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医仙在上 > 第230章 专访播出,彻底曝光

医仙在上 第230章 专访播出,彻底曝光

作者:楚夕照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1-01 21:51:54 来源:258中文

收藏网址下次继续看:""。

在2002年夏天这个当口,办大宴请客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原因很简单,很多亲戚住在农村,没开通固定电话也没买手机。

但顾定慎既不嫌麻烦也不嫌热,愣是骑着个摩托车到处跑,通知两边的亲戚。

说起来也好笑,说是跑摩托出租多年,学车肯定不在话下。结果从去年十一月开始到现在,他愣是还没拿到驾照。

要不然,大可不必受这热天气的苦。

顾定慎甘之如饴,不管去了哪一家,都觉得那赞叹是新鲜的,是动听的,听来如饮冰泉心旷神怡,百听不厌!

这样跑了两天,总算把亲戚朋友这边没手机的请完了,中湖电视台的专访也制作完毕,正式播出了。

《传奇的开始——2002年高考中湖状元专访》。

片头标题中规中矩,编排是文科和理科状元的访问穿插着进行。

“2002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7月23日,分数查询正式开启。今年的中湖文理状元,分别被永宁一中的顾松和武湖师范附中的宁奇玮夺得。两位同学是怎样获得如此优秀的高考成绩的?记者分别赶赴永宁一中和武师附中,对顾松同学和宁奇玮同学进行了采访……”

此刻,顾松的老家、云嘉的钱志、永宁的朋友和领导、甚至武湖和燕京的很多人,都在观看着这档节目。

他们看见镜头一转,首先出场的是理科状元宁奇玮。

一个唇上留着绒须、戴眼镜的寸头男生,面对镜头有些不自然又有些兴奋。

“当记者询问起高中的学习经历时,宁奇玮同学的母亲向记者展示了满满两面墙的奖状和一大摞获奖证书。‘小玮从小就勤奋好学,一直严格要求自己。你看,每一年,都是三好学生!’”

在镜头里,宁奇玮母亲的自豪溢于言表。而宁奇玮自己,则显得比较沉默。

“看得出来,宁奇玮同学是一贯的品学兼优,谈及未来的规划,宁奇玮同学非常的清晰。‘我报的华清大学数学系,我对数学非常感兴趣,希望将来可以成为一位数学家。而且,我想研究的方向是数学与应用数学,我想将来可以通过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提升我们国家在这个方面的实力。’根据记者的了解,宁奇玮同学也是今年高考中湖唯一一位拿到理科数学满分的考生。”

“‘我做他班主任

任三年,最大的感受,就是他的规律性。有时候甚至有一种,他的时间是按照分钟甚至秒钟计划好了的感觉。’记者采访了宁奇玮的同班同学,也得到了同样的答案。”

画面中,剪辑着对他同学的采访。在这位宁奇玮身边人眼中,他是一个作息极其规律的人。准时出现在教室,准时出现在食堂,准时睡觉,准时起床锻炼30分钟。

“看得出来,这种习惯无疑对他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有影响。但另一位文科状元顾松,他的生活却截然不同。”

画面一转,首先是一大群学生的采访。

“‘不知道他平常什么样。’‘他不是我们同学啊!’‘只见过他一面,还是前不久填志愿的时候。’记者对顾松同学的采访,颇为不易。永宁一中的高三应届生,为何对顾松同学如此不了解?几经周折,我们才终于采访到顾松真正的同学。”

画面里,钱志陡然出现。云嘉他家里,钱志猛地站起来指着电视:“用我的镜头了!”

“‘我不是忽悠你们,做他的同学,有时候觉得自己跟范威一样。’这是顾松同学所在的高二一班的班长钱志对他的诙谐评价。”

钱志咧着嘴直乐。他爸妈对他翻了个白眼,好不容易上了电视,不知道说的这是什么。要不是这一年他的成绩大有长进,两人都想骂一句“你只怕是个傻子吧!”

“‘顾松啊……不好评价他,太特殊了。’顾松同学的班主任程盛老师最开始也是欲言又止,永宁一中的领导也似乎有所保留。这一切都是因为,在他的身上,还有两重身份,跳级生,以及,企业家。”

中湖电视台最终显然还是没有采纳顾松和阮雅雯的建议,把真实的顾松展现在了观众面前。做讲师,创办企业,和上市公司谈并购,成立投资基金投资知名互联网企业……

认识顾松又知道他情况的,露出了会心的微笑;认识顾松却不知道他所有情况的,张大了嘴巴呆在那;而不认识顾松的路人观众,则已经陷入疯狂。

永宁酒厂的宋经理也在看新闻,他已经站起来哆嗦了几分钟了。“不会介意的吧?不会介意的吧?只是普通的祝贺啊!”

