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吾乃大皇帝 > 第214章 我读书也很厉害

吾乃大皇帝 第214章 我读书也很厉害

作者:子木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16 13:43:04 来源:258中文

最快更新农门贵女有点冷最新章节!

羲和涧并不是什么险地,只是一条蜿绕着山坡走势的小溪涧,因为是两府、两省的交界才额外多了点名声。

云萝他们就是在小溪边安的营,一夜安然,次日天亮后就过了溪涧进入到衡州府的地界。

进了衡州府,就有家在附近几个州府的学子来向云萝告辞了,陆陆续续的,后面跟着的人又少了一些,一直到几天后到了越州城外,云萝转头看向身后,有些困惑。

真的这么顺利吗?

那她之前进京时弄出的那些动静是为了什么?这么轻易的就放弃了对付她的想法?还是满门抄斩了一个阮家就让有些人暂时的偃旗息鼓?

想不通她便也不再多想,抬眼就看到城门前等候的那一众官员,就连老夫人都亲自迎出来了。

云萝连忙从马车上下去,朝着老夫人行礼道“祖母,您怎么也出来了?”

老夫人的身体依然健朗,快走几步将云萝一把搂进怀里,欢喜的说道“想到马上就能见到我乖孙,我恨不能够迎出二十里,只是在城门口等待算得了什么?”

说话的时候,一双眼睛便一直在她的身上打着转,“高了,瘦了,气色也不错,看来在京城适应都还好?”

“娘和哥哥事事以我为先,不曾叫我受一点委屈。”

“这是应该的。”要是不以她孙女为先,她才不高兴呢,摸了摸云萝的脸,说道,“这一路风尘的,的院子我早已经收拾好了,回去就赶紧歇一歇,等明儿再出发去村里,也好让养父母事先有个准备。”

云萝这次是带着圣旨回来的这件事,老夫人他们早已经事先得到消息。

更准确的说,应该是在他们往京城送两样新作物的时候,就已经在盼着这一天了,只是没想到宣旨的天使竟是卫家的这位大小姐,护卫的更是瑞王爷亲自带队。

越州官场的官员们看到随行在马车旁的景玥,惊得连眼睛都瞪圆了几分,面面相觑之后便在陈知府的带领下上前行礼。

老夫人拉着云萝简单的说了几句之后也暂且放下私事,并与几位大人相互见礼之后浩浩荡荡的进了城。

此时正是日头西斜,城门口进出行人最多的时候,眼见到这般场景,卫家的大小姐带着圣旨回了江南,要褒奖江南种出了两种高产粮食的流言就迅速的传扬了开来。

新作物的事情,从去年一直说到现在,这热度就不曾在百姓间消退过,不知有多少人在眼巴巴的看着白水村的方向,盼着啥时候种子多了,他们也能分到一点,亲眼看看那神物究竟有多大的产量。

江南鱼米之乡,最厉害的农夫用最肥沃的良田,都不敢说能种出亩产五百斤的粮食呢!

百姓在城门附近议论纷纷,原本急着回家的人都不由自主的缓下了脚步,似乎回家这个事情也没有那么着急了。

而云萝他们进城后一路到了府衙,将她一路带来的圣赐之物都暂放在了府衙之中,然后挑出其中一封圣旨展开,“越州府知府陈有余接旨。”

她不仅带着褒奖郑家的圣旨,陈知府身为越州的知府,褒奖赏赐也不能少。

随着云萝清越的声音缓缓念出圣旨上的内容,下方的大小官员也都不由得喜形于色,直到领旨谢恩之后,陈知府双手捧着明黄的圣旨笑得牙花子都咧了出来,“此事还要多亏郡主,倒是让下官也跟着沾了个便宜,实在是惶恐,惶恐。”

云萝不擅寒暄,便说道“除了圣旨,二公子也有一封家书托我转交。”

身旁的兰香迅速的挑出了陈琛的那封信双手递给陈知府。

陈知府顿时眼睛一亮,将手中圣旨交给了身旁的人拿着,连忙把信接了过去,“这小子上了京城后就连个音讯也没有,担心他有没有及时的赶到京城都不知从何处询问,唉,也不知他考得如何。”

“陈大人放心,二公子会试中了第三十七名,等殿试过后就能回乡探亲。”

