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花田空间:农门长姐俏当家 > 第一百三十八章 凤凰山的后续影响

天越来越热,钟魁按部就班地做着好学生。

要读大学,当然要上第一流的,不知道雷浩京曾经的承诺还算不算数。不管怎样,钟魁还是比较用功的,至少成绩不能太差,凭真本事高考,钟魁还真不敢保证自己能考上燕大。

就在钟魁考虑是不是应该适当提醒下雷浩京,让燕大的后门开点缝的时候,忽然听到消息说,燕大要在西秦省,面向应届高考生,定向招生文博类专业学生若干,包括考古、古代建筑学、博物馆学、考古科技、文化遗产与文物保护等专业方向。

为什么要特别在西秦省招生,燕大给出的理由是,这里是周、秦、汉、唐几大王朝的大本营,厚重的黄土地或开创,或改革,或完善,形成了一系列关键文明、文化和制度,构成华夏文明绵延不断的文化基因。

在全国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的地区来源来讲,西秦省拥有的数量排第一,而八百里秦川,十万古墓,已经被发现的地下文物则也当仁不让地排前列,贡献了众多的重量级国宝,每年十大考古发现评比中,西秦省入选次数又最多。

燕大的牌子当然很响亮,国内最顶尖的大学。但具体到考古学,那就只能单独拎出来讲。

即便燕大在考古方面执国内牛耳,考古相关专业也是国内院校中最早开设,师资力量最雄厚,但它的考古专业一直屈尊于历史系羽翼之下。这个专业本来就是冷门,多年来招生状况也一直拖燕大的后腿,哪怕它是燕大。

直到今年,燕大忽然宣布,它要跟国家文物局合作办学,以考古学专业及相关教研室为依托,投入巨资,成立文博学院。

这就是扩招的节奏,招收人数比以往要多十倍以上。仿佛是约好的一样,国内其它院校也纷纷开展类似的招生活动,一夜之间,与考古有关的学科或专业成了热门,而且都是要求高考生提前报名,然后面试,最后再看高考成绩,而且只录取第一志愿。

高中教师们纷纷表示看不懂了。

什么时候,连考古都成了热门?

钟魁也报了名,很快他便获得了面试资格。等他到了面试的地方,钟魁才发现参加面试的人其实并不多。

不是燕大的条件太苛刻,而是因为那些自忖能考入燕大的人,成绩都是极好的,他们当然会选其它吃香的专业,有时会宁愿选择那些水平稍次学校的最热门专业。至于那些看中燕大这个名牌的,想随便找个专业混日子的人,学习成绩通常又不太行。

成绩又好,且愿意以第一志愿报考燕大文博学院的,都是真爱!

面试的地方在镐城的一所职业学校内,面试官有三位,其中坐在中间主位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戴着一黑色宽边眼镜。看上去是主面试官,旁边两位看上去像是助手。

“钟魁同学,你为什么要报考我们燕大文博学院?”老者开门见山地问。

“老师,如果您仔细察看我的学历,会发现我曾在香江做过三年的交换生。”钟魁道,“我曾参观过香江拍卖行的拍卖现场,也曾看到过很多我们华夏的文物,被贴上标签,以价论值,我猜这些文物,以前是被侵略者掠走的,有些则应该属于近些年盗掘然后走私去的。”

钟魁的话让这老者忽然来了精神,终于来了一个不一样的,其他面试者,大多都说是如何如何热爱历史文化,泛泛空论,千篇一律。

“唔,商人喜欢给任何物品标价,而对我们考古工作者来说,历史是无价的。”老者叹道,“有人把考古工作者跟盗墓者混为一谈,说什么,考古是有执照的盗墓!殊不知那些盗墓者的疯狂盗掘,掩盖了太多历史真相。譬如一堆古简,在盗墓者眼中毫无价值,会被当成垃圾随意扔掉,暴露于空气中,然后迅速氧化,也许那堆古简会改变我们的文化史,记载着不一样的东西,去伪存真,相互印证,尚书不就是如此吗?那么你想学考古,就是为了保护历史文化?还是想学鉴宝?”

面对老者的吐糟,钟魁表现的很恭敬,恰当地露出高中生人畜无害的羞意:

“保护历史文化什么的,我还不够格,但是还可以帮老师们搭个下手什么的。”

老者还没说什么,身边两位助手则笑了起来,这位高三学生,说话像个老江湖,听着舒服。

“可我看了一下你以前的成绩,高一、高二都是空白,高三也就是上个月内部摸底考试,成绩好像并不太突出啊。”老者说道。

“不还有三个月冲刺吗?”钟魁道。

老者不置可否。事实上,身为一名教授,他也有不些不明白,以前燕大考古系也只是学术圈内有名,但是出了这个圈子,谁认识谁啊?现在突然升格为文博学院,又获得大笔资金,人人涨薪水,以前真没有过这样的好事。

譬如夏、商、周断代史这一超级工程被重新提上日程,政府破天荒地投入专项资金,直接用于研究,特别是共和元年以前历史的研究,有太多的项目需要立项。

到处都需要人,但学生不好招啊,燕大又不肯放下姿态,降低投档分数线。

“你就不怕将来找不到工作?”老者问。

“在我的家乡,太乙山,那里有许多道观,当然现在大多数是重修的仿古建筑,那里不在乎多一个古迹保护员。前些年建设时,还挖出一块唐代的石碑,证明现在天师庙里那株古银杏树,是李世民亲手栽植的。”钟魁笑道。

“呵呵,你倒是很特别,名字跟钟天师也像的。”老者笑了。

“老师猜对了,我们村大多姓钟,自称是钟天师的后裔。”钟魁道,“三位老师如果感兴趣,我可以一尽地主之谊。”

老者乐了,大笔一挥,道:“你倒是会说话。好了,回去准备高考吧,不妨告诉你,只要你的高考成绩不要太差,我就录了你!”

