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我居然能让人变强 > 第八十六章 离京

我居然能让人变强 第八十六章 离京

作者:两百斤螃蟹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02 22:51:55 来源:258中文

明鸾成功说服了章寂返乡,但在这出发日期上却遇到了麻烦。

章寂始终有些不放心京中的局势,又想着眼下要入夏了,天气渐热,恐运着棺木上路会不方便,又担心老家那边久不通信,贸然回去诸事不便,想先派几个人回去看看情形再说,最好是把坟地也看好了,一应所需事物都备下,他们再带着棺木起程也不迟。

明鸾心想这一拖,说不定就要拖到秋天去了,谁知到时候是个什么情形?便竭力劝说章寂:“眼下看着京里还算平静,咱们家又无事,而且四婶的病情也有了好转,平日里也可以出门行走了,不趁这时候把这件大事办好了,再拖到入秋后天气转凉,谁知道四婶会不会又犯了病?到时候就算留她在京里看家,您能放下心吗?再说,虎哥儿这一年来都在温习功课,说好到了明年就要给他和鹏哥儿请一位业师来家教学。要是秋天才回老家,又不知几时才能把事情办好了赶回来,两位弟弟的功课就要耽误了!”

见章寂听了犹豫,似有所动,明鸾索性转去动员林氏。林氏心里倒是愿意的,不为别的,她在京城也有些待不下去。她如今是南乡侯府里唯一一个可以出面与别家往来的女眷,已经出了孝,身上又有诰命,今年以来,那些亲朋戚友请客吃饭的活动都是下帖子给她的,可她却很不愿意出席这些场面。她娘家原是建文旧臣,还跟吕后沾着亲,现在已经坏了事,别人家看在章启脸面上,对她还算客气,但背地里谁瞧得起?还有些腰杆子硬的女眷当面嘲笑她的。可人家给章家送了帖子来,她又不好不去,想要跟公公说,心里又有愧。不敢说出口。如今侄女儿说可以离京一段时间,正中她的下怀。

于是,在明鸾与林氏连番轰炸之下,加上虎哥儿与鹏哥儿也被窜唆了来向祖父撒娇。章寂终于答应了,叫人卜了吉凶,定于四月中旬起程,送灵返乡。

这一去,连章寂、林氏、明鸾与虎哥儿鹏哥儿兄弟在内,都要一起去,老张留下来看家。另有能干机灵的管事仆从随行。明鸾立刻就跟林氏、老张商量了,派了张路白与郭庆有这两个老成的家人打前哨,先一步往老家去探消息,打点路上食宿行程安排。章寂又叫联络文龙。

这一家子都是老弱妇孺,虽然是勋贵之家,但出门在外总要有个能顶事的子孙陪同才好,文龙是长子嫡孙,自然是责无旁贷的。

明鸾心想。文龙同去也好,省得沈氏三天两头差他去办事,不得消停。只要他不在家。沈氏差使不动袁氏,难道还能叫女儿抛头露面不成?

谁知文龙听了就有些犹豫:“母亲正病着,若我走了,她有个好歹,家里只有二娘与妹妹,只怕……”

章寂一听就有些不高兴,明鸾便刺文龙道:“大伯娘都病了这么久了,也不见有危险,哪里就差这几个月?况且袁姨奶奶娘家人在京城,真有事也不是没有求助的地方。你就只顾着担心你娘的病。怎么不想想祖父和我们这些弟妹呢?”

章寂冷声道:“也罢,不必你去了。你娘原是再尊贵不过的人,我这个做公公的也不敢怠慢了她,更不敢差你这个孝顺母亲的孙子去办事!你只由得我们这些老人孩子自去就是了,你妹妹虽是女孩儿,我看她打理这些外务。也未必就比你差!”

文龙羞得满脸通红,连忙跪下赔礼,再三保证会随行,章寂的脸色才略缓和了些。待文龙离去时,明鸾送他出二门,就小声啐他道:“大哥好糊涂!你成天埋怨大伯娘给你寻麻烦,有这么好的机会躲清闲,你怎么还要犹豫?你只管拿这话跟她直说,就算要讲孝道,也不能只孝敬母亲,却不敬祖父祖母的。”

文龙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小声道:“李家那边不知什么时候就要提你大姐姐过门的事,我若走了,二娘又在家养胎,谁来料理婚事呢?”

