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我只有两千五百岁 > 第十三章 凌剑玄机 玄元法门

我只有两千五百岁 第十三章 凌剑玄机 玄元法门

作者:步行天下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03 20:36:48 来源:258中文

第二日,邵珩并未见到萧毓,因为清晨太皓师祖便以金剑发来传讯,让他去凌剑峰。

此刻,邵珩正跟着侍奉真人的童子朝太皓真人洞府行去,那童子不过十来岁年纪,虽故作老成,但一双眼睛却不甚安分,偷偷打量着这位真人亲收的徒孙弟子。

邵珩并不在意童子打量,因为他的心思早已飘回玉泉峰。

“也不知萧姑娘今日会不会来,若是她来了,发现我又不在,也不知会不会生气,她小时候脾气可有些古古怪怪的。”邵珩想到这里,想起昨夜遇见她那恍若月下仙子的模样,只觉心底砰砰一跳,忙收敛心神,静下心观察四周。

凌剑峰远看如一柄利剑耸立在玉泉峰西侧,山势极为险峻,既不像天游峰朴实大气,也不像玉泉峰风景秀丽,山上光秃秃一片,少有草木,又处于背阳,山壁潮湿,时不时有山泉从石缝间滴落。

邵珩随童子前来,一路上并未觉得有甚出奇,但山路蜿蜒曲折,不知不觉已入了山体内部,人竟是处于两片挨得极近的山壁之间,狭小之处仅能容纳一人通过,于入口看去仅能看到天空如一道蓝色细线。

童子见邵珩面上有几许惊讶,讨好道:“此处名为一线天,地上颇有几分湿滑,师叔且小心一些。”

邵珩闻言微微一笑,并不回答,他一直勤练《龙象诀》,身体强健非一般人能比,如今丹田又存有一口真气,这点障碍根本不在话下。

一线天正如其名,那童子显然是走得习惯了,脚下飞快,邵珩身轻如燕,自也无碍。唯独行至这一线天当中最为狭小之处时,邵珩只得微微侧身,方能通过。

这一侧身,邵珩便发觉面前石壁之上有些与众不同。

那石壁并不似天然形成,其上石壁光滑处如被刀斧生生劈裂一般,邵珩不由停下脚步,伸手抚摸石壁,放眼望去,心底骇然:这处一线天竟是被人生生以剑劈出来的!

他眼光扫过石壁上各个角落的痕迹,如置身于刀光剑影之中,眼前仿佛出现一个不屈的身影,持一柄利剑朝天怒吼,誓要斩破这一方天地,劈开一条通天大道。

随着邵珩手指拂过剑痕处,邵珩心中升起一股豪气,随着那不屈的身影一般,并指为剑,不由自主地向前踏去,哪知方一踏出就觉丹田真气陡然一烫,冲撞经脉,当即汗如雨下,方回过神来。

那童子见状颇觉奇怪,但邵珩脸色不对,不知他出了何事,不禁心底害怕,不住道:“师叔!师叔!你没事吧?”

邵珩扶住石壁,心底惊讶不已,回望整个一线天,这处处剑痕并非杂乱无章,竟内涵玄妙剑法,且应有一套步法相匹配,不然就算领悟剑招也容易真气逆转。幸好他修为尚低,否则方才那一步踏实了,只怕真气不受控制之下乱窜一番,他就得老老实实在榻上躺上几个月了。

邵珩回过神来,略微查探体内,并无异样,心中对太皓真人敬仰不由更是增加了几分。

太皓真人形貌虽不佳,又不似其余师长仙风道骨,邵珩虽然知道师祖是元婴真人,又被师祖晾了一个多月,心中到底有些惴惴。但此时见师祖洞府前这方剑意纵横的石壁,方能窥得师祖剑道精深之一二。

少年爱剑,多数是因侠客传记传说,邵珩此刻已踏入修真界,已知剑仙之说并非虚无缥缈,存微山本就是神州三大剑道圣地之一,他早就对此艳羡许久。

不过邵珩心知此时不是研究山壁的时候,太皓真人还等着他觐见,他见童子脸色煞白,显然是被自己方才吓住了,当即安慰了几句。

那童子见邵珩和蔼可亲,不似其他内门弟子不易亲近,见他确实无事,又喜笑颜开,放佛打开了话匣子一般,不断地同邵珩介绍。

穿过狭窄处后,邵珩加快了步伐,一线天须臾而过,眼前豁然开朗,脚下道路不过尺余,前方山崖滴下被云海弥漫,看不清山崖下深浅。

童子名唤明月,站在山崖边略微有些瑟瑟,道:“师叔,前方就是真人所在,我不能过去了。”

邵珩闻言只是好脾气的笑笑,他见脚下云雾之中牵着一条长长的铁索桥直通对面峭壁,桥上桥下茫茫云雾翻滚缭绕,几乎看不清桥面,朝下望去也令人生出几分目眩之意。

邵珩脚踏上铁索,便觉轻轻晃动之意,当即丹田一口真气流转而出,身似浮絮,足下仅仅几点,便已飘至对面山上,回首望去,已不见明月童子的身影。

对面峭壁之上仅一条小道,邵珩沿之向下行去,便见一堵山壁挡在眼前,正中有一道两人高的古朴石门,正紧闭着,同接连处的山壁浑然一体,其上刻有“紫玄”二字。若非石门上雕刻着云纹,不细看之下也未必能发现这是一处洞府门户。

邵珩轻轻掸去衣角灰尘,正了正衣服,立定于石门之前,一撩衣服下摆叩首道:“弟子邵珩,求见师祖!”

