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花田空间:农门长姐俏当家 > 第九章 太乙村

花田空间:农门长姐俏当家 第九章 太乙村

作者:花千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1-05 19:03:02 来源:258中文

一夜无眠。

估摸着已经是第二天清晨,钟魁牵挂着这具身体的亲人,便提出回家。令狐易叹了口气,便带着钟魁往出口走去。

钟魁默默地跟在师兄身后,心里知道师兄有些不高兴,但他也只能如此,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不要让师兄失望。

出口是在一座人迹罕至的山峰绝壁上,离山谷不下三百米。洞口仅容一个成年人半蹲着出入,外面正好有一棵生长在石缝中的老松挡着,因此不管是从下面,还是从其它角度根本就看不到这里居然有个洞。

天已大亮,经过昨天的暴雨洗礼,山色清新,旭日初升,景色怡人。

令狐易提着钟魁的腰带,身轻如燕,钟魁感觉如腾云驾雾般“飘”落到了绝壁之下。

这真是太神奇了。钟魁想到自己将来要是也有这样的本事,那就太爽了。

“师兄请回吧!从这里我认识回家的路,今天我晚上会再来!”钟魁恭敬地行了一礼。

当钟魁抬起头来,面前已经消失了令狐易的身影,往绝壁上看去,只瞥见一道身影一闪而逝在那株老松后面。

钟魁呆了呆,转身寻找着回去的路。这里虽然身处大山之中,钟魁以前也跟养父来采过药,只是山路难行,他花了一个小时才远远地看到太乙村。

路过村东头那几间大瓦房时,一个声音突然叫住了闷着头走路的钟魁,这几间大瓦房是村办。

钟魁抬头望去,见村支书正蹲在屋檐下抽着烟。村支书钟正恩五十多岁,并不显老,一站起身来,便让人看到他仍然很壮硕的板。

“三爷,您忙着呢?”钟魁礼貌地问道。

太乙村大多数姓钟,只有少数是杂姓,钟正恩是“正”字辈人物,钟魁养父是“守”字辈,矮一辈,换句话说,钟正恩是钟魁爷辈,因在家排行第三,所以钟魁这一辈的小孩都称他三爷。

老辈人物都是严格按照家谱取名,马虎不得,到了钟魁这一代,因为某些原因反而乱了规矩。

“屁,没看我闲的慌吗?”钟正恩爽朗地笑道,是个大嗓门。如今早就不是以前大集体一呼百应的时代,用后世的话说,那是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你这时间,咋回来了?学校放假了?”钟正恩又问道。

“我听大壮哥带的口信,说我娘从山上摔了下来,人事不醒,我这不是担心嘛,就请了假回来。”钟魁道。

“啥,大壮这小子这样带的口信?”钟正恩怒了。

“三爷,我娘到底咋了?”钟魁问道。

“没啥要紧的,只是一时摔懵了,在家躺两天就行了,咱乡下人没那么娇贵。”钟正恩挥了挥手,“行了,赶紧回去吧。”

钟魁心中大定,道了声谢,连忙往家赶。钟魁的家特别好认,门口有两棵老枣树,每当秋天的时候,枣树挂了红枣,特别好看。

养父钟守权是村会计,养母李青是普通农民,虽然养父每年能从村里得到点补助,但全家三口主要还是地里刨食。

太乙山下,八山一水一分田,包产到户每家也分不了多少地,且亩产有限,每年能每人做一身衣裳那就算是五谷丰登百畜兴旺了。

大多数人家都是过的紧巴巴的,要是遇上大病小灾的,那就只有借钱过日子。

钟魁的家跟大多数村民家一样,住的都是砖石结构的老房子,屋顶用的是瓦片,是个三合院,这还算是好的,差一点的人家还住着茅草屋呢。大多数人间,家中唯一的家器就是电灯了,还经常停电,就这样,有的人家还舍不得用电。

全村最好的房子,除了村办,就是村支书钟正南家,五间的大瓦房,人家的大闺女在县供销社上班,二闺女在县一中教书,嫁的都是好人家,唯一的儿子还在县里给县长开车,总之都是吃公家饭的,家里的经济状况不是寻常人家可以比的。

推开虚掩的院门,正屋里正堂中摆了张饭桌,正中间山墙上挂了张八仙图,左右是两个卧室,东边的归钟魁,西边的是钟守权夫妇的卧室。

听到钟魁的动静,里屋传来养母李青的声音:

“是谁啊?”

“娘,是我啊。”钟魁应道。

“是小魁啊,你咋回来了?学校放假了吗?”李青问道。

钟魁推门进去,见李青躺在床上,面色有些不好。

“娘,我听大壮哥说你从山上摔了下来,请假回来看你。你咋样了?”钟魁关切地问道。

“娘不要紧,就是摔懵了,全身疼,提不起劲来。”李青道,见钟魁神色大变,连忙又道,“没事,请老李叔看过,没缺胳膊断腿的,就是摔狠了,歇两天就好。倒是你这孩子,咋这么沉不住气,学习要紧!”

