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玄幻 > 迈向克里玛莎 > 第十六章 疫事

迈向克里玛莎 第十六章 疫事

作者:甲鱼不是龟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10-16 10:38:45 来源:258中文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趣阁]

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十六章 疫事

堂内鸦雀无声。

对于流民的安置,朝堂内外现在争执不休,无非是为了钱粮二字。祖宗之法,流民编入军籍,充为厢军,然则上百年沿袭下来,大宋的厢军已人满为患,朝中上下深受其苦。厢军人数百万,每年耗费钱粮无数,战斗力则是极为低下。

宋朝武人地位极低,一旦充为厢军,那便是永无出头之日,想做狄青哪有那么容易?再说,狄青军功盖世,被誉为名将,最后又落得了如何下场?厢军之中尽是混吃等死之辈,再加上贪腐横生,冗军已成大宋心腹大患。

新党早有变革之意,但流民一旦安置不周,便又是一场波折,稍有不慎,就是烽烟滚滚糜烂千里,这真是编军也不是,不编军也不是。蔡京就要高升,此时广南流民之患,是他在荆湖最后的事务,也是朝堂对他最后的考验。

他毕竟曾是旧党中的年轻俊杰,曾得保守派中的扛鼎人物司马光盛赞,如今新党将他招入东京,是为用其才,如若这次的流民安置他还是依照祖宗之法,那旧党的帽子摘不下来,在哲宗一朝厮混,恐怕不会太过安乐。

蔡京对此间的门道心知肚明,却又苦恼万分。他确实有其出色之处,不然也不会混成千古权奸。那些能够把持朝堂的奸臣,哪一个不是心机深沉的能干之人?但蔡京所擅长的,还是官场钻营,对于这涉及民生的具体事务,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堂下诸位官员心中未必没有想法,只是自范仲淹变法以来,新旧之党争惨烈异常,且局势风云变换,今天是新党气焰嚣张,明日旧党就要卷土重来。整个朝堂乌烟瘴气,宰相都换了一波又一波。

这混官场的谁也不个傻子。除开涉及切身利益的或者是立场鲜明博出位的大佬,谁敢轻易站队?

枪打出头鸟,谁站队谁死。此次流民安置说大不大,整个荆湖北路也就几千号人,但说小也不小,因为整个朝堂的目光除了西北路的战争之外,尽数汇聚于此。

到底是变革派找到出路,还是守旧党沿袭祖宗之法。这风口未明之前,谁也不敢异动。

蔡京自己就是个官油子,怎么会看不出各人的想法?只是如今骑虎难下,若是不能给出个章程,只怕朝堂大佬就得给他一个章程了。

“其民何辜啊!下官曾去流民区查看,流民衣不裹体食不饱腹,流离失所,还得尽快就地编军,才能解此危难啊,还请大人早下决断。”

蔡京眼皮一抬,只见一位中年官员胡须乱颤,正在“为民请命”。

这位却是玉山县令秦敏学,蔡京权知江淮荆浙四路转运,这位跟荆湖北路压根不搭界,乃是从玉山过来找蔡京要钱粮安抚流民的。

你的名字某记下了!蔡京暗恨,想从老夫手里拿到钱粮,居然还如此不知趣,哼,不通为官之道。

就在蔡京咳嗽一声,准备压一压这位玉山县令的时候,门外突然一声嘈杂:“蔡大人,流民那边有情况。”

“哦?什么情况?速速报来!”

蔡京倒是心中暗喜,有情况好嘛,没情况自己才要坐蜡,有事情冒出来,自己才能借机改制,迎合上官,顺便堵住那些旧党的嘴嘛。

“今日鄂州林家的公子前往流民处布药,发现有流民身中血吸虫疫病,据说此病极容易广泛流传,所以特派人起来报信。”

“瘟疫?”

蔡京眉头一皱,觉得此时并不简单。

老子只想要变故,不想要事故啊。这万一处置不好,瘟疫大范围流传,自己这官只怕是要当到头了?

蔡京双目圆睁:“可确定吗?那林公子所看是否准确?可有凭据?”

那报信的官吏左右看看,垂头道:“是前荆州刺史谢公府上的仆役特来相告。”

“谢公报讯吗?看来情况属实,只是那林公子一家之言……终究还需要查探一下。”

那官吏面无表情,心中却是大为不满。谢麟在荆湖北路为官二十载,官声极好,在百姓之中更是万家生佛的存在,这堂里有一个算一个,哪个不对谢公心存敬佩?

