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重生之复仇女王 > 第一把零三章、沙皇的抉择

重生之复仇女王 第一把零三章、沙皇的抉择

作者:正月初琪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02 17:30:49 来源:258中文

圣彼得堡,农业危机全面爆发后,这里就成了风暴的漩涡中心。

欧洲舆论纷纷指责俄国人故意制造农业危机,企图借机冲垮欧洲农业生产体系,垄断欧洲粮食供应。

这个说法也没错,沙皇政府确实有过这个计划,只不过还没有来得及实施,农业危机就爆发了。

农业是最难垄断的行业,几乎没有任何门槛,谁都可以种地。这年头适合耕种的土地遍地都是,任何一个殖民帝国都不需要受制于人。

沙皇政府有垄断欧洲粮食供应之心,却没有实施的能力。俄国农业生产成本不占优势,想要在竞争中获胜,几乎是不可能的。

面对舆论铺天盖地的指责,亚历山大二世果断的选择了无视。反正在欧洲大陆,沙皇政府一直都在挨骂,他已经习惯了。

舆论可以不理,但是欧洲各国政府的反应,却由不得亚历山大二世不但心。

截止到1873年4月份,已经有多名政客公开表示:要对进口农产品加征关税,以保护本国农业。

所有的农产品进口关税一起加,看似公平的背后,实际上还有浓浓的恶意。

目前欧洲四大农产品出口国中,普鲁士王国所占的市场份额最小,受到的冲击也是最小。

波兰王国排名倒数第二,现在已经陷入了内部斗争中,局势再怎么恶化,也坏不到哪里去。

尽管在出口总额上,俄罗斯帝国排名第二,但是在这个量上,他们还是当之无愧的老大。

奥地利出口总额最大,除了本土粮食加工外,还进口了俄罗斯、波兰的农产品进行加工,大部分是靠产品附加值撑起来的。

农业危机爆发后,沙皇政府也准备自己动手加工,不给奥地利人留下赚差价的机会。

可惜国内的工业实力太薄弱,导致加工成本居高不下,在残酷的市场竞争面前,丧失了竞争力。

受农业危机冲击,奥地利农产品加工企业削减了产能,俄国出口到奥地利的农产品总量也有所下降,不过仍然占据了对外农产品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

从利益的角度上来说,双方也算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这不亚历山大二世刚刚就收到了奥地利农产品加工企业协会的电报,希望他们削减粮食出口总量。

大量的廉价原粮出口到了国际市场上,直接流入了欧洲各国,这对奥地利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来说,也是一场生死攸关的战斗。

市场竞争变得越发激烈,这些加工企业肯定不会坐以待毙。赔本赚吆喝,那是不可能的。

资本家们都非常的精明,看似平淡无奇的电报,实际上也是一封最后通牒。

资本是逐利的,如果农产品加工没有了利润,资本家们是不会介意立即抛弃的。

从1872年开始,精明的资本家就在进行转型。现在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爆发期,可以投资的项目还是很多的,没有必要在一颗树上吊死。

如果俄国人肯降低粮食出口总量,大家的利润有了保障,生意还可以继续做下去。

要不然的话,事情就不好办了。受粮食价格暴跌影响,几乎每一个粮食资本家的仓库里都堆满了粮食,在等市场回暖。

如果看不到希望,大家也是只能忍痛离场。这个对俄国人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好事,因为俄奥同盟的关系,奥地利加工企业一直都优先购买俄国农产品。

到了欧洲大陆情况就截然不同了,在同等的条件下,几乎没有哪个资本家愿意和俄国人合作。

这是丧失信誉的后遗症,不是短时间能够弥补的。现在俄国农产品出口,靠的就是廉价。

国际粮食价格不断走低,实际上就是被俄国粮食出口拉下去的。为了把粮食销售出去,他们不得不进行降价。

俄国人把粮食出口价格一降,市场也只能跟着降。现在的国际粮食价格,已经是数十年来的最低点,大家的利润都被挤没了。

亚历山大二世知道这么干的后果,可是看着堆积如山的粮食,赔钱他们也只能卖。

况且“赔钱”的定义还不能一概而论,出口的粮食换回来的是外汇,而国内流通的则是纸卢布。

沙皇政府发行的纸卢布,外界是不认可的。在国际贸易中,目前使用最多的还是黄金、白银、英镑、神盾、法郎。

卢布的国际信誉,还不如北欧联邦的克朗,也比不上荷兰的荷兰盾,即便是瑞士的法郎和普鲁士的马克,都比卢布受欢迎。

从国家发展角度上来说,就算是再吃亏,沙皇政府也必须要尽可能的获取外汇,要不然平衡不了贸易逆差,会导致金银外流。

只是一直赔下去也不是办法,为了抹平损失,沙皇政府已经对卢布进行了两次贬值。

这对刚刚进行金本位改革的卢布来说,无疑是沉重的一击,严重的打击了市场信心。

货币不可能一直贬值下去,经济学家们已经向亚历山大二世发出了警告,再这么玩儿下去,市场被玩儿烂了,还是继续用金银做货币吧!