“娘,我学习好着呢,上次期中考试,我又得了全班第三!”钟魁骄傲地说道。

“第三?第一才叫好呢。”李青嗔怪道,眉眼中的笑意却掩饰不住。

“下次吧,下次一定第一。”钟魁保证道。

“你这话说了多少次?”李青笑道,“从小到现在,甭管在哪个年级,你每次都考第三,你哪天考个第四啊。”

钟魁皱着眉头:“这不怪我,也许我跟老三有缘哩。”

“我爹呢?”钟魁又问道。

“你爹今早刚才见雨停了,去山里采菌子好卖钱,我儿个头长的快,衣服又旧又小,又需要营养,咱比不上城里人家,可不能比身边人家差了哦。”李青道。

钟魁心头一颤,他知道养母之所以从山上摔下来,也是为了采菌子,因为靠地里那些收成,勉强温饱而已,花钱除了靠养猪养鸡,就只能靠山吃山,这全是为了自己。

这年头菌子卖不上价钱,新鲜的运不出去,怕坏了只能晒干,一大筐菌子晒干了只有一小兜。但也算是山里人家不多的创收手段。

母子正说话间,屋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养父钟守权走了进来,身上衣裳早就湿透了,见钟魁在,神情一愣,板着脸道:

“好好的,不在学校上课跑回来干啥?该不会在学校犯啥错误了?”

钟魁早摸透了养父的性情,养父虽然平时不苟言笑,但这个不到四十的山里汉子将自己浓浓的父爱掩饰的太差。

“我听了娘从山下摔下来,这不担心嘛,所以请假了。”钟魁道。

“嗯。”钟守权点点头道,“你娘身体不要紧,中午在家吃饭,下午就回学校去,学习耽误不得。”

钟魁只得答应。

“爹,咱们村对面山腰上的庙是什么来历?”中午吃饭时,钟魁突然想起来问道。

“庙?那里好像是座钟馗庙,咱们村大多姓钟,祖先就是钟馗。不过我记事的时候就已经塌了,或许已经塌了几百年,虽然老辈们一直想重修,可一直没修起来,以前是政府不提倡,后来是因为没钱。”作为村里少有的文化人,钟守权认真地说道。

“哦,原来如此啊。”钟魁恍然。

“怎么忽然提起这个?”钟守权诧异道,“我跟你说,小南,那座庙挺玄乎,别没事瞎闯。”

钟魁更奇了,他知道养父平时是挺正派的人,根红苗正,还是村支部委员,能让他说出这种话,看来那座钟馗庙确实挺玄乎。

“我今天回来的路上,遇到几个陌生人,他们向我打听这事。”钟魁顺口说道。

“打听这事?”钟守权有些意外,但也没往心里去,不忘告诫道,“你出门在外上学,遇事多长个心眼,尽量不要跟生人打交道,现在世道跟以前不一样了。”

“知道了,爹!”钟魁应道。

中午吃饭时,只有两盘菜,一份炒山笋,一份辣子炒熏肉。养母卧床休养,今天养父亲自做饭,说实话,他的手艺还不如钟魁,当然是现在的钟魁。

说实话,这两份菜,以钟魁这位穿越人士的味觉,山笋比肉好吃,新鲜甜脆,十分美味。然而,此时此地的穷人家觉得这笋子实在太普通了,而肉食却是难得。

这份熏肉家里存了很久,钟守权夫妇平时都舍不得吃,钟魁每次从学校回了,就会割一块改善一下伙食。

另外今天还杀了一只老母鸡炖了,因为今天是钟魁十二周岁的生日,尽管这只老母鸡还在下蛋。

“多吃点!”钟守权将两只大鸡腿推到钟魁面前。

“爹,你也多吃点。”钟魁感受到养父浓浓的父爱,他默默地吃着饭,还好养父母都没有发现他有什么不同。

一吃过饭,钟魁主动要涮锅洗碗,钟守权却催他赶紧回学校。

钟魁无奈,只得向养父母告别,出了家门,还提着一罐中午吃剩的鸡汤。

他在村里的人缘还不错,七大姑八大姨地打着招呼,见面就问吃了吗。

村里的几个老汉蹲在村办门口的抽烟闲聊。

“三哥,昨天这雨下的可真大,嚯,河对面那钟旭庙被抹掉了。”有老汉道。

“没什么大不了的,大概是雨太了,山石松动,山体滑波什么的,反正没伤着人,又没祸害庄稼。”村支书钟正恩摆摆手道。

“三哥,那可是咱老祖宗的神庙,就看它这么毁了?”有人问道。

钟正恩白了那人一眼:“你出钱啊!”

那人缩着脑袋,指着身上的补丁,讪笑道:“行,当我没说!”

钟魁路过时,听了之后,心中大定。那锦毛鼠倒是个隐患,停在村外的那辆桑塔纳估计也是他开走的,不过此人是小角色,估计三五年内恐怕不敢再回来。

钟魁离开村子很远,见四下无人,便绕道折向村后的深山。

出了一身臭汗,终于来到那座绝壁之下,钟魁一时不知道如何上去。原本他与师兄约定晚上再来的,但养父催他返校,导致他提前来到此地。

不管了,钟魁索性坐到了一颗大青石上打坐修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