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重生之复仇女王 > 第一百九十章、苦逼的留学生

重生之复仇女王 第一百九十章、苦逼的留学生

作者:正月初琪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02 17:30:49 来源:258中文

维也纳宫,自从英国人带头坏了规矩后,弗朗茨的案头就频繁出现请战报告。

不要误会,他们不是要和英国人打。奥地利军方还没有那么头铁,英国皇家海军还是很有震慑力的。

请战的目标,自然是尚未瓜分的无主之地。既然是凭拳头抢,奥地利军方也不甘人后。

弗朗茨若无其事的说:“军方的作战计划都在这里,基本上所有的无主之地,都在这些计划中了。

要是有漏网的,那也是超过我们能力范围,拿不到的,现在你们就从中选一个吧!”

闹得沸沸扬扬的殖民地瓜分运动,在这里就仿佛变成了儿戏,看不出弗朗茨有半分重视。

殖民大臣斯蒂芬:“首先,我们可以排除波斯。英国人在这里经营日久,还有印度做依托,作为后来者我们很难和他们竞争。

其次,中南半岛也可以排除,英法普势力云集,形势错综复杂。

对了,根据我们收到的情报,英法竞争的非常激烈,普鲁士人就快要被挤出来了。我们要是加入进去,估计也是同样的命运。

现在比较适合扩张的,只剩下东非和南美了。

南美各国已经独立,并且获得了欧洲世界的承认。对他们动手,容易引起欧洲小国的恐慌,这对我们的国际形象伤害太大。

相对而言,向东非扩张更加容易。英国人要对埃塞俄比亚动手,我们也可以分一杯羹,比如说占领非洲之角(索马里半岛)。”

听到“非洲之角”,弗朗茨的第一反应就是“鸡肋”。

索马里半岛有什么?

答案:海盗!

这就是索马里给弗朗茨留下的印象,不对还有“穷”。资源、矿产或许有,但绝对不多,要不然弗朗茨不会印象全无。

唯一的价值大概是战略意义“重大”,这个重大也要看情况,就比如说现在,索马里半岛的战略价值就发挥不出来。

看似处在苏伊士运河的必经之路,然而英国人卡在前面了。

奥地利已经拥有阿拉伯半岛了,海军又无力和皇家海军争锋,索马里半岛的战略价值在维也纳政府手中大打折扣。

外交大臣韦森贝格:“从前的国际形势来看,东非地区是最适合我们殖民的地区。除了英法外,就没有别的竞争对手了。

法国人的目标是苏丹地区,势力还没有延伸过来,不会和我们争夺索马里半岛。

伦敦政府虽然重视东非地区,但他们能够在非洲大陆投入的实力有限,在发动埃塞俄比亚战争的同时,已经无力和我们争夺索马里半岛。

唯一可惜的是索马里半岛经济价值太低,能够给我们带来的利益非常有限。”

东非地区英法奥三国势力纵横交错,明显是三大国的自留地,自然不会有哪个国家不开眼,傻乎乎的跑过来抢地盘。

参与的人少,竞争自然也小。遗憾的是利益也少,如果不是因为苏伊士运河开通,估计英国人看都不会看埃塞俄比亚一眼。

弗朗茨点了点头:“那就索马里半岛好了。就算是没有任何经济价值,能够压制英国人的扩张,战略上的收益也足够收回成本了。”

本身期待值就不高,自然谈不上失望。这个世界已经瓜分殆尽,剩下的都是边角料,不亏本就算是不错了。

……

奥地利动了,别的国家也没有闲着。新的合纵连横就此展开,至于巴黎会议已经沦为了笑话。

或许等最后一轮殖民瓜分结束后,巴黎或许能谈出成果来。没有宣布会议提前结束,那都是英国人外交工作做得好。

伦敦政府也是要面子的,巴黎会议是英国人号召下召开的,要是因为他们毁约而结束,不列颠的面子就彻底没了。

即便是自欺欺人,这块遮羞布还是要保留的。只不过各国政府都不在重视了,代表团纷纷回国,留下继续谈判的,都是常驻巴黎的外交人员。

……

维也纳大学城,奥地利最大的教育基地。这里汇聚了大大小小三十余家高校,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的教育体系。