特别这样的底层官吏,我管你是不是要入阁拜相,这关老纸屁事?敢质疑谢公的判断,真是能了你了!

心中不忿,语气就自然越来越生硬。

“谢公独子谢芳也在现场。”

蔡京暗叫一声卧槽,这老谢家的独苗苗都到场了,看来此事**不离十了。但下意识里,他还是想把此事压一压,心里面未必枚有存着看热闹的想法。毕竟,如果这些流民全病死了,他也不用发愁如何站边了。

“谢公子确认,林家公子乃是当世神医,除了血吸虫疫病之外,其他病人无不药到病除。”

“林公子,自称药王传人,老师姓孙。”

蔡京眼睛都瞪圆了,不会这么倒霉吧?这哪蹦出个神医来了?

蔡京在那头震惊的时候,林与已经风尘仆仆地赶到了转运使衙门外,谢芳跟着他跑得一头的油汗。

“那疫病真有你说的那么严重?我总觉得不对,要真是瘟疫,那你怎么还能大胆给他们医治?你不怕死吗?”

林与一副世外高人的做派。

“医者仁心,悬壶济世,这些高深的道理说了你也不明白。”

谢芳无语:“我怎么老觉得事情仿佛有些不对呢?说,你是不是隐瞒了我什么?”

林与苦笑:“疫病当前,这是涉及几十万人生死的大事,你觉得我敢拿这个开玩笑吗?”

胖子点点头:“那倒也是,你这人虽然奸诈了些,但至少胆子很小,估摸着是不敢的。”

林与强忍着想给他一巴掌的冲动:“你求见这转运使到底靠不靠谱,人家能见我们吗?”

谢芳递过去一个蔑视的眼神:“你以为我老子几十年官场白混的吗?面肯定是见得到,至于能不能说动,那就是你的问题了。”

林与摸着下巴:“你刚刚是不是说,这转运使是蔡京蔡大人 ?这蔡大人现在怕是有点坐蜡啊。”

本来城外的流民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按道理要编军早就编军了,哪还等得到现在?林与仔细思考了一下自己脑海中关于蔡京的经历。

作为一个编辑,手中过稿无数,其中很有几篇,就是有关于这位权奸的生平。绍圣初年是蔡京人生中的重要关口。这一年,他被起复,官至代户部尚书,这可是大宋朝堂中的实权岗位。

后来,他又得到新党魁首当朝首相章惇的赏识,做了翰林学士,主修国史。这在宋朝可是个黄金差事,相当于后世的青干班,一般来讲只有作为预备入阁的官员,才有资格担任这个职位。

从此以后蔡京正式走上了北宋朝堂的核心舞台,等到哲宗驾崩,徽宗上位,这位一代权奸才算是迎来了自己的人生巅峰。

这且不提,只说蔡京曾经为旧党所赏识的身份,就让他现在的处境颇为微妙。林与记得曾经有一篇文摘稿子里面,就曾经提到了蔡京这一段改旗易帜的往事。

当时的文章是以讽刺的口吻写的,无非是让这位千古奸臣多了一项可以被人指责的罪名。但林与却从里面闻到了不一样的味道。

一股子同类的味道。

说起来是不是特别可笑?一个是平头百姓,一介布衣;一个已经知四州转运,即将高升部堂。

这样的两个人,真可谓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但林与却觉得自己和蔡京的境况非常地接近,因为他们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为新旧两党不容。

从蔡京哲宗朝的为官履历来看,章惇用他,却又防他。他此后任翰林学士,修国史,虽然清贵,手中却无实权。旧党呢?旧党没把这个叛徒给杀了就算是很客气了,还指望把他看成自己人呢?

这样的境遇,和林与何其相似。

当然,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这地位是不会变的。

但有了共同点,那么林与觉得,蔡大人应该会喜欢自己想要做的一些事情。更何况,历史上的蔡京,一朝得权,第一个想到的事情就是给自己涨俸禄。

嘿嘿,喜欢钱的官员,往往比较容易被说服一些。

林与一边想着,一边与谢芳一道准备找个人通报一下,谁知道官衙里突然冲出一个官吏来:“蔡大人有命,赶紧去请了谢公子和林家子来问话,速去……诶?谢公子,您在这呢?”

谢公子?林家子?马丹,这也太现实了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