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重生之复仇女王 > 第九十二章、就等跳坑了

重生之复仇女王 第九十二章、就等跳坑了

作者:正月初琪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02 17:30:49 来源:258中文

维也纳

受索非亚战役失败的影响,奥地利政府同奥斯曼的谈判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只差一些细节还在商议中。

对于谈判结果弗朗茨不怎么在意,就算是两国签订了协议,未来能兑现的可能性也不足三分之一。

国际形势千变万化,近东战争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奥地利的收益,从利益上来说,俄国人惨胜当然是最好的选择。

既可以让他们冲在前面拉仇恨,分担奥地利的压力;又不会让俄国人真的一飞冲天,失去了限制。

陆军大臣温迪施格雷茨亲王神色古怪的说:“陛下,塞尔维亚前线发来战报,有一队英国士兵误入,被我们解除了武装。”

弗朗茨疑惑的问:“近东战争波及不了那么远吧,中间不是还隔着科索沃地区么?”

这个误入偏差未免也太大了,就算是索非亚战役失败,科索沃地区还是奥斯曼人控制的,他们完全可以要求当地政府派出向导。

温迪施格雷茨亲王把战报递了过来,弗朗茨扫视了一遍,终于明白为什么他的神色会那么怪异了。

弗朗茨想了想说:“这也算是一件好事,我们手中又多了一个小筹码,外交部通知英国人,让他们派人商议引度这些人回国。”

毫无疑问,这些人肯定会被扣留到战后,现在通知英国人无非是告诉他们,奥地利手中有一批英国官兵。

现在这些人没有用,等近东战争升级,前线英军伤亡惨重的消息传回国内,引起轰动过后,伦敦政府就不得不重视这些士兵了。

对于想出这个办法的人,弗朗茨都佩服不已。

这是一个天才啊,都是当逃兵,别人幸幸苦苦的跑路、东躲西藏,战后还有担心被清算有家不能回。

他们也当逃兵了,就在奥地利好吃好喝的待到战争结束,薪水、福利伦敦政府一个大子都不能少他们的,战后还要把他们领回去。

还好这种人才不多,要不然上万英军士兵跑到奥地利混吃混喝,伦敦政府就要吐血了。

至于跟过来混日子的撒丁军队,弗朗茨直接无视了,这是正常操作,没有一股脑跑过来,说明现在他们还是撒丁王国不是意大利。

……

梅特涅带着满脸笑容说:“陛下,费利克斯首相的柏林之行失败了,普鲁士王国拒绝了重建神圣罗马同盟的提议。

为了避免舆论上的谴责,腓特烈-威廉四世那家伙非常狡猾选择了拖延时间,又高调宣布尊重德意志人民的选择。

费利克斯首相提议举行全民公投,结果又遭到了他的断然拒绝,看来普鲁士人要搞事情了。”

不怕普鲁士人搞事情,最怕的就是普鲁士人不搞事情。真要是用全民公投的名义重建了神圣罗马帝国,该哭的就是弗朗茨了。

民选皇帝看上去不错,实际上在性质上已经下降了几个档次,不在是至高无上,既然能选自然也能废了,比当年的帝选候制度还要糟糕。

对国家是好是坏姑且不论,对皇室来说绝对是灾难性的,除非是实在没有办法了,不然没有那个皇帝愿意接受这种民选皇位。

至少弗朗茨就不会接受,德意志地区有资格选帝的家族可不少,就算是赢了一次,下一次同样可以易主,那么皇帝和终身制总统只是名义上的差距。

不光是弗朗茨无法接受,奥地利政府也不能接受,如果奥地利不能控制神圣罗马帝国,那么重建这个帝国有什么用?

普鲁士人担心奥地利用这个帝国限制了他们,殊不知奥地利同样担心无法掌控这个帝国。

出于利益的关系,一旦帝国统一,普鲁士在德意志地区的尴尬局面马上就会改变,小邦国会支持他们对抗奥地利。

当然这种支持只能在暗地里,明面上大家是不可能站出来对抗中央政府的,这些邦国多半会玩儿平衡政治,即:让奥地利为核心的中央政府和普鲁士王国为代表的地方实力派,保持微妙的平衡。

财政大臣卡尔不确定的说:“普鲁士人没有站出来扛起反对的大旗,这有些令人感到意外,莫非他们指望小邦国们站出来公开反对我们?”