时至今日,奥地利高校的影响力也不在局限于本土。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让这里充满了国际化气息。

这个年代,想要在奥地利留学可不简单。不光要成绩优异,还要支付高昂的学费,并且有名额限制。

教育部有明确规定,大学招收留学生数量,不得超过招生总人数的百分之四。

奥地利大学每年的招生人数一般在500~1000人之间,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招生人数最多的高校,也不会超过1500人。

这意味着每所高校每年接收的留学生人数都不会超过60人,看起来似乎也不少了,毕竟奥地利还有上百所大学。

实际上,这只是理想数字,留学生名额,大半都被来自德意志联邦和普鲁士王国的学生占据了。

两者分别占据了总人数的43%和29%,紧随其后的是瑞士联邦,占据了总人数的5%,剩下的才是其他国家瓜分的。

比例这么悬殊,不是说这三国教育质量多高,完全是因为文化相同,留学签证容易办,再加上维也纳政府给他们提供了助学贷款。

这个年代,各国奉行的都是精英化教育,大学根本就不是普通人有资格触摸的。

留学生就更不用说了,自家的教育资源都不够分,何况是给外人呢?

几乎所有的留学生,都必须要缴纳高昂的学费。以维也纳大学为例,外来留学生按专业每年要支付2000~3000神盾不等的学费。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字,要知道奥地利的人均年收入还不足70神盾,普通人一辈子的收入,还不够支付大学一年的学费。

当然,这只是对外。内部招生学费就要亲民的多了,通常在50~500神盾之间,还有助学贷款可以申请。

只要考上大学,费用完全不是问题。部分稀缺专业,政府还负责提供学费。

不光是奥地利对外招收留学生少,别的国家也差不多。就算是招收留学生,也大都是招收欧洲留学生,很少招收海外的留学生。

后世感觉这个年代留学生多,实际上是一种错觉。所谓的留学生,确实出去留学了,有没有学到东西就很难说了。

学校也分三六九等,真正的高校招收留学生数量少,但是下面的野鸡大学就没有了名额限制。

甚至还有专门招收留学生的“大学”,随便找几个不入流的“知名学者”当老师,尽灌输乱七八糟的知识。

考试不及格,没有关系。学校有专门针对学渣的优惠套餐,只要给钱就能够拿到文凭。

想要学到真正的知识,还是不要做梦了。这些学校的老师,不要看包装的漂亮,实际上这里面绝大部分人都没上过大学。

奥地利自然也要这种“盈利性大学”,除了学历不被维也纳政府承认外,表面上看来和普通大学也差不多,糊弄外来留学生还是够了。

比如说:奥地利陆海军高等指挥学院,这就是典型的野鸡大学,碰瓷了奥地利陆军高等指挥学院和奥地利海军高等指挥学院。

一字之差,天壤之别。有点儿常识的人都知道,陆军和海军完全是两个体系,培养自然是分开进行的。

同时培养陆军指挥官和海军指挥官,不是不可能做到,只是很难做到专精。

和人一样,学校的精力也不是无限的。弗朗茨对培养全才没兴趣,奥地利的大学特别重视培养专业化人才。

这从奥地利的高考就可以看出来,总分高的可以上大学,专业成绩牛逼的同样可以直接录取。

后者录取人数还更多一些,毕竟专精一科的人,比全面发展的人更多。

这么做也不是没有限制,专精一科能够报考的专业非常有限,几乎是没得选择。

毕业过后,想要跨专业转行都难,因为在别的方面基本上一点儿底子都没有。

这部分人大都适合搞技术,毕业过后大部分人都变成了专业领域的工程师,少数优异者进入科研机构。

全面发展的学生,发展空间就要广的多,各行各业都有他们的身影,只是全才人数太少了。

从短期来看,奥地利教育模式是成功的。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进行专业化培养人才,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省成本,增加成才率。

