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女总裁的战神狂婿 > 修订版第一卷 忘忧学园(前、后) 第二章 渚烟

不过学校附近没有电脑游戏房,学校里的机子现在也还不给我们用。贰伍捌中文我们军训之余,只好自己去找些乐子,想着法绕过大门的哨岗溜出去玩。在我们中最流行的是斯诺克,从打一打怡情逐渐发展到一个个的半职业赌博团伙,台球室每天提供的奖品一箱可乐反而变成了次要的。我们一伙中数郭光最厉害,曾有一杆撸到六分的记录,别的团伙自然不是对手。这样,我们每天都能抬一箱可乐回学校,甚至用可乐来浇门前的花圃。而且经济环境大大好转,衣服鞋帽都用别人的钱升级,简直是世间最乐。

那一天下午,太阳特别大。我们仨打完两盘后,坐在台球室门门口,一边吹风一边喝前两天赢来的可乐。我们这两局已抢够了分,只要轮空后的最后一局不大败,今天的那箱可乐就又是我们的。身后是冷气,身前是烈日直射,那种感觉真是无以伦比。坐了好一阵,今天来给我们捐献的呆子们才打进三个红子,而且全组得分加起来还是负的。看来一时打不完,我便伸展了一下懒腰,到一边的宁红公园去看老头儿们下棋,谭康和郭光知道我的“屁好”,也没管我。

今天太阳太大,公园的茶社里没人下棋,倒是一群孩子……唉,我才混上了大学,看他们就是孩子了。看他们的年纪应该是初中生,有男有女,在那里练舞。他们练的是时装舞,我只有看着发楞。他们由一个稍大些的孩子带领,练得很是卖力。

我看得呆了,搬了个椅子坐着看,可惜来得太迟,他们只再跳了不到一刻钟就解散了,年纪小的被太阳一晒,已有些站不稳。他们散去了,只留下了带舞的那一位,他穿着一件白色的宽袖丅恤,反戴一顶红鸭舌帽,额上出了一层细细的汗,脸红红的,模样很清秀,他亦注意到我在看他,有些不好意思的一笑,招呼道:“嗨,”我也还招一声,问:“你们跳得不错呀,哪儿的?”

他说是少年宫舞蹈班的,为准备国庆晚会正加班练习,我们不知不觉就攀谈起来。平时我对初中生这种年纪的小鬼是不屑一顾的,但跟他却特投缘。天南海北的吹军训、吹打枪、吹庆田之死、吹清洗行动。我不知不觉便犯了保密校令,但丝毫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吹得玄时,看见他的大眼睛一眨一眨,颇是好看。我们很谈得来,就在茶社树荫下吹了下去,不知吹了多久,才互相通了姓名。他叫渚烟,从相貌和姓名上不能得出什么,但我直觉的认为他是和国人,因为他的汉语发音还有点怪。

我们吹得正热烈时,谭康和郭光找来了,说那边菜鸟已经把五分打飞出去了,因为负得太多,已经自动缴枪,喊我去抬可乐。贰.五.八.中.文網他们一见渚烟也立即对他产生了好感,吹了几句,就一起到了宁红的假山上喝可乐,找小猴来给它们喝,大家一起笑。终于太阳变红了,我问渚烟:“你该回家了吧?你妈可要打你了。”渚烟站起来说:“好吧,谢谢你们陪我玩。”郭光笑道:“哥们了,说什么话。”

他这话一出,只见渚烟神情古怪,瞪眼道:“你们说我是你们的哥们?”我点点头,问:“那么感动吗?”三人一起笑。我又说:“你小点又有什么,在学校里有人要打你,就叫我们帮你。”谭康和郭光一起起哄,渚烟表情颇是奇怪地问:“那我以后我怎么找你们呢?”

我们都说他没办法找我们,只有以后周末在这条街上瞎转才能碰上,他兴致勃勃地说以后常来,好碰见我们。

这一天碰上了渚烟,结交了一个小朋友,我们仨人都十分高兴,回校时哨兵索要可乐,可我们全拿去喂猴了,身上又没带钱,求他记帐才放了我们进去。我们都约定第二天一早再去找渚烟吹牛逼,还专门把闹钟上了发条。可是好像这种专门的举动都是多余的,我们还没等到闹钟响,就给高年级的赶了起来,上街值勤去。然后……一口气上街值了半个多月,顺带着还搞了回国庆的保卫工作。当时我们还傻乎乎地以为这是上面赏识我们这些有为青年的表示,后来才逐渐明白,只有我们这些新来的可以被傻呆呆地指使着无偿奉献。当我们明白了这些、再也使不动后,上面就会去“赏识”又一批新来的有为青年了。

因为这次意外的差事,我们大半个月没能到校外去玩,后来听说少年宫嫌宁红公园太贵,改选玄武公园练习。渚烟那样的小朋友,不太可能无事独自跑到我们学校所在的孝陵卫这么偏僻的地方来,也许再也见不到他了。说起来,我们都为失去了这样一个谈得来的小屁孩朋友痛惜不已。

我们运气不错,因为此次清洗事件,推迟了近一个半月的教学。在这期间,作为电化教学试点学校的我校采购的大批新设备已经运抵,我们兴奋之余,主动跑去搬运设备,干了不少义务苦工的活。这时的网络运用都比较低级,所谓电化教学的方式方法都还在探索之中。我们除了军体课外,大部分时间都可以在寝室里上课。只有个别实在玩得疯的经常逃课留下不良记录的被集中在大教室里上有人看守的电化教育。

