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医士无双 > 第五十六章丨汝南袁氏

医士无双 第五十六章丨汝南袁氏

作者:水红西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02 23:03:31 来源:258中文

“振一郡之卒,撮冀州之众,威震河朔,名重天下。”三国志魏志袁绍传

汉初平三年八月初五。

以大儒赵岐为主的朝廷使团抵达雒阳,敕封朱儁、宣慰天下的消息很快便四处流传,最先得到这个消息的是离河南最近的冀州、颍川等地。

太仆赵岐当着各州遣派来观望的使者的面,宣读了数道诏书,比如流传甚广、却未有在关东明确公布的罪己诏对追尊皇帝兄长弘农怀王刘辨、生母王美人的诏书、以及朝廷近来的一系列变动与改革,让所有人应接不暇。

在一个吉日,赵岐隆重的举办了孝怀皇帝刘辨、灵怀皇后改葬迁陵的仪式,当时围观的大小官员、军兵士民不知凡。这个仪式的告成,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昭示着皇帝正式继承兄长的皇位,拥有汉家统续无可争辩的合法性。

做完了这一切之后,赵岐亲自将裴茂等人送到黄河边上。赵岐在整个天下士人眼中具有极高的地位,听说他到对岸,袁绍与曹操亲自带兵到岸边结帐迎接,以示尊重。

赵岐本来不打算过河,此时盛情难却,只得亲自渡河宣慰,好言申明了一番大义后,便返身回去了,留下裴茂、田畴等人随袁绍的队伍前往邺城。

冀州,邺城。

冀州自古以来便称为九州之首,土地肥沃,民众百万。在初平二年的时候,渤海太守袁绍借公孙瓒的兵势、迫使韩馥相让冀州之后,袁绍的实力便突飞猛涨,几次与强势的公孙瓒用兵而不落下风,隐隐然有河北第一诸侯的态势。

当然,若是没有奋武将军公孙瓒,袁绍便足以担得起这个名头。要知道汝南袁氏,四世三公,名动天下,除了弘农杨氏能与其比肩以外,袁氏就是大汉朝一等一的士族豪强。

想当年为了抵抗阉宦,袁杨一体,彼此结亲,可谓声势惊人。如今杨氏选择在中央博出位,与袁氏在地方上建立势力的观点早已产生分歧,在短期内,杨氏在朝中几经波折,势力大减,袁氏在地方上称雄,问鼎天下,以至于后世人重读这段历史时只知汉末的顶级豪强有袁氏,而不知有杨氏。

但从长远来看,杨氏才是经过时间考验的最后赢家。由于杨氏的立场也随着皇帝的态度以及朝政方针的变化而转变,对袁氏敬而远之,没了杨氏在地方上与袁氏争风头,汝南袁氏可谓一家独大,关东莫敢与之争锋。

而作为袁氏最孚盛名的后继者,哪怕袁绍得到冀州的过程有些不道义,他所在的州牧府依然汇聚了无数人才,文臣武将,各列一行,甲士精锐,气象不凡。

此时的袁绍方才四十出头,姿貌威容,仪态不凡,头戴着当下王公名士之间最盛行的幅巾,颔下长须修剪得一丝不苟,是个不折不扣的美男子。他的上嘴唇搭着下嘴唇,耳朵长且软薄,在面相上正是做事优柔寡断,耳根子软的性格。

当然,袁绍行事厚道,好结交名士,这种性格在前期为其打下河北这个偌大基业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最后,麾下谋士一多,派系斗争剧烈,若是没有主见和魄力,极易导致挫败。

而现在,袁绍以及归属势力显然还没有这种情况,能听良言,能处善断,还算是一个优良的性格。

眼下州牧府内文臣武将都已聚集一起,交头接耳的不知在说些什么,袁绍端坐在正中主位上,微阖着眼,悄然沉思。终于,见火候差不多了,他轻咳一声,很快止住了场面的纷乱。他目光清亮,将场中诸人的脸色都扫视了一遍后,便将眼神放在眼前几个文人身上。

“朝廷天使已安置在城外军营,诸君以为,该如何应之?”

关于皇帝刘协的名分,以袁绍为主的关东士族一直保持着摇摆不定的心理。一开始袁绍等人是承认皇帝继位的合法性,然而到去年的时候,借口皇帝年纪幼受董卓胁迫西迁,如今道路阻绝,也不知道皇帝是生是死。所以让颇有名望的宗室长者、幽州牧刘虞当皇帝。

袁绍等人让刘虞当皇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为了方便自己封官揽权、以及避免让朝廷用大义的名分来挟持他。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单是皇帝隔得太远就要另立新君这个借口显然不能服众,所以当时渐渐的开始流传一种说法,说当今皇帝刘协不是孝灵皇帝的亲生骨肉,就连袁绍、韩馥在给争取袁术支持的信中都信口雌黄,说皇帝无血脉之属。

另外,河北等地也出现了各种祥瑞,为刘虞继位造势,可以说万事俱备,只要刘虞点头,他就能立即当上幽冀之主。

可是刘虞忠厚,死活不愿冒天下之大不韪,宁可逃亡大漠也不愿意做汉室的罪人。再加上曹操、袁术等人的表态拒绝,袁绍等人这才停止劝进,想着暂退一步,让刘虞领尚书事,承制封拜这同样能让袁绍拥有合法封拜官员的权力。

但刘虞依然不肯,当然他也没有彻底得罪袁绍,为了约束愈发跋扈难制的公孙瓒,刘虞还是选择了与袁绍合纵。

如今否认皇帝权威与合法性的袁绍另立朝廷不成,众人尚还没有个新的对策,就迎来了朝廷正经的天使。

在黄河岸上的那次接待,可以解释成是特意为了对赵岐这个名士大儒表示尊重,但现在声名不显、而且还是正式的朝廷使臣的裴茂来了,他们自然不能再像接待赵岐那样含糊逃避的。

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几乎决定了袁绍一派在今后的重大战略决策。

堂下众人面面相觑,都一致的保持了缄默。在座的都是聪明人,都清楚的明白,像这样的大事方针,袁绍这话问的对象显然不会是他们,而只是站在前面的那几个人而已。

果不其然,袁绍话音刚落,便有人出声说道:“今汉室倾颓,朝廷西迁。太仆赵公持节出使,追尊帝后,驻守雒阳,有居中调配之势。又有侍御史裴茂随行来邺,授以为,当是国家有宣慰天下、劝各州牧守自相安静之意。”

说话的正是冀州从事沮授,广平人。初仕前冀州牧韩馥,曾向韩馥进谏打算阻止袁绍反客为主图谋冀州的计划,结果不为韩馥所重视,之后冀州果然易主。

沮授为人长于谋略,又多远见,袁绍很是倚靠。见其他人都点头便是赞同,袁绍颔首道:“那不知沮君以为,该当如何?”

这封面真的是一股浓浓的暴君种马风格。

还在为找不到小说的最新章节苦恼?安利一个公众号:r/d/w/w444 或搜索 热/度/网/文 《搜索的时候记得去掉“/”不然搜不到哦》,这里有小姐姐帮你找书,陪你尬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