……

摩尔斯就是野鸡大学的受害者。凭借优异的成绩,从千军万马中杀出来,好不容易拿到了前往奥地利留学的资格。

最后为了节省学费,进入了听起来很牛逼的“奥地利陆海军高等指挥学院”学习军事。

相比欧洲其他国家,奥地利的野鸡大学还不算太坑人,起码基础的军事训练还是合格的。

得益于全民兵役制度,学校的老师那也是正儿八经进入部队服过役的,专业技能还是保留了一些。

指挥能力未必有多强,但架不住这些老师会忽悠。拿着理论教材,就可以夸夸其谈的讲几个小时,不待停顿的。

这也让野鸡大学变得更加真实一些,摩尔斯很快就被忽悠了进去,外界对学校的不良评价,他都不屑一顾。

不过时间长了,他还是产生了疑虑。这所学校居然全是留学生,奥地利本土学生寥寥无几。

有限的几名本地学生,时常在最重要的战略课上开小差,摩尔斯都有些恨铁不成钢。

这就很不对劲儿了,要是培养的高层军官都是这样的货色,估计奥地利军队都要和墨西哥的军阀部队靠拢了。

事实上却并非如此,摩尔斯还是参观过奥地利军营的。无论是训练,还是装备,都给他留下的很深的印象。

作为一名墨西哥人,跑到奥地利来留学,这和摩尔斯的出身有直接关系。

祖上德意志地区移民,而奥地利又是德意志地区文化圈最强大的国家,一点儿乡土情节让他选择了奥地利。

这个年代的欧洲大陆,留学生的地位并不高,很多地方还受到歧视。得益于德裔的身份,他很快融入了圈子。

就在两个小时前,他得到了一个晴天霹雳般的消息。邀请几名同学在酒馆小聚,在酒后一名本地学生向他吐露了真相。

他认为专业性十足的奥地利陆海军高等指挥学院,实际上就是一个空壳子,并不受奥地利政府承认。

当然,也不是完全不承认,至少在这里毕业可以取得高职院校的等同学历。

培养出来的不是高层军官,而是合格的士兵,成绩优异的还可以胜任低层军官。

这一点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出来,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进行军事训练,指挥课仅限于理论知识。

学校老师在强调小团体作战的时候,那是滔滔不绝,谈到大战役案例的时候,就是牛在天上飞。

没办法,谁让这些老师只担任过基本军官呢?自己亲身经历过的,当然说得头头是道,不熟悉的自然只能靠吹。

在这里上学的本地学生,大部分都是不收学费的关系户。因为成绩不理想,没能够考入正规军校。

这里虽然水了一点儿,但有一部分知识还是有用的。在服兵役前提前接受一些军事知识,以便进入部队服役后可以更快的脱颖而出。

这也是摩尔斯发现很多本地学生开小差的原因,不是这些人懒惰,老师讲专业知识的时候,他们还是在努力学习。

所谓的战略课,大家知道是在扯淡,自然不会认真了。

说奥地利陆海军高等指挥学院是一所军校也没错,军事训练没有造假,每年还是要为奥地利军队输送一批合格士兵,其中一半人能够成为基层军官。

用同学的话说,在这里的优秀毕业生,进入奥地利军队成为连排级军官是没问题。要是运气好,赶上了战争立下了战功,还能够再往上爬几步。

至于更高层次的指挥官,就需要继续深造了。奥地利军官培养体系非常完善,只要自身够优秀,可以一路深造下去。

草根元帅没出现,但是草根将军还是出现好几个。这些人就是普通士兵奋斗的目标,虽然机会渺茫了一点儿,那也是机会。

这对摩尔斯来说,无疑是灾难性的。墨西哥军队可没有所谓的培养体系,就这里学习的仅限于连排指挥能力的军事素养,能够干嘛?

他来这里学习军事知识,可是为了建立一个强大的墨西哥,而不是为了担任一名基层军官。

然而,路是他自己选的。明明可以进入正规军校,结果为了省钱,跳入了一个巨坑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