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忘杨异事 > 6.妈妈很美

忘杨异事 6.妈妈很美

作者:珊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01 22:07:56 来源:258中文

许是劳作了一天后被人追赶,出了一身汗,再经夜风一吹,蒖蒖次日便感觉浑身不适,头痛欲裂。病恹恹地躺在床上,茶饭不思,凤仙等人为她做的早餐午膳均未动,在她房中摆了大半日。

午后秋娘处理好店中事务即来看蒖蒖,见她未进膳食,颇感心疼,抚着她发烫的额头问她想吃什么,“哪怕是龙肉凤肝,我也去给你寻来。”

蒖蒖想了想,说:“妈妈,我想吃你煮的白米粥,配上你酱的佛手、香橼和梨子。”

秋娘将粥煮好,从酱缸中取出这些小菜切好,很快送到蒖蒖面前。

蒖蒖在母亲注视下吃完,叹道:“还是妈妈做的饭菜好吃。都是简简单单的食品,妈妈的粥就是比别人煮的粘稠软融,酱菜也咸香合宜,不像别人做的,不是咸了就是淡了,又或者有怪味。在临安那几天,我去他们的大酒楼吃饭,刚开始觉得新鲜,但连吃几天后就特别想念妈妈饭菜的滋味,再多山珍海味我也食不知味,恨不得飞回妈妈身边,随便喝碗馄饨汤也是香的。”

秋娘笑道:“那是因为你习惯了我饭食的味道。舌头是有记忆的,从小吃惯了什么,那味道就被舌头记下了,很难抹去,想不到该吃什么的时候,舌头铭记的味道就会浮上心头,让你特别怀念。”

蒖蒖点点头:“小时候舌头记下的,就是最适合我的味道……食无定味,适口者珍。”

她思绪飞散,忽然想到宋皑提到的这句话,便随口说了出来。

秋娘一愣,旋即追问:“你刚才说的是什么?”

蒖蒖重复一遍,解释道:“这句话是我昨天认识的一位公子告诉我的。”遂把认识宋皑的经过及他提到的苏易简轶事叙述给母亲听,再问母亲,“所以,我们适珍楼的名字,便出自这个典故吧?这名字是妈妈取的么?看来妈妈也是个博学的人呢。”

“不是,”出乎蒖蒖意料,秋娘竟然否认,“我一个厨娘,哪知道这些文人典故。之所以取名‘适珍’是因为我视你为我的珍宝,当初做菜,也旨在适合你口味,所以取了这名。”

“哦,“蒖蒖莫名地觉得有些失望,“那我下次若再见宋皑,就告诉他。”

“不必。”秋娘似乎对宋皑毫无好感,“那公子哥儿既不肯与你细说来历,可见待你亦不过是逢场作戏,并不上心。何况你母亲是厨娘,为世人所轻,地位尚不如针线人、杂剧人、拆洗人,你也不可存了攀富贵人家高枝的心。那宋皑日后若来寻你,你也不要再见他,免得日后伤到自己。”

蒖蒖忙不迭地摆手:“我与他就是萍水相逢,见他有趣就多说了几句话,并无其他想法。再见什么的我也只是随口一说,不是真的期待与他重逢。”

秋娘颔首,让她勿再多言,好生歇息。蒖蒖乖巧地躺回去,拉被子盖住全身,只露个头,眼睛滴溜溜地看着母亲,又道:“妈妈,我可以请你答应我一件事么?”

秋娘问她何事,蒖蒖道:“我病好后教我做菜。我想好了,乡饮乡饮,指的是故乡的饮宴,什么山珍海味都不是重要的,关键在于故乡的味道。我想呈出能代表浦江膳食滋味的宴席。”

这些年来秋娘精心调教女弟子们,却不愿让蒖蒖进厨房,并不希望她成长为一位厨娘。此番筹备乡饮,也叮嘱蒖蒖只须吩咐师姐们做事,自己不必亲自动手,然而蒖蒖主动请缨主持筹备乡饮宴席,说自己必须对菜式的烹饪过程了然于心,届时才能向品尝者说明此中要义,而没有什么比自己动手制作更好的了解方式了。

蒖蒖在此事上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执着,痊愈后便跟着秋娘出入,秋娘酱菜她就守着酱缸为她递菜,秋娘腌虾她就抱着瓶子等着封泥头,秋娘要挂风干鱼她就抢着去清洗那些青鱼、鲤鱼。起初秋娘一言不发,任凭蒖蒖眼巴巴地看着就是不开口教她,最后见蒖蒖洗鱼时老握不住那滑不溜丢的鱼身,忍不住叹了口气:“你滴两滴生油再洗,鱼就不会有粘液了。”

蒖蒖依言而行,果然有效,不由大喜,连声向母亲道谢。

秋娘遂开始教她一些技法:洗猪肚用面粉,洗猪脏用砂糖;煮鹅时在水中加入几片樱桃叶子,这样鹅肉更容易软;腌醉蟹时发现要用的酒有些酸了,便用一升小豆炒焦,布袋盛好,放入酒坛中,以恢复酒味……

晚间秋娘蒸鲥鱼,蒖蒖见她处理时去肠不去鳞,用布拭去血水,擂碎花椒、砂仁,加酱、水、酒和葱,与汤锣中的鲥鱼拌匀,然后带着鳞去蒸,遂问秋娘为何不去鳞。秋娘道:“鲥鱼脂肪凝于鳞甲之中,若去鳞再蒸,则油脂流失,影响口感。带鳞蒸,油脂会渗入鱼肉,吃之前揭去鳞片,再尝鱼肉,便会觉得鱼肉肥嫩,腴美非常。”

蒖蒖叹服,道:“妈妈技艺精妙,知道这么多诀窍,一定是从小便研习厨艺的吧?”

