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异灵手札 > 第三零零章 君王法术势,诸子第一家

异灵手札 第三零零章 君王法术势,诸子第一家

作者:桦叶里的尘埃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5-01 22:29:17 来源:258中文

曲阜,鲁国的都城,也是周王室衰落之后,最后一处保有浓郁的礼乐之风的城市,一生克己复礼,想恢复三代之治的孔丘于此诛杀了学术上的敌人少正卯,一时引起轰动。

“孔丘兄啊,那少正卯虽和你持不同观点,但所谓君子和而不同,这实属正常。你这般直接诛杀,似乎不符合仁者之风啊!在下的主张和你儒学更是背道而驰,你不是也要找个机会,诛杀了我?”

大司寇府中,姬玄淼和孔子跪坐在厅中,想到前日之事,不由感慨道。

少正卯已经死了三天,至今尸体还在城楼上暴晒。孔丘为了立威,不但执意要杀人,还不许别人收敛尸体,一时间恨他者有之,惧他者有之,鄙视他的人也有不少。

孔丘长的高大魁梧,面相敦厚,双目有神,透着一股智慧和通达,一见便知是非凡之人。

“少正卯是‘小人之桀雄‘,一身兼有‘心达而险、行辟而坚、言伪而辩、记丑而博、顺非而泽’五种恶劣品性,有着惑众造反的能力,不可不杀。此乃君子之诛也!”

“这是孔丘兄的一家之言。少正卯并未做过于国不利之事,他只是一个大夫,并非执政上卿,有什么造反的能力?”

姬玄淼并不认同孔丘的话,这也就是忽悠下子路这些徒弟,哪能说服他?

“孔丘兄创儒学,推崇礼乐治国,一心想恢复三代之治,这大司寇负责实践法律法令,辅佐君主行使司法权,与你之儒学相去甚远。可惜孔丘兄对我有偏见,否则这职位倒是很适合我!”

孔子笑着道:“非是孔丘对姬兄有偏见,你之道虽能富国强兵,却会使人心崩坏,沉迷于利益权术,不合君子之道。若用此道治国,则与礼乐盛世越远也。东鲁国这最后的周礼之乡,怕是要毁于一旦。”

“哈哈!”姬玄淼摇头,对孔丘的话不以为然,淡淡道:“孔兄此言差矣,我之道乃帝王之学,不但能富国强兵,安邦定国,更能中央集权,结束纷乱。一旦面世,影响将深远而广泛,就算你之学说沦亡,我之学说也会经久流传,为国家圭臬。”

孔子自然不认同,二人又是一番论道,结果都没说服对方,末了,姬玄淼道:“孔兄,你虽杀了少正卯,但鲁国贵族势力强大,又有齐国虎视眈眈,这是内忧外患,你之学说在这乱世龙潭之中,只怕不能有所建树。”

孔子自信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所谓事在人为,只要持之以恒,即便有困难,也可克服。就算最终失败,我也无愧于君王社稷。”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你正在编写的《周易》里面的话,果然是人道精髓之句,足以流芳百世,我对你这本书的成就越发期待了。”

“不过是总结前人所学,对伏羲先天八卦用后天之道来加以阐述,再辅以文王《卦经》,并非孔丘一人成就,倒是当不得夸奖。”

两人这一番交流,直到晚上,姬玄淼才回去。

如此数年之后,孔丘在鲁国大行儒家治国之道,倒是是鲁国有所起色,却引起了齐国的忌惮,使人离间了国君和孔子的关系,孔子失望之下,弃官著书立说。

又十年,孔子写成一部儒家巨著,号称群经之首,百家之源的《周易》,和轩辕黄帝的《归藏易》,神农的《连山易》并称三易,以八卦两两叠加而成六十四卦,每一卦有六爻,做十翼而解之。

自此,高深的先天八卦演变为浅显的后天八卦,虽然高度上有所下降,但却更加普世流传,即便不通修为的人,也能通过此研习天地变易之道,从而悟出不同妙理。

此后天八卦一成,天降功德,孔丘本来只有地仙修为,一瞬间太乙金仙之境,可谓一步登天了。

如此大的动静,天地之间自然无数人被惊动,尤其是火云洞伏羲,后天八卦一成,先天后天完整,人族气运再添数分,他也享受到了好处。

“姬兄,我要离开鲁国,去周游列国,推行我之学说,不知你有何打算?”

