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我居然能让人变强 > 第三十一章 对策

我居然能让人变强 第三十一章 对策

作者:两百斤螃蟹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02 22:51:55 来源:258中文

老爷子发了话,安国侯章敬又没说不行,下人们自然只能听从陈氏的分派,收拾行李,整理旧宅。一时文龙与元凤也听说了,慌忙赶来相劝。但无论他们好说歹说,章寂仍旧坚持要搬走,文龙下了跪,元凤哭了,也只换得祖父几句安抚,让他们偶尔回旧宅陪他小住,就住从前他们住过的屋子。

文龙与元凤无奈地离开了东园,兄妹俩对视一眼,都有些犯愁。文龙叹道:“想必是父亲又做了什么事,惹祖父不高兴了。我方才进门时听说,陈家五老爷送了一批咱家当年被发卖的旧仆回来,父亲却极冷淡地把客人打发走了,惹得三婶与三妹妹都发了火。这事儿说来也是父亲糊涂,陈家于咱们章家既是姻亲,又是恩人,何必这样冷淡?”

元凤皱起眉头道:“我也不知为何,父亲从前对陈家还算热络的,如今怎的忽然冷淡起来……若不是陈家,这一大家子人当年未必能保全下来,更何况,也是陈家帮忙,我们才与祖父、母亲取得了联系,更寻到了今上的下落,使得燕王殿下的计划得以顺利进行。于情于理,父亲都该对陈家客气些的,哪怕是心里实在不喜欢,也该把面上功夫做足呀!”

文龙摇摇头:“如今我们在这里猜测再多也是无用,倒不如去二娘处探探口风?”

兄妹俩于是去了袁氏的院子,才进门就见屋外一丈远的地方站了两排人,从袁氏亲信的大丫头到管事的娘子们都在,不由得对视一眼。那两个大丫头见他们兄妹来了,忙带着众人上来行礼。元凤问:“二娘可在屋里?”

其中一个大丫头墨香便答道:“侯爷来了,正与二夫人在屋里说话呢,叫我们不许去打搅。”

元凤猜想父亲大概是为了祖父的事过来与袁氏商议。便对墨香说:“你去报一声,就说我和哥哥过来了。”

墨香照办了。不一会儿。袁氏亲自打了帘子出来,笑问:“怎么这时候过来了?哥儿这是才下学?大姑娘,厨房那账可对好了?”

元凤应着:“已经对好了,差了七两一钱二分银子。我瞧那葛家的眼神不正,猜想定是她贪了去。已经打回去叫她重算了,要还算不准,就让她包赔。若只是贪上一钱几分。我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可胆敢贪没这么多,这样的刁奴断不能容!”

袁氏露出微笑:“大姑娘做得对,管家就得刚柔并济,恩威并施,一味严苛不好,但也不能太过仁厚了。”

文龙看了看屋里章敬的神色。压低了声音:“父亲可是为祖父要搬回旧宅的事生气?”

袁氏暗暗给他使了个眼色:“侯爷劝了老太爷许久,老太爷都不肯改主意。如今侯爷正在生闷气呢,你们兄妹好好劝劝他。”

文龙行了个礼,便带着妹妹前去拜见父亲。章敬只抬了抬眼皮子,方才他已经听见袁氏和儿女们的对话了,便单刀直入:“都听说了?可去见过你们祖父?他老人家怎么说?还是不肯改主意么?”

文龙元凤对视一眼,都低下了头:“祖父说,我们兄妹闲暇时可以时常回旧宅小住,陪陪他老人家,就算是孝顺了,别的就……”

章敬冷笑一声,又生起闷气,过了好一会儿才道:“这屋里没有外人,我也就不藏着掖着了,你们祖父辈份大,从前在京城虽算不上数一数二,但如今死的人多了,他的份量就不一样了,今上对他想必是言听计从的,就连燕王殿下到了他跟前,也要行个晚辈礼,有些事,他老人家不好卷进去。”

