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我居然能让人变强 > 第八十二章 流言

我居然能让人变强 第八十二章 流言

作者:两百斤螃蟹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02 22:51:55 来源:258中文

仿佛是印证了章寂的话一般,临国公府的丧事才开始,孙媳妇气死太婆婆的传言就火速宣扬开来了。

而在传闻中,孙媳妇沈氏之所以会顶撞太婆婆,却是因为她在新婚夜向丈夫宣称自己与皇上有首尾,命他不许亲近自己,不料石家人都是有气性的,闻言也就冷落了她。她见夫家人人都不把她放在眼中,又不服气了,因看不上婆婆,便闯到病重的太婆婆面前,威胁说要是石家再敢怠慢她,她就去告御状,横竖以皇上待她的情份,石家断然逃不过去的。临国公夫人就是因为被她这番话气得狠了,才会吐血晕过去,不到一个时辰就咽了气。

本来,临国公夫人石章氏之死既有沈昭容顶撞的缘故,也有其次子石二老爷夫妻的责任,只是他们哪里敢声张?闻见府中有传言,把责任都往沈昭容头上栽了,其中细节处,仿如亲见一般,也不知是哪个泄露出去的。他们也乐得顺水推舟,让沈昭容成了逼死太婆婆的恶妇,顺便将自己留下的蛛丝蚂迹都给抹去了。

随着传言越演越烈,京中上下都义愤填膺,倒也没几个怀疑这事儿不是真的,毕竟沈昭容未出阁时就有恶名,传言的内容又是她有可能干出来的事,便是有人上临国公府去祭拜时,沈昭容跑出来哭着说她没干过,人家也不信了。不过七八天功夫,全京城的人都认定她害死了太婆婆,不由叹息石家背运,娶了这么一房孙媳妇,又有人想起这桩婚事乃是御赐的,沈昭容能在夫家横着走,也是仗了皇帝的势,便忍不住在暗地里嘀咕皇上行事有失厚道,若果真对表妹有情,就正正经经纳人入宫。那沈昭容虽不堪,但若位份低些,不享尊荣,又不干涉前朝之事。那也不过是皇上的私事罢了,如今将其赐给臣下,纵容其气死长辈,哪怕石家曾经向建文伪帝投诚,也有些过了。

皇帝听说了这些闲言碎语,心里郁闷得不行。他哪里纵容沈昭容顶撞太婆婆了?当初沈昭容与石家长孙成婚当日,他还派了内侍前去颁旨并送礼。让他们和和美美做对恩爱夫妻呢,万万想不到沈昭容居然会在新婚夜对丈夫说出那番话来——他倒没怀疑这件事的真实性,石家长孙在京中一向名声不错,人人都说是个温文知礼的好孩子,若不是出身不好,必然是一等一的好女婿人选,而沈昭容婚前又对入宫做后妃之事十分执着,可见定是她不知好歹。仍旧存有妄想,才会对新婚夫婿说那等混账话的。

虽说这门亲事乃是临国公亲自求下来的,但沈昭容名声坏了以后。仍旧坚持要石家接受这门亲事的毕竟是皇帝自己,他也有几分心虚,连连赐下了许多东西,安抚石家,又升了石家的国公爵,本来是三等国公府,一下就升到了一等。石家便是有满腹怨气,见此也有些惊喜,心想有了这个把柄在,皇帝日后想必也不会轻易对他家动手。不然就要叫世人说他是公报私仇了,顿时约束家下人等,不许他们再乱嚼舌头,拿家中小主人的丑闻说嘴。

只是不知为何,这传言不但没能压下去,反而传得更厉害了。等到“三七”过后,还添了新内容,诸如石家得了皇帝的赏赐,为了虚荣不再追究孙媳妇气死婆婆的事啦,还有世子夫妻与弟弟弟媳为亡母的嫁妆整日吵闹啦,也有世子夫人贪财,克扣府中为国公夫人丧事拨出的银子啦,也有石二老爷与石二太太暗中联络收买族人,想要逼老父更换世子人选啦……关于石家的传言是一拨一拨的,因事事都有佐证,平日行事也不十分慎密,只要有心人一打听就能发现马脚,叫京中人等听了都大摇其头,只觉得临国公府这样的老牌勋贵人家,居然也这般没规矩起来。可怜临国公夫人,生前被不肖孙媳气死了,死后亲生儿子媳妇还要打她的脸,居然连她的身后事都克扣上了。

