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异灵手札 > 147一树梨花压海棠(下)

异灵手札 147一树梨花压海棠(下)

作者:桦叶里的尘埃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0-29 11:10:49 来源:258中文

钱塘江水绕着临安城流淌着,本应该在泉州城的汪孺人同样坐在了一条江船上,向临安城而来。江风吹动内舱的珠帘,她立在了帘外,帘中坐着的贵妇人是平城郡王妃彭氏。

彭王妃仔细打量着这泉州城里有名的美艳妇人,有诰命在身的孺人,缓缓道:

“我听说你,调教得一手好家伎?”

“……娘娘过奖了。”汪孺人的声音并不清脆,也不甜美,却如老酒香醇微带沙哑,让人不饮自醉。她背对着舱门的寒绢屏风,见不着容貌和神色,外面的丫头婆子们都只看到她乌黑发髻,丰腴身段,就算是在王妃面前也懒洋洋的气质。

她单是站在那里。红绫子弹纹墨纱罗裙,乌油发髻上一点戴孝的素银簪,无一处不鲜亮分明。像是一只毛色亮丽鲜红的长尾肥猫,懒洋洋卧在那里爱理不理,明知道猫爪抓人,人人却都忍不住想伸手把她抱入怀中。

王妃微皱了眉,声音里带着忍耐的慎重:“我知道你有手腕,赵秉义送给王爷的两个家伎,到现在还在王爷跟前为你说话。她们是你一手调教出来的吧?这一路上也有七八天了,我让你主管琴房。你在船上琴房里看那班新买的小唱娘子弹琴,却一个字都没提点她们。你到底是怎么盘算?”

“……奴听说,京城理国公老大人府里死了一个极宠的琴娘。奴又听说,宫里教坊一位侬姓的琵琶女班头要退职出宫嫁人。宫里会空出一个琵琶班头的缺。不知道娘娘是为了哪一处用人?”

喀的一声,郡王娘娘手中的茶盖撞响了茶沿,她微怔后便笑了:“果然名不虚传。若是宫中教坊司要人又如何?如果是送进理国公府里侍候老大人又如何?”

“回禀王妃娘娘——”她的声腔仿佛是在唱戏,拖长了透出十二分的娇意柔媚,然而仔细听去,平城郡王妃却发现她就是懒得像瘫烂泥一般,不愿意把声音扶起来,初听是懒猫舔爪,再一听却是一场晚春郊景,一场晚春里百花红残香消,满眼落花风卷的城外郊景了。

当真是天生的尤物。郡王娘娘暗忖,更何况她说的却是极有见地的话:“娘娘,若是教坊司里要人,琴技不是头一等重要,待人接物不替府里得罪人是最要紧的。只是去宫试里走个过场,平平安安回来就好。班子里年纪上了十六的几位娘子都妥当。”

侬秋声占着这位置十多年。京城里被压制的名手们数不胜数,岂有外来者的机会?王妃娘娘也知道。暗暗点头。听她道:

“京城里的名手,不知道哪一位背后就是不方便得罪的人家。只不过让她去见识见识,为着将来铺路罢了。总不能断了这根钱。毕竟侬娘子本是西南之地出生的土司之女,土司未叛乱之前封的也是枢密府里的从一品统制。和咱们府里一向有交情。少了她也得补上一个才好。但不是这一回。”

“继续说。”

“若是送人到理国公府上。就是娘娘身前如今最得宠那位琴娘燕燕就好。”

“不行。我离不得她。”无燕燕的琴声,王妃睡不着午觉。

“娘娘更用得上理国公府。那里到底是娘娘母家的亲戚不是?非要我在十日里另挑一

个,清婉、袅音也是妥当。但不如燕燕。理国公老大人于音律上有大家之称。寻常人是看不上的。娘娘自斟酌。”因着王妃沉吟不语,她欠身施礼,“若是为娘娘的午歇之用,纯怜改琴为笛,莫愁改瑟为檀板,再加上大双,二双,三双这三姐妹配一个丝竹班子专练一曲李学士的《梧桐细雨》。便比得上一个燕燕。她们两年零六个月后出师,娘娘再不需担心失眠多梦之症。”

“……”这话的意思就是让她忍上两年零六个月。

“娘娘觉得不随心,再花钱买人。但有燕燕这等的技艺,绝不是能当下买到的。必要五六岁得高手调教启蒙,再遇名师,指点十五年以上淫浸其中。我虽然不敢自夸名师,娘娘若是能买到合适的孩子,十五年后就有另一位燕燕。”

“……”沉吟之后,她不怒反喜,笑道:“燕燕能得孺人青眼,倒是难得了。”

她打发了汪孺人下去休息,王妃的心腹婆子们上来侍奉,悄语着:“娘娘,她又去琴房里坐着了。还是看着那班子新买的小唱娘子在弹琴。一声也不出的。”

“论调教家伎美人,谁能比她强?”王妃微微而笑,示意随她去,“连我都听说过,赵秉义府里上百的家伎个个都是色艺双绝各擅胜场,即是如此,谁也没办法和她争宠。这不就是她的能耐?”王妃放下了一桩心事,“理国公是我的姨丈,他那死了的琴师,虽是年老色衰但十年前就在京城里与侬秋声齐名!没料到燕燕也是这般出众?在我跟前是埋没了。”微微诧异着接茶在手,“她这样有技傍身的人。有些脾气行为出格是常事。赵秉义交游极广是个人物,怎的如此对她?”