信还没来得及看,陈知府听到这个名次,嘴角的弧度就忍不住的越咧越开,止也止不住。

旁边的其他官员纷纷上前恭贺,今日整个府衙都可说是喜气洋洋。

次日,云萝带着人和东西在天不亮的时候就出了城,快马朝着白水村奔去。

四月的江南已经有些炎热,尤其是中午的太阳照在人身上,照得人满头汗水,又被迎面的风吹散。

沿着官道奔驰,沿途可见两旁的田地郁郁葱葱,有农夫农妇卷起裤管踩进烂泥之中,弯腰清理着夹杂在庄稼之中的野草稗草,听到车马奔腾的声音,有些人会好奇的直起身子看一眼,有些人则专注于手上的活计,连头都不抬一下。

云萝策马而行,看到眼前这一片安宁的田园风光,整个人都忽然放松了下来。

景玥紧跟在她的身旁,似有所觉,侧头看了她一眼,又看着周围的郁葱田园若有所思。

一路快马加鞭,他们当日就到了庆安镇。

没有从镇外的大路绕过,而是在镇外摆起了仪仗,一路锣鼓开道的进入了镇中。

镇上的人都被这动静给吓了一跳,纷纷放下手上的活计探头张望,还有许多人跟在了后面议论纷纷。

“这是府城来的官爷!”有识字的书生指着仪仗说道。

旁边人便问他,“府城的官爷干啥来的?”

这个谁知道呢?

有人却看着中间的龙纹旌旗,脸色惊疑不定,“可不止是府衙吧?我怎么瞧着像是天使呢?”

人群一静,然后轰然炸开。

天使?

小镇的人,多少人一辈子都没有离开到几十里之外,官府衙差都是大爷,这天使,更是如同神仙一般。

跟在后面的人更多了,一直跟到余家的宅院外。

“来余家的?”

人群中惊叹着,看到余家的大门敞开,余家几位爷们也都急匆匆的从屋里跑了出来。

余家一早就得到了消息说今日有天使上门,当家的老爷子当即将能召唤的儿孙都召唤了回来,一直就在家里等候着。

香案等物都在衙门小吏的指使下准备好,就在大门前,余家的妇孺老少齐齐跪地,后面的百姓也都不由自主的跪了下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江南越州庆安镇余氏得良种,献于民……”云萝举着圣旨缓缓道来,声音清越,语气舒缓,字字入人心,“赐金宝如意一对,金算盘一把,黄金一百两。钦此,泰康十八年三月廿八日。”

余家老爷子激动得胡子颤抖,双手举过头顶高声喊道“草民余德福领旨,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其他人也跟在他的身后磕头喊万岁,并在云萝将圣旨重新卷起放到余老爷子手上的时候才站了起来。

余家人都激动坏了,又看着云萝莫名的有点尴尬。

之前余家和郑家闹得可不大愉快,虽然这位如今不是郑家的姑娘了,但她依然认郑家的亲人。

余老爷子人老成精,完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尴尬,接了圣旨后就连忙要请云萝他们进屋里去坐。

不过云萝拒绝了,“天色不早,我还要去白水村,就不在府上多留了。”

余老爷子有些失望,但也不好强求,只拱手说道“承蒙郡主慧眼识珠,看出了那几样种子的奇异之处,不然也没有我家如今的荣耀,老朽感激不尽。”

“家也是功不可没。”云萝寒暄一句,就又说道,“除了圣旨上写明的赏赐之外,陛下听闻家中子弟皆在读书,特意交给我一封帖子让我转交给您。”

说着从袖子里拿出了一本素雅的帖子,说道“这是国子监的入门帖,家中若有子弟考中秀才,拿着这张帖子就可以入国子监读书。”

余老爷子手一抖,慌得他连忙抓紧手里的圣旨小心的交给身旁的大儿,转身又要跪下。

云萝忙伸手拉住他,将帖子往他手上一塞,说道“不必再跪了,这帖子您也收好。”

余老爷子小心又激动的摸着那帖子,哆哆嗦嗦的说道“这这这可真皇恩浩荡。”

不过是几袋种子,没想到竟赚回了这么多,有了这帖子,他余家只要出一个秀才,就相当于是多了个举人!

眼看天色不早,云萝便告辞了余家。

余老爷子迅速的指派了两个儿孙跟着一起去白水村,在送走天使之后,又有小厮仆妇抬出了几筐铜钱散给围观的百姓。

余家宅邸的门口一片喧腾喜气,看得金、屠两家羡慕不已,直道他们走了狗屎运。

而云萝出了镇就一刻不停,奔行半个多时辰,白水村就出现在了她的眼前。

此时正是夕阳西下,天边的一线被烧得红彤彤的,整个村子都似乎被染上了一层红晕。

光线已昏暗,但在村口等候的人还是一眼就看到了远远过来的锣鼓喧鸣,旌旗招摇。

“来了来了!”

