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黄泉作伴 > 第三百一十七章 宏伟规划(三)

黄泉作伴 第三百一十七章 宏伟规划(三)

作者:覆水倾墨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1-01 17:07:09 来源:258中文

那中年男子虽然面相恐怖,却颇懂礼数,不卑不亢地主动上前行礼道::“草民蒯越见过大人!……”

蒯?这个姓氏倒是比较少见,郭致远脑海里突然灵光一闪,想到了明代一个姓蒯的名人,顿时眼睛一亮,追问道:“不知蒯祥是你何人?……”

那中年男子嘴唇剧烈地抽动了一下,略一犹豫,才咬咬牙道:“蒯祥正是先祖!”

郭致远一听就大喜过望,这蒯祥在正史上或许还算不得有名,但在建筑史上却绝对称得大名鼎鼎的传奇人物!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明成祖从金陵北迁时,征召全国各地工匠,前往北京继续大兴土木。蒯祥作为明成祖的随从人员,先期北上,参加皇宫建筑设计。由于蒯祥的设计水平高人一等,被任命为皇宫重大工程的设计师。他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负责设计和组织施工作为宫廷正门的承天门(即今之**)。建成之后,受到文武百官称赞,永乐皇帝龙颜大悦,称他为“蒯鲁班”。

除了承天门,蒯祥还主持修建了北京皇宫、皇宫前三殿、长陵、献陵、裕陵,北京西苑(今北海、中海、南海)殿宇、隆福寺等著名建筑的修建,从一名工匠逐步晋升,直至被封为工部左侍郎,授二品官,享受一品官俸禄,绝对可以算是明朝工匠的传奇!蒯祥的后代子孙大多继承了他的技艺,奉蒯祥为鼻祖的工匠团体香山帮天下闻名,直到晚清时,仍有“江南木工巧匠皆出香山”的说法。

郭致远对于东蕃建设脑海里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规划,但要将他脑海里的规划变成现实就需要真正懂建筑的人才才行,郭致远正为此发愁,没想到徐光启居然能找到蒯祥的后人来帮他主持东蕃建设,连忙喜出望外道:“原来是蒯鲁班之后!有蒯先生相助,我东蕃这三座大城必成千古名城,名垂青史!……”

那蒯越却犹豫了一下,抱拳道:“草民不敢欺瞒大人,草民如今是戴罪之身,草民可以为大人设计图纸,但不能抛头露面,还请大人见谅!……”

郭致远有些诧异地望了蒯越一眼,一旁的徐光启连忙凑到郭致远耳边小声地解释起来,原来这蒯越继承了蒯家衣钵,原本在京城做皇家建筑的“木工首”,因为得罪了宫里的太监头子,诬陷其在主持修建皇家园林时偷工减料,中饱私囊,幸得他提前得到消息,在锦衣卫来缉拿他前逃出了京城,一路逃亡到了福建,为了躲避锦衣卫的通缉,他不得不自毁容貌,因为没有合法身份,他不敢抛头露面,从京城逃出时带的银两也花完了,生计也成了问题,恰巧白度奉郭致远之命在福建招募移民,蒯越就跟着到了东蕃,徐光启慧眼识才,发现了他在建筑设计上的卓越才能,这才把他提拔出来,原本蒯越也不想暴露身份,但郭致远提到了蒯祥,他不想让先祖之名蒙羞,这才坦白身份。

如果是别人自然不敢用蒯越这样的逃犯,但对于郭致远来说却完全不会有这样的顾虑,哈哈一笑道:“蒯先生尽管放心,在东蕃谁都不敢缉拿你!等筑城成功,我还可以向圣上为你请功,帮你洗脱罪名,绝不让蒯鲁班之后蒙冤!……”

蒯越一听也是喜出望外,郭致远如此霸气的护犊子,让他感觉郭致远确实是一个值得投效的人,感激涕零道:“谢大人维护,草民愿听从大人驱使!……”

徐光启把图纸摊开,三人对着图纸讨论起筑城规划来,蒯越不愧是蒯鲁班之后,又有过主持皇宫大型建筑设计的经验,整个设计规划布局面面俱到,包括排水、排污、防火等细节都考虑进去了,让郭致远赞叹不已。

当然因为事先没有和郭致远沟通,所以郭致的一些想法并没有在设计图纸上体现出来,郭致远的这些想法当然是来自于他作为穿越者的后世经验,如果就这么和徐光启、蒯越解释,他们估计一下子还理解不了,所以他干脆卷起图纸,挥挥手道:“纸上谈兵不如实地勘察,我们一起出去看看吧……”

郭致远又让人去把白度和陈第叫来,他要在北港、鸡笼湾和大员三地同时筑城,把白度和陈第一起叫上,就可以三地同时推行,要省不少功夫。

东蕃(台湾)受地壳变动、河流作用与差异侵蚀影响,一些山区丘陵因构造作用形成盆地,盆地相较周围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非常适合人群居住,倒是给郭致远筑城减少了不少难度,而且这里地广人稀,更是给了郭致远充分的发挥空间,现在的东蕃就像一张白纸,可以任由郭致远在上面挥洒泼墨!

望着这么一大片一望无边的平地,郭致远也是豪气顿生,指着手中的图纸对一旁的蒯越道:“蒯先生,我觉得你图纸上预留的道路宽度还是太窄了,我希望所有的道路最少要能让八辆马车平行通过,而且所有道路都要用三合土和碎石硬化……”

“八辆马车同时通过?!”蒯越暗暗吃惊,这个时代的城市道路大都比较窄,能够让两辆马车同时通过就不错了,不过他倒也没有提出反对,反正这里空地多的是,自然是郭致远说留多宽就留多宽了。

郭致远也没有解释,在现代城市道路不够宽往往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所以很多城市的道路经常是挖了又修,修了又挖,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现在郭致远自然要吸取这个教训,一步到位了。

接下来郭致远要把一些现代城市的设计想法提了出来,让蒯越大受启发,特别是郭致远提出要在山上修建蓄水池,然后埋设管道,引山水下来,用管道通到每家每户,更是让蒯越连声称妙,惊喜道:“如此一来便可以省去每家每户打井取水的麻烦了!大人真是奇思妙想,草民受教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