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医士无双 > 第十一章丨垦辟上林

医士无双 第十一章丨垦辟上林

作者:水红西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02 23:03:31 来源:258中文

“地可垦辟,悉为农郊,以赡萌隶,隤墙填堑,使山泽之人得至焉。”————————

“上林苑地广千顷,经年之乱,荒地尤多。除城西建章等离宫,其余之地尽皆厘清,募民屯田,以所人充粮草,屯得益兴。”在宣室殿里,皇帝拿着董承的奏疏,缓缓说道:“开放上林之禁,分田地、池沼予百姓垦殖,这是孝元、孝成皇帝时就有的成例。”

看着少府张昶一副忐忑不安的模样,皇帝饶有兴致的问道:“如此德政,怎么还会遭人反对?”

反对的人给出的理由虽然是“上林苑乃皇室园林,不能放任百姓在离宫旧址耕种樵采,有损朝廷威严。”但实际上是怎么回事,皇帝心里其实是再清楚不过。他有意问张昶,主要还是想看看张昶的态度。

张昶官居少府,掌管园池苑囿、山地池泽等税,如何不知上林苑现今的情况?关中上林苑自从王莽之乱以来,荒于修葺,导致上林苑宫苑成为残墟,土地山林池泽皆被私人开垦圈占。眼下除了建章等城西几处重要离宫未有被人侵占以外,其余的土地尽皆为他人所有。

这些人不是旁人,正是扶风、京兆等地豪族,他们侵占上林荒地野林,少说也有十几年。他们知道这是薅皇室羊毛、有损国法的勾当,都不敢声张,就连历任京兆尹都对此视而不见,默认既定事实。

如今董承上疏要拿上林苑的荒地给百姓屯田,用意虽然是好的,却包藏着祸心。

要知道上林苑现在除了城西的建章宫、葡萄宫等几处离宫以外,哪里还有多余的荒地给流民?董承这么做,就是要让皇帝将目光放在这上面,最好给那些私自侵占皇室园林的豪族一个颜色看看。

这件事一经流露,便引起朝中众多大臣的反对,尤其是以马宇为首的若干扶风、京兆士人纷纷上书谏阻,就连太尉马日磾、尚书令士孙瑞都不赞同此事。开玩笑,这事一旦捅了出来,在有心人的利用下,谁知道年轻气盛的皇帝会不会大动干戈。

张昶此时面对皇帝的垂询,有苦难言,只得委婉道:“上林苑多是池泽山林,真正适合开垦为田的土地并不多,耗费朝廷大量的精力人力去择选合适荒地、招募千户流民,有些得不偿失。”

“这没有什么划得来划不来一说。”皇帝不以为然,说:“只要于民有益,付出再多又有何妨?你眼界要看长远,屯田一事,利在当下,功在千秋,不过区区荒地,我留之无用,倒不如一并划拨出去。”

皇帝本有意施行均田制,大力限制豪族兼并,只是不愿在这个时候引起豪族的反对,这才退求其次,选择更为合适的屯田。

没想到他还是低估了这些豪族兼并土地的气焰,皇帝有意借题发作:“这几日你就把此时办了,上林所剩宫苑,可堪用者几何?不堪用者几何?林地池泽,又荒芜多少?所剩几许?务必一一查清现状,上报于我。”

“不要在乎旁人的意见,尽管去做,有什么事我来替你担着。”他警告道:“但若有纰漏,我唯你是问。”

张昶悚然,不愿得罪马日磾等一干三辅豪族,为其说情道:“陛下,近年来关中百姓流离,苟为求活,多有入上林苑私垦田地者。此次清查上林,还请陛下念在他们生存艰难,从轻发落,以示宽宥。”

“若真是贫苦百姓迫于生计,私入上林,便将其纳入屯田,由劝农令负责。”皇帝看着张昶,与其说是给了他一个面子,倒不如说是给了三辅豪族们一个机会:“若有豪富肆意侵占园囿,限期七日之内,必须退还少府,否则,便以国法论处!”

皇帝话都说到这个地步,已经是仁至义尽。张昶松了一口气,自觉已经为此尽力了,剩下的该如何去做,全看那些人有没有这个觉悟了。

于是董承提议屯垦上林苑的奏疏被皇帝嘉纳,立即下发尚书台拟诏施行。

京兆、扶风等郡豪族兼并上林荒地已有百多年,大批田地早已垦为良田,此时要他们一齐吐出来归还朝廷,教这些人如何肯干?