石家人听了这些谣言以后,可以说是火冒三丈,立即命人去查,但查来查去,不知打骂了多少下人,却始终查不出源头,只知道是府中下人泄露出去的,要问这些下人是怎么知道的,他们却都说人人都这样讲,还有人证物证在呢。临国公与世子被这事儿闹得焦头烂额,却无计可施。

这些流言章家自然也知道,石家父子三人都曾先后来向他求助呢,只是章寂早有准备,不管他们说得天花乱坠,只推说自己病了,不方便管别人家的闲事,他们要是纠缠不清,他就装着累极了坐着睡过去。他是个老头子,又一向身体不好,谁也挑剔不了什么。况且石家人正求着他,即便知道他是故意的,也不敢翻脸,只好按捺住脾气,恭恭敬敬地退了出去。

不过他们走后,章寂却私下对明鸾说:“我就知道会有这种事!他们好蠢的人,明知道外头已是传得沸沸扬扬的,还要在家里大肆追查,一天下来打了几十个人,听说还有人打得厉害了,不知几时要断气呢。这不是明摆着告诉人他们心虚么?!也不知是哪个在背后推波助澜,要寻他家晦气!”

明鸾却想起了石家长孙以及隐在背后的郭钊、曹泽民等人,正疑心会不会是他们在暗地里搞鬼,章寂就已经想起他们来了:“说来郭钊那群人,上回写了信来叫我们帮着隐瞒他们的身份,只说是想要护住石家长孙,而石家长孙这回又受了些委屈,难道他们是在为他出气?”

明鸾张张口,干笑道:“可这是为什么呢?石家长孙只是受气罢了,他平日也没少受气,也不见怎么样,这回倒闹大起来。”

章寂听了也有些迟疑:“确实,这是为什么呢?若是为了那孩子,万没有把他老子和祖父的名声都坏了的道理。若说他受了委屈,那也该冤有头,债有主,找上沈丫头与……”顿了顿,他倒吸一口冷气:“莫非……他们原就盯上了皇上?!怪不得……那日我们虽在国公府听到他们小两口拌嘴的话,也有旁人听见。但只要你姑祖父他们不傻,就该知道约束家下人等,不许外传才是,便是要外传。也不该将皇上搅在里头。可没两天功夫,这些流言就满京城皆知了,寻常传言哪有这般快?还有石家那小子,换作别人,受了这样大的气,怎么也要闹上一场的,可他除了那日跟沈丫头吵了几句。便一直不吭声,即使有人问他,他也不说没有,偏摆出一脸欲言又止的神情,反叫人更信传言是真。我往日只道他是有忌讳,不敢明说,又忍不住气,如今想来。却是他故意为之!他果然是冯家的种!郭钊等人也不是好货!”

章寂越想越觉得不对,猛地站起身:“我要把这事告诉石家去!”

明鸾忙拦住他:“祖父虽是好意,但这事儿我们没有证据啊!郭钊和曹泽民派到石家长孙身边的人。我就只认得一个,还被石家撵了,如今又有什么证据说事情是这些人所为?要是没证据,石家长孙又喊起冤来,我们该怎么办?祖父这些天一直对他家的事敬而远之,若是这回管了一次,以后可就摆脱不掉了!”

章寂愣了愣,跺脚道:“那也不能眼睁睁看着皇上吃亏啊!”

明鸾便劝他:“要不咱们再观望观望?或是私下提醒皇上一声?如今事情已经闹大了,石家本身就不干净,即使有人在背地里捣鬼。也不是在瞎传啊!若不是他们自己做错在先,别人还能泼他们脏水?”

章寂想到石家父子先后来求自己时的嘴脸,心也凉了,坐倒在榻上,长叹一声:“我苦命的妹妹啊——”

章寂还有盘算着什么时候进宫见驾,提醒一下皇上。燕王就先行动了。他在朝上向皇帝指出,此事必有人在暗中推波助澜,为的就是破坏皇帝的名誉,但皇帝对小沈氏是绝无私情的,满朝皆知他为了避嫌,还为她亲赐了婚事,而这门婚事也是石家主动求来的,绝没有皇帝硬逼石家接受的说法。流言会传得如此荒唐,石家实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云云。

燕王之举倒是大出朝臣意外之外,即便是那些疑心他有不臣之心的老臣,也不得不承认燕王的话为皇帝洗脱了嫌疑,维护了皇帝的名声,一时间,倒是转变了原先的看法,开始反省自己等人对燕王是不是太过苛刻了。

