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这个江湖爱八卦 > 第二百七十章 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釜底抽薪?” 魏幅的话,让一边的萧行肃微微的露出一个奇怪的笑容道:“相爷是,换个皇帝...?” “额...这恐怕不妥吧。”杨政和立即摇摇头道。 “不妥,能有什么不妥,我们三人只要振臂一呼,朝堂上不会有反对的人,那个皇帝现在越来越得寸进尺了,不但在外面有了十万新军,现在又将皇宫的主动权给夺了回去。 而且还是那个草民侯爷搞在了一起,不用猜也知道,一定是牺牲色相,这样的皇帝,我们要着干什么?” “住口...!”魏幅一声轻呵道:“够了...萧大人,不管怎么,那位还是皇帝,我们还是臣子,臣子如茨皇帝,那就是大不敬。 还有就是...我的釜底抽薪可不是换皇帝,要知道,李皓月当皇帝,是对我们和我们家族最好的一个结果,如果要换李皓月,萧大人,你,我们换谁?” “周家人都可以,譬如...渤王,赵王...!”萧行肃毫不犹豫的道。 “糊涂...!”魏幅将萧行肃给打断道:“换渤王,赵王...这些周家的王爷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只要等他们这些惹上了皇位,那我们这些大臣还有家族就是这些人手上的鱼肉,想怎么杀就怎么杀。” “怎么会...我们手中是有军队的。”萧行肃看着身边的杨政和。 而杨政和则是道:“我们确实掌握了一支军队,可是要知道,那些王爷手中的军队更多,现在是姓李的坐在皇位上,所以姓周的,姓李还有我们形成了三足鼎立。 但是如果姓周的坐上了皇位,跟着姓李的崩塌,那位所有姓周的拧成一股绳,我们这些世家名不正言不顺,很容易被打压。” “你现在知道了吧...!”魏幅看着萧行肃道:“当初为什么我要立李皓月为皇帝,就是要形成三足之势,而且只要李姓坐在龙椅上一,那么周姓就不会拧成一股绳,他们会各自为政,觊觎着李皓月的那张龙椅。 还有就是我们这些士大夫,也可以得到周家王爷们的拉拢,才会让我们士大夫得到最大的实惠。 换个皇帝...这个平衡就会被打破,而如果这个平衡被打破,那么受到损失最多的就是我们士大夫和各自的家族。” “原来如此。”萧行肃也不蠢,听完了魏幅的话后,他也明白了,换皇帝是不可取的,不过,此时的萧行肃还是恨恨的道:“可是难道就任由这个皇帝对我们不敬。 要知道,这个皇帝已经二十岁了,现在的心思完全就是捉摸不透,现在又得到了那位草民侯爷的支持,我们可能要管不住她了,搞不好就会像周鸿胪一家。 那可是上卿之一,就这样被抄了,如果一点反应都没有,那以后抄我们的家该怎么办?” “对呀...相爷,这个问题,你也要想个对策呀,无缘无故的抄了一个上卿之家,又不下罪己诏,确实有些过了。”杨政和也皱眉的看向了魏幅。 这个时候魏幅也是点头道:“是...这次的事情,我们一定要给皇帝一个教训,不能让她以为,我们现在是她可以肆意欺辱的。 不过...你们也要对各自的家族一,不要明目张胆的勾结藩王,背地里也就算了,但是你这叫什么,**裸的勾结藩王,刺杀朝廷的侯爷。 这是在打我们朝堂的脸,到底,我们还是晋国的朝廷官员吧?” 魏幅的话,让杨政和还有萧行肃都微微的点点头,真的,周鸿彩做的事情,确实也太过了,被皇帝抓到把柄,这件事情要是出去,也是周家无礼。 其实这个古代的世家大族,他们一直的保持长盛不衰,首先要归功于这些世家大族拥有显赫的地位和雄厚的财力,这为他们的子孙提供了更多的晋升机会和更好的教育条件,使他们从出生开始就赢在了起跑线上。尤其是在科举制度出现前,普通家庭出身的人几乎没有跨越阶层的机会。而且当时的书籍非常昂贵,寻常人家根本买不起。所以,这些世家大族就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垄断社会最上层。 其次,世家大族既是地方上的豪强势力,也是历朝历代统治者依仗的重要力量。在一些特殊时期,士族的实力甚至要超过皇权。比如西晋末年下大乱,晋元帝司马睿从北方逃到建康建立了东晋,主要就是依仗了琅琊王氏的王导、王敦兄弟鼎力支持。所以当时民间有一句话桨王与马,共下”,这里的王就是指琅琊王氏家族,马是指以晋元帝司马睿为首的皇室。王在前,马在后,孰强孰弱一看便知。 除了上述原因外,不少世家大族能在改朝换代后依然兴旺,还有一个重要诀窍,那就是“把鸡蛋装在不同的篮子里”。 世家大族拥有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巨大优势,所以他们的家族中往往人才济济。当遭遇乱世的时候,这些家族在各方阵营中都会有自家的子弟。这样一来无论是哪方阵营最终取得胜利,都能保证家族不会因改朝换代而导致没落。 比如在三国时期,琅琊诸葛氏是当地有名的望族,其中最着名的人物就是大名鼎鼎的诸葛亮。大家都知道诸葛亮是蜀汉丞相,而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是东吴的重臣,官至大将军,领豫州牧。诸葛亮的族弟诸葛诞则是魏国将领,官至征东大将军。诸葛家族在三方阵营中都“押了宝”,谁胜谁负都不影响诸葛家族的利益。 另外还有个着名的例子就是明朝开国功臣徐达的两个儿子。明太祖朱元璋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皇孙朱允炆(建文帝)。朱元璋去世后不久,他的第四子燕王朱棣起兵造反。徐达的两个儿子徐辉祖和徐增寿,分别在建文帝阵营和朱棣阵营中效力。最后朱棣成功篡夺了皇位,徐增寿(战争期间被杀)被追封为定国公,爵位世袭罔替。作为失败一方的徐辉祖被禁锢家中,但依然承袭了魏国公的爵位。此外,徐达的三个女儿,嫁给了三个王爷(其中有一个是朱棣),这也让徐家增添了更多的政治资本。 晋国的家族也是一样,在朝廷中,有很多家族,投效了各个有实力的王爷,渤王,刑王,赵王...每一个都会有晋国世家大族的投靠。 这都不是什么秘密,因为这是世家大族生存的主要手段,只是因为晋国皇帝孱弱,这些人太过于的肆无忌惮,要知道,这是不可取的,不管怎么样,皇帝就是皇帝。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