在民族主义分子的影响下,现在统一已经被很多人所接受,如果反对国家统一无疑是要拉仇恨值。

当然现在民族主义集团的实力还不大,可以影响政府的立场,却无法左右政府决策。

要是等二三十年之后,奥地利再祭出“重建神罗——和平统一”的大旗,估计还真有成功的可能。

“这就不清楚了,反正总要有人当领头羊,不然这项计划就成功了,到时候普鲁士政府再想反对要付出的代价就大了。

现在就看哪个倒霉蛋被他们忽悠了,反正是谁站出来反对,未来谁就要被民族主义分子敌视。”梅特涅分析道

弗朗茨想了想说:“最好可以是巴伐利亚,我们需要巴伐利亚政府站出来反对,这是适合我们的选择。”

梅特涅分析道:“陛下,要巴伐利亚中招,我们也必须要亲自推一把,估计普鲁士人也想推巴伐利亚王国当出头鸟。

作为联邦的第三大国,只有他们的影响力才够大,能够让大家集体响应。

如果巴伐利亚政府想要获得小邦国的支持,那么这就是一个机会,如果成功的话,他们就成为了德意志小邦国的领头羊。”

……

奥地利政府正在讨论,用什么办法引巴伐利亚王国入坑,远在千里之外的圣彼得堡,沙皇政府也在讨论后面的战略。

索非亚战役结束了,第二次保加利亚会战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个时候他们又两种选择:

要么集中兵力往斯利文地区打,要么先占领科索沃、马其顿地区和黑山、希腊两国会师。

财政大臣阿瑞斯坦利罗德提议道:“陛下,先攻克斯利文地区,扫清前往君士坦丁堡地区的障碍,一鼓作气攻陷君士坦丁堡,到时候英法就不得不退兵了。”

这是速战速决的打法,从财政上来说,这是花费最小赢得战争的办法。

前提条件是能够打赢,如果输了自然是一切休提,高收益也伴随着高风险。

外交大臣卡尔-渥赛尔反对道:“不行,现在索非亚战役刚刚结束,前线的部队急需修整,这个时候再打一次大决战,前线的压力太大。

不如先拿敌人实力薄弱的地方开刀,先把科索沃、马其顿、色雷斯一带给占领了,联合黑山和希腊两国,从敌人的侧翼迂回进攻。

这些一来速度虽然慢了一点儿,可打的是顺风仗,正好可以锻炼一下新兵蛋子,尽快让部队恢复战斗力。”

看着财政大臣和外交大臣把话说完了,陆军大臣尴尬的发现,他居然没有话说了。

支持谁?这个问题可不好办,没有实施以前,谁知道哪一种战略更靠谱,伊万诺维奇从专业的角度上判断理论上都可行。

实际上迂回包抄战乱看起来美妙,后勤估计能够把人给拖死,总不能指望黑山和希腊提供后勤吧?

不然在占领这些地方的同时,俄军还必须要分兵驻守,保证后勤运输线畅通。

立即出兵大决战,伊万诺维奇也清楚,这太强人所难了。前线的军队已经疲倦了,要是再不修整战斗力就没法保障了。

犹豫了一下,陆军大臣伊万诺维奇从专业的角度上分析道:“陛下,陆军部建议调动新的部队过去,换下来一部分伤亡惨重的部队,把他们后撤到多瑙河流域修整,作为全军的预备队。

换防过后立即就和敌人进行决战,现在英国远征军同样是元气大伤,我们只要有两个主力师就可以干掉他们。

现在我们要和敌人拼时间,谁能够更快的增援前线,谁就能够赢得这次会战的胜利。”

毫无疑问,他这是谁都不支持了。对于两名业余选手充当专业人士的做法,伊万诺维奇是非常的不满,只不过惹不起两个大佬。

尼古拉一世是一名军人,军事素养怎么样姑且不论,基本常识他还是清楚的,自然明白伊万诺维奇的建议要比前面两位要靠谱的多。

“把利沃夫地区的五个师掉上去,换下参加索非亚战役的部队,再调动莫斯科地区的八个师去替换斯利文前线损失惨重的部队。

命令乌克兰地区的部队,严防敌人登陆,尤其是克里米亚半岛,不要让敌人钻了空子。”