原本学校计算机中心有一个小圈子,不到二十人的样子,组成了计算机协会。开始还在校门口搭了张桌子招人,把我们骗了进去。可随后我们得知必须浪费极其宝贵的周末早晨跑到离宿舍三公里之遥的计算机中心上机之后,退出率就立即达到了100%。这大概是计算机中心建立5年来一直小规模发展的根本原因。

相比之下我们真是幸运的一代,学校全部联上了校园网,寝室里还发了台电脑。谭康从家里拿来一台笔记本自己独用,这台电脑就给我和光光轮换着用,远远好于其他寝室3、4个人**一台电脑的惨状——这个词虽然不雅,但确是唯一一个能最准确形容那种情形的汉语词汇。因为那些人用电脑用得发痴(初学者大多如此缺乏节制),居然有的宿舍里出现了四个人分别按北京、夏威夷、大西洋、新罗马四个时区起居生活的极端案例。那宿舍的个人电脑给他们四个带着绕地球运转不息,当服务器使用,没多久便毛病百出,好像没到大二就不行了。

入学之前,绝大多数人都基本只看过电视。宿舍里有了电脑这么个玩意,那大家会干些什么呢?自然主要是打游戏和看电影。但很快我们发现了更好的去处:计算机中心终于废除了孤立发展的方针,向全校开放了。那里在前几年试验阶段时,就搞过bbs->社区->文字mud一类的试点,技术上都已经成熟了,可这些东西都需要人来参与,在一个十多人的圈子(一半人还经常不能来)懒散参与的情况下,那个社区自然冷清无比。计算机中心终于把这些开放了,并允许有意者使用他们的服务器开发新的功能。

这应该是南国院后来倒霉的祸根所在——领导不懂技术、崇尚技术又爱鼓励年轻人去动手,却又不知道这种玩意靠传统的管理手段是管不住的,而且一旦种下祸根,爆发的时机和规模都无法预测和控制。遗憾的是他们本人不知道,也没人提醒他们。

最早出现的祸端便是有意无意造成的bug和后门。这难免——但凡是参与开发了新的模块、社区功能的,都是些进学校之前都很有些计算机基础的高手。而在那种技术被常人看得如魔法一般的时期,高手大多有利用技术进行犯罪的潜意识心理和具体的实施行为。新功能开发出来不少,南国院计算机中心的系统功能大大增强,同时后门百出。

我一开始没有加入开发组,只是经常研究他们的东西,发现自己也能写出来,某种程度上也许能干得比他们更好。后来在一次bbs的讨论会上,我提出彻底升级社区,成为图形化社区的构想,得到了很多看热闹的和懂门道的人赞同,没多久,计算机中心的主管老师和他带的俩研究生就找到我,一起去开了个会研究这个东西。

那次升级很顺利,南国院比我家乡的学校大方多了,买设备基本都是直接签单,而我高中时曾为了买一个鼠标(产权归学校,基本上是我专用)打了半个学期的报告。不过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我们就把新系统建了起来。大伙在bbs上、社区里乃至mud上一直都是蒙着眼敲字,这回全图形化了,可以看到自己到处跑路,还实现了bbs、社区和mud的三合一。说起来似乎很伟大,实际上就是以原来的系统为基础做了个网络游戏集成包。反正主管老师也玩得乐此不疲,大伙皆大欢喜。

新系统运行后,没多久就发现原有的后门问题趋于不可收拾了:原来在文字时代,大伙作弊也就是要用的时候作弊一下,不是很严重。可是到了图形化的今天,高手们不会满足于自己的id身上穿的是土布衣服,玩技术的又最爱搞不劳而获——于是后门全都体现了出来。图形社区才运行3天,已经经常可以看到穿着天神铠甲的在公共场合pk。校领导检查时就给流弹击中,秒杀了……

于是立即召开会议,规范校园网。不外是内外夹攻:一边找人查后门补洞,另召集一些正义感比较强的当社区警察,抓了现行的予以校纪处分。这么一搞,情况是要好一些了。不幸的是,找来补洞的大侠们,又开了新的后门。这种现象估计是从古延续至今不会断绝的。

我开始还老老实实的给他们补洞,后来发现一分钱都不给我,学期评分也不加,没一点好处,才反应过来老子都算在白干,心理顿时失衡,于是也给自己留了个极其隐蔽的后门。这一手堪称我少年时期挖的乾坤第一坑,没想到之后能发挥那么大的作用。

新的社区发起了取名运动,广大社员积极参与,很快选出个“忘忧城”的名称。从此我将大量的时间花在网上,周末一般也不出去。谭康和郭光时常溜出去,却没能遇到渚烟,听说少年宫嫌宁红贵,换到玄武了。玄武公园离我们校就稍远了些,我们在这种“封闭式”教学中是不大可能去那里碰他的。可也遗憾,没留下通信地址。

六〇年下半年的大学生活之初,我和大多数人的新生生活就是这样开始的。从当时的尺度看是丰富多彩大开眼界,后来想起来实在平淡无奇,单纯得令自己羡慕怀念以及追忆,追忆得心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