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九源界 > 第一百零九章 鞑子来了

九源界 第一百零九章 鞑子来了

作者:赵易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05 15:14:07 来源:258中文

再一日天光大亮后,于志龙继续在操练场上观演,诸将都使出吃奶的劲演练,特别是黄二、常智等将,昨日的对阵失败给他们的刺激激发了血性,士卒们也明白马上就要上战场了,为了在生死关头多一分活命的机会也多是咬牙坚持。???

明雄等作为演练的指挥、裁决者,在各个演练场上前后忙碌,指点各部的不足之处,一个上午不到又有六七名士卒负伤,被抬下去。

日头将到午时,各部结束操练,正要返回营地休整,突然一骑飞驰而来,急令:顺天王紧急召大小诸将军议,益都军南下了!

刘正风在其住处紧急召集诸将议事,刘正风当中端坐,大小将军校尉等有六七十人围坐在下面。待人齐后,刘正风开门见山道益都城的斥候回来急报,今早上益都各路官军开始有了动作,已经有元军的前锋在今日凌晨出发向南,观其兵马人数当在两个千人队以上,旗号分明就是义军孟氏!当中的帅旗正是孟庆!

这个老对手又出现了!

诸将面色严肃,静静地听着斥候站在一旁禀告探查的消息,斥候之前已经禀告过顺天王,这次是再次向全军将领介绍。

另有一个惊人的消息传来,就在孟氏义军之后,紧紧跟着一支元军骑兵,打着宿卫军的旗号,观其人马规模,约两千人骑兵。这支骑兵却是今日凌晨孟氏义军拔营南下前,突然现身益都城的。

而且元骑竟然没有歇息,直接就缀在孟氏义军后面缓缓而来!可见其战意之高涨!

顺天王刘正风和刘启、秦占山、于志龙、万金海、赵石、夏侯恩、于世昌等大小将军都深感意外,这支元骑的加入极大的改变了战事的形势,使得原定的作战方案无法再施行了。

刘正风等原计划是趁着元军初到,立足未稳,且士卒疲惫时,全军齐出,争取消灭元军的先锋,再与后敌对阵决战。现在孟氏义军后面紧紧跟着元骑,这个计划就无法实行了。

有了大股骑兵的机动策应,其先锋就可团聚布阵坚守,骑兵在外四周游击,双方互相呼应,要彻底啃下对方的前锋极难,而且在对方大股游骑的攻击下,己方的损失必然惊人,搞不好这次作战的结果就成了悲剧。

与于志龙编练骑兵不同,刘正风、刘启、秦占山、万金海、夏侯恩并没有编练出较大编制的骑兵队,大多数的战马都是配属给了各级军官、亲兵等。

于志龙为了成立骑兵队,甚至将自己和手下诸将的亲兵基本上取消了,自己和赵石只分别保留了人,诸将的亲兵也只是保留了五六人,除了临时建立了一支传令分队,配属了军马外,大部的将领实际上成了步将,如穆春、纪献诚、黄二、常智等人,皆如是。

实际上现在靖安军里能有马骑的将军只有于志龙和赵石二人。

为了形成一支突击性和力量比较强大的骑兵,于志龙可是下了很大决心。在与赵石等诸将的几次商讨中,最终统一了意见,将战马集中起来,组建骑兵队。

赵石、吴四德、侯英等都曾见识过元骑的强大攻击威力,借助明雄的多年军旅经历和练兵经验正好可以大大提升靖安军的骑军战力,只是大家多数变成了步将,实在是感觉不习惯!

刘正风等将领最多只是简单的分别组建了骑兵百人队,但是因为战马和人员所限,各支骑兵百人队都不满员。有的甚至连一半都达不到。

于世昌一直憋着劲要打个大胜仗,对于志龙的一些做法,于世昌平时比较留心,他与元骑交过手,也明白组建骑兵的重要性,故在本部中编练了一支骑兵,只是于世昌人马的规模小,只基本满编了一个百人队。

“是哪里来的骑军?”刘正风询问。

“不晓得,看旗号不是益都路的兵马,那些人都是鞑子,满嘴胡语,我们的人靠近后根本听不懂。而且其营外有很多巡哨的士卒,不允许外人走近,一时无法得知。有兄弟观其甲胄制式有点类似当初山道上遇到的鞑子。”

“这么说很有可能是大都来的鞑子了!”刘正风大力握了窝拳头。

蒙古人铁骑无敌的信念不是轻易可以打破的。事实上,至今为止,与元军正面大规模作战,各地民军几乎没有胜过。

虽然现在各处都有民反,但是元廷仍然势大,只要元廷肯发力,迅速在一个方向调集十几万大军相当轻松。

刘正风见诸将一时无言,知道出现了大量元骑的军情给大家冲击很大,思索了一会儿后,下定决心道:“诸位,这些元骑的出现确实是个麻烦,我意是立即集合各军的现有骑队,组成一个大队,集中使用,应对元骑,诸位以为如何?”