“我的娘娘!娘娘这样大度的心胸谁又及得上。但娘娘说的是,送出去几回又如何?听说是她调教不好的美人,一顿打就卖出去。连赵秉义看中的也一样。惹急了指着夫主骂。赵秉义恼得狠了她才被送。隔了两三月,赵秉义又舍不得,用好几个美人去把她换回来。这就可见她……”

平城郡王妃听得怔住,饮了半盏茶,这才微叹着:“连我都觉得她懂礼的时候知情识趣。更何况是他们。”又指着跟前的人,“你们也仔细些。她坐了七八天不就是知道你们嘴碎。为了从你们嘴里听出到底是哪一处用人?她打听清楚了才能着手调教。我倒还没想到。不枉我向王爷要了她。带她到京城来避祸。”

“娘娘的手腕这才是高明呢。凭她有什么能耐,哪里能不对娘娘感恩戴德的?”有极得脸的陪嫁婆子陪笑着捧上八宝细果盘,放在几上,退后两步轻轻啐着,

“咱们王爷,干出这抢人进府不着调的事。宗亲里一个个写条呈告到了京城宗正司里。带累了王妃进京为他收拾乱子!王爷也不想想,这汪孺人在外面的相好那样多!个个可都姓赵!”

“王爷看中她,接她进府哪里又是抢。岂不是她的造化?”王妃淡淡然,“她来求我,不过是在王爷面前拿个架子。我用得着她。不妨给她这个体面。毕竟六娘子和苏二公子的亲事她在王爷面前进了言,我也得酬她的功。”

“啊哟,王妃,你不知道,她哪里肯进王府!”

因为王妃娘娘一脸不以为然,早打听了了个底朝天的婆子丫头们个个要逞能,慑于王妃的积威,也只有人小声说了几句,半遮半掩,“娘娘,听说她挑剔得狠呢,趁着郑家出事的时候,要做郑家长房大儿子的正妻。不就是为了占住郑家的家产?”

“家产?”

“没错!娘娘,她现在又把干女儿送到宗亲里的大才子身边去了。娘娘不知道,她这样的人和咱们府里这些老实人可不一样。谁知道是不是她自己看上了赵若愚,想老牛吃嫩草,一树梨花压海棠呢!”

这诗用得不伦不类,王妃一合茶盖子,几乎没把嘴里的茶喷出来,骂着:“胡说些什么!”

平城郡王府里的碎嘴婆子们不敢出声了,郑归音何尝没有这样怀疑。好在她几年前就否定了。汪孺人要是这样简单,那反倒容易了。

帘外的赵若愚不明白郑归音在急什么。隔着帘又隔着一座花鸟纹的彩画绢屏,他只看到她倚在榻边,双手合什顶着额头

“归音?”他站在帘外问着。她没有回答,久久之后。她才出了声:

“……三年前我们家被抄的事,最后是怎么翻身的。你知道。因为我们家找到了赵秉义的把柄。他本来关了五年要脱罪的,结果被处死了。”

“你放心。这事——这事骨子里是平城郡王为了不被拖累,推了赵秉义出去顶罪。”他同样缓声回答,“所以你何必怀疑我和汪云奴?赵秉义被斩首的事我也有份。”

她何尝不明白?

“但她只恨郑家,她不恨你,她不知道是你把赵秉义牵案的人证找出来给了我们家。”

“你放心。她在我身边这一年,必定发现了。”

她霍然转头,隔着屏风和竹帘,看着赵若愚颀长的身影:“她知道了?”

赵秉义五年前因为海贼案子被押,本来罪不至死,但泉州城的宗亲平城郡王被牵扯进勾结海賊案里,不得不丢卒保帅把洪副将丢了出来。如此一来,郑家才保住了。但赵秉义也被牵连在内和洪副将同样问斩。

汪云奴就失去了养父。

“汪云奴要是知道了,我就明白了——”她苦笑着,“前两天,我哥哥和我说,苏二公子近两日订亲要娶平城郡王府的庶女。你的宗妹。这件事你知道吧?你们那几坊三千宗亲和平城郡王府里不和的事应该传到京城了……”

“平城郡王的庶女和苏家订亲?”

赵若愚那样难看的脸色,同样苦笑,“……行。今天我知道就有防备了。但平城郡王看上汪孺人把她接到王府里的事,你知道不知道!?”

她大惊站起,反问道:“汪孺人进了平城郡王府?”隔着中舱的横竹青帘,他静静立着,直此,她终于知道他果然什么都清楚。他问道:“你和她约定什么了?”

“我和汪孺人约定,让她促使平城郡王进京城。但是,我没让她进王府!她要是进了王府,随时就能出卖我们!”

“……”他终是一揭帘走了进来,站在屏风外,“她既然进了王府,苏家和王府庶女的婚事恐怕就是她促成的了。主持泉州宗正局婚姻司的长辈族叔是汪孺人的……旧识。我亲眼见过这位叔父大人和汪孺人在一起。对她言听计从。是她的入幕之宾。”

在她面前,他也说得坦然,“另外,赵秉义的死你也不用在意。当初给我证据促成赵秉义斩首的也是这位族叔长辈。我乡试出头后就去过赵秉义的府里住过半年。那位叔父恰也在府里住着不回家。为了汪孺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