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重生之复仇女王 > 第四十章、想做渔翁而不得

重生之复仇女王 第四十章、想做渔翁而不得

作者:正月初琪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02 17:30:49 来源:258中文

想做渔翁的不仅仅只是法国人,英布战争爆发后,普鲁士也在蠢蠢欲动。

只不过威廉一世更加小心谨慎,没有急着冒头。英奥两国虽然在南非干上了,可那都是暗地里的,明面上双方可是“友好国家”。

没有撕破脸皮,意味着双方随时都可以妥协。威廉一世不认为南非问题,就是两国的死结。

不过他的观点,不等于是柏林政府的观点,早就按耐不住的容克贵族们,已经开始蠢蠢欲动了。

毛奇首相惊喜的说道:“陛下,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英奥两国冲突爆发,法国人的注意力又集中到了意大利地区。

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人能够限制我们对德意志联邦帝国动手,统一北德意志地区的机会来了。”

统一北德意志地区对普鲁士至关重要,一旦兼并了德意志联邦帝国,就不是三大列强主宰欧洲大陆,而是四大列强了。

尽管现在普鲁士击败了俄罗斯帝国,但是在大家的心目中,他们排名仍然在俄罗斯帝国之后。

被承认是列强俱乐部的一员,但只是二流列强,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却没有主宰欧洲局势的影响力。

这不是虚名问题,而是实力导致的。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实力,普鲁士王国都还无法与英法奥比肩。

击败了俄国人后,容克贵族们的自信心爆棚。如果不是战争中损失太大,至今都没有恢复元气,他们也不会这么安分。

要改变这种局面,统一北德意志地区就是最好的选择。当然,能够吞并波兰,那就更加完美了。

毛奇首相还是智商在线的,没有傻乎乎的想要双管齐下。普鲁士的实力有限,两者同时兼顾的后果必然是鸡飞蛋打。

威廉一世直接问道:“我的首相,你认为南非地区对奥地利重要,还是德意志地区对奥地利重要?”

这个问题不要想都知道,显然是德意志地区更加重要。即便是南非的金矿已经发现了,对奥地利的重要性仍然比不上德意志地区。

政治上决定了弗朗茨不可能放弃德意志地区,即便是无法统一德意志地区,统一的口号还是必须要喊的。

这关系到了神罗帝国的正统性,维也纳政府不可能轻易放手,不然无法向国内的民众交代。

毛奇回答道:“自然是德意志地区重要,不过从维也纳政府的表现来看,他们对德意志联邦的兴趣并不是太浓厚。

如果他们真的想要吞并德意志联邦帝国,也不用等到现在,早在几年前我们和俄国人苦战的时候,就可以动手。”

这是事实,当时普鲁士牵制住了俄国人,奥地利对德意志联邦帝国下手,有能力干预的就剩下法国人。

而法国人又盯上意大利地区,法奥两国利益交换,吞并德意志联邦的成功率非常高。

威廉一世拿起了指挥棒,指着墙上的欧洲地图说道:“维也纳政府不动手,并不代表着会放任我们动手。

元帅阁下,你也是军事大家了。奥地利吞并德意志联邦所要面临的战略局势,想必你也是一清二楚。

单纯从国防上来说,现在的局面对奥地利才是最有利的。东边的俄国人在舔伤口,南部的奥斯曼帝国奄奄一息,北方的我们也威胁不到他们。

有阿尔比斯山脉阻隔,西边法国人也很难打过去。法国人进攻奥地利除了从意大利地区进攻,就只有从比利时、莱茵兰地区借道外。

法国人还忙着吞并意大利地区,可以说未来二十年内,当地的局势都不会稳定。从意大利地区进攻奥地利,法国人想要考虑境内的游击队。

至于从借道,那更加不可能。至少我们没有胆子放法国人进来,法国人也不可能相信我们,他们宁愿一路打过去。

法奥两国爆发大战的可能性,已经被下降到了最低,比我们和法国人办法战争的几率都要低。

一旦占领德意志联邦帝国,这种战略优势,瞬间不复存在了。不但是法国人的威胁,还有来自英国人的海上威胁。

抛开军事威胁不提,现在的奥地利人真的需要德意志联邦么?

德意志联邦帝国中大小邦国二十多家,吞并了他们,维也纳政府不怕帝国议会太热闹么?”

最后的理由,才是问题的关键。这么多邦国都加入了神罗帝国,在帝国议会中所拥有的票数,就超过了奥地利,这会削弱中央政府对邦国的掌控权。

不要说战略上不允许,即便是没有战略问题,光政治上带来的冲击,就没有人敢动手。

当年弗朗茨重组神罗,那是没有办法。奥地利实力不足,国内主体民族数量严重不足,只能选择妥协。

这么多年过去了,经过了义务教育、有计划的交叉移民、同化等一系列措施过后,现在内部民族矛盾已经化解的差不多了。

这个时候,维也纳政府自然不愿意再增加一堆邦国进来了。要不然的话,根本就不用采取武力,德意志联邦都会主动跑过来。

按照一个邦国至少一票的原则,德意志联邦帝国那么多小邦国凭借票数上的优势,直接就可以成为帝国的主人。

这种好事怎么可能呢?不光奥地利不答应,就连国内的几个邦国也不会答应。

帝国能够发展到现在这一步,大家都是有功劳的。肯把这些利益拿出来分享,都已经很不容易了。还要把权利拱手相让,无论是谁也不可能答应!