调节了一下情绪,亚历山大二世:“奥地利农产品加工企业协会的电报,你们怎么看?”

一个行业协会都可以直接向他发电报威胁,这令亚历山大二世非常的气氛。如果不是没有选择,他真的想断绝双方的交易算了。

当然想归想,真要去做那还是算了。没有了这个最大的买家,他们的日子还会更加难过。

财政大臣克里斯坦瓦尔:“陛下,除非各国一起削减粮食出口量,联手拉升粮食价格,不然我们绝不能削减出口量。

目前国内还有大量的农产品滞销,尤其是新开发的西伯利亚地区,当地粮食根本就无人问津,政府的税收都是粮食。

财政部正在组织人手运输,如果不能销售出去,这些税收就全完蛋了。

粮食滞销问题,要是实在没有办法解决,拿就用这些粮食偿还外债好了。不管他们接不接受,我们只用粮食支付。”

在克里斯坦瓦尔看来,前面赖账大家都能够忍受。现在沙皇政府肯承认之前的债务,这已经非常给面子了,还想要挑三拣四不成?

外交大臣克里斯·巴沙姆连连摇头:“不行,我们好不容易才和各国达成了协议,要是这么干,马上又会陷入外交困境。

按照事先的约定,各国已经同意我们分批次用农产品抵债,没有必要搞这么极端。”

粮食抵债是俄国外交部的最大政绩,共计分十五年偿还所有债务。要是一下子全部用粮食偿还掉债务,他们倒是解决了农业危机,但债主受不了啊!

卖不出去的粮食,那是一文不值。克里斯·巴沙姆可不希望外交部的成果毁于一旦,那对俄罗斯帝国也是一场灾难。

削减产能的话,大家都默契的没有提出来。奥地利去年发起的减产号召,已经变成了一个笑话。

除了奥地利自己削减了粮食种植面积,俄普波三国都只是喊了喊口号,出台了几部法律。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大家才发现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法律不可能规定哪一块地种粮,哪一块地不能种粮。

任何法令想要实施,都不是一跃而就。即便是被社会广泛认可的休耕法,到了具体实施的时候,下面的官员也不知道哪一块土地休耕过,哪一块土地没有休耕过。

事先没有进行统计,又何谈执行呢?在现实面前,各地官员默契的选择从现在开始统计。

今年要是种植了粮食,那么明年这一块土地就该休耕了。大家都统计的明明白白,谁都没有话说。

结果今年各国粮食种植面积不减反增,政府同样是无能为力。想要等调控发挥作用,可能需要数年之久。

市场自我调控的作用,可能比政府的法令更加有效。连续赔钱数年时间,普通民众未必会减少粮食种植面积,但是贵族们一定会减产。

农业大臣马尼洛夫打断道:“两位争执这些没有意义,除非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危机,要不然后面的危机只会更加严重。

就算是强行把粮食丢给了债主,那也只能治标不治本,农业危机不是一两年时间能够摆脱的。

根据奥地利农业部发布的数据,如果不采取措施,任由市场自行调节,这次农业寒冬可能会持续十几年。

俄罗斯是一个农业大国,如果农业危机持续十几年时间,初步估计国内会有上千万农民因此破产,甚至有可能是两千万、三千万。

帝国工业化进程发展的很快,但是想要容纳这么多破产人口,也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

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国内粮食滞销,而是如何保证农民不大规模破产。

按照目前的情况,今年国内破产农民将会是去年的数倍,大概会有5~8万个家庭破产,农业危机持续下去,这个数字每年都会呈几何式增长。”

就差没明说:粮食吃不完,还是打仗吧!

农业危机爆发的不是时候,如果要是早几年时间,正好赶上了普俄战争时期,没准战争结果就被改写了。

灰色牲口不值钱,只要手中有粮,沙皇政府就可以把战争进行下去。能够让士兵吃饱饭的沙皇,那已经是好沙皇了,别的问题都可以克服。

不要看现在的俄罗斯帝国似乎是小了一圈,要是爆发了战争,俄国人的战争潜力,绝对远超几年前。

这就是粮多的好处,粮食再怎么滞销,只要农民不大规模破产,问题都在可控范围了。说白了,大家都吃饱了,也就没人造反了。

农业危机这么严重,俄国农民都没有指责沙皇政府,亚历山大二世的威望丝毫未损,就是吃饱饭带来的好处。

沉思了片刻功夫后,亚历山大二世还是决定向现实屈服。“死道友不死贫道”,别人倒霉总比自己倒霉好。

“外交部和维也纳政府深入沟通,这次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他们拉下水。”

经历了一次失败,亚历山大二世的傲气已经消减了很多,在行事上收敛了很多。

这是一次危机,同样也是一次机遇。如果操作的好,俄罗斯帝国还可以借助奥地利的力量,干掉一个敌人。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