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忘杨异事 > 12.殷琦

忘杨异事 12.殷琦

作者:珊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01 22:07:56 来源:258中文

孙司膳旋即按照程渊授意,处理好将蒖蒖调往延平郡王宅的一切事宜,并让蒖蒖翌日便启程。

见行程安排如此迅速,蒖蒖有些诧异,孙司膳以为她对被遣出宫之事感到失落,特意抚慰她:“虽说延平郡王宅属于臣僚之家,但自与别处不同。延平郡王所享尊荣,在戚里中首屈一指,自太子以下,大王们见了他都要行家礼。宅中气象不输任何宗室,就算比这北大内……唉,毋须多说,你进去就明白了。”

这些事蒖蒖入宫以来是听说过的。延平郡王殷宁比太后小近十岁,从小秀美可爱,长大后温润如玉,太后与先帝格外钟爱。先帝还做主,让他娶了当年权倾一时的丞相、太师齐栒的长孙女陈国夫人。

陈国夫人也是一生好命。齐栒之妻王氏悍妒,自己不曾生育,也不许齐栒纳妾生子,最后收养了自己妹夫与外室的私生子,改名齐熙,以为齐栒嫡子。齐熙长女即陈国夫人,作为齐太师嫡长孙女,小小年纪便常出入宫廷,先帝见她娇俏伶俐,说起话来又是无心无思,一脉天真,也很喜欢,在她六七岁时即封她做国夫人,因此京中人常称她“童夫人”。

关于这童夫人,临安城中还流传着她一则轶事:童夫人小时候曾养过一只狮猫,有一天这猫儿趁看管的人打盹儿,溜出宅去,不知所踪。童夫人得知后大哭,一定要找回这只猫。齐太师遂令临安府派人访索,为此逮捕了上百名涉嫌捕捉或藏匿狮猫的人。满城搜索后抓回了一百多只猫,童夫人一一验视,发现均不是她丢失的那只,不免又哭闹一番。齐太师便又命画师根据描述画出数百幅狮猫肖像,四处张贴于城中茶坊、酒肆,重金悬赏寻找,然而狮猫始终音讯全无,不过童夫人那一滴眼泪可惊动整个临安府的“能力”京中从此尽人皆知。

齐栒执掌相印多年,勾结党羽权倾朝野,先帝也颇忌惮。后来齐栒身染重疾,临终之际还想扶植自己的儿子齐熙继任丞相,但当时的太子、如今的官家赵玮及时觉察,将齐氏筹谋之事告知先帝。先帝遂以探访之名带亲从禁军若干亲往齐宅,监视齐氏父子,同时命大臣拟齐氏父子致仕制书。待齐栒咽气,便宣布齐氏父子同时致仕,收回齐熙所有实权,只给他一个“少师”的虚衔,做个富贵闲人。

未过几年齐熙亦郁郁而亡,齐氏党羽如鸟兽散,先帝也将齐栒在京中豪奢之极的大宅邸收回,修缮扩建为晚年所居的宫苑,即现在的慈福宫。

齐熙死后,齐家日渐式微,但几乎不曾影响到嫁给延平郡王的童夫人。先帝喜欢她,大概是基于她表现出来的胸无城府、天真烂漫之状,这与她祖父、父亲截然不同。因她从小出入宫廷,如今的官家也是与她熟识的,视她如妹妹,待她十分友善。两代皇帝甚至对她有一些补偿之心,施予齐家的恩遇有不少后来给了她。

先帝驾崩,今上即位,尊崇优待太后一族,殷宁继续得以加官进爵,虽然都是无实权的虚衔,但所得俸禄赏赐格外丰厚,外戚中无人能及。

延平郡王宅的富贵气象蒖蒖以前只是听人提起过,直到亲自步入其中,才感觉到一切的传言只是平淡的白描,所有凭空的想象都不及现实来得活色生香。

这宅子很大,但也没大到可以与慈福宫及禁中相提并论的地步,虽有重楼飞檐、亭台水榭,可若论华胜之气象,也不能跟宫苑同日而语。而园中花木颇盛,那藤曼联络、花竹映带的感觉倒与林泓的园子有异曲同工之妙。园中亦理水叠石以为景,所用石材瑰丽清奇,形态各异,在池边叠为一座高逾楼阁的山麓,山中有洞府若隐若现,而山顶一泓清泉飞流而下,注入池中,声如玉器玎珰相撞,水雾泛起,令路过者颇感清凉。

蒖蒖见那水非常清冽,池中清澈见底,一尾鱼都没有,不禁一声赞叹:“这水真清亮。”

引她入内的侍女闻声道:“那当然。这水是从凤凰山引来的山泉水,清澈甘甜,宅中做饭都常用它。”

“凤凰山?”蒖蒖讶然问,"虽然凤凰山离此地不远,但要引水前来也很不容易,可要挖许多沟渠?”