章寂乃是先帝的连襟,悼仁太子的亲姨父,当今圣上要称他一声姨祖父,就连燕王也得视他为长辈。他若是犯了什么大错,或者为人行事不靠谱,那些宗室皇亲自然可以不把他放在眼里,但他持身甚正,又因悼仁太子一事受过大罪,还对圣上有救命大恩,无论朝野民间,都将他视作大忠臣。一旦燕王有意皇位之事让他知道了,即便圣上有心相让,他进谏说不可,圣上说不定就会打消了主意。到时候即便燕王顺利夺得了皇位,好名声也得大打折扣。一个不好,就得牵连章家所有人,长房一家自然逃不过去。

就因为这一点,章敬急切地想要将老父掌握在手里,连兄弟们也不例外,若两个还活着的弟弟太过有出息,太过有权势,又站在老父这一点,对他可不大妙。这四年里他拼了性命打仗,又冒着被建文帝抄家砍头的危险投奔燕王,图的是什么?皇位的更迭,既是危机,也是机遇。

章敬的想法,在座众人都是心知肚明的,袁氏没有出声,她一向不会轻易显露对政事的看法,元凤倒有心说点什么,但看了兄长一眼,又闭上了嘴。最后是文龙开了。:“父亲,您的顾虑,孩儿们都明白,只是祖父与叔叔们都是活生生的人,有些事,不是您想瞒着,就能瞒得住的。就算压制着他们,也难保他们私下不会有什么想法,嘴上不说,心里却记恨着您。再等到日后换了天,难道祖父还会不知道么?若到时候再闹出点事儿来,反倒不妙了。不如慢慢儿的透点您的意思给祖父知晓,他老人家念着儿孙们,断不会犯了糊涂,告发我们的!”

章敬一脸的恨铁不成钢:“你知道什么?!我不怕事情成了之后他会做什么,就怕事情还没成他就闹出来!你以为今上能抗得住么?他没人,没势,全是靠燕王捧着才坐上了那个位子的,一旦燕王拿定了主意,他抗不住!横竖是迟早的事,你祖父年纪大了,老糊涂了,看不明白,可我们却不能由着他胡闹!若是燕王心里记恨上了,你以为我们家会有什么好下场?!你以为我为的是自己么?我有什么可害怕的?要出身有出身,要军功有军功。要人脉有人脉,我是为你担心!怕你的前程被你祖父一时犯糊涂就给葬送//最快文字更新无弹窗无广告//了!”

文龙心头一惊。细细一想。不由得羞愧难当。说实话,他知道了父亲的行为,心里也是不以为然的,觉得他做得太过。不利于家族和气,祖父受了那么多年的苦。很该享些清福了,其余几房的叔婶与弟妹们又不曾与长房作对,何必这样逼着?但听了父亲这番话。他才明白了对方的用心良苦。他不由得跪倒在地。哽咽道:“儿子不孝,竟不能体会父亲的苦心。”

章敬无力地挥挥手:“罢了,你才多大年纪?能知道什么?下去吧,好生读书。这一时半会儿的,你祖父还没走,你就多去他跟前哄哄。劝他留下来。若实在不行,日后你们兄妹怕是得常去旧宅住着。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你祖父和其他几房人脱了长房的掌控,在我们不知道的时候生出些事来。”

文龙躬身一礼,告退出去了。元凤心里害怕,也跟着退了出来。到得院门外,兄妹俩相视一眼,都露出了忧色。

元凤叹道:“这可怎么办呢?父亲似乎没有让步的意思。”文龙则叹说:“若是为了我,让祖父和叔叔婶婶与弟弟妹妹们受委屈,即便我得了风光,又有什么意思?一族的荣耀,可不是光靠我一个人有出息就够了的。”

“侯爷也是一片爱子之心。”他们身后传来袁氏的声音,兄妹俩忙回头行礼,袁氏微微笑着扶住他们,柔声道:“侯爷也是心急,说话就冲了些,其实他本意不是如此。只是没想到其他几房的人会与他有这么深的隔阂,他又不能将实情说出来,只能憋在心中,以至于行事越发急躁了,叫人拿住了把柄。”

文龙求她道:“二娘能不能想法子劝劝父亲?其实祖父他老人家未必就会为了今上舍弃咱们这些亲骨肉,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呢?只要祖父睁只眼闭只眼的,事情不就缓和了么?”