“明公如今秉政中台,为关中士民所仰望。”原元氏令、京兆新丰人王翊坐于下首,焦急的劝说道:“正该规劝陛下,为我等伸张才是。”

马日磾知道这些人家产富裕,有良田千亩、僮仆成群。如今皇帝要收回他非法侵夺的土地,像是要在他们身上割去一块肉似得。尤其是王翊,为人最是小气吝啬,锱铢必较。此人是太尉刘宽的学生,刘宽死后,其门下诸生纷纷献呈丧仪,而王翊家产颇丰,却只献五百钱。

虽然时人都有藏富露穷以示清廉、在丧仪上不可攀比炫富的习性。但王翊资产丰裕,无人不知,刘宽在世时对他尚且不薄,只献五百钱,委实小气了。

马日磾本不欲跟王翊说话,但此时除了王翊,堂下还有扶风王氏、京兆董氏、冯翊李氏等十几位大小豪族派来的代表,无不在等候马日磾表态、也可以说是,无不在逼迫马日磾表态。

作为老牌豪族,与家族的兴荣比起来,马氏在上林苑兼并的这些田地实在算不得什么。诏旨刚一下发,见事不可为,马日磾立即嘱咐马宇安排僮仆,将上林苑兼并的田地以及连带着依附于马氏的流民一并登记造册,呈交少府,免得惹来麻烦。

但马氏家大业大,不在乎这点损失,可像是王翊这些新兴的中小豪族一旦没了这些田地,必然元气大伤。所以他们才会联袂而来,请俨然以关西士人之首自居的马日磾为他们主持公道。

与王翊一同在刘宽门下求学的原尚书令史、左冯翊万年人李弘发言道:“我等知道明公有难处,但此事牵涉到三辅十数家冠族,朝廷若是一旦收回,不知要弄出多少麻烦来。陛下尚且年轻,虽然明睿,到底是不更事,这还得让明公多从旁劝谏。”

‘尔等皆有苦衷,大可谒阙上书,何苦唆使我去劝谏,这不是难为我么?’

马日磾当然不会将这句心里话说出来,他现在左右为难,心里实在不想在这个事上开罪皇帝。又不禁怨恨这些人平日里只知各自兼并,一旦出事了才想起他来。

他无可奈何的说道:“开上林田池之禁,募民屯田,是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于情于理,老夫都不该上疏谏阻,诸君让老夫伸张,不是老夫不愿,实在是爱莫能助。”

王翊等人面面相觑,顷刻,有一老者出声问道:“上林之地,既有诏旨允准解禁,那我等屯垦其间便不算违制。朝廷何故要特意收回,另行交付于流民?”

“是啊,让流民去种也是种,让我等家仆去种同样是种,又不是不上呈赋税。”王翊似是找到了进言的理由,积极的说道:“与其让朝廷另外收回,交付流民,倒不如就此分与我们,省的多此一举。”

马宇在一旁讥笑道:“上林苑的那些地是要用来作屯田的,朝廷早有诏旨,屯田所出,用官牛者,官六民四;用私牛者,官民各半。彼等田租参照旧制,三十税一,与屯田所收相比犹如云壤,当真打的好算盘。”

王翊被马宇说中心思,羞恼不已,彼此好歹也是一个阵营,再怎样也不该这么直白,就连马日磾都忍不住皱起眉头。

在这时,那老者突然又抬头说道:“吾等当初其实是不愿见流民无所生计,所以才开垦上林荒地。如今陛下有惠民之策,吾等自当遵从,即日起便将田地分发给他们,吾等不占一分。但屯田的初衷是让无地的流民安居,这有地之民,似乎不宜纳入屯田。”

嘴上说的好听要把田地分给百姓,其实不过是企图借此蒙混。名义上那些田是百姓的,实际上还是归这些豪族掌握,不过是换了个名目罢了。

“郑公!”眼前这位老者是冯翊大族,字文信,是孝灵皇帝时的侍中,与马日磾曾同朝为官,年高德劭,马日磾不得不对他客气几分,好言说道:“上林之禁虽解,但那地依然还是陛下的。诏旨说的明白,甲族冠姓所占之地,交还后便不再追究;但其余占地的百姓,哪怕是为生计所迫,依然算是犯了国法,充入屯田已属轻判,哪里还能讨价还价?”

王翊道:“难道就真的没有别的法子可想了?”

看到这些人犹不死心,马日磾最后说道:“我等在此事上并不占理,陛下心意已决,不容更易。话已至此,诸君还是早做打算、切莫自误!”

见马日磾态度坚决,不肯出头,众人无法,只得依次告退。

只是在他们之间,像是王翊仍还抱着侥幸,生怕自己先主动归还土地之后发现皇帝只是虚张声势,其实并不会追究下去,到那时自己岂不是亏了?

众人在私底下偷偷聚了一次,彼此达成默契,仗着人多势众,就算皇帝也不能干犯众怒,于是谁都没有先出头归还土地。还在为找不到小说的最新章节苦恼?安利一个公众号:r/d/w/w444 或搜索 热/度/网/文 《搜索的时候记得去掉“/”不然搜不到哦》,这里有小姐姐帮你找书,陪你尬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