“是,陛下。”伊万诺维奇回答道

兵多的好处这个时候就体现了出来,俄国人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调动援军。

可惜这个好处,在战场上的体现就有些苍白无力了。糟糕的交通运输,制约了俄国人的兵力调动速度。

索非亚战役结束了大半个月,这个时候沙皇政府才做出了决议,已经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等这些军队抵达前线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多月后了。

不管怎么说,这次索非亚战役俄国人还是表现及格了。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半岛的统治变得摇摇欲坠,这个时候苏丹政府已经没有力量再增援前线了。

这意味着法国人的好日子结束了,半年时间奥斯曼帝国损失超过了三十万,现在苏丹政府急着对付杀入色雷斯的希腊人,连补充力量都没有了。

艾马布勒·让·雅克·佩利西耶第一次发现,原来奥斯曼帝国还是这么的重要。炮灰数量不足,法国远征军就不得不自己顶上去。

消耗战可不好玩儿,几乎每天都要打残一个团,这种损失可不是那么容易承受的。前面都是奥斯曼炮灰顶着,他们不觉得有什么,现在就知道厉害了。

缅什可夫完全是一副不要命的打法,隔三差五发动一次大进攻,一仗下来双方都是哀嚎一片。

十七万法国远征军,现在还有战斗力就只剩十万不到了。剩下的不是都死了,也不是都变成了伤员,而是因为部队被打残了建制,不得不撤下去修整。

实际上法军损失和英国人差不多,都付出了四万多人的伤亡,不过他们兵多可以承受这种强度的损失。

法国国内已经给他们提供了两次补充兵,总人数高达4.8万人,现在法军的总人数并没有下降。艾马布勒·让·雅克·佩利西耶还是有经验的,知道让部队轮流上战场,没有把一支部队往死里用。

即便是如此,基层的营连级部队,也常常被打没了建制。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敌人的一轮攻击下来,往往顶在前面的几个连就报销了。

从这方面来看,英国人就要差远了。当然这是陆权国家,和海权国家的区别。即便是拿破仑三世在清除异己,也没有在这些问题上搞过小动作。

因此战斗进行到了现在,法国人依然是实力犹存,如果可以修整一两个月,让他们把失去的建制重建起来,又可以恢复到巅峰。

时间是一个硬伤,俄国人显然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尽管俄国人的伤亡也不小,可是灰色牲口好忽悠。

在缅什可夫许诺的美好未来面前,俄国士兵又鼓起勇气走上了战场,这一点是英法军队无论如何也比不了的。

毛熊的农奴兵,头脑简单基本上都是文盲,只需要给他们许诺自由、土地,这些人就可以舍生忘死的在战场上卖命。

换了英法士兵,估计理都不会有人理。大家都学精了,这点儿小把戏诱惑不了他们,最关键的是大家都知道本土没有土地可以发了。

拿殖民地的土地忽悠人,不怕被人打黑枪么?那些鬼地方,一英镑就可以买下一座农场的土地,也想要大家给卖命?

不好忽悠也必须要想办法忽悠,艾马布勒·让·雅克·佩利西耶果断的祭出的俄法之仇,鼓舞大家的士气。刚开始还行,现在效果已经不明显了。

如果有人注意的话,就会发现法军正在节节后退,似乎已经在准备跑路了。

艾马布勒·让·雅克·佩利西耶心里苦啊,这一仗事关重大,关系到了老大拿破仑三世的声望,因此他是绝对不能输的。

那怕是付出了惨重代价,打出一个名义上的胜利都可以。既然输不起他自然要考虑后路了,万一实在是不可取也必须要甩锅啊!

当然,赢得战争更好,输了多少还是有些影响的。这个时候艾马布勒·让·雅克·佩利西耶已经后悔了,早知道英国人那么废物,他一开始就莽上去和俄国人决战算了。

两败俱伤的惨胜,那也是胜利。

况且老大本来就想要清除异己,消灭军队中忠于奥尔良王朝的力量,就算是惨胜回去,一样是大功一件。

只不过艾马布勒·让·雅克·佩利西耶良心未泯,舍不得让这么多法国小伙子陪葬,就选择了最保险的打法,结果变成了消耗战。

偏偏俄国人在战场上的韧性,又在联军之上,然后法国人就吃亏了。

错过了决战时机,现在就算是想要莽一波,以法军的状态也多半干不过毛熊了。艾马布勒·让·雅克·佩利西耶可不想给俄国人做踏脚石,让他们世界第一陆军强国的名声更响亮一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