有小孩儿兴奋的蹦跳了起来,然后被身旁的长辈一巴掌给按压了回去,“不许胡闹,都安分点!”

走得近了,他们也都看到了马背上的云萝,这让他们忍不住的多看了两眼,与身旁的人窃窃私语,“那不是小萝吗?难道她就是天使?”

“这有啥稀奇的?之前不是都说,皇帝陛下是小萝的亲舅舅。”

“哎呦喂,那我们以后见了她是不是都得给她磕头啊?”

“这应该不用吧?哪有见了就要给人磕头的事情?怪不自在的。”

“啥自在不自在的?那可是皇帝陛下的亲外甥女,比县太爷都要尊贵,当她还是原先我们村里的乡下丫头啊?”

忽然听见里正用力的咳了一声,抬头便见他正警告的瞪着他们,顿时一个个都噤了声,安分的等着天使降临,置上香案之后下跪接旨。

圣旨的内容大同小异,赏赐却有不同,不仅有金玉玩意,更重要的却是那一方御笔亲题的匾额,上书“神农在世”。

云萝看到那中二气息浓重的四个大字有点不忍直视,白水村的村民们却都激动坏了,纷纷围绕在那匾额的旁边,兴致勃勃又小心翼翼的不敢伸手去触碰。

“这真是圣上亲笔写的字吗?”

“这还能有假?圣旨上都写了,还有看这个印子,肯定是皇上的玉玺没错。”

郑丰谷双手紧紧的捧着圣旨,又眼巴巴的看着侍卫们将御赐之物抬进了家里,脸上的表情从始至终都是恍恍惚惚晕淘淘的。

里正看着郑家二房这狭窄的小院,不禁提议道“家中的人口眼见着就多了起来,不如起个大院子?”

郑丰谷也觉得房子小了点,不过现在可不是关心这个的时候。

他把圣旨端端正正的摆放在了堂屋的正上方,用力的在衣服上面擦两下手,心里紧跟着就松一口气,然后他转头看向已经被他媳妇和儿女们围绕的小闺女。

在宣读完圣旨后,云萝就第一时间被刘氏和云萱他们给围住了。

刘氏看着大半年不见的小闺女,眼眶一下子就红了,拉着她不住的说“瘦了,咋瘦了这么多?可是东西吃不惯?我听说那京城里的菜式跟我们这边的不大一样,天天吃面啊饼啊的,都不吃饭。”

云萱也捏了捏云萝的手,一捏之下,那肉嘟嘟的手感都没有了,感觉一下子就捏到了骨头,也是心头一酸红了眼眶,“以前老是嫌弃自己太胖,现在可真是皮包骨头了。”

云萝下意识的捏了下自己的手,胡说,明明还是很柔软的。

刘氏擦了把眼泪,说道“去年秋收时收了不少粮食,眼下还有两个月就又能出新粮了,到时候给带一半到京城去,不吃饭咋能行呢?”

在刘氏他们的眼里,面食只能作为早餐和点心,吃再多也不如大米饭正经。

瞧瞧,才半年不见,她小闺女就瘦得她都快要认不出来了!

云萝暗叹了一声,说道“我在京城也是吃饭的,瘦了是因为长身体的原因。我祖母说了,卫家的孩子很多都是这样,小时候胖墩墩的长不高,到了一定年纪就会长得很快。”

文彬在旁边点头说道“我看三姐面色红润气色很好,娘也别太担心。”

刘氏瞪了他一眼,“懂个啥?姑娘家还是胖一些好。”

文彬不服气的轻哼了一声,他就觉得他三姐现在这样的好看得很。

云萝将注意力落到他的身上,说道“陛下原先是想要赏赐功名的,不过我拒绝了,我说我弟弟读书好得很,自己就能凭本事科考入仕,不需要恩赏。”

文彬一下子就笑开了颜,又强忍着得意和欢喜的说道“那本来就是三姐和爹的功劳。”

云萝也是这么以为的,也不担心文彬会因此而藏下阴霾,就又问道“今年的县试和府试成绩如何?”

“都过了。”云萱忍不住替他说道,脸上的表情是十足的与有荣焉,“八月就要去府城参加院试,若是再过,那就是十岁的秀才公呢!”

文彬反倒羞红了脸,赧然说道“过是过了,只是名次不大好,先生说今年考不中的话,等明年也无妨。”

这就是今年很可能考不中的意思了。

云萝摸了下他的脑袋,说道“没事,十岁的童生也已经很厉害了!”