明鸾道:“李家再赶也不会三五天里就把大姐姐抬了去,等他们要办,再传信过去,你赶回来也不过是七八天的路,有什么好担心的?再说,这种事你还不够看,他们要商量也是找大伯父去的。”

文龙心下一想,觉得也有道理,便高高兴兴地回去了。沈氏如何反应且不说,袁氏与元凤却都说这是理所当然的大事,一边给杭州章敬那头去信说明,一边督促着文龙身边的丫头收拾好行囊。袁氏还从娘家那里求得两封信,是她父亲给章家原籍附近一文一武两位地方官的,因他们相熟,就托他们帮着照看一下章家众人。文龙将信给章寂送来时,章寂虽然觉得没这必要,但也知道袁家父女是好意,就没回绝。

一时间,南乡侯府要送先人灵柩返乡之事就转遍了整个京城,有亲友过来相送的,也有人过来报怨,比如石家就是后者。倒是常家闻讯后,派了常二太太邹氏做代表,过来送了随礼,还道:“往日我们老太太糊涂,说了些不好的话,如今她也知道失礼了,只是面子上下不来,听说你们要走,心里一直念叨呢。我带来的这一匣东西,都是姑祖母昔日在家时用过的旧物,老太太亲自备下的,交待了要请你们放在姑祖母身边,让它们随姑祖母去呢。”

林氏接过匣子打开一看,果然都是些旧簪环玉佩,便笑着收了:“难为你们费心。”

邹氏看见明鸾坐在一旁微笑着不说话,便叹道:“你母亲走了这些时日,也不知在家如何。我有心要给她去信的,又怕扰了她的清静。”

明鸾顿时警惕起来,忙笑说:“您有什么书信,只管交给我。我时常都派人去给母亲送信的,到时候一并送了去,岂不省事?母亲有信回来,也曾提过您,说在京城几年,您是难得与她相厚之人呢。”

邹氏笑笑,又叹息道:“原先她走时。我舍不得,如今连我也要走了,只怕日后还离她近些,要通信也方便。”

明鸾忙问:“您要走了?要去哪里?”

“我们二老爷才升了福建指挥同知。下个月就要上任了,离江西可不更近了么?”

明鸾心下一想,福建与江西可不更近了吗?但常家二表叔进京也有几个月了,怎么现在才升官?嘴上却恭喜了一番,笑道:“这可是大喜事呢,二表叔高升,我竟是今日才听闻!”林氏也在旁恭贺了几句。便吩咐婆子们去备贺礼。邹氏笑着推辞了一番,终究还是收下了,道:“我原是送礼来的,不想又拐了你们家的好东西回去!”说笑一番,就告辞了。

明鸾把消息告诉章寂,章寂眉头一皱,道:“这也不是坏事,他老子成天说燕王好话。可如今坐龙庭的可不是燕王!只要圣旨一下,他便是再想留在京中为燕王效力,也是无用!”

明鸾却觉得事情没那么复杂。现在的皇帝在军事上重用的都是与他相熟的亲戚,章敬、章放、章启兄弟不说,常家也是他亲祖母外家,哪有什么亲燕王不亲燕王之说呢?

章寂入宫辞行那日,皇帝的言行正好证实了明鸾的这个想法。

皇帝虽然舍不得章家人,但也知道送灵回乡乃是正事,还劝章寂:“辛苦了几年,如今好不容易安顿下来,索性在家乡多松乏些时日,散散心。朝中有朕。便是朕无能,还有燕王叔把关呢,姨祖父不必担忧。”

章寂听了他这话,怎能不担忧?只是看着他对燕王那般信任,又不好多说什么,只能暗示着提醒一句:“皇上性情宽厚。只是也别太过了,待人还是要留点防备心的好,可千万别叫人算计了去,日后悔之莫及!”

皇帝听了一怔,开始没反应过来,但很快就脸红了一红,却完全没想到燕王头上去,反而忆起了前些时候石家传出来的流言,叹了口气:“朕何尝不知道?只是想着旧日恩情,不好太过冷淡罢了。其实朕心里是明白的,日后必会多加防备。”

章寂不知他心里的真实想法,听了只以为他是在说燕王,顿时精神一振,笑道:“老臣虽然年迈,但在外头还有些脸面,虽然此去一时不能回转,但若陛下有所差遣,只管下旨相召,老臣必会为陛下效力!”

皇帝心里感动,又说了一番好话,再赏赐了好些东西,章寂才心满意足地拜辞而去。

谁知他才转身,还未出殿呢,就有个小太监飞奔来报:“陛下,不好了,武陵伯府来报,伯爷没了!”

