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重生之复仇女王 > 第一百四十七章、新记录

重生之复仇女王 第一百四十七章、新记录

作者:正月初琪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02 17:30:49 来源:258中文

莱茵兰地区正在搞大迁徙的时候,伦敦会议也到了关键时刻。在比利时和德意志联邦之间,英国人还是选择了德意志联邦,比利时则选择向法国靠拢。

从战略上来说,比利时亲法是必然的结果。欧洲大陆能够抗衡法兰西的只有奥地利,英国人影响力虽大,可是到了陆地上话语权就大大降低了。

比利时距离奥地利太远,距离法兰西太近,即便是知道法国人有吞并他们的野心,为了保证自身的安全,比利时政府也不得不和法国人保持良好的外交关系。

小国自有小国的生存之道,比利时政府在亲法的同时,也和英奥两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就是为了利用英奥两国的力量遏制法国人的野心。

战略上再正确也没有用,法国人支持了比利时,为了遏制法国人,奥地利就只能支持德意志联邦。

三大国分成两个阵营,在二比一的情况下,莱茵兰地区自然是落入了德意志联邦帝国手中。

英奥两国为德意志联邦以什么方式统治莱茵兰地区,也是操碎了心。为了遏制法国人扩张,最后两国不得不进行妥协。

折中方案,莱茵兰地区划给中央政府直辖,不过不是皇帝直辖而是帝国议会直辖。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加速了德意志联邦帝国的一体化进程。本来只是制衡皇帝的帝国议会有了实权,议会不再是传声筒。

不过这比汉诺威做大,情况要好很多。想要通过谈判解决内部问题,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就算是拖到下个世纪也不奇怪。

作为既得利益者,各邦国政府不可能轻易放弃手中的权利,帝国议会一直受邦国政府控制,想要反客为主——难!

英奥两国达成了共识,不等于事情就结束了。说好的拍卖莱茵兰地区,就必须要进行一次拍卖。

1874年11月11日,在欧洲各国的见证下,欧洲大陆档次最高的大宗土地拍卖会开始了。

普鲁士外交大臣杰弗理·弗里德曼亲自充当拍卖员,英法奥三国代表充当公证员,各国公使当观众。

为了避免有人乱喊价,参与拍卖的比利时和德意志联邦,各自缴纳五百万英镑的保证金。要是乱喊价最后拿不出来钱,保证金就要被没收掉。

毫无疑问,要是让比利时和德意志联邦自己出钱,他们连起拍价都凑不出来。

真正掏钱的还是幕后支持者,英奥两国贷款给德意志联邦帝国,法国人贷款给比利时。

这不光是一场政治上的博弈,也是一场资本博弈,财力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当然,双方都是有底线的。不可能无休止竞争下去,让普鲁士人捡便宜。

杰弗理·弗里德曼露出一副死人脸,非常不爽的走上了拍卖台:“莱茵兰地区拍卖会,现在正式开始。

底价1亿2000万英镑,每次加价不得低于100万英镑。如果加价超过自身经济实力,无力支付保证金直接没收。拍卖开始,请参与者出价。”

显然杰弗理·弗里德曼的心情非常糟糕,不要看底价很高,实际上柏林政府根本就拿不到那么钱。

拍卖所得收入,各国要优先扣除部分债务,剩余的部分才是柏林政府的收入。

普俄战争不光打空了俄国财政,同样也打空了普鲁士王国财政,甚至亏空的更加厉害。

即便是欧洲各国赞助了不少,英法又提供了很多低息贷款,战后柏林政府还是出现了支付不起利息的情况。

不过柏林政府没有宣布破产赖账,而是和债主们协商处理的。有了沙皇政府做榜样,为了让普鲁士人乖乖还债,这次债主们要好说话的多,很多债务被允许延期支付。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拍卖莱茵兰地区过后,柏林政府的腰包鼓了起来,自然要先偿还掉这部分债务了。

逼迫普鲁士王国放弃莱茵兰地区的不光是英奥两国,还有幕后的众多债主。

但凡是了解普鲁士财政的人都知道,普鲁士王国就是一劣质客户,他们的债务随时都可能会变成坏账。可以说债主们比威廉一世还担心普鲁士王国的财政。

伦敦政府能够主动跳出来逼迫普鲁士出售莱茵兰地区,英国的金融财团也是出了大力的。巴黎政府没有出手破坏这次交易,法国财团同样是居功甚伟的。

上亿的贷款没有人能够掉以轻心,要是变成了坏账,英法不知道有多少金融机构会因此被牵连破产。

比利时代表克劳斯-简森率先举牌,上面写着 500,所有人都知道这是增加五百万英镑。

这么多国家代表看着,想要玩儿文字游戏、钻字眼儿?保证金可是由英法奥三国代管着,如果财大气粗不把那五百万英镑当成一回事,大可以试试看。

主持人杰弗理·弗里德曼的声音响起:“1亿2500万英镑”。

很快德意志联邦帝国代表也不甘示弱举牌,同样写着 500。

杰弗理·弗里德曼:“1亿3000万英镑”。

……

“1亿4000万英镑”