景玥此时忽然插话进来,“不如,让我来辅导的功课?”

云萝转头看他,眼中有着明显的诧异,虽然什么都没有说,但那意思景玥还是一眼就看懂了。

不由得一默,小心问道“难道阿萝以为,我就只会领兵打仗?”

云萝依然什么都没有说,但那意思,好像就是这样。

景玥觉得他必须把阿萝的这个想法扭转过来,他可不是只会喊打喊杀的武夫,读书也是很厉害的!

想当年,他年少无知被人所害,窝在家里只能看书,一气之下就去考了个状元。

若说刚才对文彬不过是随口一说,那么景玥此时再看向他的眼神就忽然间多了些热情。

云萝也不知该不该拒绝,正犹豫着,忽然衣摆被用力的扯了两下,低头便见郑嘟嘟仰着脸控诉道“三姐,都不看我!”

跟娘,跟二姐,跟哥哥都说了那么久了,还以为终于要轮到他了,却没想到竟然转头去看别的大哥哥!

太过分了!

云萝低头俯视他,“刚才不是不认识我了吗?”

别以为我没看到起初眼中的陌生和迟疑!

郑嘟嘟顿时心虚的小眼神一飘,下一秒越发用力的抓住了她的衣摆,义正言辞的说道“都怪三姐变漂亮了,我才会一下子没有认出来的!”

文彬在他身旁冷笑,“马屁精!我可是一眼就认出了三姐!”

郑嘟嘟的眼珠子朝着他滑溜过去,不服气的说道“我也一眼就认出了三姐!”

“刚才还说了没有一下子认出来。”

“没有没有没有!”扯着衣摆的胖爪子缓缓移动,一把抱住了云萝的大腿,仰着头连声说道,“三姐,哥哥他欺负我,不在的时候他天天欺负我,打他,打他!”

大半年不见,郑嘟嘟起初的时候确实有些生疏。他毕竟还年幼,大半年的时间足够让他把曾经最喜欢的三姐印象模糊,都有些想不起到底长得什么模样了。

但生疏不过一会儿,他很快就找回了那种感觉,并自动自发的朝云萝缠了上去。

没错,就是梦里三姐的模样!

云萝被他缠得动弹不得,当即便伸手将他从腿上撕下去,“站好!”

可惜他才安分的站了几个呼吸就又扭股糖似的粘了过来,云萝无奈,干脆就抓着他的腰带将他拎在了手上,看他在她手上张牙舞爪的晃荡,玩得似乎还挺高兴。

郑丰谷走过来的时候就是这么个场景,他伸手把小儿子搂了过来,在小屁股上拍了一下,“安生些,别一个劲的闹三姐!”

目光也在云萝的身上打转,开口便是,“瘦了,咋瘦了这么多?”

云萝觉得她现在这样挺好的,甚至还可以再瘦一点,但他们的关心也让她窝心,便说道“爹只看到我瘦了,难道没见我也长高了吗?”

郑丰谷伸手在她头顶比划了两下,咧嘴笑了起来,“确实长高了不少,都快要到爹的肩膀了。”

一家人和乐融融,村民们看了热闹之后也没有继续打扰他们一家团聚,纷纷告辞回家,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一丝异彩,都觉得今天的晚饭都能多吃一大碗。

里正留到最后,等村民们都走了,才问郑丰谷,“家里有这样的大喜事,乡亲们都等着吃顿酒席呢。”

郑丰谷忙说道“这是应该的,我正寻思着挑个好日子请大家都来吃一顿,到时候还少不得要大伙儿帮忙。”

里正摸了把胡子,笑呵呵的说道“那就好,乡里乡亲的,大家也都是想要沾沾家的喜气,到时候有什么要帮忙的只管喊一声就是。”

云萱轻声说道“爹,田里的土豆就快要收成了,不如等先把土豆收了再说?”

里正闻言也连忙说道“这是要紧事,万万不能疏忽了,到时候让乡亲们都到家田里去帮着一起收土豆。等到土豆丰收,家再办个席面,就是双喜临门了。”

郑丰谷也觉得这个安排挺好,便点头应了下来,“我听说好多人家遇上了大喜事都会请戏班子去热闹热闹,到时候我家也去请一班到村里来。”

里正不由惊喜道“那可真要比过年还热闹了!”

------题外话------

突然发现我竟然把师父娶媳妇这件事给忘记了,第212章我就小小的修改了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