“谢谢老师!”钟魁连忙起身致谢,他以为面试才刚开始呢。

这就是冷门专业在招生方面的不同,有太多人不屑一顾,而有表示意向的,大多也只是想混个文凭而已,钟魁则是真的感兴趣。

他来到这个世界,无论是天师庙,洛河古墓,还是凤凰山,一番奇遇,无不是跟盗墓、探险、遗迹有关。

出了面试考场,钟魁在街上漫无目的地行走着。

走着走着,他忽然发现自己来到了镐城有名的古玩街,当初钟魁的第一桶金就是在这里换得的。

那家名叫百博园的店还在,钟魁记得那老板名叫钱大维,时隔六七年,钱老板头上谢顶,已经完全认不出钟魁了,少年人变化太大。

当初钟魁卖给钱大维的两块明代金锭,让钱大维在收藏圈里小火了一把,现在那两块金锭成了他店内的镇店之宝,为店面吸引了不少人气。

跟锦毛鼠这个曾经的倒斗专家混久了,还有吕诚志这位知识渊博的道长,钟魁如今在鉴宝方面的知识已经算不错了,捡个漏,那是很少遇上的。

自从有了李玉儿那块黑色奇石的经验,钟魁现在养成了一个习惯,见到一件古器,尤其是玉石之类的,他都要试试。

显然天上掉馅饼的事,只存在于传说中。

几个店员,用防贼的眼神,看着钟魁东摸摸西摸摸,要不是钟魁能够准确地说出每一块玉石的种类和大概价值,品评一下雕工,甚至还指出一处店员标记错误的一件玉器,他们一定会把他轰出去。

“小兄弟也是做这行的?不会吧,看你年纪还在读书吧?”遇到了行家,钱大维不由得以礼相待,笑着道,“那一定是家学渊源喽,耳濡目染!”

“嗯,家中是有人精通这方面的,多少学了点。”钟魁道,“我记得钱老板这店开了有七八年了吧?”

“何止,到今年八月,正好十年,混口饭吃。”钱大维谦虚地说道。

这店里人来人往的,成交量还是不错的,只是大多是几百元到一千元左右的玉镯吊坠,也偶有几位有钱人买上一二件几千块的。这些玉首饰,都算不上古玩,而是现代制品。

“我看你这生意还不错,我进店一伙功夫,卖了七八件了吧。”钟魁道,“我可听说,钱老板的生意在省城里还是排上前列的。”

“那也只是勉强赚点钱。”钱大维道,“现在这门生意不好做了,自开春以来,政府三天两头地突然来检查,每一件古玩都要有来历,否则一律没收。真是不胜其扰。”

“那倒斗的,可就成了严打对象了。”钟魁道。钱大维特别看了钟魁一眼:

“小兄弟,你不会是政府调查员吧?实话实说,那来历不明的古玩,我早就不收了,因为这两个月光是我认识的,被警察抓走了十多位了,有两个还是社会名流,照样抓!”

钟魁露出惊讶的表情:“看来风向变了,何至于此?”

“可不是吗?”钱大维已经将钟魁的出身定位于盗墓世家一类,这样的人,他见过太多,“知道那块‘战国行气铭’吗?”

“年前卖四百万的那块?”钟魁当然记得,当时老崔准备拍下来孝敬自己,没想到最后让薛家做了冤大头。

“对,听说政府出面回购,你猜花了多少钱?八百万!”钱大维的表情很是夸张,表示很不理解。

钱大维只是从一个文物商人的角度谈论此事,那块玉铭,最多值五十万。但钟魁已经察觉到整个国家也在发生重大的变化,凤凰山的后续影响,正在持续发酵。

那“战国行气铭”的玉质,说实话并不太好,说它值五十万,还是看在它历史足够悠久的份上,但那段字迹清晰的文字,讲述的是炼气士行气方法,这在政府看来,实在太有研究价值了。

出了钱大维的百博园,钟魁走在街市上,古玩街的尽头是一座城隍庙。

在钟魁的记忆中,这座城隍庙曾经破败不堪,如今却是很风光。

有身着法衣的道士正在庙前做法事,狂热的信众将现场围的水泄不通,甚至还有警察在维持秩序。

在一片喧嚣之中,诵经祈福之声充斥着天地之间,在这车水马龙的闹市之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而与城隍庙一墙之隔的一家佛寺,却显得特别孤寂和破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