袁氏叹息着摇摇头:“侯爷如今是一点险都不敢冒了。原还想着,等今上登了基,就派人将老太爷他们接回老家休养的,没想到他们比侯爷还早一步到了京城,如今又不好再提将人送回老家的话。事情会到这一步,侯爷急躁是一点,三房的太太与姑娘脾气大,又是一点。若没有她们从旁怂恿,老太爷是不会决定搬走的。”她看向元凤:“你们姐妹若有机会在一处说话,你多劝劝三姑娘吧。她如今没了父亲,又没个亲兄弟,母族不显,若再得罪了叔伯和堂兄弟们,日后可怎么办呢?”

元凤皱起眉头:“可这事儿……原是父亲理亏在先,三妹妹从小脾气就大,如今越发有主见了,还占了理,这叫我从何劝起?”

袁氏淡淡地说:“即便她占了理,对着长辈如此说话,也稍嫌无礼了些。我们都知道,她这几年在乡下受了不少苦,日子艰难,教养上难免会有所疏失,我原想着派两位嬷嬷去教一教,可她又不肯接受。我瞧她与你还算亲近,你身为长姐,教导她一些道理,也是应该的。”

元凤忙应了,又道:“我教导她是应该的,只是……”她犹豫着看了兄长一眼,文龙便替她说了:“三房已经决定要搬走了,二房与四房也是,在他们离开之前,还请二娘待他们客气些。如今几房人已经有了嫌隙,事情既成了定局,也该好生修补一下关系,总不能让一家人从此生分了。”

袁氏苦笑:“你们当我愿意么?我嫁给侯爷这几年,待人接物何尝出过差错?只是侯爷有意如此,我也不能违逆他的意思啊!”

元凤与文龙对视一眼,心中都惊诧不已:“这是为何?”文龙马上想到一个可能:“是担心二叔与四叔官职太高,日后会有妨碍么?可那不是更应该笼络着……”

袁氏打断了他的话:“这只是其一,问题在于,三房不肯听话呀!本来三姑娘是嫡出的独女,生得不错,年纪也渐渐长成了,只要接下来两三年里好生调教着,日后便又是一位出挑的千金,若能结得一门好亲事。也好给你们兄妹添个助力。可她不听话,又事事挑唆着老太爷与侯爷对着干。甚至把二房的人也拉拢过去了。若不给她一个下马威。她日后只会越发嚣张的。侯爷只是没想到,老太爷居然真会被三姑娘说动罢了。”

文龙与元凤都皱起了眉头。他们兄妹,一个是天天都要忙着读书,闲了也要出门访友。另一个帮着袁氏管家,也没太多时间跟堂姐妹们联络感情。听了袁氏的话,隐隐觉得好象真是这么一回事,又觉得明鸾好象没那么糟。只是袁氏在他们心中一向是个好庶母。她这么说了,他们也没多怀疑。元凤眉头皱得更紧了些:“我会好好劝劝她的。”

从此元凤就真的天天腾出时间来,找明鸾聊天去了。明鸾正忙着搬家的事,哪里有时间应酬她?初时觉得她不讨人厌,说说话解闷也行,只是听了几天。总觉得她似乎有指责自己对章敬无礼、教训自己的意思,心里就添了堵:“大姐姐说这些话做什么?难道我说的不是实话?长辈做错了事。若时时想着那是长辈,就为尊者讳,那比长辈更长的长辈又怎么办呢?您说我对大伯父无礼之前,不如先讨论一下大伯父对祖父的礼数问题?”

元凤无奈地看着她:“你总是这样,非要与我辩驳。我又没说我父亲做的都是对的,只是为人儿女,不好说父母的不是。可你对父亲说那番话,是真的于礼不合啊!我不是要责怪你什么,只是担心你日后罢了。我们女儿家,名声最要紧,在闺阁中就要守闺阁的规矩,若叫外头的人知道你曾经对亲大伯说这些话,你的名声就要坏掉了。你还这么小,一旦名声坏了,日后可怎么办呢?”