维也纳政府顾忌吃相,不可能公然违背当年的承诺,事情就拖了下来。可是他们不动手,同样也不会让别人动手。

威廉一世估计,他们前脚刚动手,紧接着奥地利就跳出来摘桃子了。正好他们干掉了这些邦国政府,奥地利可以直接把这些地区变成直辖省、市。

现在的普鲁士王国可没有一战之力,就算是鼓起勇气挑战奥地利,也要先考虑背后的俄国人会不会捅刀子,还要担心西边的法兰西会不会落井下石。

没有俾斯麦的时代,这些麻烦事令威廉一世头疼不已,不得不亲自上阵。

权利斗争是残酷的,军方势力太大,现在即便是国王,威廉一世也做不到一言九鼎。

普鲁士王国不是没有人才,可是这些人要提拔起来却非常困难,很多人都变成了国王的幕僚。

前不久威廉一世想要提拔一名平民出身的外交大臣,就遭到了容克贵族的反对,理由非常简单:对国家没有功劳。

这个理由,威廉一世都不能反驳。以功劳任命官员的体系,这是容克贵族们抄袭奥地利的,然后进行了改变。

奥地利考核的是官员政绩,普鲁士直接看功劳,政绩是功劳、军功也是功劳。在这一游戏规则下,大量的容克贵族身居高位。

刚刚打赢了俄国人,容克贵族们别不多就是军功多,政府的权利大部分都落入他们手中。

首相和各部大臣清一色的容克贵族出身,威廉一世的权利都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削弱。

如果不是威廉一世抢先下手,分化瓦解了容克贵族,让这个集团分裂成为了几波,现在他都要成橡皮章了。

都是这个时代的精英,尽管政治嗅觉不怎么样,一旦把问题摆在了明面上,毛奇元帅还是很快反应了过来。

看到脸色大变的毛奇,威廉一世心中非常满意。正是因为毛奇的才能在军事上,政治方面能力有限,他才让毛奇出任首相的。

要不然怎么分化容克贵族呢?现在普鲁士出现了一个怪圈,很多军事能力爆棚的人都在政府任职。

当然政治能力爆棚的人,没有进入军队任职,自毁长城的事情威廉一世还不会干。

沉默了一会儿后,威廉一世补充道:“现在政府的工作重心是发展经济,普鲁士刚刚从战争中走出来,国家百度待兴,民众们需要休息。

最近几年,俄国人也进行了社会改革。为了筹集经费,亚历山大二世甚至不惜赖账。

这个敌人非常可怕,我们一刻也不能够放松警惕。最多二十年,普俄之间必有一战。”

转移话题非常成功,俄国人为普鲁士王国的团结稳定做出了杰出贡献。只有在面对这个大敌的时候,普鲁士社会各界才能够空前的团结。

普俄矛盾已经解不开了,威廉一世也不准备和俄国人和解,有问题扔给他们准没错。

这个理由,让内阁众人都没有了意见。在和俄罗斯为敌的时候,再去招惹奥地利,得罪英格兰,那简直就是找死。

没错,现在英国人也是反对普鲁士吞并德意志联邦帝国的。有法奥两国就够伦敦政府忙活的了,再来一个壮大的普鲁士,英国人也受不了。

况且,英国人在德意志联邦还有不小的利益,在奥地利没有兴趣动手的情况,他们是很乐意保住这个小弟的。

实际上欧洲大陆出现任何兼并,对英国人都是一种威胁。受限于本土面积太小,伦敦政府不得不阻止任何可能出现的欧洲统一。

为了缓和气氛,财政大臣罗恩提议道:“陛下说的没错,我们的财政很不乐观,距离破产也就一步之遥。

俄国人这次赖账,不仅仅只是国际信誉丧失,他们还失去了近乎全部的国际市场。

这种代价不是我们能够承受的,现在发展经济至关重要,政府有必要制定更加积极的经济政策。”

不要看他们都是军队出身,政治上的业务不怎么熟悉,实际上普鲁士王国的局势还是非常稳定。

他们直接将管理军队的模式带到了管理国家上来,有什么后果尚且不知,至少在短时间内还是取得了积极效果。

在战争结束后,不到三年时间普鲁士王国就走出了困境。当然,战利品也是一个重要刺激因素,不然他们恢复的绝对没有这么快。

到了现在,普鲁士王国不但摆脱了粮食危机,还从粮食进口国变成了出口国。

工业上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尤其是军工业,在战争的刺激下,普鲁士军工体系完成了更新换代,处于世界顶尖行列。

经济上,在战后恢复期内,普鲁士王国也保持了高速增长。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经济增长速度日渐放缓。

巨额的债务成为了制约普鲁士王国继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柏林政府每年都有超过一半的财政收入,被拿来偿还外债。

尽管这个比例在不断降低中,但还是让普鲁士财政处于濒临破产状态。如果不是承担不起赖账的后果,他们早就效仿俄国人了。

当然在这背后,波兰人也是居功甚伟的。无私的贡献了工业原材料,还有产品销售市场。

不然的话,普鲁士经济恢复也没有这么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