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医仙在上 > 第591章 400亿格点柱的大气运动方程组运算

医仙在上 第591章 400亿格点柱的大气运动方程组运算

作者:楚夕照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1-01 21:51:54 来源:258中文

id="con1294237">

送走古韬和保家齐,项目组这边去了顾松家的四合院,好好聚了一餐,然后就开始放假。

等收假完了,就是和气象部门的对接。

首先每天预测的数据对比出来,计算速度,预算能力,准确度,都会让元老们们看在眼里的。

那么,到时候春节前的大寒潮,被早点预报出来,应该会多引起一点重视吧?

这半年,别人看燧石研究院的成绩,感觉是速度飞快的,但顾松其实挺轻松。

08年,是关键的一年。

为此,香山别院的地下实验室里,几乎没有停过。

和谢茵然腻歪了两天,她再次进入了期末考试状态。

而顾松,就专心筹备起燧石岛上的首次发射。

作为一个企业,他的发射场完全没有必要等到建得多么符合规格之后才投入使用。

何况,这次发射有特殊的使命。

因此,当燧石岛经过了半年多的密集施工,发射场粗粗建好之后,航天科技集团提供的第一支定制烛龙火箭,还有顾松在香山别院鼓捣的“测试卫星”的非关键部位,就通过海运到达了岛上。

然后,则是在高昂费用下请到燧石岛上,帮助进行火箭吊装和测试的团队。

叶子恒为了表示重视,也专门到了岛上。

看着现在还显得粗糙的航天发射场,他无奈地说:“干嘛非要到这里来发射?远洋海运,变数多,现在这边基础又差。”

简玉书不以为意:“总要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团队天天在你们那边培训,也需要经历一些实际的项目来积累经验。”

叶子恒摇着头:“你们是真舍得花钱。”

正常当然是一年一年地学、熬,积累经验。在这样的长时间里,这些人的薪酬待遇是很一般的。

算是另外一种形式的降低成本了,拿时间交换。

而燧石航天就反了过来,宁可拿钱换时间,也要让团队迅速成长起来。

他看着吊装车间内忙碌的人群,还有那一枚烛龙火箭,祈祷它到时候能顺利完成任务。

虽然他内心很担忧,团队水平实在不如其他发射场,就算有问题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这毕竟是航天科技集团交付出去的第一枚烛龙火箭,要是这样就直接失败了,多蛋疼?

出来看着地面上的无缝钢轨,叶子恒越发感慨起来:“你们搞航天,那是真的认真!”

简玉书有点矜傲地笑了笑,那是当然。

论起目标,现在燧石航天吊打全球。

不久前的十一月,spacex再次发射试验成功,吹得震天响,说下一步就要往国际空间站运送货物了,突破对接技术。

简玉书这个家伙恨不得时间加速,赶紧怼到下一个阶段。

无奈,现实情况就是这样。

燧石航天已经太秀了,不能秀得全世界都紧张。

他看着忙碌准备的发射团队,想着这次发射任务的使命,心里暗暗叹了一口气。

……

燕京,量子计算机的项目组里,多了一位来自气象部门的专家寇勋。

这些天他一直处于震惊当中。

他死活想不到,有生之年居然会见到量子计算机。

不是媒体上吹的那种,是有了实物,而且在他可以理解的领域发挥了作用的那种。

在大领导的指示下,历年保存的气象数据被带了过来。

公开渠道,可以找得到的全球气象数据也被尽可能地搜集了起来。

然后,在气象部门现在用的天气预报预测算法,被编译成量子计算机的运算程序的同时,还有一组人运用人工智能不断迭代,在张庆平的帮助下准备优化算法。

第一波冲击到寇勋的,其实最直观,那就是运算速度。

天气预报这个活,在计算这个层面,是数值天气预报。

简单来说,在多年的研究过后,科学家们总结出了六个大气运动方程组。大气中的风场、气压场、密度场和温度场的时空变化都可以用这组方程加以描述。

而实际上,这些方程组,又都是理想化条件下的情况。

就像真空和非真空、光滑和有摩擦一样,要真去计算解析这些方程组,又需要参数化。

除了作为解析初始条件的气象观测数据,还要有解析尺度。

这个尺度,跟分辨率有那么一点像。

大气环境是想通的,所有变化都是有关联的。要去计算,那就先画格子吧。

首先,把从地表到大气顶层,分割成n层。

然后,在地表,也进行划分,一个格子长宽x公里。

这样子,就得到了,嗯,地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除以x的平方,大概数百万个格子吧。数百万再乘以n,ok,这就是数千万上亿需要计算的格点吧。

然后,就看你是按10分钟,还是30分钟,还是更长的时间来算每一个格子里的数值变化。

如果是10分钟一算,要做10天的预报。嗯,那每个格子就要算1440次。

真实的例子,以每个格子长宽15公里的分辨率来计算,每天算两次,巨型超算也得两个小时,才能完成一次四百亿个格点柱里的大气运动方程组运算。然后,提供出来的数值变化,才作为依据由专业人员进行天气预报。

偏微分方程 浮点数计算 水平方向n个格点 垂直方向n层 时间步长限制 参数化方案 ……超算很累的……

计算还要考虑到时效性问题,今天刚刚算出来结果可是太阳已经下山了,黄花菜都凉了,谁看?

天气预报就是这么一个纠结的过程。可预报性的根源在于大气、陆面、植被、海冰和海面的相互作用等。而总有小尺度内不可预测的,跟“混沌”理论扯上边的因素。

目前,极限做到12公里的分辨率,就已经非常痛苦了,甚至被调侃计算的速度赶不上大气实际变化的速度。

像1公里分辨率下,比如小云团这种特殊因素带来的变化,都完全没办法列入计算量。

寇勋被惊得外焦里嫩的原因,在于量子计算机完成一次同等数量计算所用的时间。

17秒。

在带过来的数据中,保存有过去很多次超算计算的结果,用作对比。

寇勋在那里呆若木鸡,而张庆平、郭跃他们则嘀嘀咕咕地讨论着。

“哪里有问题,怎么会用这么久?”

“是不是纠错机制得专门针对这个模型做一下优化?”

“老张,你看看啊,是不是还有些问题,可以用更适宜量子计算的方式转化一下?”

“我觉得换一种思路,是不是把分辨率提高,用以互相映射的数据多了,反而会提高保真率一些?”

“总之这个时间肯定是有问题。100个量子比特啊!如果超算用时在2个小时左右,这边再怎么样也可以达到10秒以内吧?”

“走走走,分析一下数据,赶紧改改再算。”

拿着结果的寇勋一脸茫然。

17秒啊,你们为什么这么不爽?

我是谁,我在哪,发生了什么?

重生之命当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