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明月箜篌引 > 第五百三十四章 最后一课

明月箜篌引 第五百三十四章 最后一课

作者:乘衣归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1-01 17:11:08 来源:258中文

“子厚的成长超出了老夫的意料,当日老夫觉的你是一块璞玉,可造之才,不过现在看来璞玉还不足以形容你。贰伍捌中文”

孙老夫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做人就像宝剑一样,不能轻易的用它的锋芒,便用了的话就会造成伤害,这样以来剑就成了凶器;要学会藏拙,根据事情再决定是否动用,这样剑就成了利器。

朱平安听完孙老夫子的话,明白了孙老夫子的良苦用心,孙老夫子是想告诉自己,为人做事尤其是在险恶的仕途中,要学会收敛自己的锋芒,要低调,不能仗着自己有几分才华就不知东西南北,便便张扬露才,恃才傲物,这样会容易引起别人的怨恨、嫉妒,进而为自己招来灾祸。一身的才华,反而成了凶器。

所谓: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只有学会藏拙,韬光养晦,才能在大事中临机取决,关键时候展露锋芒和才华,就像孙子兵法所说的那样:静若处子,动若脱兔。不出手则以,一出手就要一举中的。平常的时候要善于藏拙、养精蓄锐,时机到了就要果断出手,快刀斩乱麻。

平时收敛锋芒,懂的藏拙,关键时候再果断出手,一出手便可定乾坤。

“多谢恩师教诲,学生记住了。”朱平安肃立,很是正式向孙老夫子拱手行礼,沉声道谢。

嗯。

孙老夫子点了点头,然后又说了道,“先做人后做官,做官首先要学会做人,当然,子厚你的为人,老夫是放心的。不过外面的诱惑太多,挫折也多,平安你要记住,不论处于何种境地都要坚持为善,‘为善则预,为恶则去’,尤其是步入仕途更是如此,善恶一念间,但此你们一念却是关乎万千百姓的命运,不可不察,不可不持。”

“谨遵师命,学生自当牢记恩师所言,无论出于何种境地,学生定当坚持为善。”朱平安用力的点了点头,孙老夫子是怕自己在仕途中迷失了自我本心,就像当年刘备教导阿斗一样,教育将行善作为为人处事的标准。

“子厚有此心,老夫便放心了。”孙老夫子轻轻点了点头,然后又接着说道,“为善至乐,不求人知,问心无愧;为恶至苦,唯恐人知,惶惶不可终日。行善杜恶,心便可立于不败之地了。”

为善至乐,这是《庄子?外篇?至乐》里的一句话,孙老夫子又扩展解释了一下。做善事最快乐,因为不求别人知道,问心无愧;做坏事是最痛苦的,因为害怕别人知道,惶惶不可终日,可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最终也难逃东窗事发的一天。

孙老夫子说的很有道理,你做好事不做坏事,不会给政敌留下把柄,心里面问心无愧自然也就立于不败之地了。

“多谢恩师教诲。”朱平安再次拱手行礼,向孙老夫子道谢。

孙老夫子捋着胡须轻轻摇了摇手,然后去过笔墨纸砚,蘸了墨汁后在宣纸上写了一副对联,待墨汁稍干后将其送给了朱平安。

上联是:欲高门第须为善。

下联是:要好儿孙必读书。

对联言简意赅,值得回味,这也算是孙老夫子送给朱平安的家训吧,也是孙老夫子对朱平安的期盼。古往今来寒门出身的状元也是有的,可是却很少能带起一个家族,一个人的成功容易,一个家族的成功难,俗话说富不过三就是这样的例子。

客观来说,豪门贵族或者说士族,他们的辉煌要比暴发户的寒门、农门长久的多。

其实,除了社会制度的关系,家族文化也是很大的因素,文化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树,也是家族的软实力,更是家族的灵魂。

暴发户跟士族相比缺乏底蕴,归根结底说的就是文化。

朱平安考上了状元,可毕竟是寒门出身,家族底蕴不强,孙老夫子将这幅对联送给朱平安,就是出于这个目的。

欲高门第须为善,门第高低是在人们心中,没有善心,飞扬跋扈,即便是飞黄腾达了,也称不上门第,上不了士族。要做大、提高门第,一定要注意行善。古往今来,发生饥荒等天灾**的时候,那些能够开仓济民的家族,在人们心中才是大族。等灾荒过后,人们感激之下,生意也好人情也好,这个家族慢慢就会做大做强,久而往之,不是豪门也会成为豪门。

“恩师此联通俗易懂,却又回味深远,学生感受良多,多谢恩师赐字。学生要将其作为朱家的家训,传承下去,不忘恩师教诲。”

朱平安接过对联,很是珍重的将其收了起来。

拜访恩师的这一行,朱平安收获良多,从孙老夫子身上又学到了很多东西,这些都是今后人生道路上宝贵的财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