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九源界 > 第一百一十五章 古来征战几人回3

九源界 第一百一十五章 古来征战几人回3

作者:赵易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05 15:14:07 来源:258中文

“传令,中军各部前后左右拉开间距,前阵出击,后阵待命!”

刘正风知道不能再观望了,元军有石砲,自己若是一直呆在原地挨打,不断增加的伤亡很快就会导致士气下降,这些新卒现在基本上是靠着一股报仇的渴望,乱世求生存的劲儿在这里撑着,大部分士卒没有经历多次的厮杀,没有见过血淋淋的战场,必须趁着军心士气可用的时候做出决断!

“大王,右翼发现元军的大股骑兵了!他们正在向我军右翼的后方包抄!”突然木塔上的望哨再次示警!

“什么?元骑出动了!”刘正风本来坐在马鞍上,听到后双脚踩牢马蹬,直起身子,努力抬头望向右翼。***小*说

那里此时尘土飞扬,各色旗帜飞舞,虽然听不到元骑奔驰的声音,但是勉强可以看到右翼自己的阵列有些散乱。

“再看!有多少元骑?还有何变化?”于世昌就在刘正风身侧,大声冲着木塔上的望哨喊到。

“大人,离得太远,看不清元骑的数量!他们快要绕过来了!”

“大人,看旗号,万将军的人马全部冲上去了!”

刘正风看看正面的元军阵列,喃喃自语道:“狗贼,看来元军的意思是想从侧翼用骑兵突破了!”

既然元军的中军到了现在也没有上前冲击,刘正风估计元军采取的是中路防御,两翼包抄的战术。再看于志龙部,那里杀声震天,敌我在交战的阵线处旗帜鲜明,两边的战鼓声声,都是在激励各自的士卒奋勇向前。

孟庆义军的战力,刘正风是清楚的,毕竟大家已经打了一年多,彼此都比较了解。看那边的形势,孟庆已经逐渐使上了全力,现在还不知于志龙能否抵挡得住。

在预定的作战计划中,刘正风等做了上中下三策。上策是全军先期防御,消耗元军的锐气和斗志,再全军反击;中策是于志龙部或万金海部在两翼防御目的完成后,主动出击,力争击溃元军一部或大部,看最终效果再定后续行动;下策是抵挡不住元军攻势,全军不得不退入城池,坚守以待时机。

无论是哪一策,刘正风部作为中军都是尽量与敌拖延,将元军主力牵制在中路。最后利用骑军打一场反击。

目前左右两翼都在激战,右翼最险,自己好在还有后备人马,按照对付元骑的策略,刘正风后令后队的矛兵等立即前往右翼支援。

看着前阵向前行进了数十步后,刘正风抽出配刀,前指元军,道:“擂鼓,令刘启将军在后压阵,中军我冲锋!”

“立即通传左右翼,由于鞑子有石砲在不断轰击我部,中军率先出击,不得不为之,两翼将军努力杀敌,本王已令刘启将军压阵!”

“言虎何在?”

“大王,有何吩咐?”骑将言虎上前,此时除了于志龙部外,各部骑兵统归属于中军。言虎为骑兵主将。

“我中军发动,目的是贴近鞑子,与之纠缠,使其炮队无法投用,观敌中军阵列厚重,火铳、箭式颇多,此去伤亡不会少,汝为骑将应小心两翼,尤其是鞑子骑军动向,现右翼已经出战元骑,你部去右翼,配合万、秦将军,速速支援,绝不能让鞑子得逞!”刘正风急道。

“至于左翼,想那于志龙留有一支骑军,他计谋、准备又多,当无大碍。”

“诺!大王小心!”言虎接令。

“告诉刘启、夏侯恩,他们既为我军后阵,若我顺天军不得不撤回营,务必坚守阵地!”刘正风再次下令。这是最后一步棋了。倘若前期战事失利,按照计划,各部将撤往后面的大营和城里。

数个传令兵一溜烟的飞驰,将军令传达至各部。

战鼓声声,中军大旗连连挥动,示意各部紧行动。刘正风当先策马前进!于世昌在旁不断下令,调整中军的各部阵形,数列一字排开,每列百人,分列成一个个小阵,各列彼此拉开距离,防范着前方的飞石。

为了防范元军的箭矢和火铳,前几列将士均持有简易木盾。

这边中军刚刚前进,就有数块巨石砸在了木塔上,砸得木架子一阵阵晃荡,几根海碗粗细的木棍承受不住巨力,有的被砸得弯折或裂开,终于最后一块巨石再次准之又准得落在了弯折的部位,只听哗啦一声,近五人高的木塔终于支撑不住,自上而下的垮塌下来,上面的几个士卒惨叫一声,噗通落地,摔个半死。

刘正风此时根本不看后面的木塔下场如何,着石砲的不断打击,又有几十个士卒被砸得血肉模糊或骨断筋折,一时死不了的伤者躺在地上不断地惨叫呻吟着,哀求着同伴救治自己,或直接苦求着给自己一个痛快!后面跟上的士卒们都不忍直视这些惨状,在各个军官的大声训斥下,默默地绕过这些伤卒,继续前进!

当刘正风率队冲向元军不久,于志龙就接到刘正风的通传,看着中军逐步向元军大阵行进,于志龙不免心内有些焦躁。

自古两军阵前中军实力最为厚重,如此突击,实属无奈。只希望元军的主力能够被吸引住,刘正风等部能够坚持下去。特别是听到元骑有部分开始侧击万金海时,心内不由一沉。

自己这边是否要考虑开始反击了?