秋娘摇头:“我是遇见你爹爹后才开始学做菜的,他味觉灵敏,能辨出食物最微小的变化,可不好糊弄……有了你后,更是整天犯愁,该做些什么你们俩才爱吃……”

一壁说着,一壁沉浸在当年的回忆里,不自觉地露出了温柔浅笑。

她甚少主动提及蒖蒖的父亲。蒖蒖大感好奇,顺着问下去:“我爹爹是个怎样的人?做什么营生?长得好看么?”

秋娘惊觉,笑意收敛,恢复了一贯冷静自持的神情,目光抛向蒸笼,顾左右而言他:“鱼快蒸好了,我去看看。”

蒖蒖凝视母亲灶边忙碌的身影,觉得纵然终日身处庖厨之中,环绕的烟火依然泯灭不了她惊人的美。

秋娘四十有余,但身材苗条,脖颈细长优美,腰肢纤细,从背后看依然宛如少女。她的容貌就算现在看来在浦江也少有人及,她素日也颇懂修饰,哪怕面对灶台做菜也会衣饰齐整,妆容雅致,发髻梳得一丝不苟,精心用丝巾束发,打出精巧的结。大异于那些膀阔腰圆的中年厨娘,她气品高雅,一举一动无不从容,就像一只优雅的鹤。

蒖蒖对着水缸照了照自己的脸,丧气地感觉到自己容貌上与母亲的差别。虽然她在浦江少女中已经算是美人,但在母亲容光映衬下只觉得自己好像是母亲当年买一百斤葱时菜农送给她的。

所以她特别想知道父亲的模样。嗯,我的容貌多半是被爹爹拖累了。她在心里撅着嘴想。

蒖蒖的父亲据说在她三岁时就病逝了,他去世后秋娘才带着蒖蒖来到浦江,所以此地也无人认识她父亲。父亲给蒖蒖的印象只是一个模糊的身影,会提笔写字,身上带有药香,至于面容,蒖蒖是完全想不起了。而类似父爱的感情,蒖蒖是从蒲伯那里感受到的。

蒲伯比秋娘大六七岁,原是浦江一名教书先生,丧偶多年也没有续娶。秋娘到浦江后开了小店,与蒲伯是邻居,蒲伯平日里对她们母女颇为照应,见秋娘不善于管理账务,便主动提出帮她,如此一帮便是十几年。他沉稳敦厚,相貌也不差,便有人替她向秋娘说合,秋娘称立志守寡,婉言谢绝。她拒绝的不止蒲伯,也包括浦江的众多求亲者,其中不乏一些想纳她做妾的豪门巨贾。

蒲伯虽被拒,但依然对秋娘很好,对蒖蒖也是真心爱护,视若己出。秋娘原以为他别有所图,但见他数年如一日地照顾她们母女,一无所求,也逐渐放下心来,万事都与他商量。两人便如兄妹一般相处,也有人说他们闲话,但他们各自品行端正,往来之间处处光明磊落,流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但是,我觉得蒲伯还是爱着师娘的。”缃叶在庭院里做水豆豉,搅动缸中盐水和金华甜酒泡了四十九天的黄豆,向姐妹们说着她的分析,“这十几年来,师娘多少次想给他涨工钱,他都拒绝了,说自己一个人用不了那么多。师娘买了所大房子送他,他推辞不掉,勉强收了,却悄悄让人把房契名字改成蒖蒖。你说,他若不是还想着做蒖蒖的爹,这是图啥?”

芙蕖一边捡着大小茴香、草果、官桂、木香、陈皮丝、花椒、干姜丝和杏仁,一边问缃叶:“你说,师娘会被他打动么?”

“要能打动,十年前就被打动了。”缃叶从初樱手里取过芙蕖择好的香料,逐一加入缸内,继续搅和,“他们都是好人,但是不搭调。师娘就像一尾银白色的鲥鱼,需要清澈井水清蒸,而蒲伯就像窖藏一年的水豆豉,虽然闻着臭吃着香,跟蔬菜和猪羊肉都很搭,唯独不能配鲥鱼。”

众姐妹听了,均笑了起来。

“你你你,你才是水豆豉!”蒲伯不知从何处听到,忽然现身,气得颤抖的手指着缃叶,想开口斥责,无奈气结之下舌头都捋不顺了。

初樱、玉簪等人见状,忍不住又是一阵大笑。

“你们,你们都是水豆豉!”蒲伯重重一拂袖子,气鼓鼓地转身离去,另一只未伸出的手中还紧紧攥着给蒖蒖准备的字帖。

(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