明鸾笑了笑:“你是担心我嫁不出去吗?你放心,就算嫁不出去,我也能养活自己。”

元凤都快愁死了:“我不是与你说笑!三妹妹,你早年在京城时年纪还小,后来又在乡下住了几年,不知道这些世家大族的规矩。我何尝不觉得那些规矩太严苛?可人人都是这样的,你又怎能超脱呢?”

明鸾开始不耐烦了,瞥见细竹在门外晃了晃,心下一喜,便端起了茶碗:“多谢大姐姐提醒了,我会好好想你的话的。只是我现在很忙,不能陪你闲聊了,真对不住。”

元凤噎住了,但明鸾都说了会好好考虑她的话,又明摆出没空陪她继续说话的意思,她又能怎么办?总不能死皮赖脸地留下来吧?她还没这么厚的脸皮,便起身道:“既如此,我就先回去了,明儿再来看你。”

明鸾头疼地送走了她,心里开始考虑要不要找个借口躲出去,避开这位唐僧姐姐了。

细竹跑了进来,左右望望,冲明鸾笑了笑。明鸾见状也露出喜色:“放心,大姐姐要跟我谈话前,就把其他人都打发走了。她是这府里的娇客,说话比我好使,屋里屋外一个人都没留下呢!”

细竹听了忙禀道:“奴婢去了五舅爷那儿,把姑娘的意思告诉他了。他初时是拒绝的,但经我再三劝说,还是答应了下来。估计最多两三天,就会和五太太一起搬进姑娘那宅子去!”说完了她又喘起气。明鸾忙倒了杯茶给她,拉她坐下:“别急,先喝口水慢慢说。”

细竹喝过水,喘过气,才继续笑道:“我劝说五舅爷的时候,我哥哥去找了侯爷,侯爷说,刚得到底下人传回来的信,说过不了几天四老爷就能到家了!”

明鸾大喜:“真的?那你们侯爷派的人也把事情都跟他说过了吗?”见细竹点头,心下更是欢喜。

据细竹说,章启从朱翰之派出的人那里知道了林氏为他生下长子一事,十分激动,恨不得立刻飞回来看老婆儿子,朱翰之派的人只稍微暗示一下章敬的态度,他就立刻打发人去西北向常家送信去了,在信中他明言道,既有了嫡长子,为了子嗣的名份,就必须和前妻复合,因此不能履行与胡家的婚约了,要请舅舅舅母谅解,同时在路过北平时,火速修书一封,借由燕王府的管道给燕王送信。

虽然朱翰之早已把事情通知过燕王了,也得到了燕王的谅解,但章启亲自表态,终究是不一样了,更何况他还亲自修书给常家说了后来结的那桩婚约的事。他若是在进京途中就送出的信,那等他到了京城,章敬知道了再想补救,可就来不及了!

明鸾在心中暗暗叫好:“四叔,您老人家果真是个有担当的,放心吧,我会多多在四婶和鹏哥儿面前为你说好话的。”

拿定了主意,明鸾又问细竹:“那朝廷发还南乡侯府产业的事呢?你们侯爷可有说什么?”

“侯爷说,契约当日是连同圣旨一起送进府里的,若是那时候是由侯爷收着,那他也没办法。但他说,会帮忙打听东西是不是能对得上账。”细竹顿了顿“不过侯爷也说,当日抄没的东西,多一半都没了下落,如今赐还的东西有许多都是拿别的顶替的,当中说不定就有缺斤少两的,如今户部还有几个前头留下的钉子在呢,谁知道有没有猫腻?”

明鸾弯了弯嘴角:“那就行了,我等你家侯爷的好消息。”眨眨眼,又歪头问她:“你们侯爷忙不?我总是拿这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去烦他,会不会碍他的事?”

细竹笑了:“我的好姑娘,侯爷闲得很呢,您不去烦他,他才会难过。他将奴婢兄妹送过来,就是想你日日烦他!”

明鸾抿嘴笑了,背过身去,掩住耳根处的一抹绯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