话音刚落,门上云纹一闪,厚重的石门便无风自开。邵珩并未立即起身,而是再恭恭敬敬磕了一个头,方才站起,走入石门内。

紫玄洞内并不似邵珩所想般光线暗淡,反而比在洞府之外更为敞亮,头顶处一颗颗明珠排列如同周天星辰,散着氤氲白光。除此之外,洞府内一桌一椅皆是石制,并无奢华之处,皆是极为简单朴实。

洞内面积并不小,邵珩沿着一扇扇洞开的门户穿梭而入,直到一处内里的静室前。

“进来。”内里太皓真人略显苍老的声音传了出来。

邵珩不再犹豫,推门而入,见师祖盘腿坐于静室正中蒲团之上,静室内面积不大,但头顶却空无一物,直通天穹,只能看见天空如一圆盘大小,邵珩心底不禁生出几分坐井观天的感觉。

太皓真人面前摆有一个藤木所制的蒲团,邵珩上前几步,跪在蒲团上:“弟子拜见师祖。”

“坐。”太皓真人清癯面上微微一动道,声音微哑低沉。

邵珩也不拘礼,当即跪坐坐好。

太皓真人心底微微颔首,他玉泉峰一脉向来因某种原因人丁稀少,近几十年来,座下两名弟子皆相继出事,均无收徒,他自己更是淡了收徒之心。以往的外门大考,他便如同看客一般,并无参与。

掌门太微真人知他心意,也从未强求,但此次亲自发话要他代弟子清言收徒,当着众人之面他自然不会反驳嫡亲的师兄,另外的原因却也是邵珩资质、心性皆合他意,又另有掌门师兄私下里的那一番话:“此子身负大气运,应运而生,心性、资质俱是上佳,师弟,玉泉峰一脉不能断在你我手上。”

气运之说,虚无缥缈,却又确实存在。

人人皆身负气运,有高有低,有多有少,有好有坏。气运逆天之人,打个瞌睡都有人送枕头,走在路上都能砸下天材地宝;气运不佳之人,纵然是资质逆天,也有可能某一天道途断绝乃至死于非命。

正魔两道之中,皆有秘法可转嫁修为,但气运却几乎难以转嫁,唯独几道逆天秘法方可,每一种方法皆惨无人道,且应逆天行事而会遭天谴。

邵珩于邑都中被徐鹤以血河秘法转嫁亲族之人身上的气运,皇族气运更是非同一般气运,资质本就上等,又有菁木菡萏莲子这等天地灵物在体内,可以说此后修行几乎是得天独厚,得天道垂青,只不过祸福相依,却不能一言以蔽之。

但掌门太微真人言邵珩是“应运而生”之人,却似乎不仅仅是因为他邑都所遇之事,而是另有他指。

不过太皓真人却并不在乎这些,玉泉峰一脉传承艰难,其下弟子皆多灾多难,邵珩能得掌门师兄说一句“身负大气运”,便值得太皓真人赌上一赌,不求他将玉泉一脉发扬光大,只盼他能将玉泉一脉传承下去。

太皓真人所思所想不过转瞬,当即开口道:“今日过一线天处,可有异样?”

邵珩想到方才所见,想到那层层不绝的剑痕,心头又涌过一阵激荡,答道:“弟子驽钝,无法勘透壁上剑意,一步也未曾踏出。”

太皓真人嘴角浮起一丝笑意,复又隐去:“那是我玉泉峰某代掌座练剑时所留,你能看出几分,还算不差。”

太皓真人顿了一顿,眼神陡然一厉,双目中迸发出如浩瀚剑意。邵珩呼吸一窒,讶然抬头对视太皓真人双眼,只觉师祖瘦小的身躯突然微微挺立,就如同这凌剑峰一般直刺苍穹。邵珩丹田真气激荡,身体如被风吹歪的青竹,又如逆流而上的鲤鱼,迎着太皓真人身上的锋芒剑意,一点点摆正身子,凤目清亮,毫不畏惧地正视太皓真人。

太皓真人身上剑意突然一收,邵珩还未反应过来,太皓真人已双指如电疾驰点在他眉心正中。邵珩只觉眉心猛得一涨,眼前一黑,只见许多人影在脑海中持剑而动,人影闪烁,最终汇成一个人影,脚踏玄妙步伐,随着人影闪动间脚下出现一点一点如星光团,手中利剑一招一式交相呼应,皆精妙无比。

