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重生之复仇女王 > 第三十八章、英布战争爆发

重生之复仇女王 第三十八章、英布战争爆发

作者:正月初琪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02 17:30:49 来源:258中文

1870年5月12日,德尔福总督的率领3万大军,向奥兰治自由邦发起了入侵,南非大战爆发。

消息传开后,布尔人瞬间陷入了慌乱中,菲克尼子爵临时居住的庄园一时间宾客盈门。

德兰士瓦和奥兰治自由邦几乎是一体的,面对英国人的时候两国一直都是联手对敌。

双方实力差距太大,没有人有战胜英国人的信心。在面对英国人的时候,布尔共和国一直都选择忍让。

不过那是之前,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既然大家都要加入奥地利了,自然就不会再怕英国人。

这个时候大家来访,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向菲克尼子爵表明立场,并且公开站队;其次,就是希望奥地利介入这次战争。

菲克尼子爵信心十足的说道:“诸位不用担心,英军看起来声势浩大,实际上的却是外强中干。

英国人在开普敦的驻军不会超过三千,最近一段时间,伦敦政府也没有大的兵力调动。

即便是开普敦殖民政府征招了民间武装,有战斗力的部队也不可能超过五千。除此之外,剩下英军是什么货色,就可想而知了。”

最了解自己的永远都是敌人,英奥两国在南非地区的竞争,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相互之间都在搜集情报。

对于分散在各地的民间武装,没有办法监控,但是对军队兵力调动还是盯得死死的。

英奥都是殖民大国,不可能在一个区域内驻扎大量的正规军,不然就算是一百万大军都不够用。

维护地方稳定的责任,自然是落到了殖民军和民间武装的头上。英国人更加依耐殖民公司,而奥地利则主要是贵族武装。

当然两者本质上没有区别,英国人殖民的主要战力同样是贵族子弟。区别在于英国的资本力量更强,而奥地利的资本家们却处于从属地位。

两者之间各有优劣,不可一概而论,这是各自的国情决定的,不是个人力量能够改变的。

奥地利模式在维护皇权上有优势,获得了新血补充,贵族阶级力量加强了,皇帝的地位自然更加巩固。

在对外开扩的时候,爆发的战斗力也更强,给自己打仗自然比替别人卖命更卖力。

这一点现在就可以证明,英国人要征调民间武装上战场,事先必须要谈好条件,如果利益不够消极怠工是少不了的。

而奥地利贵族却在主动求战,这就是利益分配的问题。英国人殖民收益,有很大一部分落入了资本家的口袋里,而奥地利则被贵族拿走了大头。

不是说奥地利殖民中资本家们没有参加,主要是在取得成果的过程中,他们已经完成了向贵族的转变。

阶级发生了变化,立场自然也就发生了变化。人都是趋于利害的,天然会选择最自己最有利的一面。

现在战争爆发了,菲克尼子爵面上虽然不显,内心深处实际上已经乐开了花。

就算是战争暂时失败也无妨,正好借机打击当地的既得利益者,免得让这些爆发户做大。

反正奥地利是一定会赢得胜利的,这是实力带来的自信。

菲克尼子爵才不着急,他已经和前来捞战功的贵族们商议好了,在没有拿到当地的大权之前,大家是不会出手的。

奥兰治自由邦资本家马科斯林焦急的说:“子爵阁下,英国人的这支军队对贵国来说,不算什么。可是对德兰士瓦和奥兰治自由邦来说,这就是灭顶之灾。

如果贵国不干涉,光靠我们的力量,根本就不是英国人的对手。这场战争,我们没有办法打下去。”

看似惊慌失措,实则是在表示不满。

不过这话到了菲克尼子爵耳中就变位了,他在心里已经给马科斯林打上不可用的标签。

一句“贵国”,就表明了马科斯林还没有认同奥地利。后面的“没有办法打下去”,在菲克尼子爵看来就是在威胁了。

如果马科斯林知道了菲克尼的想法,估计哭都来不及了。他的产业主要在奥兰治自由邦,一旦战争爆发他就要损失惨重。

焦急之下,才脱口而出的,根本就没有想到,菲克尼子爵居然会想到这么多。

虽然马科斯林也参合过政治,可是布尔共和国的政治怎么能够奥地利比呢?这些表述上的细节问题,他们根本就不会想那么多。

看到众人的表情,菲克尼子爵误认为这些人在逼宫。这个美妙的误会,在后面的战争中,让在场很多人付出了惨重代价。

现在这些人还用,菲克尼子爵不会和他们翻脸,当即保证道:“诸位不用担心,如果战势不利,奥地利不会坐视不理的。

英国人现在既然敢动手,就是不把奥地利放在眼里,我们必须要进行报复,让他们接受一个教训。

不过,英奥都是大国,如果直接冲突起来,很可能会引爆欧洲的全面大战,想必大家也不想看到。

所以接下来,还是要以德兰士瓦和奥兰治自由邦的名义和英国人开战。大家不用顾忌,有什么手段都可以用出来。

无论最后有什么后果,奥地利都会承担的,你们不用担心英国人报复。

维也纳政府已经授权,要在南非地区给英国人一个教训。要不了多久援军就会抵达,大家只要坚持一两个月就行了。”

