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猜迷人 > 第 303 章 大局已定

猜迷人 第 303 章 大局已定

作者:不干脆的浣熊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0-16 10:25:58 来源:258中文

贾母见众人都同意了贾珂的办法,知道这件事该有个了结了,于是就坐在正中间说道:“既然大家都同意大哥儿的办法,那咱们就这么定了,继续做老皇帝的忠臣,至于三皇子那里,等过一两年再说。不过大姑娘那里也不能有任何怠慢,府里该送的东西不能少了,而且还要比往年再加一倍。”

众人都没有反驳,只有贾赦有些不高兴的说:“每年都要往大姑娘那里送几万两银子,今年还要加倍,还让不让府里活了。我看大姑娘是二弟的女儿,这件事就让二弟独自承担就行了,不需要走府里的公中。”

哪知道他刚说完这句话,贾母就怒了,把手中的茶杯就像贾赦砸了过去,“你个没见识的蠢材,享受荣华富贵的时候想起了大姑娘,现在送些银钱,你就觉得心疼了,难道你以后就不打算沾大姑娘的光了吗?”

贾赦虽然知道以后打贾元春一定会成为贵妃,府里还要仰仗着她,但是每次想到几万两银子,白白的就送到了她的面前,而荣国府自己开销又有些拮据,特别是他们大房这边,由于外边的官员送来的冰敬碳敬都表明是给贾政的,虽然贾政都言明这些,全都送到公中去,但是旁边还有王夫人在监督,贾赦要想从这些钱中捞什么好处是完全不可能的。

因此上贾赦每年的收入也只是公中发的那些钱,没有任何外快,所以生活上颇有些不便,他现在一门心思就是想要屋里多捞些钱,他也好宽裕一些,那想到这一下惹怒了贾母。

贾赦看到贾母发怒也是吓得不轻,要知道他从小就十分惧怕贾母,这时候见她生气,也不敢有任何的怠慢,急忙跪倒在地,不停的请求原谅。

贾母眯着眼睛看了看贾赦,然后才说:“大姑娘是为什么进宫,府里的人都知道,她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吗?她是为了你们这些不争气的老爷们儿,不得不以女子之身来为咱们贾家增添一些气运。从今以后谁要是再说这些话,让我听到了一顿板子是免不了的。”

贾赦听到贾母的回话,知道他动真怒,急忙赶紧的回话:“母亲说的是,刚才是儿子糊涂了。望母亲看待儿子见识短浅,胡言乱语的份上,就饶了我这一次吧。”

贾母听到贾赦不停的道歉,也不再说什么挥挥手让他重新坐回去。然后转过身来问贾珂,“咱们仍然效忠老皇帝,三皇子当了新皇,会不会难为大姑娘?”

贾珂对此完全不担心,就是新皇想要为难贾元春,也要考虑后果,要知道现在京城的兵马,都和贾家脱不了关系,只要是三皇子没有疯了,绝不敢为难贾元春,甚至为了拉拢他们,还要对贾迎春多有宠信。

当贾珂把自己的判断回禀给贾母之后,她这才放心,同时也有些骄傲,就连皇帝也要看他们贾家脸色行事。同时心中又升起了一些担忧,毕竟从古至今这些传承就没有一个好下场。

但是贾母却把这份担心牢牢的压在了心中,因为她知道权臣如果想活命还有一条路在走,而她在旁边冷眼看着贾珂的行事,正在向这条路上不停的狂奔。

荣国府在结束这次会议之后,就把贾家的意思秘密通知了亲朋故旧,其中许多都是荣宁二公在时的亲信部下,再有就是像王子腾这些,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老亲。

其中王子腾对贾家的态度万分的同意,王子腾本身就是老皇爷的心腹,自然也不能投到三皇子麾下。现在贾家和他站在同一立场上,大家自然同气连枝,以后更能互相照应。只要两家连起手来,就连新皇也要忌惮。

荣国府未来几年的大政方针就在这一天定下了,并且这份消息很快就传到了老皇帝以及三皇子的案头。

但是这二人都没有任何的奇怪,老皇爷凭着本能的认为贾珂对他忠心耿耿,绝不会有别的想法,所以并不奇怪这份报告。

而三皇子早就和贾珂势不两立,根本就没有抱着贾珂会投降他的想法,所以也没有什么失望。

又过了十几天,在二月二号龙抬头这一天,老皇帝终于养好身体,开始了他今年第一次大朝。

这一次大朝与众不同,并没有在乾清门举行,而是在太和殿举行。当众人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便已经神色各异,太和殿可不是普通的地方,那是举行重大礼仪活动的地方。既然老皇帝要在那里举行大朝,那么老皇帝要退位的消息是必真无疑了。

贾珂还是像往常上朝一样,站在队伍的最前方,领着众官员依续进入太和殿。

众官员进入太和殿后,各自按品级官位站好。

这时候皇上还没有来,各大臣都可以低声聊两句。

这时候站在贾珂身旁的雷英,低声对贾珂说:“贾大人,你又何必如此执着,皇上毕竟年纪大了,三皇子正值青春,我看你还是改弦更张的好。”

贾珂斜着眼睛看了他一眼,低声说道:“像你一样,卖主求荣。我贾珂还做不到。”

这个雷英说来,也应该是老皇上的人,不知道怎么回事,竟然投到三皇子麾下,现在说他是卖主求荣也不为过。

雷英听了贾珂的话,脸上露出一阵羞恼的表情,但是最后却渐渐的淡化,长叹一声便不再说话了。其实在他心中认为自己并没有背叛,自己忠于的是整个朝廷,而不是那一个皇帝,现在对整个朝廷来说三皇子登基是最有利的,只要自己问心无愧,别人怎么说也就不放在心上了。

