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忘杨异事 > 7.端午

忘杨异事 7.端午

作者:珊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01 22:07:56 来源:258中文

禁中今年端午比往年热闹,不仅请宗室、戚里、大臣眷属出席饮宴“排当”,还在后苑小西湖中仿民间习俗泛龙舟。皇帝让内侍与内人穿民间服饰,装扮成百姓模样,在湖畔或湖中小舟上贩售端午什物,例如五彩缕、长命缕、艾虎、钗符、香囊之类,取与民同乐之意。排当筹备好,尚未开宴之前,得闲的尚食内人们便带着准备好的各式粽子、滴粉团、杏子、林檎及果脯蜜饯等端午果子前往后苑,参与这难得一见的宫中市集。

蒖蒖、凤仙与莺歌各自带着些端午果子来到湖边,漫步着,不时翘首向湖中张望,直到看见一艘中间撑起青布幕的采莲船朝她们漂来,姑娘们两两相顾,皆露出喜色。

船靠岸后,一位姑娘从舱中走出,却是冯婧。此前为她撑船的是一名看上去未及弱冠之年的少年,这时缓步走到她身边,引袖掩手,再伸臂让冯婧把握,彬彬有礼地扶她上岸。

冯婧上岸后向蒖蒖等人微笑道:“我答应为你们寻一艘小船,没想到今日人这么多,所有湖舟早已被借走,我四处询问,幸而遇见这位小哥,我一说他便同意让我们用他的船。”

蒖蒖等人遂向那少年道谢。他穿着寻常士人的青衫,头上戴着软脚幞头,面容清秀,皮肤大概不经常见日光,如冰似玉,呈现着异于常人的苍白。见众女致谢,他状甚腼腆,垂下眼睫,羞涩地笑了笑,脸上方才泛出一层血色。

蒖蒖心下作了判断,认为他是装扮成士人的小黄门,先把手中的食物分了好些给他,再问他租这艘船需要多少钱。他摇摇头,说:“给我这些端午果子就够了,不必再付钱。”

他请蒖蒖等人上船。这采莲船小巧,除了持棹少年,船中仅可容四人,青布幕中倒是装饰精致,有小案几及坐席,皆十分雅洁,案上还炷着带有花蜜香气的海南沉水香。

冯婧让三女入内,自己不再上船。少年刺棹离岸,按蒖蒖的吩咐,沿着岸边漂游。

蒖蒖立于舟头四处眺望。此刻小西湖上亦如士庶游湖光景,泛着数十艘大小船只,船上皆有叫卖饮食的内人,所售之物除粽子、白团外,羹汤、时果、海蜇、螺头、新煮酒、糖狮儿、糖小儿,应有尽有。

沈柔冉与其母正信步于湖边,一艘雕栏玉砌的画舫行至她们近处,舫中有内人朝她们扬声招徕:“我们船上有新煮的‘青碧香’、‘思堂春’、‘宣赐’、‘小思’,是郦贵妃都爱饮的酒,夫人与小娘子不妨上来品品。”

沈氏母女见那画舫雕刻精巧,又听内人提不久前见过的郦贵妃,相视一笑,正欲上船,却又闻附近采莲船上的蒖蒖朗声道:“我们船上有酿梅,庄孝明懿大长公主最爱吃的酿梅。”

酿梅也是端午果子之一。以盐水浸泡菖蒲、姜、杏、梅、李、紫苏,晒干切成细丝,再用蜜渍,然后纳入梅子皮中,便成了甘香甜蜜的酿梅。那沈柔冉虽将出嫁,却仍有小女儿心性,喜爱甜蜜之物,一听蒖蒖这么说便含笑看过去,颇感兴趣。

那画舫中的内人见状又道:“我们船上不仅有美酒茶果,还有仙韶院伶人歌舞助兴,饮酒品茗之余,还可耍令听曲,船也够大,最宜贵客游玩。”

蒖蒖闻言从容向沈氏母女道:“他们舫中有歌舞,我们船上讲‘银字儿’,古今小说,灵怪传奇,凡是姑娘家爱听的,我们都会说。”

她所指的是如今盛行的一种说书形式,说书人讲小说故事,一旁有优伶吹奏银字管配乐,故名“银字儿”。

银字管又名银字筚篥,音色可高亢清亮,又可浑厚凄怆。蒖蒖话音刚落,船中的莺歌已竖举筚篥,轻启朱唇,开始吹奏。乐音袅袅,婉转萦回,似在讲述一段哀感顽艳的故事。

沈柔冉心念一动,问蒖蒖:“你们会说庄孝明懿大长公主的故事么?”

蒖蒖胸有成竹地道:“会,否则怎知道她爱吃酿梅。”

沈柔冉便牵着母亲的手,将要上船,蒖蒖歉意地微笑,一指船舱,道,“我们船小,仅可请一位贵客入内。”

沈柔冉止步,却依然朝船内探看,有不舍之意。她母亲便笑道:“你想听银字儿就去吧,我上旁边的画舫。晚些时候,我们还在这里见。”

沈柔冉遂愉快地答应,与母亲道别后便在蒖蒖接引下轻盈地上了船。

沈柔冉在船中坐下,少年展臂刺棹,让小船荡向湖心。凤仙为沈柔冉点茶,奉上酿梅,蒖蒖手持一把高丽褶叠扇,或合或展,配合着她或悲或喜的神情,在莺歌银字管乐音伴奏下,开始给沈家小娘子讲述庄孝明懿大长公主的故事:如何遭遇不如意的婚姻,与驸马志趣难合,物议喧哗之下被迫与从小相伴的内侍分开,最后郁郁而终。