而皇帝对燕王则更感激了,并且对自己这段时间未能在朝臣面前维护这位对自己有大恩的好叔叔而愧疚不已,立时就表达了一番感激之情,表示要大大赏赐燕王一番。燕王却当廷婉拒了,指出如今朝廷不宽裕,有钱还是用在民生上吧,不必赐给他,若皇上果真觉得要表表心意,就赏他一幅字之类的,已经很好了,当下最要紧的还是先把流言给澄清的好。

皇帝与朝臣们都对燕王的高风亮节赞叹不已,忙不迭照着做了,不但命锦衣卫插手调查事情真相,还由皇帝亲口封了燕王一个“贤德王”的称号,并且许他上朝时坐着听政。燕王再三婉辞,皇帝再三要求,老臣们再三劝说,最后还是两位宗室王爷看不过去了,才劝说燕王接受了这项恩典。

但燕王接受是接受了,上朝时仍旧站着,不过是站在那张椅子旁,只有感到累了才会坐上去,而且下朝后,还会跟人说起,自己打仗多年,腿上受过伤,不堪久立,若是大朝时间短,还可以支撑,时间一长就真的撑不住了,骨头酸疼得很。皇上又愧疚了一番,天天将太医院的院判派到燕王府去为他看诊。朝臣们也不再猜忌,反而想到他年纪轻轻就落下这一身的毛病,都是为国征战所致,便也对他添了几分怜惜,对他的态度越发和缓了。

且不说燕王在朝廷中的处境如何好转,那锦衣卫插手调查石家流言之事,居然查出了叫人大吃一惊的结果:不但流言所指之事,件件都是真的,石沈氏能闯进太婆婆的居所气死老人,居然是石二老爷夫妻暗中指使丫头婆子们放她进去的,目的是为了让临国公夫人恼怒,对丈夫儿子给长孙娶回这么一个恶媳妇更生气,主动向其兄长南乡侯章寂求助,让章寂插手,教训临国公与世子一顿,顺便让前者革去不孝长子的世子之位,自己就可以受益了。

调查的最终结果,石家人是吃鸡不着蚀把米,临国公不但被人笑话是个糊涂的,求来了恶孙媳,气死了老妻,连两个儿子都不是好货,一个贪财,连亡母丧事要用的银子都要克扣,又与胞弟为争亡母的嫁妆吵闹不休,另一个则是连亲生母亲的性命都不顾,就只顾着算计亲兄长的世子之位。斗到后来,两兄弟都受了皇帝的训斥,身上的官位被抹了,只能闲赋在家发霉。而临国公脸上无光,也借口家有丧事,闭门谢客。那些流言虽然纷纷扰扰的,但很快就不再有人提起皇上与沈昭容如何如何,顶多只是笑话石家人脸皮厚、品行不堪而已。

章寂看着形势的变化,不由得松了口气,虽然疑惑燕王为何会站出来替皇帝说好话,但想起燕王往日为皇帝做的事,他也不得不感叹:“只要那人不想着皇位,倒也是为名副其实的贤德王。”

明鸾却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但又不好说出来,心里便抱怨朱翰之,去了京城这么久都没回来,害她连个能商量事的人都没有。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石章氏的“七七”,依礼该出殡了。章寂却不耐烦搭理石家人,但想到这是亲妹子的最后一程,仍旧过去相送了。他命林氏看家,带着明鸾坐了马车,随着石家大队人马到了城外十余里处,看着石章氏葬入石家祖坟,哭了一场,便觉得身体疲倦之极,有些支撑不住了。

明鸾打发了人去四周打听,知道石家人都到他家祖宅里歇息去了,附近都是石家族人聚居,倒是一里半外有座道观,可供人借宿休息。她便回明了祖父,与他一同坐车过去,给了道观的人几两银子,打扫出几间干净的静室来,扶了章寂入内休息,又出来准备斋饭。

正忙碌间,下人来报,石家长孙来了。

章寂倚着床架,看着跪倒在面前的外甥孙子,有心要教训一顿,但想起妹妹,又将话咽下去了,沉默了半晌,才道:“你祖母直到咽气,还放不下你,你若是知道好歹的,真有孝心,就好生过日子,别闹得人仰马翻的,叫外人看了笑话,让你祖母到了九泉之下还要为你操心!”

石家长孙抿抿嘴,哽咽道:“外甥孙子如何不知?只是……到底意气难平!”

章寂心中咯噔一声,暗暗叹息:“果然是他!”(未完待续)RQ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