是当地的资本家、贵族、知识分子,对柏林政府非常不满。

表面上是柏林政府的民族融合政策,在当地推行日耳曼化,实际上是容克贵族占据了政府中大部分利益,他们这些后来者残羹冷炙都没拿到。

平常时期这些人闹不出来乱子,战争年代就不一样了,尤其是眼看俄国人就要获胜,这些失意者自然就活跃了。

或许,毛奇想要一次性拔出这些隐患,故意让他们暴露出来。”

“引蛇出洞,清除异己。”

这种事情,弗朗茨也是轻车熟路。政治斗争本来就是残酷的,没有办法变成自己人,那就只能清洗掉了。

战争进行到现在这一步,普波联邦的内部矛盾实质上也积累到了一个巅峰,就差一个导火索就要爆炸。波兹南既然成了隐患,自然要清洗了。

看了看地图,弗朗茨由衷的感叹道:“毛奇真够狠的,华沙地区那几十万军队,说放弃就放弃了!”

这种做法没有什么不对。正所谓“慈不掌兵”,为了赢得战争,没有什么不能舍弃的。

看似舍弃了几十万军队,实际上柏林政府并不亏,战争进行到现在双方已经仇深似海,只要有希望波兰人就不会投降。

这些部队大都是当地人,想要一战歼灭几乎不可能。不能够全歼,就算是取得了胜利,战后想要肃清地方也非常的困难。

柏林政府只要派人插一手,地方游击队就诞生了。只要想想前期哥萨克骑兵在波兰地区的暴行,就知道当地民众有多仇视俄国人,后面的游击战有得打。

财政大臣卡尔笑道:“陛下,毛奇恐怕也是逼不得已。华沙地区可不是只有几十万军队,还有大量的难民。

战争迟迟不结束,这些人无法返乡恢复生产,普波联邦提供不了这么多就业岗位,波兰地区可以说遍地都是难民。

初步估算,大约有将近三百万人领着柏林政府的救济粮,其中约有一半人完全丧失了生计来源。

在养着上百万军队的同时,再养着数百万难民,即便是有英国人输血,柏林政府的财政也受不了。

丢了波兰地区,同样也丢了这个沉重的负担。在这个问题上,柏林政府应该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难民永远都是最令人头疼的,奥地利在大规模接受难民不假,可惜殖民政府已经过了饥不择食的年代,已经设置了门槛,语言文字那一关就拦下了绝大部分人。

英法殖民地、美洲国家倒是欢迎移民,可惜要自己买船票,到了地方也需要自己想办法谋生计。

弗朗茨点了点头:“这对柏林政府是一个难题,不过应该难不倒俄国人,他们有丰富的应对经验,就是不知道亚历山大二世这次会怎么做了。”

救济是不可能的,这些难民大部分都是俄军制造出来的,沙皇政府就算是出钱救济,也收复不了民心。

况且,沙皇政府也不富裕,这种毫无意义的投入,亚历山大二世肯定不会干。

屠杀是最后的选择,涉及到了数百万人,估计俄国人也不一定下得了手。

驱逐或许不是最好的办法,却是沙皇政府最有可能选的,就如同第二次近东战争一样,俄军驱逐了大量的奥斯曼民众涌入内陆地区,人为制造了大饥荒,重创了奥斯曼帝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