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我居然能让人变强 > 第十七章 赏赐

我居然能让人变强 第十七章 赏赐

作者:两百斤螃蟹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02 22:51:55 来源:258中文

新君是个性情仁厚的好人,同时也是个知恩图报的好人,凡是曾经帮助过他的人,他都会记在心里,然后在力所能及的时候,就大大地回报对方。

这是明鸾在听说了家人进宫的经历之后,得出的结论。

此番入宫,新君先是向章寂表达了一番感激之情,继而为自己入京后一直未能腾出空来见他们而道歉,接着又问起章寂等人这些日子的经历、身体状况等等,虽然期间也询问了沈氏的病情,但并没有让她凌驾于章寂之上,让沈氏私下颇为失望,只能拿规矩礼数来安慰自己。但紧接着,新君就问起了章寂在安国侯府长子家中住得舒不舒服的事来。

这个问题让章敬有些紧张沈氏有些蠢蠢欲动,但最终还是被章寂几句轻描淡写的话带了过去。新君听了,没有循旧例夸奖章敬,反而还颇有深意地看了他一眼,叹了口气,然后微笑着对章寂道:“姨祖父的儿孙们,自然会孝敬您的,又怎会对您有丝毫怠慢呢?是朕多心了。”然后将南乡侯过去的旧宅与当年被没入官中的财物赐回给章寂,并且表示,南乡侯世子的爵位归属,会听取章寂的意见。

南乡侯府旧宅早在建文登基后不久,就被赐给了一名有拥立之功的大臣,那大臣有一大家子,兄弟子侄也有不少人出仕的,因为跟几位藩王攀上了关系,加上家大业大,在建文倒台后,勉强生存了下来。也因他们没有明显的罪名,为了稳定大局,无论是燕王还是朝臣,都不打算追究他家曾经拥立建文的事实,所以他家仍旧得以在那旧宅中安稳度日。直到十来天前,有人告发他家几个成员在六部当差时曾出过大纰漏,既有贪赃枉法私吞公款的也有中饱私囊以至于大型水利工程成为豆腐渣的,年轻一辈中最有出息那个子弟,还被人发现了私通父妾的罪证。短短三天内,原本显赫一时的官宦世家便如大厦倾倒老一辈的丢官去职,有一个甚至被判了秋后斩首,年轻一辈的也有几个被革了功名,名声还臭不可闻,连家中的姐妹女儿也都受了连累,其中一个向来以嚣张任性出名的女儿,才出嫁一年就被夫家休了回来。

没了官职,这家人自然不能再住在那“御赐”宅子里了,皇帝将房产收了回去,又问户部是否已经将原本属于章家的财物清点妥当,得到了肯定的答案,便顺势归还给了章寂。

这对于章寂而言,自然是意外之喜,那毕竟是他住了几十年的家而且没入官中的财物里,也有不少很有纪念意义的东西,能够拿回来他就真没什么遗憾了。

这同样也是一种象征新君对章家的宠信的恩典,他怎会不欢喜?

但章敬的想法却要复杂得多了。本来嘛,老父是在他府中住着,新君赐还旧宅,那老父是不是要搬走?还是随心行事?万一他有什么事惹恼了老父,老父威胁说要搬走,连落脚的地方都是现成的,到时候为难的就是他自己了。还有,新君方才那句话是什么意思?难不成他听说了前些日子章家发生的事?

章敬犹自猜疑着,但陈氏、明鸾等人听说了消息却都欣喜不已。陈氏眼眶含泪:“媳妇儿只当这辈子都回不去了呢!”玉翟、周姨娘则直接呜呜哽咽起来。

章家旧宅对她们来说,是居住多年的地方,感情自然是不一样的。明鸾穿越后只在那宅子里住了十来天,没那么深感情,她想到的是朱翰之说过的话,心道:莫非是他在新君面前进言的?又觉得自家母女若是能搬回旧宅去就不用再看长房脸色度日了,就算那袁氏再帮章敬对付三房,也不必害怕。于是她便问章寂说:“那咱们几时能搬回旧宅子去?”

