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游戏 > 异界大地主 > 第512章 与杂交水稻之父的初见(2/2)

异界大地主 第512章 与杂交水稻之父的初见(2/2)

作者:迷路行者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5-01 22:49:48 来源:258中文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最快更新!无广告!

齐政只是冷眼旁观,就让国内外窥视仙茗大米的势力心里一凛。

有心人都知道了,仙茗大米只适合在南开市范围内生长。

但嘉谷轻描淡写的“敲山震虎”,就让所有人包括本地农民都知道了,在南开市这片土地上,嘉谷对于仙茗大米的掌控权坚不可摧。

世间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此了,你知道那里有好东西,但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落入别人手中。

谁会吐血,谁会抓瞎,自有体会。

市面上对于仙茗大米和嘉谷牛奶的追捧依然火热;外人的觊觎之心依然不减;但齐政已经将这纷纷扰扰都暂时抛到了一边。

因为,一位他仰慕已久的老人家主动来访——杂交水稻之父,袁老先生莅临嘉谷总部,齐政亲迎。

一位专注于农业科研,一位专注于农业产业,在农业领域都有着巨大影响力的一老一少,初次见面,没有什么惊天动地,没有什么高谈阔论,反而充斥着一种相互的敬佩之情。

齐政对袁老先生的敬服没有人奇怪,但袁老先生看着年轻的齐政,心里也有一种“国有英才”的叹服。

他自认不过是在水稻杂交育种方面做出一些成绩,但齐政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上,是探索出了一个可以说较符合中国农业未来的出路和方向,于国于民,意义不可谓不重大。

从中国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遇到的困难之大,需要的时间之长,作为一名“老农人”,袁老先生是最清楚不过了。

一方面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工业加工的组织化程度比较高;一方面是相对滞后的农业种植和养殖模式……大市场与“小”规模的农产品生产怎么结合,不是说培育出了高产品种就能解决的。

袁老先生关注到嘉谷的时间有些滞后,但不妨碍他对嘉谷的赞赏——不同于国内只是表面形式的合作社模式,嘉谷开始实现真正的农业专业化分工、工厂式生产,让种植者通过统一的种子、农药、化肥、设施等技术提供优质的农产品,并与市场成功结合。

当然,嘉谷的运气也相当不错——对于科研人士来说,运气是必不可少的。他不也是“遇上”了一株野生稻,才在杂交水稻上取得突破的吗?

“天价大米”仙茗大米、环境适应性更强的黄金葵大米和丝苗米、“简版”稻花香大米、“嘉籼1号”……尽管他自己是致力于提高水稻产量,但对于嘉谷选择选育口感更好、附加值更高的水稻品种,他也没有丝毫反感之情。

甚至于,他这次前来,也是想“蹭蹭”嘉谷的好运气。

……

而齐政看着眼前这位穿着一件普通格子半袖衬衫,皮肤黝黑,身材瘦小,一看就是多年下田、风吹日晒的老人家,心中就只剩敬仰之情了。

这位看起来像是一位老农民的科学家,堪称当代神农氏。正是因为他的伟大研究,才让中国的13亿人口终于吃上了饱饭。

说起来,此前他与袁老先生的最“密切”的“接触”,大概就是前世在网络上的维护袁老先生的一场场论战了。

当其时,袁老先生因为买了两部手机,摸了一下豪车,有了一栋别墅……都被喷子们恶意诽谤。

齐政岂能看到自己敬仰的老人家受此恶意攻击?当下站出来力挺!他在网络上说的一句话“袁老先生,您最大的错误,就是把一群白眼狼喂得太饱了”,赢得了一片喝彩声。

这一世,他终于有机会与这位老人家面对面交流了。

“袁老,应该是我去拜访您的,只是一直找不到机会。”齐政温声道。

袁老先生摆摆手:“我们不搞这些虚头巴脑的,齐董……”

“袁老,您叫我小齐就行了。”齐政插言道。

老实说,齐政真是有些日子没有被叫过小齐了,但在袁老先生面前,他老老实实地低头自称“小齐”。

袁老先生呵呵笑了起来,也就改口道:“好,那小齐,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

“您说。”

“你应该知道,我这些年都在攻关第三期超级杂交稻大面积示范每亩900公斤的目标,希望在这两年实现……”

其实,今年您就能实现了——齐政在心里接话道。

回想一下关于袁老先生的记忆,他正是在今年的超级杂交稻第三期目标攻关中达到亩产926.6公斤,标志着中国超级杂交稻第三期目标实现。

“除了超级杂交稻,我最近还关注到海水稻,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水稻种质资源,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和利用价值……”

海水稻?齐政一愣。

印象中,袁老先生应该是在几年后,才注意到海水稻,然后将其作为重点研究对象的吧?

看到齐政似乎有些疑惑,袁老先生不由得解释道:“海水稻其实只是一个形象的称呼,本质就是耐盐碱水稻,可以在恶劣的盐碱地中生长甚至结实、繁衍后代。”

“虽然现在还有很多良田没有去耕好,可能没有多少人会去种条件不太好的盐碱地。但作为研究,肯定是有必要的,如果哪天我们的粮食不够吃了,任意选择一块地方都可以种。”

齐政是知道的,但他也不解释,只是默默点头。

袁老先生中气十足道:“无论是超级杂交稻,还是海水稻,我觉得都要将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结合。拿海水稻来说,要不断发掘水稻耐盐碱基因,并将其转育到籼粳交高产杂交稻,特别是第三代杂交稻上。”

“而我在中科院看到嘉谷‘高能生长因子’的详细资料,上面说其具有促使生物基因稳定的作用,实在是见猎心喜,就跑过来打搅小齐你了……”袁老先生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明了来意。

齐政恍然大悟,继而有些心酸。

都81岁了,这样一位老人,按理说,都获得这么多成就了,完全可以颐养天年,或者在空调房里吹着空调指挥别人干就可以了。

可他说,电脑里种不出水稻。然后是六十年如一日地忍受着蚊虫叮咬和酷暑高温,亲自下田做研究。

苦吗?苦!可是老人家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都远离饥饿。

甚至于在了解到“高能生长因子”对水稻育种研究有帮助,不惜亲自到嘉谷来“求人”,还因为其珍贵性而感到不好意思。

有几个人能做到,明明能舒服的地躺赢,却依旧要为了别人的生命辛苦到这份上的?

又有几个人,能在80多岁的时候,还面朝黄土背朝天,披星戴月地坚持,只不过是在操心别人的温饱的?

为其提供“高能生长因子”当然是没问题的,但齐政心知肚明,真正在育种中起大作用的,还是靠“开挂”布阵。

要不要为袁老先生助一把力呢?

在看到老人家微微泛红的脸色之时,齐政心里就有了决定。

他看到的,不是一个耄耋老人历经艰难终于得享殊荣。而是一个人,一辈子,专注做一件事的伟大力量。

正如茨威格在《人类的群星闪耀时》里写过:一个民族,千百万人里面才出一个天才;人世间数百万个闲暇的小时流逝过去,方始出现一个真正的历史性时刻,人类星光璀璨的时辰。

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受过那么多非议,诋毁,诽谤,都没能拖住他的脚步,袁老先生为的,大概也就是我们民族的生存而已。

面对这样一位生而伟大的科学家,他齐某人何惜助推一把?

他不但愿意助其一臂之力,还愿意为其开放更多资源:“袁老,‘高能生长因子’不敢说应有尽有,但提供一些给您研究是没问题的。而且,我们实验室还有不少成果,可能对您的研究有些帮助,比如‘吃盐牧草’……”

肉眼可见的,袁老先生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