这一日,姬玄淼即将完成自己的巨著《玄子》,突然,孔丘上门拜访,开口就问了这么一句。

“我听闻孔兄诸《周易》,人族先贤喜,鲁候以师礼侍之。如此正是孔兄大展拳脚的时候,何以反要离开?”

孔子叹道:“鲁候敬重的是我的德行和地位,并非认同我的理念。在鲁国做一个国老尚可,政治上难有建树,再留在这里,也不过徒增烦扰罢了!”

姬玄淼佩服道:“难得孔兄在这个时候还能如此清醒,在下佩服。不过若诸国都不认同你之学说理念,又当如何?”

孔子毫无颓丧,笑着道:“若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取天地之长,以补我之短,完善自身,增益不能,以待天时。”

“好,孔兄豁达,在下佩服。”姬玄淼虽然和孔子有不同的理念,不过对于他的人品和性情还是很佩服的,起身道:“孔兄稍待,待我收拾一二,也和孔兄一起周游天下。”

半个时辰后,两人结伴上路,姬玄淼道:“孔兄可有想好,这第一站当往何处?”

孔丘道:“我虽写成了《周易》,但对于天地大道仍有迷惑之处,听闻洛邑守藏室中有一圣人,通达天地运化之道,博通古今之衰变,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何不前去请教?”

姬玄淼道:“我之学说将成,在此之前,和贤者论道,取长补短,实在妙不可言。孔兄所言圣人,可是李伯阳前辈?”

“不错,正是这位贤者。”

二人都是修为强大之辈,施展纵地金光之术,穿行于**大阵之中,速度飞快,只需半日,就能抵达洛邑,所以也并不着急,一边走,一边谈论起这位贤者。

“这位前辈来历奇特,据说楚国有一年轻妇人,在河边玩耍,见水中飘来一枚里子,捡起来吃了,于是有了身孕。”

“只是这一怀就是八十一年,生下一个白头发的儿子,指着家里的李树说自己姓李,于是取名李伯阳。又因少年而老相,所以又称老聃。不过这位贤人聪慧无人能及,少年之时便穷天下至理,通达一切事物变化,后来做了大周守藏室官。”

姬玄淼叹道:“守藏室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老聃处其中,博览泛观,渐臻佳境,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旨,名闻遐迩,声播海内,实乃我辈楷模。”

二人一路怀着景仰之心来到洛邑,以二人人族大学者的身份,就算学说得不到推崇,却也不会受到怠慢,更何况二人还是修为强大的仙人,想要见老聃并不难。

姬玄淼见老聃后语刑名法度,老聃笑曰:“治大国如烹小鲜,无为而无不为。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你之道,乃使民畏之,乃下道也!”

姬玄淼摇头道:“前辈之道,乃小政府,使民自治。我之道,乃大政府,以法治天下。你之道适合乱世之后的休养生息,而我之道适用于一切时期。”

姬玄淼的法家理念虽然和老聃的道家理念有所不同,却也有共通之处,对于以法治国,二人都认同,区别不过是法治程度、政斧对民间的影响。

他在这里得了不少启发,《玄子》一书,终于成就。

“我姬玄淼观百代之治,察乱世兴衰,今立法家学说,以法治民、以术御人、以势凌人,法术势并用,劳心而不劳力,治人而不治于人。此天子之学、帝王之术、富国强兵之策、混一天下之道也!”

此时老子五千言未出,儒家学统未立,诸子百家都在酝酿阶段,姬玄淼以法家开百家学说第一先河,得人道无边大运。

只听话音落,天地有感,这是推动人族文明变革的关键一步,无量功德降落,六成落在姬玄淼头上,修为直入大罗,眼看要破准圣关卡,被他一把将功德推到《玄子》之上,加上另四成功德,足有六成之多,使得这本巨著瞬间成就强大的功德灵宝。

命运长河中再起波澜,迷雾散去,一幕幕记忆片段浮现,想起自己的身份,自己转世的目的,姬玄淼神情怔楞,恍如隔世。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