章敬再也忍不住了:“在这府里住得好好的,又搬回去做什么?虽说皇上将宅子赏回给我们家,但毕竟让外人住了几年,如今也不知里头是个什么境况,即便要回去瞧瞧,也要等过些日子闲下来了,派人过去收拾整理一番,才好请父亲移步呢。”又面带笑容劝章寂:“老宅再好,也比不得这新宅子,处处都是儿子命人精心布置好了的,您老人家就给儿子一个尽孝的机会吧。这几年,儿子与您隔了几千里远,无时无刻不在盼着有朝一日能得享天伦之乐呢。好不容易一家团圆了,您又怎能弃儿子而去?”

明鸾暗暗打了个冷战,只觉得大伯父忽然肉麻起来,便偷偷去看章寂的表情。只见他神色淡淡的,既没有气恼,也没有讽刺,仿佛只是在说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有人住过,意味着房屋一直有人打理,不会太破败,要收拾起来也容易,其他的,日后慢慢修缮就是了。毕竟是圣上赐还的,总不能丢着不管,那岂不是有负圣恩么?过两天先派些人过去整理一下,日后得了闲,我再去瞧瞧。”却没说会不会搬回去长住。

章敬面露喜色,忙答应下来,明鸾却十分失望。这么看来,祖父是不打算正式搬回旧宅,可他不搬,三房又怎能搬呢?她暗自烦恼着。

就在这时,门房来报说宫中使者来了。章敬连忙站了起来:“想必是皇上的赏赐到了。”又命人摆香案,章家众人连忙前去迎接。

下人也去通知了沈氏,但过了半晌才回来道:“夫人说她身上不好,今日进宫一趟累着了,不能起身。”章敬的脸色又阴沉了下去。

今日来送赏赐的内官并不是别人,正是多年来一直在新君朱文至身边不离不弃的胡四海。因为与章家打了一段时间的交道,也算是相熟,本来正与章寂父子说笑的咋一听下人这么说,脸上便是一僵,渐渐地收起了笑容。

无论沈氏是不是皇帝的姨母,又在皇帝面前多有体面,都不过是个臣子之妻,如今圣旨下达了她身为安国侯夫人,很该和全家人一起出来跪接,如此拿大,也未免太不识相了。而胡四海如今水涨船高俨然已是宫中内官第一人,是名副其实的大内总管,他去哪家勋贵大臣府上,不是主人家倾府来迎的?此刻只觉得沈氏怠慢,再想到从前沈家的所作所为,他心里已经恼了,便皮笑肉不笑地说:“章夫人累着了?先前在宫里瞧着不是很精神么?跟皇上说话时,听着声(书书屋最快更新)音也十分洪量,端得是中气十足呀!怎的才一会儿功夫,就累得连房门都不能出了呢?先前也有太医来为她看诊,说是一切都好的,可见是这太医欺君了。”

章敬忙道:“总管大人勿怪,她这身子一向是好一阵,歹一阵的太医也是尽力了。平时看着确实无碍,今日大概是走的路多了,又久不见圣上一时过于激动,才会虚弱些,还请总管大人多多担待。圣上跟前,也就不必惊动了。”

胡四海瞥了他一眼,没说什么,章寂轻咳一声,插嘴道:“大媳妇的病不是一天两天了,但也没什么要紧的,不过是容易累着罢了,只要略歇息两日就好。圣上日理万机无需让这点小事引得他忧心。”

胡四海似乎明白了,笑了笑,便吩咐随行的太监:“颁旨吧!”