……

“1亿4200万英镑”

……

“1亿4350万英镑”

……

刚开始加价都是500万起步,过了1亿4000万英镑后,双方默契的放缓加价数额。这不是争锋吃醋的脑残游戏,而是关系到两国国运的竞争,双方每一次报价都必须要三思而后行。

这个年代的英镑不是后世的英镑,购买力那是相当的高。比利时和德意志联邦两国虽然经济发展都很不错,可毕竟都是小国,财政承受能力也是非常有限的。

杰弗理·弗里德曼声音再次响起:“德意志联邦帝国出价1亿5200万英镑,两次!”

停顿了大约两分钟,依然不见比利时代表举牌,杰弗理·弗里德曼只能无奈的宣布:“德意志联邦帝国1亿5200万英镑,三次……成交!”

没有办法,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比利时能够承受的极限。法国人只承诺了1亿英镑的贷款,比利时政府的心里底线也就1.5亿英镑。

再往上加价,那就是损人不利己。万一把价格抬了上去,德意志联邦帝国放弃出价,落到他们手中最后拿不出钱来,那就损失惨重了。

从价值上来说,普鲁士王国这次是贱卖资产。莱茵兰地区的工业都超过1.52亿英镑,何况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然而现实没得选择,这个年代的土地交易价格都不高,1.52亿英镑已经创造了世界纪录。如果英镑不发生贬值,未来一百年都不会有人打破。

杰弗理·弗里德曼阴沉着脸,连礼节性的祝贺都懒得说。这个价格明显低于了逾期,就连买家也不是他们希望的比利时。

没有办法有实力的买主都没有下场竞拍,杰弗理·弗里德曼相信要是法奥两国参与,最后的成交价绝对可以突破两亿,三亿也不是没有希望。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法奥两国都很清楚对方的底线。打破了这种默契,对谁都没有好处。

就在普德两国签订条约的同时,德意志联邦帝国也分别和英奥两国签订了贷款协议,抵押品就是莱茵兰地区的矿产资源和工厂。

这些东西是不是有主,对英奥两国来说并不重要,反正有条约就够了。

普鲁士人确定的产权,换了一个国家过后,会不会被德意志联邦帝国承认,完全是看统治者的节操,至少其中一部分人会倒霉。

要是既得利益者还是那些人,完全没有变化,那么德意志联邦帝国购买莱茵兰地区能够获得什么,仅仅只是一点儿微不足道的税收么?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政府不会直接没收私人财产,但是施展手段打压,让这些产业换个主人,还是有可能发生的。

这个年代的资本竞争可是非常血腥的,没有足够的人脉关系网,根本就混不下去。

要不然的话,莱茵兰地区的资本家们也不会激烈反对这次土地交易,换个国家对资本家来说从来都没有心里压力。

如果柏林政府在留心的话,就会发现很多实力雄厚的资本家,已经找到了新的合作伙伴,剩下的也正在寻找合作伙伴的路上。

当然,现在的柏林政府估计没有这份儿闲心。如果把1.52亿英镑换成黄金的话,那就一千多吨,是普鲁士王国黄金储备总量的三倍多。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1.52亿英镑的价格只是名义上的,普鲁士王国还欠了一屁股的债。

这笔钱先要抵偿已经到期的债务,剩下的才能够到柏林政府手中。仅限于已经到期的债务,可不是全部债务。

要偿还全部债务,这些钱还不够。现实再一次证明战争是吞金兽,普俄战争结束后,柏林政府已经陆续偿还了三千八百多万英镑的债务,现在依然还有超过两亿英镑的外债。

几乎可以说,一次普俄战争打掉了两个莱茵兰地区。经过一番协商过后,这次土地拍卖获得的巨款被抵扣了1.1亿英镑债务,落到柏林政府手中的只有4200万英镑。

安置移民过后,最后能够剩下的才是柏林政府的收入。财政危机是摆脱了,可是下一次普俄战争的经费还是没有着落。

唯一能够令普鲁士人欣慰的就是隔壁的沙皇政府同样是穷鬼,并且比他们还要穷。或许他们中间某一方筹集够了战争经费,就是下一次普俄战争爆发的时间。

很快威廉一世就高兴不起来了,刚刚好转的普鲁士财政,又增加了波兰王国这个烂摊子。

如果可能的话,威廉一世不介意宣布波兰破产。可惜这只能想想而已,英法能够容忍普鲁士王国吞并波兰,又何尝不是让他们承接波兰的债务呢?

顶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