那侍女摇头:“不是挖沟渠,听说是用许多大竹子……具体怎么做的我也不清楚。"

此时有琴声悠悠传来,打断了蒖蒖思绪。此曲蒖蒖听林泓谈过,辨出是《流水》,举目望去,四周不见抚琴者,也不知乐音从何处飘来。

蒖蒖见引路的侍女在观察她听曲之状,遂笑道:“在水边听到《流水》这一曲可真巧,十分应景。"

“这哪是巧,”侍女淡淡说明,“咱们这郡王宅中养了许多乐伎,遵照陈国夫人吩咐,平日散布在园中,但只能隐身于花木、山石之后,见有人来,便弹奏与此情此景相应的乐曲,供游人消遣。”

蒖蒖随后暗暗留意,发现果如那侍女所言,每行至一处,丝竹声随之更迭,都是与景色交相辉映的曲子,所用的乐器除了琴,箫、笛、笙、筝、阮和琵琶应有尽有,而乐伎完全隐身,没露出一丝踪迹。

最令蒖蒖叹为观止的是郡王宅关于她职务的安排。

延平郡王宅的厨房所在自有几进院落,占地甚广,根据经过屋舍时侍女不停的介绍,蒖蒖大致明白这大厨房分为不同的小厨房,分管酒、肉、蔬食、果子、醯醢等等,格局似乎尚食局相似,然而不尽于此。

蒖蒖最后来到堂中,见到了主管大厨房的厨娘闫十一娘。蒖蒖本以为按程渊的说法,应该是让她做点心,延平郡王宅做点心的厨娘似乎不甚称职,而现在她渐渐发现并非如此。

闫十一娘见蒖蒖前来,毫无喜色,倒像见了个沉重的负担。取出一册厚如账簿的名册翻了许久,才蹙着眉头道:“各个厨房基本都满员了,只剩包子厨出了个缺,你便去包子厨吧。”

蒖蒖答应,试探着问:“那我以后就是主要负责做包子?”

“做包子暂时还轮不到你。”闫十一娘嗤之以鼻,“你先去镂镂葱丝吧。"

根据闫十一娘的态度,蒖蒖推测出慈福宫就她调职一事对延平郡王宅并没有特别的嘱咐,所以闫十一娘把她当作了被贬至此的犯错婢女,也就没什么好脸色。不过蒖蒖随遇而安,也不认为在厨房不被重用是多么难以接受的事,反而很享受镂葱丝这一职位自带的清闲。

蒖蒖首次见到”镂葱丝“这一说法,是在刘司膳的《玉食批》里,后来被她效仿,让凤仙等人做出豪奢的退婚宴震惊浦江。后来知道司膳原本是掌天潢贵胄饮食之人,也就明白了其中涉及的菜肴何以奢侈至此。但入宫后反倒发现,天家饮食虽然精致,但就她目前所见看来,似乎并没有刘司膳所列的那几道菜式这么夸张,尚食局也不设专职镂葱丝的人,却不曾想在这郡王宅倒见识到了。

主管包子厨的俞二嫂是个四十多岁的妇人,为人随和,待蒖蒖倒是相当友善,还亲自教蒖蒖如何把葱分解得细如发丝,以及教她镂刻如意云纹、万字纹、瑞草纹、宝相花纹和缠枝花纹等图案。蒖蒖忍不住问:“这葱丝的纹样又不会影响包子的味道,真有人会看么?”

“有呀。当年齐太师大宴宾客时,就会吩咐我们镂葱丝。宴席上也不会提醒宾客,等客人自己发现,自然会赞叹太师宅富贵气象。”俞二嫂道,“如今延平郡王倒不看重这些,但夫人还坚持让专人镂葱丝。虽说宴请宾客时不再用这个,夫人却时不时会让人做做,自己看看。”

蒖蒖感谢俞二嫂对自己的照料,也自动帮二嫂做事。见她有吃夜宵的习惯,便经常问她想吃什么,自己晚间在厨房做了给她送去。

一日夜间,俞二嫂说想吃酥儿印,蒖蒖便独自在小厨房炸好。暖烘烘的酥油香味四溢,诱得蒖蒖忍不住自己尝了两块。味道如她设想般甘香,但蒖蒖稍后又觉得夜间吃这个可能会口干舌燥,便又擀了些薄面皮,就着厨房日间做包子剩下的鲜肉包了几个馄饨,投入加了虾皮紫菜的汤中,撒上些葱丝,然后去寻食盒,要盛好给俞二嫂送去,忽闻身后不远处有些轻微声响,回头一看,见一位清秀的男子站在门边,蒖蒖凝神看去,认出那是在宫中有一面之缘的殷琦。

殷琦衣袍宽松,未系带,也未戴幞头,头发披散着,像是自梦中醒来,他的目光摇漾不定,状甚迷茫,还在微微地喘着气,似乎是一路小跑赶来的。

殷琦盯着案上满满一盘酥儿印瞧了许久,少顷,再转顾蒖蒖。看清她时,他双目闪亮,如见故人。蒖蒖心想这公子哥眼神倒是挺好的,只见一面就认出了自己。遂向他呈出一弯微笑,正准备施礼,唤他“大公子”,殷琦却大步流星地冲至她面前,有些颤抖的双手抓住蒖蒖一只衣袖,引至面前,深埋首,去嗅她袖中之味。

蒖蒖一惊,倏地将袖子从他手中抽出,退后一步。

殷琦目光如月色,温柔地拂向她,须臾,脸上露出孩童般明亮纯净的笑容,“姑姑。”他轻声唤她。

蒖蒖愕然——从没人对她用如此尊称——旋即尴尬道:“大公子何必如此客气,宅中人都是叫我名字……”

“姑姑,”殷琦置若罔闻,又唤了一声,然后启步上前,展开双臂搂住蒖蒖的肩,低首在她耳边道,“你终于回来了。”

言罢,他如释重负,将头轻轻依靠在她肩上,带着恬静的微笑闭上了眼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