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医士无双 > 第四十九章 姑置勿问

医士无双 第四十九章 姑置勿问

作者:水红西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02 23:03:31 来源:258中文

“但职司国课,其所以不遗尺寸者,亦将以尽瘁济其成法。”———————— 冬日里难得的一个艳阳天,皇帝不愿呆在沉闷的温室殿里,特意在一处花园里摆下案席,一边晒太阳一边接见北军中候、领吏治科教习王斌。 在从贾诩那里得知张昶府中发生的事情后,皇帝对王斌淡淡笑着说道:“张文舒还是那么谨小慎微,若是他的胆量有其弟张猛的一半大,也不至于蹉跎半生,临老才只是个九卿。” “张昶为人太过老成,遇见这种事,虽未徇私,却不曾上告。”说着,王斌摇了摇头,叹道:“守成有余,进取不足,此人不足以担负大事。” 皇帝惊异的看了王斌一眼,笑道:“舅父,当初张昶还是黄门侍郎的时候,彼可是由你推举上来的。其后王端两兄弟都在他门下习字,算得上是与你关系匪浅,怎么如今又说起对方的不是了?” 当初皇帝式微,为了在诛董之后有更大的主动权,皇帝看中张昶身为名将张奂的儿子这一层身份,属意王斌去接近笼络。最后费了好些功夫才将张昶、张猛兄弟二人收入麾下,其中王斌可谓是出过大力气,张昶也审时度势,与外戚王氏交往亲密。在外人看来,张昶既是皇帝亲信,更是王氏党羽。 张昶做个太平时期的少府也算合格,但在皇帝锐意进取、不怕得罪权贵的当口,张昶的谨慎就成了怯懦。故而在王斌看来,哪怕是自家人也得选贤与能,他也不会因为张昶是他的人而有所偏颇。 皇帝知道王斌是一门心思的为了自己,放眼整个朝廷,也只有这个舅父才会这么对他。 他蓦然叹了口气,说道:“张昶不曾上告此事,是不愿将其闹大,把自己卷进去,到底还是存了息事宁人的想法。当初让他清丈上林,他也是这样一个主见,其本性如此,姑念其办事也算恳切,此事就算了吧。” 杜畿与邯郸商私下寻张昶开方便之门,在寻常时候,这本无可指摘,但如今正是吏治科开设的关键档口。张昶若是将本该入吏治科的杜畿等人另行荐举了,岂不是公然给其他人做了一个榜样,以逃避吏治科? 虽然张昶政治觉悟足够高,不为所动,但他却没有继续将这件事告诉给皇帝,装作无事发生,显然是不想让皇帝拿此当题目,让人追究下去。这种畏首畏尾,明哲保身的表现,很不讨皇帝的喜欢,王斌正是因为熟知这点,在获知此事后,方才采取了另外的法子来给张昶说情。 王斌见状,立即伏身说道:“臣谨诺,君上优待臣下,宽仁备至,若是张昶知道了,定会感激涕零。” 说完,他顿了顿,复又问道:“至于杜畿和邯郸商,有吏治科正途不走,而去结交大臣,此等所为……不知君上?” 这不由得他不谨慎,皇帝对杜畿等人是否追究,等同于对这件事的态度,不仅是王斌,就连同样保持沉默、不发一言的荀攸、甚至是黄琬等人都在暗中等待结果。 皇帝此时看了王斌一眼,笑着说道:“此事岂能开特例,还是让他们去吏治科吧。不过这杜畿的确是个有才的,他提出的河东盐政也的确有称道的地方,此等桢干,舅父可得多多留心。” 王斌轻吁一口气,知道这事就此揭过了,至于皇帝那番话里隐藏的意思,他一时到没怎么注意:“臣谨诺。” “如今天下丧乱,朝廷正是收天下士子之心,以制御天下的时候。”皇帝看了王斌一眼,忍不住说道:“笼络人心之际,的确不宜另设窒碍,阻士子晋升之途。但吏治一事,非同小可,你不要担心会有人会因不满而离心东归。真正的有识之士是不会在乎一个小小的吏治科,也不会在乎这三个月的进修时间。” 皇帝知道吏治科开设以来一直有这样那样的质疑声音,就连王斌都不甚理解。为了将自己的意图贯彻下去,皇帝不得不对王斌仔细分辨:“那些人嘴上吵的最欢的,偏偏就是有名无实,担心露馅的虚妄之辈。吏治科本就是为朝廷遴选人才,彼等眼高手低,视入学为折节,正是说明其短见之处,朝廷岂能用这等虚名之人?” 王斌眉眼低垂,斟字酌句的说道:“唯!君上特设吏治之科,自然是有利于朝廷的用意。荀君的叔父也是一介名士,此次他都不矜名节,亲入吏科,谨守制度,足堪为士人表率。” “荀氏多君子,世人诚不欺我。”皇帝简短的答应了一声,忽又说道:“这些时候你就替我管好吏治科,照我前些天说给你的那样去教。主要是让那些人知道朝廷近来改革的大政、以及我用人施政的决心,凡是能在这上面与我契合的,便量才施用。若是没有、并且屡加厥词的,就不予通过,事后发落原籍好了。” “臣谨诺。”王斌伏身应道。 皇帝抬眼看向王斌,笑着说道:“舅父年纪也大了,既是北军中候,又领着中垒校尉,如今还要兼顾着吏治科这边。实在分身乏术,我让卫士令高顺做中垒校尉,是替你分担,不然你忙这么多事,累倒了可不行。” 王斌知道这是皇帝体念他的身子,并不是有意削权,连道不敢:“老臣不善兵事,北军中候本就是为君上监掌北军所设,此时卸任校尉,正合时宜。” 皇帝不置可否的笑了笑,王斌的确没有练兵带兵的才能,他手下的中垒营虽然人皆坚甲利兵,武器精良,但到底不如步兵营、射声营,更遑论张辽等人带领的越骑营。 这不是训练不够,说到底还是王斌的缘故,在古代,一支军队的战斗力跟主帅有很大的关系,毕竟羊是无法带领群狼获得胜利的。 所以皇帝早有意向将王斌中垒校尉的官职分给别人,只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理由与时机,如今正好借着这个由头让他心念已久的高顺去将王斌替换下来。 高顺一手训练出的陷阵营虽然被吕布折损了大半,剩下的十几人随吕布跑到关东去了,但至少皇帝还有高顺这个主将以及百来名精锐,这是自打高顺入宫拜为卫士令时,就一直留在身边的陷阵营骨干。 因此,皇帝打算直接让高顺带着剩下的这些人,将二千五百人的中垒营打造成新的‘陷阵’营,届时与轻步兵为主步兵营互相配合,或是与骑兵、射声营配合,都能将北军的战力大有提升。 至于‘陷阵’这个番号,那就可有可无了。 事情就此告终,到十二月底的时候,尽管有诸多不愿,在名士荀悦的以身作则之下,大批为求入仕的士子哪怕再有怨言也说不出口,无奈之下,最后只得进入太学,在北军中候、领吏治科教习王斌的手下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进修学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