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乡村养殖 > 第三百八十五章、居然是小金库

乡村养殖 第三百八十五章、居然是小金库

作者:下午一点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29 10:51:51 来源:258中文

颜彦没想到做皇上的也这么八卦,因而笑了笑,这才说道:“是祖母和母亲提出的,说是让夫君跟着去长长见识,我想着这话也在理,夫君过几年是要参加科考的,这些世家子弟确实有他们的可取之处,夫君若能接触接触他们不是什么坏事。不过我倒是有另一件事想问问皇上,那位周禄的来历,皇上可清楚?”

颜彦见皇上已经知晓了那晚的事情,想必对这位周禄也不陌生了,因而她也不跟他兜圈子,直接问了出来。

果然,李琮听了颜彦这话哈哈一笑,“我以为你早该来找我求证的,没想到这次你居然沉住气了。”

这话令颜彦有几分汗颜,她不是沉住气,而是在确认对方究竟是不是她的同行。

据李琮说,周禄祖上的确是世代经商,为并州首富,曾经捐助过太祖皇帝起事,为太祖皇帝建立大周立了大功,为此,太祖皇帝封了周家家主一个七品义官,周家也算是进入士族。

而从那之后,每年周家都会向朝廷上缴一笔不小的税赋,且每次朝廷有战事时,周家都会向朝廷额外提供一笔捐赠。

而这次周禄之所以来京城,是因为太子和陆端去了并州,见过周家家主,周家家主这才打发周禄跑这一趟,一是拜见皇上;二是出来长长见识,据说这位周禄也是想要考功名的。

“皇上之前见过周家家主?见过这位周公子?”颜彦问。

主要是她不相信一位饱读诗书的世家公子会追着别人打听她的事情,可对方的身份和来历似乎无可挑剔,颜彦也不好直接把自己的怀疑说出来,万一对方真是她的同行呢?

“没有,正常情形下他们不会露面的,除非是有什么大事发生。怎么,有什么问题?我听说他被你的才华折服了,四处打探你的消息?”李琮揶揄了一句。

“皇上叔叔就别拿我寻开心了。皇上叔叔确认了他的身份就好,不瞒皇上叔叔,我一度怀疑过他是不是别国的皇子呢,见太子哥哥出去视

视察军情了,他们也派个人来打探下我们的虚实。”颜彦到底还是半真半假地提点了李琮一句。

她听懂了李琮的言外之意,周家是大周在民间的秘密小金库,因而不能轻易让外人知晓了,所以若非有紧急大事不会进京。

可这个时候周禄进京了,是在太子和陆端去见了周家家主之后进京了,这就由不得颜彦怀疑这人究竟有什么目的。

不管怎么说,有备无患总好过临时抱佛脚。

当然了,颜彦敢这么说,也是相信皇上不会怀疑她的忠心,如果确实是有重要的事情,皇上自会判断,若没有,颜彦这话也算是给对方提个醒。

“这?”李琮显然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说实在的,若是别人说这话,他定然是不会往心里去的,可颜彦不一样,颜彦的聪明和敏锐他是见识过的,因而他过心了。

可问题是颜彦也提供不了什么有用的证据,而且这件事一个操作不好,把周家得罪了,几辈子的交情就完了,这可不是李琮失去一个小金库这么简单,而是会失去民心,因为这样的商户世家还有好几户呢。

“知道了,这件事千万不可再扩散了。”李琮点点头。

接下来的话题就比较轻松随意,李琮问颜彦庄子里的收成,问荒山荒地的开发效果,问她明年能种上多少亩的棉花和山薯等。

说着说着,李琮话题一转,“周家的案子出来了,你知道吗?”

“周家?哪个周家,周禄?”颜彦一时没有拐过弯来,不过问完之后她回过味来,皇上指的是周婉父亲。

“怎么判的?前几天回陆家过中秋也没听他们提起。”颜彦确实是不知情。

据李琮说,周婉父亲犯的事的确不算大,一开始他是借职务之便跟着盐商们做了几桩盐运生意发家,再之后是借着职务之便买铺子买商船,严格说起来他比那些盘剥百姓、收受贿赂的贪官要好多了。

还有,据调查,他在

在为政期间还是做了几件大好事,其一是疏通河道治理水患;其二是大力发展了当地的渔业和养蚕业,其三号召当地乡绅倡办了几所义学,他自己也有捐资;其四是处置得当避免了一场天花扩散。

这些在当地都是有口碑的,坏就坏在他最后触动了某些当地乡绅的利益所以才会遭此横祸。

最后,念在他的功劳上,李琮并没有给他定罪,只是把他的家产充公并罢免了他的官职,不过保留了他家的祖产,一家子的基本生活应该是没有大问题,但想再过之前那样富庶的日子是不可能了。

“那他们一家以后会留在京城吗?”颜彦问。

她是想到了周婉,这么大的事情居然没有上门来告诉她一声,多半是生她气了。

李琮摇头,“听说要回乡下老家。”

颜彦听了心念一动,“周姑娘一家是不是八月十六启程回乡下的?”

Ps:书友们我是作者千年书一桐,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微信右上角" "->添加朋友->选择公众号->)输入:(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这个李琮就不清楚了,颜彦还待问问周婉老家在何处,只见李穑跑来了,“父皇,父皇,出来了,亩产出来了。”

“多少?”李琮一激动站了起来。

得知山薯的产量竟然达到了一千二百多斤,李琮兴奋地摸了摸颜彦的头,“孩子,朕可得替天下的百姓们好好感谢你。”

“先别,我还不清楚留种的问题,等明年那些种子能发出芽长出山薯来再谢不迟。”颜彦激动归激动,也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因为她确实没有种过这东西。

好在她给自己做了两手准备,除了那些山薯豆,她命人把那些细小的块茎连同它们的母株一起留了下来,用土掩埋了,她是想试试这种方式是否也可以留种,那些山里长的野生山薯从来没有人帮着留种过,可它们却年年能繁殖下来,想必靠的就是它们本身的茎块。

“不怕,朕对你有信心。”李琮说完大步走到了地里,看到地里堆成小山一样的山薯,他的眉眼再次舒展起来了。

乐文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