各家大小头领多明白集中使用的道理,事态紧急,确有其必要,遂纷纷同意,刘正风遂命自己手下的一个校尉言虎暂时作为骑兵队的骑尉。

“我部已经集中战马编练了一个骑队,十几日训练后,已经初步彼此熟悉,与我部的步卒也曾对阵操练过,骑步之间较为默契,有了可战之力,请顺天王允许我部骑队能够保留现有编制,仍然配属我部由我直接指挥。而且因为战场广大,战机稍纵即逝,请求给予我部骑队自由机动之权,以便能很好的消灭元军!”于志龙想了想,提出自己的意见。“我部的骑军将会按照战况发现,配合全军作战。”

刘正风不禁一愣,没有料到于志龙有此一言。其他各人也是暂时停止交谈,看刘正风如何决断。

刘正风等都知道于志龙下了大力气编练了一支骑队,为此连手下诸将都成了步将,但毕竟只是约四百余的骑队,对于全军万人来说,毫不起眼。

刘正风只是听说冒出来一支元骑,为了与之抗衡,多一分力量总是好的,遂有集中全军骑队之想。但是于志龙所部人马最重,且多有勇猛战将,是此战的重要战力,于志龙的意见他必须要慎重对待。

刘正风思索了好一会儿,权衡利弊后道:“飞将军言之有理,既如此,飞将军的骑队自为一队,归飞将军指挥,其余各队集中为另一队,暂时由中军指挥。”

于志龙心里终于放松,喘了口气。他很担心刘正风强行拿走自己骑队的指挥权,自己编练这支骑队花费了极大心血不说,关键还是自己在骑队的基础上预先准备了几套作战方案,诸将也讨论演练了数遍,倘若没有了骑队,很多的内容就得大改,不仅是手下诸将难以适应,就是对开战的把握也要大大降低。

刘正风若是坚持统一骑队指挥,于志龙也做好交出自己骑队指挥权的心理准备,此时进入大战的时刻,实不宜出现内部不合的苗头。

这几日私下里传有流言,道于志龙自峙人马雄壮,对顺天王有不敬之意,对刘启、秦占山等将领颇多轻视,而且竟还有流言道于志龙有取刘正风而代之。

吴四德、马如龙、孙兴,钱正等听到后都不禁怒气冲霄汉,就要寻根究底,找到传播流言之人,赵石、谢林等知晓后颇奇怪,强行拉住孙兴等人,并禀告于志龙所听得之事。

于志龙与赵石、谢林等商议一番,不得要领,安排几个口风紧、为人机灵的手下私下侦查,都是没有结果,只是发觉这些传言多是最近几天突然出现,至于何人所为,暂时却无法得知了!

这些传言于志龙既然都能收到,想必刘正风、刘启等将军也能风闻,大战在即,却出现这样的传言,总感觉有一股阴谋的意味。可这些事又无法向刘正风等澄清,遇到这种事如果抓不到首谋者,越解释越黑,气的钱正、吴四德、纪献诚等直跳脚。

于志龙与赵石、谢林商议后,决定暂不理会,待战后再细细追查。

今日听到刘正风要集合所有骑队,于志龙认为自己的骑队仍然由自己指挥更有利作战,所以直接出言反对,但也做好了刘正风若继续坚持其主张,就附和其言的念头。

不过刘正风出于多方考虑,还是允了于志龙的建议。

刘正风虽然不喜于志龙有较大的独立性,对于这些传言也有耳闻,但是于志龙一向表现得对自己相当尊重,执行命令也很彻底,所以虽然心中疑惑,并不是多么相信传言。

再说这大战将起,强制要求于志龙把骑军交出来,难免令靖安军所部心中有芥蒂。倘若影响了作战,则因小失大。

他知道于志龙早已开始编练步卒和骑队,只是不曾亲眼观摩,他也是带兵之人,晓得步骑各部之间有了一定的默契,对于作战极其有利,若贸然将其骑队抽出,对于大局,未必是好事,所以最终还是准了于志龙之言。

这样其余各部的骑队集合后勉强凑出了七百余骑。

斥候继续介绍元军的各项动作,根据元军的行军速度,明日午时左右,大军应该能达到临朐县城。孟氏义军和元骑作为前锋,大队的元军后跟进,看主帅旗号,是益都军管军万户也先。元军的中军应该是益都路汉军和田氏义军。具体如何尚待后续斥候回报。

那小校说完,拱手,退至一边。

刘正风环视一番众将,道:“军情有变,多了不少的元骑,原先的灭其前锋计划似乎已不可取,诸位有何看法?”

秦占山道:“事已至此,我军已无退路,那就全军拉出去,跟他们干了!”

“敌我军力大致相当,元军一路而来,总会有所疲惫,趁其立足未稳,正好击之!”夏侯恩道。

于志龙快速思索了会儿,接着道:“益都至此是一马平川,根本无险可守,并且没有密林大河,元军可畅通无阻,因为路途近,即便是想断其粮道亦不可能。此次唯有正面对阵决战一途!”

于志龙接着道:“前几日我部试制了许多物事,本想对付鞑子,现在想来应对元骑也可收奇效,只是这东西最好一次性集中使用,鞑子不是傻子,上了一次当定然会警惕!”

刘正风点点头,道:“这件事我理会得,各位此事务必保密,原先飞将军只是预防万一而准备,现在看来真是料敌机先啊!”

秦、刘、完等将领纷纷同意,后诸将各抒己见,最后还是集中认为只有堂堂一战,若不能尽快解决当面之敌,一旦陷入纠缠,只怕南方的元军会趁机北上,加入战场,到时只有败走突围一途了!

刘正风见诸将意见统一,最终敲板就在城北的平原与敌决战!

“诸位,城北有条小河,汇入弥河,我看可以在这上面做些手段。”于志龙想了想,建议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