穆国伟家中,穆邻菲同样张大了嘴巴。她知道顾松在外面做生意,但对顾松的财富规模从来没有一个概念。直到这个时候,电视台用非常直观的数字和各种新闻素

素材上的标题,才让穆邻菲对顾松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

穆国伟看着女儿的样子,心里苦笑不已。

“尽管知道,状元身上肯定有特别的地方,但知道顾松同学的真实情况之后,记者们忽然理解了,为什么顾松的老师和学校领导,会不知道怎么讲好。好在,顾松同学终于从燕京回到永宁,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顾松无语地看着自己开奔驰从酒店接他们的镜头,都被电视台的摄像师拍下而且用上了。带着记者们一路介绍一中校园的几个镜头一闪,就到了采访画面。

“‘其实我的高中阶段,是从高峰跌入谷底,然后又爬起来的。’……”

长长的一大段采访,没有删节,原原本本地把那天顾松对阮雅雯说的话播了出来。这下子不管是从时间占比,还是从人物话题性,还是人物本身的表现上,宁奇玮都毫无存在感了。

但节目组显然不这么想。

“说实话,面对这样一个特殊而传奇的状元,节目组也不知如何去评判。为此,我们特地请来宁奇玮同学,观看了顾松同学的采访片段。在了解完顾松同学的情况之后,我们试图从顾松同学的同龄佼佼者眼中,找到看待顾松同学的一种视角。”

“‘我特别认同他说的那句话,每个人需要找到自己适合的路。如果我不是因为有了清晰的方向,我做不到这么自律。’大概是英雄惜英雄,显然宁奇玮同学和顾松同学,是有共鸣的。‘不能说我不羡慕他,但只能说,我同时也很清楚他的路我走不了。所以,羡慕一下就好,我还是会按照我的节奏,继续去研究我的数学。’说起感想,宁奇玮同学非常坦诚。”

“今天这个专访,是否要这样播出,其实节目组经过了非常激励的争论。最后,我们决定真实地呈现出来,因为我们有我们的观点。”

“两位状元的真实状态,反映了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个目标,那就是怎么运用知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宁奇玮同学希望通过数学提升国家科技实力,顾松同学虽然戏言未来就是挣更多的钱,但他的社会责任感在一言一行中已经呈现了出来。”

“他希望我们不要报道他的企业家身份,避免误导其他学生效仿他。但节目组认为,把顾松同学的真实案例报道出来,如果能够激发更多的学生去思考他们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也许恰恰是让他们也有机

机会‘顿悟’的某种机缘。”

画面开始转为两人获得这个荣誉之后,学校的反应以及他们的反应,总之就是一个渲染成功气氛的环节。宁奇玮获得了来自各方的奖奖励,顾松则以向母校捐资500万元的行为进一步强化了他“状元”企业家的特殊形象。

顾松若有所思,想到正是有非常多的人被某个偶像所激励,最终有了觉悟去奋发努力,有点理解中湖电视台的想法了。

“节目的最后,我们听听两位状元对学弟学妹们的寄语。‘数学是严谨的,其实生活也是严谨的。种什么因,就会结出什么果。想要成功,必要的努力是一定要的。’‘别说大学有什么好这样的傻话,当学霸的快乐你们都想象不到。高中贪玩一时爽,但考上好大学之后一直爽。我在燕大等你们。’”

曾对顾松冷嘲热讽的实验班同学贺铭,在家中脸色苍白神情呆滞。他想起顾松当时对他说过的话:我会在燕京大学等你。燕京大学……他已经做到了,可贺铭……做得到吗?

画面的最后,是一段单纯的文字:“也许今天,我们见证了两段传奇的开始。”

顾松看着沙发上围坐的两家人笑着问:“感觉怎么样?”

“500万啊?”

“真捐啦?”

“你可真舍得!”

顾松无语,你们关注点怎么在这里?

我说的话有没有水平?我上不上镜?我厉不厉害?说说这些啊!

怨不得顾松,其实在永宁,很多人的关注点都转移到了这上面。

“我的天,永宁一中要爆发了!是不是以后考一中更难了?”

“出了这个这么传奇的校友,永宁一中这回露大脸了!”

“500万啊,这顾松真是会赚钱!臭小子,你学着点!”

钱志、姚华和姜未然在家里看着电视,想到顾松对他们的期许兴奋不已。

永宁酒厂的宋经理坐在沙发上一动不动,人家随手就捐了500万,自己用他的名头打了一整天广告,只送了两箱酒……

原本只是采访了一些边边角角料的其他媒体一下子被引爆了,这下子再也不愁没方向了。而且中湖电视台一定调这么播,他们就再无顾虑了。

可以预见,至少在中湖范围之内,顾松的名字要被爆发式宣传一阵子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