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九重血 > 第一卷 年少轻狂多仗剑 第二十九章 纵论海禁

九重血 第一卷 年少轻狂多仗剑 第二十九章 纵论海禁

作者:轻舟飞扬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3 16:13:17 来源:258中文

“陶先生,听闻你拍下了一箱三保航海的档案?”朱由检没有去打扰徐光启思考,转而与陶皖华聊了起来。

“不错。”

“这箱档案对于我大明来说异常重要,希望陶先生能够妥善保存,或许用不了多久,这箱档案就会用到。”朱由检严肃的道。

“我朝施行海禁已久,世子莫非有不同的看法?”陶皖华此次来徐府就是与徐光启讨论这箱档案及海禁问题的,大明能看透航海贸易重要性的没有几人,所以陶皖华想看看这少年对海禁有什么看法。

“海禁自太祖始,因倭患严重,为加强海防,遂有‘片板不得下海’之令,洪武三年罢太仓黄渡市舶司,洪武七年,撤销福建泉州、浙江明州、广东广州三市舶司,海外贸易遂告断绝。洪武十四年太祖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又下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洪武二十三年,太祖再次发布‘禁外藩交通令’。洪武二十七年又一律禁止民间使用及买卖舶来的番香、番货等。洪武三十年再次发布命令,禁止中国人下海通番。然倭患仍旧不绝,反而绝了濒海民众之生计,民众无以为生便聚集亡命,入海为寇。实则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嘉靖年间倭患甚重,实则沿海海盗之祸远大于于倭寇,正因内外勾结才导致屡荡不绝。”

“可是永乐年间成祖皇帝曾遣三保下西洋与诸国互通往来,然耗费甚巨,不仅伤财且劳民,所得者入不敷出,这又何解。”陶皖华问道。

朱由检不知道陶先生是故意考量,以为他也没看出海上贸易的重要性,其实若真的看不出,又怎么会花重金拍下那箱档案呢。

“当年郑和七下西洋因为贡赐厚往薄来,只为彰显我大明的威严,民间贸易仍旧不通,于民生一道并无益处,反而成为累赘。然解除海禁,开关通商,乃公平贸易,互惠互利,不仅濒海民众可自给自足,还可带动东南手工业,无地百姓可从事手工生产,户部可增加收入减小负担,航海船只有利可图,会减少劫掠,维护贸易,减少水军负担,节省军费,何乐而不为。我大明丝绸、茶叶、瓷器等深受海外诸国喜爱,然内需不足,导致作坊开工不足无以为继,而我大明的冶炼、锻造等技术比之海

外略有不足,开关通商不仅可以买入我朝急需上等刀具及马匹、牛羊、皮毛、宝石、香料等,还可引进外国技术,弥补不足,于大明之未来百利而无一害。”

“即便如此,如今我大明多处受灾,户部拨款救灾尚且不足,更有辽东急需军饷,各处城墙关隘需要修缮,京营装备需要更换,各部官员俸禄已拖欠~日久,都需要银子,哪里还有银子开海禁,不说重开市舶司,就是修建海船的费用都不知凡几,何况还要重开会所、工场等等。”前番询问陶皖华或许存心考量,而这次他是真心想听听朱由检的看法了。

“如今户部没钱,这确实是个难题,但却不是主要问题,难就难在朝中无人支持开海禁,何况现在以皇上的状态,断无开禁的可能。其实开禁通商互市并不需要多少银两,只需修缮港口、市舶司衙门即可,缺口不过十万两银子,只要开了市舶司,东南及西方国家自然会前来互市,至于海上贸易,只是造海船一项就所需甚巨,何况即使有了海船,朝廷也无人能够出海。如今各衙门缺员严重,当务之急是及时补缺,否则即使时机成熟开了市舶司,恐怕也会因管理不善而问题重重,最后难逃重新关闭的命运。若是操之过急开了海禁,不仅无益反而有害,所以我才说希望陶先生能够妥善保管那箱档案。”

这时徐光启出声道,“世子见解独到,老夫佩服。”

关于开海禁的利弊,徐光启与陶皖华已经讨论了许多,只是如何解决开海禁的资金问题,他们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如今朱由检一说,二人可谓茅塞顿开。

“徐大人过奖了,既然事已说完,在下也该告辞了。”朱由检起身告辞道。

徐光启起身道,“世子慢走,如今我们做了邻居,以后不妨多多往来,老夫对世子的学识见解很是钦佩。”

这时只听“噗通”一声,似是堂内踢翻了什么东西的声音,接着就见徐尔觉被从一扇屏风后推了出来,“我只是路过,你们继续,继续。”徐尔觉讪讪的笑着,接着转身就向里间跑去。

其实徐尔觉之前跑进去把朱由检的身份告诉徐茗儿后,二人就一直躲在屏风后偷听,直到听到朱由检要走,徐茗儿不小心碰到了屏风才暴露

了。

徐尔觉跑了,徐茗儿只得从屏风后面出来道,“朱大哥要走,我替爷爷送送朱大哥。”

徐茗儿将朱由检送出门外。

“没想到朱大哥竟贵为世子。”

“徐小姐见谅,因为我的身份多有不便,在下并非有意欺瞒。”

“无碍的,茗儿与朱大哥相交可不是因为身份,而是因为大哥的为人与学识。”

“如此就好,那我就先告辞了。”

朱由检准备转身离开的时候,就见一辆疾驰的马车停在了他前面的路上,接着从马车上下来几个人,为首的是首辅方从哲之子方世鸿。

几人有些醉醺醺的朝着这边走来。

“徐小姐,上次说的事情你考虑的怎么样了?”方世鸿对一旁的朱由检恍若未见,径直走到徐茗儿面前问道。

“对不起,我对你的事没什么兴趣。”说完徐茗儿便欲转身回府。

这时跟着方世鸿的其中一人道,“今日可是方兄荣升尚宝司司丞的好日子,我们哥几个还等着你那盆花去凤来仪找乐子呢,你可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

“哼,蛇鼠一窝。”徐茗儿冷哼一声,继续朝里面走去。

“徐茗儿,今日本公子心情好,你可不要扰了本公子的雅兴,你不是喜欢那把焦尾琴吗?今日你若同意了将那株兰花卖与我,我可以在三十万两上再加一把古琴,你若不答应,本公子今晚就把那琴劈了烧火。”方世鸿醉醺醺的说道。

此时朱由检才听懂几人来此所为何事,原来是与张之极一个目的,而且恐怕也都是为了凤来仪的芙蓉。

徐茗儿听了方世鸿的话有些犹豫了,银子她不在乎,她也并没有想得到那把古琴,可是如此珍贵的东西若真的被方世鸿烧了,她实在有些于心不忍。

看到徐茗儿停住脚步,方世鸿掏出一叠银票趁热打铁道,“银子本公子也带来了,琴也就在马车上,只要你同意,立刻就是你的。而且你知道我这六品的尚宝司司丞怎么来的吗?那是太子为了拉拢我爹特意安排的,连太子都要讨好我爹,你可知道得罪我的后果吗?即使你不为自己想想也要为徐大人的仕途着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