圣旨内容章家人早已知道了,也就不必再提,连圣旨一并送来的,还有旧宅的房契等物以及一些大件的珍贵家具,原是当年被抄没了的,只是许多女眷们的珠宝首饰衣裳等物,如今已大多没了下落,也不知是被谁得了去,能还回来的,不过十之一二。胡四海有些不好意思地指着自己带来的几个箱子,道:“那些财物恐怕是难以追回了,听说里头还有老夫人、夫人与几位太太的陪嫁之物,有不少珍品。圣上心中深感愧疚,便吩咐了,照着当年查抄时的单子,拿价值相等之物充数,还让奴婢再三给老太爷赔礼呢。”

章寂忙道:“圣上言重了。这些东西,当年竟被抄没,老臣一家本就没指望能得回来,如今蒙圣上恩典,能得回其中一二,已是万幸,更别说圣上还为老臣想得这般周到。原该是老臣向圣上叩谢大恩才是,又说什么赔礼不赔礼呢?”又给陈氏使了个眼色。

陈氏愣了愣,才反应过来,从那几箱新珠宝里头,随手拿出一匣,瞧着那匣面雕花贴金嵌螺钿,知道里头的东西价值定然不菲,打开一瞧,果然如此,但那些首饰只是胜在数量与份量,论款式、论手工,却并非独一无二的,也没有违禁之物,便合起匣子交给了章寂。章寂又将匣子递给胡四海:“一点小意思,权当给总管大人与诸位公公喝茶。”

胡四海怔了怔,笑道:“这怎么好意思?老太爷也太客气了些。”却不曾拒绝。如今他在宫中新升了总管,底下人却多是前朝留下来的,要等到进新人,再慢慢调教得听话,还要等很久,有些钱财在手,做事也方便些,更何况章家又不是外人,这点小事,即便皇帝知道了,也会睁只眼闭只眼的。

收了好处,胡四海越发殷勤了,不但照着清单,为章家众人一一点出赏赐的东西,还特地从袖中掏出一只扁平的小匣子,递给章敬,道:“这原是圣上特地命人寻回,等着要还给章夫人的。没想到夫人身上不好,不能亲自接赏了,还请侯爷代为收下。”

章敬心中诧异,收下匣子打开一看,发现里面居然是当年他送给妻子的象牙雕花簪子,更加吃惊了:“这……这东西怎会在圣上那儿?”

胡四海叹了口气:“圣上当年在德庆时,听说了这根簪子的来历,心中就一直愧疚不已,因此回宫后,有了空闲,便命奴婢亲自去追查章家被抄没的财物下落,好不容易打听得这簪子原来是落入了某个冯家党羽的内眷手中,又费了不少时日,方才把东西找了回来,可惜后来的新主人已经将簪子作了改动,是圣上命宫中匠人小心打造,才让簪子回复了旧貌。圣上说,这原是侯爷夫妻当年定情之物,看着它,便能体会到您夫妻多年的情谊,无论如何也要将此物归还原主。”

章敬微微有些动容。此物不但令他想起了旧时夫妻恩爱的情景,更让他想到,新君特地赐还此物明显是想给沈氏撑腰,看来他日后还是不能对妻子过于冷淡了。

但没想到胡四海紧接着又叹了口气:“圣上原是一片真心,可惜了,夫人竟不能亲自从奴婢手中接过旧物。若是圣上知道了必然会觉得遗憾吧?临行前,圣上可是再三嘱咐过奴婢,务必要将簪子亲手送到夫人手中的。”

章敬脸色又变了变,将盛簪的匣子合起,淡淡地说:“圣上隆恩,微臣铭记于心。”心中却在暗骂妻子,早不端架子晚不端架子,偏在这时候端架子,真会给人惹事!