听得沈柔冉再三嗟叹,待蒖蒖讲述完毕,道:“我听爹爹提起过这位公主,说她纵情任性,与夫家争执,一怒之下深夜回宫,入诉禁中,以致宫门夜开,引言官论列。我很好奇,问爹爹她的详细事迹,爹爹却又不肯多说了。今日听姑娘银字儿,才知其中原委。姑娘不愧是宫中内人,这等天家秘辛也都知道。”

蒖蒖道:“其实我入宫未久,宫中旧事也就知道这一个。宫门夜开之事是听司膳讲述大内宫规时提到的,不免好奇,向姐姐们打听,才得知前因后果。我出自民间,听到的荜门委巷故事远比朱门贵胄的多,其中颇有一些曲折离奇、耐人寻味的,讲起来也很好听呢。”

沈柔冉兴致勃勃地要她接着讲个民间故事,蒖蒖颔首,向莺歌示意,待莺歌银字筚篥乐声再起,她一展褶扇,又朗声说道:“却说先朝,政通人和,国泰民安。两浙富庶,工商手艺人常有勤勉发家者。明州有一姓玉的少年,因家境贫寒,自小劳作于香水行。他做事踏实,一向吃苦耐劳,待人又诚恳,因此颇受店家与客人赏识,渐渐地积攒了些身家,后来自己开了一家香水行,命名为‘玉一梭’,又娶了一位青梅竹马的娘子,夫妻和睦恩爱,不久后生下一女,小字莺儿……”

她假托玉氏之名,将莺歌的故事娓娓道来,详细描述莺儿的美丽善良,又把玉氏夫妇因出身导致的自卑心理及希望女儿借婚姻摆脱杂类身份的心情刻画得入木三分,因此讲到他们资助的穷书生考中解元后欲退婚,莺儿爹怒而脱靴打书生,恨不得拼命时,沈柔冉亦感同身受,随之深深长叹。蒖蒖继续讲述,说到书生将莺儿约至桥上,以殉情为名骗其投水,沈柔冉不由蹙眉,忍不住斥道:“这人枉读了这么多圣贤书,竟改不了豺狼心性!”

莺歌所奏乐曲越发哀婉幽咽,声音渐弱,如泣如诉。

随后银字儿的内容是莺歌落水,见书生泅水远去,命悬一线之际幸有路过的舟子相救,回家之后其父遍寻书生而不见其踪影。莺儿斩断情丝,应选入宫,做了内人。不料在宴集上与已成为探花郎的书生相遇,而书生彼时的另一身份,是宰相的东床快婿……蒖蒖讲至这里,将手中褶扇一合,暂停讲述,莺歌的曲子也戛然而止。

沈柔冉一直凝眸倾听,愤怒、疑惑、讶异的神情相继浮现又散去,之后便一径沉默,低首不再表态。最后见蒖蒖停止,方才淡定地抬眼看她,问:“怎么不讲下去?”

蒖蒖朝她欠身施礼,道:“这个故事尚未写完,我暂时也不知该如何演绎。”

沈柔冉明眸含光,举目逐一审视舟中众女,然后冷静地道:“说吧,你们中,谁是莺儿。”

莺歌怯怯地看了看蒖蒖,蒖蒖向她颔首,她才鼓足勇气承认:“我便是故事中的莺儿,真名叫云莺歌,如今是尚食局内人。”

沈柔冉上下打量她,良久后再问:“你指责傅郎薄幸负义,可有证据?”

莺歌取出早已备好的当年订婚所用,叙有双方三代名讳的草帖子、细帖子,以及傅俊奕亲笔撰写的多封书信,一一呈于沈柔冉面前。

沈柔冉徐徐展开,每一页都仔细看过,最后看到傅俊奕当初写给莺歌的情书,不禁冷笑:“果然是傅俊奕写的,非但笔迹一样,连这些描述思慕之情的辞句,都与写给我的别无二致。”

她又细问莺歌傅俊奕家中之事,莺歌有问必答,与事实分毫不差。沈柔冉心下已信了七八分,沉吟片刻后,她对莺歌道:“现下这些帖子书信,只能证明傅俊奕与你曾有婚约,至于你落水一事,证据不足,尚不能断定他有心害你性命。我倒是有个法子,可以看出事件端倪,只是需要你配合,不知你是否愿意。”

莺歌表示愿意配合,沈柔冉遂让莺歌附耳过来,低声交待她如何行事。言毕见莺歌一脸凝重,又冷肃言道:“事关重大,若你有半句虚言,这事便行不得,否则必然引火烧身,万劫不复。”

莺歌郑重朝她施礼,道:“我保证我所言句句为实,亦甘愿按姑娘嘱咐行事。”

沈柔冉点点头,对蒖蒖道:“好了,银字儿听完,你们送我回岸上吧。”

回到岸上,沈柔冉见母亲已在原地等待,面色如常地向母亲走去,言语间并不提采莲船上之事。将要离开时沈柔冉回顾蒖蒖等人,含笑施礼道:“后会有期。”

持棹的少年依然引袖掩手,让三位姑娘扶着上岸。蒖蒖见他这一路一直默默撑船,并不多言,此刻又颇显君子之风,不由心生好感,心想今日领了他这份人情,日后总是要还的。他看上去性情颇柔弱,只怕难免会受强势的内侍欺负,自己若与他相识了,以后或可相助一二,遂问他:“你在何处做事?”

少年低首微笑,但不答话。

蒖蒖又追问:“可以告诉我你的名字么?”

那少年稍显犹豫,最后还是说了:“我姓殷,名琦。”

“殷琦?”蒖蒖觉得这名字似乎在哪里听过,颇有几分耳熟,还在思索回忆,而立于她身后的凤仙早已朱颜失色,盯着殷琦,一脸惊愕。

(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