众大臣等了没有多长时间,老皇爷就在戴权的搀扶下进殿来了,虽然老皇爷看起来和以前没什么区别,但是有心人都发现,老皇爷的步伐比以前缓慢许多。

老皇帝慢慢的走到御阶上,最后坐在了太和殿的宝座之上,然后众大臣一起跪倒,山呼万岁,行三拜九叩之礼。

众臣行礼完毕,照例还是戴权上前几步对下面喊道:“众臣,有本早奏,无本退朝。”

众人都知道今天的大头戏是什么?所以也没有人在这个时候出来煞风景。

坐在宝座上的老皇帝看到众人没有话说。他这才缓慢的说道:“朕自元月以来,身体多有不适,再加上年岁已大,也是时候交出身上这副重担了。”

众臣听皇帝这么说并没有什么意外,而是十分默契的一起跪倒,说到一起对皇上奏道:“陛下正值春秋鼎盛,请陛下三思。”

老皇帝坐在宝座上,看着下面众大臣的表演,脸上讽刺的笑了笑,继续说道:“朕的身体朕知道,为了祖宗社稷,这不得不勉为其难退位为太上皇,在众皇子中择一贤良,以传帝位。”

皇上说道这,众大臣又一起跪倒,再次默契的喊到:“请陛下收回成命,臣等不敢奉诏。”

老皇帝在上面看着他们,心里想着,这是第二次了,第三次他们应该推选新皇帝了。

“你们不必多言,朕意已决。”皇帝也只能无奈的配合他们继续演下去。

于是众大臣第三次跪倒,这一次和以前不同,众大臣一起回禀道:“臣等谨遵陛下旨意。”

老皇帝坐在皇位上看着这一幕就觉得好笑,这一幕也没有排练过呀,他们怎么就能做到整齐划一,一字不差。

“你们看这天下应该交给谁?”老皇帝继续扮演着自己的角色。

老皇帝刚一问完,军机大臣,礼部尚书潘永就迫不及待的出班奏道:“臣推举三皇子,三皇子德行俱佳,颇有才干。正是继承皇位的不二人选。”

紧接着其他三位军机大臣雷英,田冶,刘昱都站出,表示同意三皇子继位。

这几人一站出来,他们派系的各个人的便一起跪在大殿上,齐声高呼:“附议。”

这时候大殿上除了贾珂,王子腾等寥寥无几的几个人。其他人都跪在了大殿中间。

贾珂看到这种情况觉得一阵心寒,这个三皇子果然厉害。不愧是在红楼梦中最后取得胜利的人。其权谋手段如此的厉害,他自问如果没有金手指,给这位三皇子提鞋都不配。这是智商上的碾压,可见古人并不是不如现代人,只不过是眼光不像现代人宽广罢了,如果论起智商来,现代人不一定比得上这些古人。

老皇帝坐在宝座上,看着下面这些人跪在大殿中央的人,眼中不由冒出寒光。但是他最后还是忍住了,事情既然已经决定,就没有后悔的时候了。再说他也不用后悔,从此之后,他可以从繁忙的政务中脱身出来好好养病,而嗣皇帝却又脱离不了他的控制。嗣皇帝但有风吹草动,他就可以调动贾珂以及王子腾的兵力,将其一网打尽。

皇帝平息了怒气,对军机大臣左都御史田冶说:“田冶,你曾经是翰林,文采不错,这一回就由你来拟旨。”

田冶出班来跪倒在地,紧接着就有两个小太监,抬着一张矮几放到他的身前,矮几上已经放了一张空白的圣旨以及文房四宝。

田冶拿起笔来,在砚台上沾满了墨汁,然后等待皇帝的话。

“朕即位四十有六年矣,海内河清,天下太平。民有所安,万邦咸服。吏治清明,君臣善睦。德可比先圣,功更盼后人。皇三子,人品贵重,甚肖朕躬,坚刚不可夺其志,巨惑不能动其心。朕欲传大位于皇三子,诸皇子大臣当戮力同心,共戴新君。重臣工当悉心辅弼,同扶社稷。”皇帝好像早就排练过似的,把这一番话一口气说完。

然后问下边的田冶,“都写完了吗?”

田冶在皇帝念完的时候,便已经停下了笔,果然不愧是翰林出身。

田冶把写完的甚至高举过头,这时候由小太监上前,取过圣旨送到皇上面前。

皇帝把这封圣旨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然后便命人用印,旁边的戴权轻轻地问:“陛下用哪一方?”

“用嗣天子之宝。”皇帝没有任何犹豫。

戴权急忙命人,取出了这方宝玺,只见这宝玺方两寸四分,厚八分,高一寸七分,通体金制,上有绞龙纽。戴权小心翼翼的把这宝玺交到皇帝手中。

皇帝拿着这枚宝玺,拿在手中迟迟的盖不下去,只要这宝玺一盖下去,那么就大事以定了。

众大臣也跪在底下,眼巴巴的看着皇帝,最后皇帝还是一咬牙,把这枚宝玺盖了下去。

也许是用力过猛,皇帝一盖完宝玺,便开始剧烈的咳嗽,甚至有些坐不稳了。

旁边的戴权赶快过去,轻轻的问:“万岁爷,要不要紧。”

皇帝这却一把推开了他,他不想让众大臣看到他这个样子。之后他对潘永说:“你不是一直推荐三皇子吗?朕就把这个功劳让给你,你拿着圣旨去三皇子府上传旨吧。”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