这个保证令很多安心了不少,只要奥地利没有放弃德兰士瓦和奥兰治自由邦,那么这场战争就有得打。

布尔人也不缺乏一战的勇气,原时空他们都敢和英国人一战,现在有奥地利做后盾,更加不会惧怕和英国人战争。

这个时候,斯科曼突然问道:“子爵阁下,如果不和英国人翻脸,这个援兵怎么办?要是用非洲土著部队的话,恐怕不是英国人的对手。”

现在的三万英军中,就有超过两万是当地土著组成的军队,不然开普敦地区可拿不出三万大军。

这些土著部队战斗力非常有限,或许这些人不缺乏血勇之气,但是综合素质差得太远了。

布尔人也训练过土著军队,可惜无论他们如何努力,训练出来的部队都不像样子。

现在听到了援军,斯科曼第一反应就是土著军队。毕竟在不翻脸的情况下,用土著军队最容易影藏身份。

即便是被英国人抓了俘虏,这些人的话,也不能够拿到桌面上当证据。

菲克尼子爵摇了摇头,非常淡定的说道:“政府军不能够出动,并不代表着我们就没有军队可用了。

奥属非洲地区的各种民间武装,总人数超过三十万。你们给他们补办一个国籍,然后以德兰士瓦正规军的身份参战好了。”

菲克尼子爵是要脸的,绝口不提贵族私军的事情。不然大家都知道,这是来混军功的。

尽管英军的水分大,其中有大量的土著部队,可毕竟顶着大英帝国的招牌,击败他们也算是击败正规军了,这种军功要比打非洲土著档次高得多。

军功分档次也是没有办法,如果没有这个区别,奥地利早就名将辈出,贵族满天飞了。

如果发现一封战报,上面写着以几百人的小部队苦战数十场,歼灭敌军数千,俘虏敌人数万。

不要感觉奇怪,在非洲大陆这都是正常现象。一支几百人的殖民团队,攻破几个土著部落,这种逆天战绩就出炉了。

这种“逆天”战绩多了,含金量自然也就下降了。现在要是没有击败几万敌军的战绩,都不好意思说是大团队。

以菲克尼子爵为例,这么多年的殖民生涯,那也是身经百战,击败敌军的战绩加起来,那足有数十万之多。

要是在欧洲大陆打出这样的战绩,那早就被奉为了军神。然而敌人是殖民地土著,这个战绩就大打折扣。

这也是大家热衷于来捡便宜的原因,没错这些自带干粮的贵族们,就把英国人当成了“便宜”。

谁让英国人的海军太厉害,陆军给人的印象就是不咋地。最近几次战争中,英军的表现又非常的垃圾。

在很多人看来,本来英国陆军的战斗力就不怎么样,现在还有一帮土著军队凑数,很多人都把他们当软柿子了,准备踩着他们上位。

要是来了三万英国正规军,估计前来捡人头的贵族们,都要好好思量一下,能不能吃得下去。

……

维也纳,英布战争爆发的消息令弗朗茨大吃一惊,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英国人为什么会现在动手。

贵族们暗中的小动作,可不会向皇帝汇报。大家都想从英国人身上刷战功,要是皇帝下令阻止,他们就白忙活了。

贵族有很多优势,同样也有很多限制,其中之一就是不能够拒绝皇帝的命名,至少他们这些小贵族不敢。

今时不同往日,就连国内的几个国王,都没有能力和皇帝抗衡,何况是他们这些皇帝直属封臣。

就算是不能够随便废除爵位,可是转封还是可以的,比如说:换到沙漠吃沙子;又或者是转封到冰雪世界,天天风花雪月。

即便是皇帝要脸,给他们换一块富裕的封地,那也要重新开始经营,元气大伤是少不了的。

想不明白,就懒得想了。弗朗茨的心态还是很好的,这个世界上脑袋抽风的人那么多,各种啼笑皆非的闹剧,他也见得多了。

这种小事情,殖民地的官僚们会搞定的。到现在都没有提出让外交部介入,那么说明局势还在掌控中。

没准还有殖民政府参与其中,这些都不重要。弗朗茨不是那种吹毛求疵的人,只要结果是好的,过程并不重要。

南非的黄金还没有暴露出来,作为皇帝要是太过关心,很容易引起有心人注意的。

到了现在的位置上,弗朗茨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当做政治信号解读。他要是流露出对南非有超乎寻常的兴趣,估计很多人都会认为这是在针对英国人。

与其如此,还不如暗示手下人去干好了,免得节外生枝。

吞并布尔共和国就是弗朗茨的意思,两年前分封非洲贵族后,他在宴会上随意的提了一句:“布尔人是帝国的一份子”。

结果就有人跑去落实了,这就是当老大的好处。放出一个信号,就有小弟去完成。

干的好,自然少不了皇帝的领导;要是把事情搞砸了,那也没有关系,都是底下人干的,和伟大的皇帝陛下没有任何关系。

当然了,弗朗茨是一位好领导。这种按他意思办事的人,就算是把事情搞砸了,最后的结局也不会太糟糕。

犹豫了片刻功夫后,弗朗茨才吩咐道:“给斯蒂芬传话,暗中给英国人一个教训,让他们长长记性。”

这种见不得光的命令,自然只是口头上了。具体怎么办,下面的人会想的更周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