邵珩先是微惊,而后便有些如痴如醉,正要细细观察脑海中人影的步伐招式,耳中却传来太皓真人苍老的声音:“自今日起传你《玄元存微歌》和《万象幻星诀》。《万象幻星诀》精髓之处我已打入你灵台之中,凝思静气便可参悟,切记要循序渐进。你便在这静室之中参悟,一个月后再回守一殿。”

邵珩睁开眼睛,静室内已不见师祖身影,那蒲团之上独留一本小册,上书“玄元存微歌”五字,正是存微山内门亲传弟子方可学习的练气法门。

至于那万象幻星诀则是存微山内千百种剑诀之一,又是玉泉峰一脉独有剑诀,此时太皓真人传授与邵珩,却是已将他看做玉泉峰首座的继承人了。

邵珩静思:“师祖方才打断我参悟《万象幻星诀》,必然是因为我此时修为尚浅,不能完全参悟反倒容易受害。只是……为何师祖完全不问我如何破关?又要我在这凌剑峰修行一月?”不过此种疑惑只在脑海中一闪而过,便不去管他,反倒细细研读起那《玄元存微歌》来。

此法门乃存微山上等心法,正适合养气期弟子炼精化炁之用,虽以玉篆著成,语句颇有几分艰涩,但邵珩本就沉浸此道,不由自主一一对照琢磨,却也生出自己体会。

太皓真人此举自有深意,本来内门师长传授的《玄元存微歌》多是翻成当下文字,只是玉篆文一字百意,各人理解体悟皆有所不同,传授之时多夹杂己见,或有疏漏。而弟子只依靠师尊教导,自然也心生依赖,反倒少了几分自己体悟。

太皓真人将原本玉篆法门直接传给邵珩,虽然在一开始时候,因玉篆文难以成句,所费时日良久。但一旦邵珩自己体悟全文,理解其中含义,此后修行速度便不可同日而语。而且邵珩此刻如此参悟《玄元存微歌》,此后亦可依靠自己体悟修真,如此下去,其对修行理解自然比那些完全照搬师长之人要高上数倍。

《玄元存微歌》篇幅并不长,但邵珩还是参悟了一个时辰,细细推敲之下,也只得了四句道歌:“凝心固握静思神,神思物外抱昆仑。扣齿三六鸣天鼓,二十四度摇天柱。静虚无名动天息,自有清气上泥宫。气鼓三六匀神水,化一分三下丹田。”

他想了想,这几句应已是一个小周天,当即盘膝坐好,对照着修炼起来。

邵珩丹田内那口真气徐徐运转,凝神静气双手环抱成圆置于丹田,静室上方直通凌剑峰顶,天地元气源源不断地从上方落下,随着他功法运转纷纷钻入他泥丸宫内,体内那口清莹如水的真气倏忽而上,将元气卷住,随着炼炁法门纷纷同自身精气炼化结合,去芜存菁。不多时邵珩觉得体内真气如龙行虎奔,手脚发热,丹田处暖洋洋好似熔炉,一口玉液不由自主吞咽而下,元气一分为三,从三路循序返回丹田,轰然交汇。

邵珩内视之下发觉体内已形成半口仙家真气,只需再修炼几次,便可如先前那口真气无二。养气期弟子便是要在丹田内养出多口真气,方能冲击筑元之境。真气便如柴薪于火,乃是修真之根本,养气期间丹田内真气数量越多,则修为愈发精深,不仅是与人争斗胜人一筹,乃至筑元、凝胎皆有莫大好处。

《玄元存微歌》乃是由存微山开山祖师存微真人所创,流传至今,绝非一般养气期的道歌法门可比。内门亲传弟子皆可修习此法以为根基,就算资质一般者也能于养气期炼出一十八口真气,资质越佳者越多。这便是拜入传承上千年的宗门好处了。

邵珩复又翻开那册书籍继续参悟体会,他一入养气已能辟谷数月,又逐渐体会修行《玄元存微歌》中的精妙乐趣,更是不知时日。这十数天来皆在这静室之中度过,竟完全忘了萧毓此前所约。

玉泉峰滴翠轩内,明是、明非低垂着脑袋,大气也不敢出一声。

二人面前立有一妙龄少女,身着藕色深衣,眉目间似嗔似喜,樱唇紧抿,面容秀如芝兰、灿若瑰蓉,不是萧毓又是哪个?

萧毓平日里弯弯的眉眼,此刻却毫无喜色,她长相本就端丽清雅,不笑的时候自然而然带着几分凛然高贵。明是、明非不过是藏精期童子罢了,哪里见识过萧毓这般人物,自然答话时前言不搭后语,磕磕绊绊地。

萧毓听闻邵珩被太皓真人唤走,心底虽有些不高兴,但也不会迁怒旁人,只是心里有些怅然,面上便流露出几分。她见两个童子在她面前畏畏缩缩,更觉无趣,当即意念生成,一道彩色剑光冲出,裹着她婀娜身躯御剑离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