见于志龙面有急色,赵石在旁小声道:“大人勿急,大战正酣,军情变换如火,为将者当不动如山!”

于志龙警醒道:“石哥提醒的是,是我急躁了!”后令一传令兵通知吴四德部在后面的大营内保持镇静,隐蔽待命,不得露出马脚。

吴四德所部是于志龙的利剑,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轻动。

“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于志龙默默念叨,深深吸了口气,渐渐放缓心情。自己能够想到的,做到的已经准备完毕,但是战事诡谲,变化万千,不可能所有的人事都能事前算无遗策,除非你有碾压一方的实力,无惧任何谋算。

在绝对强大的力量面前,一切阴谋诡计皆如泡影。可惜于志龙现在根本没有这个实力。

于志龙等苦心机虑安排了种种准备,今日且看分晓吧。

终于斥候来报,发现有大股的元骑在孟庆义军后面集结,并绕过双方正在激烈厮杀的交锋面,将从自己的左翼斜斜得插向自己的阵列。

原来,孟庆见前方与敌难解难分,一时难以分出上下,特别是现在义军的伤亡明显大过对手,在投入大批步卒仍然无果后,紧急请求也先支援。

同时,元骑开始在万金海的侧翼迂回,准备侧击。万金海和秦占山急令后面的长矛兵上前,同时抢占预设阵地,弓箭手列于后。

这些弓箭都是近几日赶制,相当简陋,无论射程和威力远远不及元军的制式弓箭,一般制式弓箭可射二三百步,这些自制的只能在百步内有杀伤力。

但多了一种防御手段,总好过没有。

元骑呐喊着,排成一列列锋面,前头的副指挥使看的分明,贼军步卒纷纷向这面调动,而对方的骑军仍然远远滞后在中军后阵,想要赶过来支援,暂时是不可能了,这个时间差正是元骑大展神威的时候。

副指挥使高举马刀,在头上不断的划圈,然后向前直指,这是示意后列的将士保持阵形,后续跟进,准备突击!

众元骑口中呵呵怪叫,互相鼓励着,他们兴奋的催动战马疾驰。众人看的清楚,对面贼军是步卒,阵形不整,手持简易木盾和长枪,许多的长矛就是一支竹竿,前面套上铁矛头而已。

见到元骑如潮般浪涌飞速而来,万金海迅速下令收缩前线,同时令自己的一部与秦占山一部移至己方侧翼。

他心中暗暗庆幸战前的沙盘预演,期间就有元骑分兵两翼包抄之计。

“格老子,还真是被大伙儿料中了!现在就看秦兄弟的了!”

秦占山已经收到警讯,立即调派士卒上前,这片战场是刘正风、于志龙等反复挑选,最后才确定的,这片土地土质较松软,非常适合土木作业。

当近千顺天军士卒手持长枪等在侧翼基本列阵后,元骑已经飞驰而至,不足四百步了!

那副指挥使连连催促马速,看着对方不整的队形,一心想着一次性击垮对手。一旦杀透对方阵列,在奔驰的骑兵冲击下,对方很快就会变成鱼肉!

旌旗烈烈,马蹄轰鸣,对面士卒惊骇苍白的面容清晰可见。

三百步!两百步!一百步!

近千元骑如吃了药般,集体兴奋莫名,高举的马刀如林,冲锋阵形威压如海!

一张弓从制作到日常保养都花费不小,即便元廷再富裕,也做不到所有的元骑都装备弓矢,,更何况如今朝廷财政窘迫,已是到了入不敷出的境地。颜赤部可以几乎人人一张劲弓,那是因为颜赤部是脱脱的嫡系,优先装备,唐兀卫里装备的弓矢却不足十分之一,所以唐兀卫,临阵以正面冲击为主。

突然前面两列元骑纷纷被拌倒,元兵不备下如滚地葫芦般惨叫着摔在地上,即使一时未受伤的,在后面的疾驰战马下也往往被踏成肉泥。

副将大惊,稍稍勒慢马速,紧张的四下观察,只见地上不仅有无数茅草遮掩下露出了许多拌马绳索,更有或沟或坑的陷马坑等,着被绊倒的元骑越来越多,这些沟坑,绳索出现的越多!

“该死的汉贼!”副将赶紧大声示警,喝令身后众军放缓,但是骑军一旦加速,急切间根本无法调整,只见元骑接二连三的扑地,再被后续的同伴踏死踏惨。

元骑选择这条路径,一个重要原因是旁边的地域完全是泥泞难行。若要急速冲阵,这是最为直接的一条路。

这副将不知道的是昨夜趁着有星光可以勉强视物,刘正风动员了数千士卒引来溪水漫灌,硬是将附近大片土地浇成泥泞,单单留出这一条较为狭窄的路径,为的就是现在。

借用地形之利,乃军中惯例,明雄知道顺天军难以正面抗衡元骑,根据城北地形,特献此计。

为了保密,顺天军动用了众多斥候,驱赶元军的探子,所有劳力全部是军卒。好在只需要半日,若是再过两日,这些泥泞之地必然会干燥如初。

沟和坑上被盖着茅草和浮土,不被踏上,很难发现。

一时间约百骑倒在了冲锋的路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