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医仙在上 > 第575章 开启量子门

医仙在上 第575章 开启量子门

作者:楚夕照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1-01 21:51:54 来源:258中文

顾松来过一趟,见了唐远峰,和嵇宜修把后续的问题先定了框架,后续交给简玉书和廖青山过来对接就是。

回到燕京,第一时间就被倪光北喊了过去。

顾松离开的两天,他们已经凑在一起,深入地研究了这种高温超导石墨烯的各种况。

从材料本的制备工艺,到具体应用于量子计算的解决方案。

这是完全崭新的领域,他们抱着极大的,却研究得很困难。

毕竟这一块,之前的基础太薄弱了。

国内也有这方面的研究团队,也许已经思考过很多。但这么重要的东西,却无法一起共同研究。

于是,只能从已经发表的漫漫论文海中,根据现在已经突破的材料特,去思考可能的架构设计思路。

这不同于之前做任何一种芯片,也不同于之前开发任意一款系统或者软件。

一切都是从零开始。

仅有理论指导,却没有实务框架。

因为顾松想做的,不是专门用来做某一种计算的特种量子计算机。而是如同现在通行全世界的服务器和pc一样,能够通用的量子计算机。

那么这种计算机,它的计算架构怎么来实现?

这种计算架构,还要尽量兼容现在的其他硬件。

要不然,燧石科技推出一整的量子计算硬件标准?

那推广起来,得需要多少时间?什么时候才能产生效益?

茫茫多的问题摆在面前,让三人组无比期望顾松可以早一点回来。

不知不觉之间,顾松其实已经成了无可争议的研发核心。

不论是已经为院士的倪光北,还是有多年骨干科研经验的王随振,还是正天马星空精力旺盛的林耀东,都成为了燧石科技庞大科研体系中,坚定的“顾松思路”执行者。

此刻,他们都选择了相信,顾松把量子计算机作为这个阶段重要的一个项目方向,一定有了更多思考。

顾松回到燧石研究院的小会议室,看着三人整理出来的清单,看着三人有些发红的眼睛:“不会是两天没休息吧?”

林耀东点头:“睡是睡了,不过做梦也在想。”

倪光北和王随振非常同意。

顾松摇着头:“不能一直这样。东哥还好,无牵无挂,人又年轻。倪老和王哥,这么急干什么啊?我又没有定时间节点。”

“说什么场面话?”倪光北翻了个白眼,“哪些问题有思路?”

顾松看着纸上的问题,然后又放下搁在桌上,闭上眼睛用手指敲起会议桌来。

另外三个人于是都静静地等着。

顾松倒也不是故意装作在思考,其实也在想,按照合理的方式来的话,最终的成果一步步实现的路径,怎么样才合适。

其实不论燧石科技拿出什么样阶段的量子计算机出来,都足够惊艳了。

但有些东西,刚出来的时候,成熟程度也是很关键的。

量子计算机这个级别的玩意,至少不能一做出来,就进入到普通用户都能用得上的层次,它总得有个迭代的过程。

经典的计算机,最开始也只是为了解决某些特定领域的大量、繁复的计算问题。

之所以量子计算机成为某种未来点,其实也就是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人们意识到在某些领域,量子计算具有更大的优势。

这并不是说,量子计算机会在全部领域,都超过经典计算机的能力。

各有所长罢了。

顾松思考了不短的时间,才睁开眼睛说:“你们也都清楚,量子计算机在某些特定领域的表现是最好的。既然现在通用的量子计算架构还没有眉目,不如先从特定领域开始吧。”

“这个我们也想过,是一个思路。如果实在不行,这也是必须要走的路。我们就是觉得,你也许有更好的直觉判断。”

顾松听林耀东说完,就摇了摇头:“没必要一开始就试验太超前的想法。这玩意,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你们这才刚开始,就能列出这么多问题,可以想象再进一步的话,又会遇到多少难关。这东西做出来,又不是说用那么几次报废就可以了,终归是需要大量验证的。”

倪光北皱着眉:“哪个特定领域呢?天气预报、金融建模,还是更敏感的领域?不论哪个领域,都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

顾松笑着说:“神州数码在这个项目上投了不少钱,也选择了这个项目作为未来的一个战略方向。要不,我们先尝试解决一下交通问题?”

“交通问题?”林耀东说道,“最优路径规划?”

顾松点了点头,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的问题。

在非常经典的模拟游戏《模拟城市》里,最受捧、被玩家搜索最多的攻略是:如何让每个新建的十字路口不拥堵。

这个问题也长久地困扰着道路交通规划师们。每一条道路、每一个路口的通畅程度,都影响着交通系统的健康水平,进而影响着整座城市的运转效率,和每一个生活在其中的人的生活成本。

每一天的堵车带来的时间浪费和坏心,也许可以忍一忍就过去了。但把时间拉长到一年为单位,人们在路上因为拥堵被损失的时间总和,加起来能超过10个整天。

这就有点夸张了。

在交通管理上,经典计算机没有办法为五辆起点终点不同的车辆,在城市中实时规划五条最优路径,避免拥堵。

哪怕是在后来各项技术成熟之后,导航软件也只能先根据路网数据,为用户规划相对好的通过路径。顶多再通过用户手机回传的数据,显示哪些路段车辆较多,再向需要经过那个路段的附近车辆发送信息或者调整相邻备选路线。

这远称不上是最优的路径规划。

经典计算架构无法解决城市数以万计甚至数十万计的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最优路径规划问题。这是由它的算法结构天然缺陷决定的,而这个领域,恰好是量子计算的优势所在。

顾松说道:“我们首先是要在实物当中,验证量子计算架构的可行。需要的模拟数据,我可向武湖市和郭总那边要过来。我们需要搭建一台这样的量子计算架构,一步步来。”

“首先,不考虑车的况,首先根据城市交通管理系统,采用量子计算进行优化的可能。每个路口和道路中监控的数据,是能够为红绿灯智能控制提供依据的。”

“然后,我们还可以考虑,如果每一台车,都有数据联网能力的话,会带来多少进一步的优化空间。”

顾松看着三人说:“先拿这个问题练手,把可行的量子计算架构试一试。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一定解决这个问题,是要积累经验。我们的量子计算硬件架构该怎么设计,怎么优化,怎么改善稳定,可以达到什么样的使用寿命。”

倪光北总结道:“哪怕是先搭出一台量子计算机来,甭管它的大小和集成况,验证实用?”

顾松点头道:“第一台经典计算机,也占了几个房间啊。我们现在只突破了材料难关,先把量子门做出来,然后用某个问题验证它的实用。用这个问题,改善它的能,再反过来不断优化量子门的设计。把计算架构确定了,后面我们再考虑硬件的集成工艺。”

林耀东兴奋地说:“先这样试吧,先跑起来!”

王随振得意地说:“我就说了吧?还是先考虑怎么把材料做成实用的东西。晶体管都没搞定,想那么多干什么?”

林耀东和倪光北鄙视地看着他,你一个弄材料的,哪知道搞计算的人兴奋点在哪?

他们何尝不知道下一个最重要的难关在量子门上。

但面对全新的领域,他们也是想从最终应用的场景,看能不能为量子门的设计,还有运算架构提供更好的思路。

既然顾松也这么认为,那就……先开启量子门吧!

搜狗阅读网址: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