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医士无双 > 第一百五十八章 源水渠清

医士无双 第一百五十八章 源水渠清

作者:水红西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02 23:03:31 来源:258中文

“行水潦,安水臧,以时决塞,岁虽凶败水旱,使民有所耘艾。”荀子王制

学田的北边就是川流不息的渭河,此时的渭河清澈干净,水流平缓,只是由于冬春未雨,水位不及平时那么高。

在游楚的指引下,皇帝等一行人信马由缰,缓缓走在河岸的斜坡上。居高俯视,只见十数架槽状的矩形翻车整齐的斜置在水边,下端没入水中,有几个年轻力壮的寻常农夫正用手摇、脚踏等方式驱动链轮,槽内的龙骨叶板不断上升,将河水刮到水槽的上端,流入水沟之中,灌入田间。

虽然这并不是皇帝所熟悉的那种圆轮水车,但其却比轮式水车要简便好用,各有各的好处,皇帝也无可挑剔,满意的说道:“我听说孝灵皇帝时,掖庭令毕岚曾作翻车、渴乌,洒水南北郊路,以省百姓洒道之费。如今将其改为农事,倒也是物尽其用、大有裨益。”

“唯,翻车、渴乌等物以其轻便之故,曾随朝廷迁至长安,如今关中所推行施用的翻车,大抵都是民间据宫中旧物改进仿效而成。”赵温在一旁解释道:“这些早在初平三年,国家开募民屯田之诏,就特使宫中翻检出了此等旧物。”

“喔。”皇帝点头应道:“我记得有这么回事。”

说完,他复又问道:“若是遇见大旱,这几架水车可堪足使?”

游楚此时就跟在皇帝身边,听对方这么关心农事,不由得侧目道:“渭河水泽深厚,自然不怕干涸,怕的就是那些小河小溪、井水池塘一旦水少,那时再多翻车也是无用。”

“说的也是。”皇帝从翻车上移开目光,应对旱灾,除了必要的粮食储备以外,兴修水利、完善农业灌溉体系、改进农耕技术也是防旱的重要手段。

历史上的关中之所以被旱蝗搞的十室九空,主要还是由于当时的朝廷上下失控、无心提前筹备、李郭混战的种种缘故。如今朝廷的凝聚力不仅绝非历史上的小朝廷可比,而且经过两个多月的采购余粮,加上去年的田租与仓储,虽然不至于能保证所有人渡过难关,但起码能借此赈济灾民,稳定关中人心。

此外还有这两年持续不停、为皇帝无比重视,甚至为此整顿一郡官员的大小河工、池塘等水利工程,以及有着抗旱功效的代田法、耕耙耱技术。等真的大旱到来了,皇帝有信心将其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只要平稳渡过了这次大旱,古老的关中才算是真正走上浴火重生的道路。

随后皇帝与赵温等人沿河而下,视察了不少官府翻修、重修的沟渠、陂池。譬如长安城东北处的一处河渠,曾因关中羌汉战乱、经济衰退而失修破败,久被淤塞。直到这两年在京兆尹与长安令的几度费心筹划、调度人力修葺下来,不但尽复旧貌,而且使渠道拓宽了数丈,水深丈余,又开始恢复了其灌溉的功能。

夹岸农田有的已长满青苗、有的才刚翻出新土,农人或荷锄、或鞭牛,煞有活力。

皇帝一路看过来,不禁感慨万千,当初他首次见到这方土地的时候,尚且是暮气沉沉、毫无生机的景象,没想到才过两年便开始逐渐恢复。他看着如此好的一方天地、如此淳朴勤劳的百姓,感觉肩头的责任更重了许多。

“瞧瞧这农桑、这河工。”他轻轻伸手点着眼前的这一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