皇帝与章寂双双震惊,皇帝还问:“怎么会呢?前儿朕问李卿,他还说老人家精神还好呢,怎么今日就忽然没了?!”章寂忙道:“老臣这就赶去瞧一瞧,吊唁一番。”皇帝应了,送走了章寂,又命人去报给皇后。

待他赶到坤宁宫时,皇后李氏已经换了素服,坐在椅上默默垂泪,见他进来,忙起身行礼。皇帝忙扶了皇后起身,安慰道:“祖父今年已是六十高龄,且又病重多时,临走前子孙满堂,听说是含笑而终的。皇后也不必过于忧伤了。”

皇后哽咽道:“祖父总挂念早逝的祖母,如今他总算与祖父团圆了……”

皇帝忙又再安抚了她一番,好不容易才将她哄得收了泪,却听得皇后道:“臣妾虽贵为一国之母,但这孝道是不分人的,祖父既去了,臣妾总该依礼守孝才是。皇上还是暂时别到臣妾这边夜宿了吧?前儿臣妾提的那件事……”

皇帝脸上的笑容一顿,淡淡地叹了口气:“我的身子你还不知道么?张宁妃与石美人已是两个可怜人,你又何苦再把你表妹拖进来?”

皇后呜咽道:“皇上吃了这小半年的药,大夫也说有起色了,往日因您只要臣妾宫中歇息,臣妾的身子又不甚硬朗,迟迟不曾有孕,早已惹来无数流言,连外臣也开始怨臣妾太过霸道了。如今臣妾既要服孝,自当寻贤德女子服侍皇上。臣妾这舅家的表妹,虽是庶出,却是个再柔顺不过的性子,从不敢多言的,模样儿也还齐整,若能得到皇上宠信,也是她的福份。”

皇帝面带不豫,就是不肯点头。皇后索性跪倒在地,哭求道:“皇上只当可怜臣妾吧!如今臣妾已成了他人口中善妒不能容人的恶妇,求皇上为臣妾日后着想,为大明江山社稷着想!您不能没有子嗣啊!”

皇帝心一痛,叹息一声,终究还是答应下来。

章寂去李家吊唁了,回到家中,就向明鸾抱怨:“李家虽然正在办丧事,可待人也太冷淡了些。我与他家好歹也算旧识,日后又是姻亲,怎么他家两个儿子就那样冷冰冰与我说几句客套话,就将我打发了?我早说这门亲不该做的,偏你大伯父问也不问我一声就应下了!”

明鸾安慰道:“祖父也别怪他们了,他家才死了老人,这会子正伤心呢,哪里有心情去招呼客人?”又问:“武陵伯死了,那大姐姐可就得三年后才能嫁过去了?到时候她有二十岁了吧?”

章寂一提这个就犯愁:“可不是么?偏又是皇上发过话的,想退婚都不行,你大姐姐这一耽搁,就要成老姑娘了。”

元凤三年后才二十岁而已,在古人是老姑娘,在明鸾心里,却还是花骨朵般的好年纪,因此她倒不觉得有什么,只是有些担心,万一三年后换了局势,李家要变卦的话,元凤又该怎么办?虽然章敬一定会给她安排一门好亲事,但元凤的心里,还是喜欢李玖的吧?

明鸾正想着,章寂忽然问了她一句:“东西都准备好了吧?咱们明日可就得起程了。”明鸾忙道:“都准备好了,张路白还捎了信回来,说路上也都打点过了呢。咱们坐船走水路,一直往出海口方向走,顺风顺水的,三四天就能到了!”

次日清晨,章家上下一早起来,就忙个不停,挑行李的挑行李,装车的装车,又有一批家人是提前到了城外庙里的,已将常氏等人的棺木装上马车,运往码头。不一会儿,文龙也过来了,袁氏挺着大肚子与元凤一起到本家来相送,章寂见了她的大肚子,又示意林氏嘱咐了她好些话。

不多时,太阳已经升到老高了,老张来报说辰时已过,章寂便下令启程。于是章家一行人,坐车的坐车,骑马的骑马,浩浩荡荡地往城外码头走去。

有人将消息报到了燕王府,燕王便对王妃笑了笑:“如何?你那日还抱怨说翰之挑的这个媳妇不够斯文稳重,依我看,只这机灵一项就足够了。”

燕王妃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我看人的眼光自然不如王爷的,这章三姑娘,表面上看不出来,倒还真有些小聪明。那日我说了那些话,见她只是虚应着,只当她没听明白,不成想第二天就传出消息说章家要回乡了。我想翰之那孩子,素来就爱装憨的,没想到挑中的媳妇也是这等人,倒真真是一对儿了!”

燕王弯了弯嘴角:“装憨没什么,知本分就好。两个都是好孩子,我不会亏待他们的。”(未完待续)RQ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