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辰光微微 ,小雨淅淅 > 第967 李封的心思

辰光微微 ,小雨淅淅 第967 李封的心思

作者:米团丸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02 22:55:10 来源:258中文

事实证明,不管当初李封和成廉是怀着什么样的打算,转而投效金珏的,他们二人押宝都赌赢了。

而且,李封此人很有自知之明,他对于自己的能力有很清楚的认识,故此,金珏将其留在汉中郡,李封非但没有觉得不痛快,心中反而很高兴。

“成贤弟,为兄知道,你方才那番话的意思。不过,为兄要提醒你一句,公子为人对自己人非常宽厚,但对他的敌人,尤其是那些敢于背叛他的人,手一点都不软。再者,公子知人善任的名声,这可是连天下闻名的荀文若先生都公开表态自叹不如的。

你想想看,这些年,不管是刘山那厮绑回来的,还是主动投效到公子麾下的士人和武将,哪一个不是人尽其才。所以,说心里话,这些年,公子把为兄留在汉中郡,军中有些人,也包括贤弟你,都认为为兄会心生怨望。可实际上,对于公子的这种安排,为兄心里面一直都是只有感激,而没有其他任何想法。

成贤弟,你心里怎么想,为兄不管,也管不了,可是,你若是心里面有了其他想法,哪怕是像当初,你离开温侯,转投公子的那种想法,也没有什么,只管向公子直言,公子会放你离开。可是,你若是私下里准备背叛公子的话,可不要怪为兄事先没有警告你啊!”李封闻言,收了脸上的笑容,正色对成廉说道。

言语之中多说警告之言。

“呵呵呵!”成廉听完之后,面色一僵,随即,他脸上硬挤出笑容,对李封笑着说道:“李兄,何至于此,小弟只是感叹一下,公子这些年将你留在汉中郡,实在是有些浪费人才罢了!李兄,你想多了!”

话虽如此,成廉心中既有些堵得慌,又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若是换了他被金珏硬‘按’在汉中郡三年,成廉早就离开金珏军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李封对此的态度居然是很享受。

“希望是为兄想多了吧!”李封闻言,便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多言,顺手一指身边已经赶上来的一个骑着马的文官,对魏延介绍道:“成中郎将,这是邓芝,之前,想必你与他在新都县见过面。这一次,公子提前来信,指定他担任你的长史,具体从汉中郡调兵的事宜,就是他一直在办。

成将军,对于军务,有什么问题,你只管问他吧!”

邓芝,前面提到过,他是虽然是南阳郡人,但是,他却是从益州方面转投到金珏麾下的第一人,这比法正和孟达投效金珏的时间还要早好几个月。

金珏用‘撒豆成兵’之法,将成都城合围之后,因为汉中郡内,他留下来通军务的人并不多,故此,金珏将邓芝又调遣回了汉中郡,让其担任汉中郡都尉一职,辅佐杜畿,并主管汉中郡一郡的军务。在金珏的之下,郡县两级,不但已经恢复了西汉地方职官制度,而且,在此基础上,有了一定的职责区分。

在金珏划分的新职权当中,太守、县令或者县长,主要负责管理一郡或者一县的政务、都尉或者县尉,主要负责主官一郡或者一县的军务,以及负责清理辖区内的山贼,而郡丞或者县丞,则主要负责主官一郡或者一县内的民事案件的审理。

在金珏的解释当中,所谓民事案件,指的就是除牵扯到人命或者反叛案件之外的、所有其他辖区内发生的案件,都归属于郡丞或者县丞负责。

像东汉时期,汉光武帝刘秀为了省事,或者虚弱郡都尉手中的兵权,居然将‘都尉’这个官职,以及‘都试’这个如此重要的地方军事训练体系一并废除,金珏认为是非常不可取的。

东汉末年,之所以会出现军阀混战的局面,金珏认为,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方面,大汉朝先后经历黄巾之乱,幽州、凉州和益州的叛乱,在刘焉的蛊惑下,汉灵帝受此任命州牧,让之后担任州牧的的一方大员有了独霸一方,成为军阀的资本。

这无疑是主因。

第二个方面,各地世家力量空前强大,催生了军阀的出现,像曹操、袁绍和孙策这样的地方大世家,他们就是靠着自己个人的能力,以及其所在家族在家乡的声望,成为了有实力争霸天下的诸侯。

这也是刘备在初期,始终没有能够建立起属于他自己的地盘的主要原因。没有足够的个人声望,朝廷就不会给予他更高的官职,同时,也就不会有有能力的谋士或者武将主动投效到他的麾下。

第三个原因,就是因为刘秀废除了都尉和都试。

没有了没有都尉,而且,没有了都试,这就使得各郡之内在战乱起来时,没有了足够且训练有素的守军,在一旦真的出现了叛乱,就像黄巾之乱,皇帝就不能依靠这些郡守或者县令长们替他去平叛,而只能依靠世家子弟领兵,为他平定各地的叛乱。

而与此同时,刘秀这么做,却等于是让一郡的太守眉毛胡子一把抓,所有权利全都被太守一人紧紧地抓在自己手中,这就加重了地方上会出现军阀的可能性。就比如,辽东的公孙度、交趾的士氏家族。

总而言之,金珏在治下开始实施的这种权利划分,已经是比较初级的三权分立的体现了。

不过,金珏并没有剥夺地方三主官自行征辟当地的世人为辅贰官的权利。

步子不能跨得太大,这一点,金珏还是很清楚的。但是,向郡县主官各自征辟的辅贰官,不再是一郡的太守或者一县的县令长们大权独揽,而是三主官各自征辟他们分管职权内的属官。

比如,一郡或者一县,最为重要的三个辅贰官——功曹史,五官掾和主簿,功曹史是太守或者县令长负责挑选和任命,而五官掾,则有郡都尉或者县尉挑选和任命,主簿则由郡丞或者县丞挑选和任命。这就避免了地方官员大权独揽的现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