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医士无双 > 第一百零三章 推身致君

医士无双 第一百零三章 推身致君

作者:水红西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02 23:03:31 来源:258中文

“一心齐志,上与等之,下不违令,动从君命。”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

“不遂人意又如何?他们难道还舍得辍学了不成?”皇帝冷笑道:“你直接发太常府的公牍给太学,让明经的几个博士组织那些学子,现场组织行文策试,按优劣排名,两百名以外的全都调往他处。若真有弃学不读的,当真以为太学是想读就读、想走就走的?既然交了凭证和束脩,那就得老老实实完成太学的学业,一切按太学的规矩来。”

说完,皇帝忽又问道:“原本给太学定的几条学规,其中一条是怎么说的?”

太学共有十三条学规,涉及到各方面的内容,比如不得非议朝廷、不得叛逆人伦、不得违法犯事、不得以所学事外国、不得私下聚斗等等,其中就有对擅自退学的处罚。

赵温知道皇帝问的是哪一条,只是他当初与众人跟皇帝一同定下这些基本学规的时候,还道皇帝对擅自退学未免太过杞人忧天,如何也没有想到这是皇帝早给自己预留的应对手段。

见赵温哑然无语,皇帝自顾自的说道:“擅自弃学者,以蔑视朝廷、狂行不悖论处。尚书台及各府给该生记档,十年之内不得征辟荐举。”

“这、这是否应先传告祭酒等人?”赵温想说这事应该让利益攸关的杨氏等人参与进来讨论,没料到皇帝却说:

“祭酒管学、仆射管政,彼此两不干涉、互不越权,这是一开始就定好了的规矩。”皇帝直盯着赵温说道:“你只管与仆射潘勖去说,这事杨懿只负责召集博士出题准备策试,其余的不用他管。”

赵温不敢与皇帝对视,立即俯身答道:“臣谨喏。”

“此外,我听说报太学的士子中间,有许多谎报年龄的?”皇帝问道,这是王辅先前对他说的事情,说是有的人为了入太学,十二岁谎称十五岁,相貌老些、身子高些就自称十八岁,结果被查了出来,一一清退了。

此事赵温也有所耳闻,他当时还没放在心上,毕竟谎报年龄的事在以前也不是没有,只要甄别出来就可以了。却是不知道皇帝突然问起这个来是什么意思?

皇帝说道:“德业教化、经义传习,即便是圣人也得少而学之,使道合乎本性,浑若天成。是故蒙童稚子,亦当使入庠序,先识字明礼,尔后再传经义。依我看,这太学之中理应增添童子学,专收十四以下、十岁以上的童子,授以句读认字之法,教习孝经大义。等到了十五岁再统一策试,优者录入太学五科,劣者黜退。”

赵温接着皇帝的话音说道:“这个事情,大可广开地方庠序,任凭地方办学,似乎不宜由太学来做此事?”

“你不懂。”

其实这才是皇帝隐藏在太学背后的真实意图,什么太学五科、分科策试都不过是混淆视听,只要他从寒微之家出身蒙童抓起,时时培养,不消数年便可改变太学豪强士子与寒门士子的比例。

这个时候,皇帝又岂会将开办庠序的事情交给地方去处理?地方胥吏管不管得了是一方面、他手中有没有那么多的优质教师资源是另一方面,所以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皇帝是不会把主办教育的权力下交给地方的。

皇帝指了指赵温,正色道:“这童子学,我打算比照羽林孤儿的往例来办,今后但凡南北军将士遗孤、或是臣子遗孤,皆可入学,以示朝廷优养功臣之意。”

“可是。”赵温不是要阻拦皇帝,而是要事先想出别人可能会提出的反对意见,然后在皇帝这里得到确切的回复,这样才能心里有底,帮皇帝推行起来也事半功倍:“太学的博士、教习无不是名士儒生,让他们教童龄稚子,未免有失大体。”

皇帝心中早有成算,此时侃侃而谈:“前些时日让种公在宣平城楼策试儒生,不是分了上中下三第么?如今上第者已拜为太学教习,辅佐博士授业,至于中第者、以及下第者中的年老之辈,正好可以托付给童子学,权做开蒙之师。”

赵温想了下,最后问道:“唯,不知这童子学该是何规制、人数几何、以及入学的条件是否对照太学?”

皇帝这时从桌案上拿出一卷纸,将其展开,内容是将作监的匠人绘制的太学建筑草图。赵温凑过去看了看,发现建成后的太学规格直追宫殿。

门前的双阙是本属于明光宫的旧物,中轴线上是一座礼仪、考试功能的明堂,明堂的左前方与右前方、以及左右两侧俱是教学区。明堂后面的大片区域则是学子居住的学舍、用以藏书的延阁,还有湖泽亭台等休闲的场所。

皇帝指了指太学西北处湖泽的一片空地,说道:“就在此地建造屋宇学舍,童子学今后就叫蒙学,入学童子皆称童生,太学士子皆称学生。蒙学设直讲若干,秩同太学教习,其上设司业一名,直属太学仆射,嗯就由路粹来做这个司业吧。”

路粹是蔡邕的门生,初平中,随车驾至长安,其人善辞赋,年纪与资历也都合适。

如何用人决事,那是皇帝的权力,赵温不敢置喙,点头称是。

“至于人数,先定三百人,我自会诏南北军提请合适的将士遗孤、若还有缺额的,就从民间搜寻适龄孤儿。”皇帝说道:“入学条件很简单,不需要识字,只要年纪适合即可,束脩由朝廷代付。”

赵温奉承道:“唯,陛下厚遇忠良之后,实属旷绝,放诸前世三代亦未有陛下之恩重。如今既有太学五科、又有遗孤蒙学,假以时日,天下何愁不兴?臣谨为陛下贺。”

皇帝笑道:“若无赵卿,此事也不会太过顺遂。此事你可着手去做,尚书台自有诏书予你。”

自从上个月的廷议以皇帝的胜利宣告结束后,皇帝手中的权力大增,已经可以直接绕过尚书台给外臣发号施令、并且能得到外臣的奉行,事后只需再让尚书台补发诏书就可以了。

5爱看小说的你,怎能不关注这个公众号,V信搜索:rdww444 或 热度网文,一起畅聊网文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