胡四海微微一笑,转向了明鸾:“圣上也赏了东西给三姑娘呢,说是多谢三姑娘当初辛苦送饭之恩,也多谢您帮着开导怀安侯了。如今圣上兄弟和睦,也有姑娘一份功劳。”

明鸾意外地睁大了眼:“啊?我吗?”陈氏暗暗瞪她一眼,小声提醒:“礼数!别忘了礼数!”明鸾连忙束手端立:“不敢当是圣上谬赞了。”

胡四海回头给随行的小太监使了个眼色,便笑着对明鸾道:“三姑娘何必过谦?您还有一样功劳呢。怀安侯说,当初在德庆时多亏您提点,他才想到了用竹枝充作箭身的法子,向燕王殿下献计,大大缓解了燕王军中箭矢不足的难处。只是外人不得而知,只当是怀安侯想出来的,侯爷深感愧疚,觉得是占了姑娘的功劳,便求到圣上面前,连燕王殿下也帮着他说话。因此圣上便道,虽不好公之于众却也不能有功不赏,怠慢了功臣,便特地命奴婢将赏赐一并带了过来。姑娘只管收好了,这可是圣上赐给您的嫁妆!”

明鸾的眼睛睁得更大了,一时间只觉得受宠若惊,还是陈氏与玉翟双双推了她一把她才糊里糊涂地上前跪下,接受了这份赏赐,仔细一看清单,里面除去四匣子珠宝、二十匹宫缎以外,居然还有一份房契和一份田契,房子是在内城,离南乡侯府旧宅不远,田契则是良田二百亩,除此之外,还有白银五百两。明鸾只觉得自己是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中了。

等她好不容易从这份晕眩感醒过来的时候,胡四海已经回宫复命去了。章寂接过她手中的清单,又瞧了瞧那些契约与财物,脸上喜色更甚:“这样也好。见驾时,圣上就曾说过,你们母女俩寡妇失业的,你年纪又小,以后也不知要怎么办,没想到圣上转眼就赐下这些东西。老三家的,替孩子把这些东西都收好了,等日后给她做嫁妆。东西数量尚在其次,难得的是这份体面。”陈氏连忙答应下来,看向女儿的目光中充满了欣慰。

没人把新君赏赐明鸾的理由放在心上,只当是他随便寻了个理由,但明鸾却知道那是真的,当初她带着朱翰之去瑶寨玩耍,朱翰之装疯卖傻地在奉大山跟前转悠了半日,就专盯着人家的竹箭,没想到是为日后燕王大军的武器短缺问题作贡献去了。虽然她不认为自己有功劳,但也想到,这份赏赐背后,一定是朱翰之在使力。

她隐约记得,在江宁的小庄子里住着时,曾与朱翰之闲聊,无意中透露过自己对田地的念想,如今新君赏赐下来的东西里就有田地,会不会是他进的言?想到朱翰之连她偶尔提及的话都记得这般清楚,她心里就隐隐觉得欢喜,接下来的一天时间,脸上都没少了笑容。旁人只当她是为赏赐高兴,她却只是草草看过那些财物,便丢开手不管了,任由陈氏替她收起来。

据说安国侯章敬在胡四海一行离开后不久,就去了正院正房,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就与夫人沈氏发生了争吵,他最后怒气冲冲地离开了,临行前还在院中大骂:“休想我会派人去接他们!你也别再作白日梦了!”

下人们窃窃私语,消息传开后,玉翟便冷笑:“不用说,定是为了她娘家人了。她还真有脸开口!沈家如今是我们二房的死仇,大伯父但凡还没糊涂,都不可能派人去接他们!”

陈氏脸上淡淡的,什么也没说。就在这时,明鸾兴冲冲地从外头跑了进来:“母亲!我刚才去看四婶,回来的路上看见门房往里报信,说是袁氏带着大哥哥大姐姐已经进城了!顶多再过两刻钟就要到家!”

“这么快?”陈氏惊讶地起身,“比原先说好的时间要早呀。”

明鸾冲她挤了挤眼,乐呵呵地道:“咱们这就给大伯娘送信好不好?这场戏一定很有意思!”

沈氏不负众望,在听说了消息后,脸上僵了足足有半炷香的时间,方才板起来,吩咐翠园:“去准备吧,一会儿侯爷的屋里人就要来见礼了。”顿了顿,阴森森地冷笑一声:“叫她瞧瞧咱们京城的礼数和规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