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我居然能让人变强 > 第四十六章 出气

我居然能让人变强 第四十六章 出气

作者:两百斤螃蟹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02 22:51:55 来源:258中文

屋内三人都将所有注意力放在方才那番谈话上,压根儿就意到屋外有人靠近,猛地见明鸾踢门进来,都吃了一惊。

朱文至看见是明鸾,只是微微苦笑,倒没说什么,他知道明鸾脾气有些冲,但倒不是坏心,一向对他也算是细致周到。而胡四海则是一脸不满。倒是朱文考,见了明鸾,原本端严肃穆的表情顿时就僵了一下,目光略有游移,却很快就稳定了下来。

反正迟早有这么一天的,把话说清楚了也好,回头他再向章家上下赔罪就是了。

明鸾却只是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半句话都没有骂他。她又不是笨蛋,方才在门外听得清楚,这人也是那死鬼太子的儿子,是太孙同父异母的亲弟弟,而且已经成功投靠了燕王,还找上门来了。这也就意味着太孙有希望被接走,东山再起。

她没必要太过得罪了这对兄弟,省得给章家和自己带来麻烦,但不得媵他们,却不代表她就不敢找胡四海的晦气。

她冲着胡四海怒道:“你给我把话说清楚了,我们家哪里怠慢太孙了?是不给他吃的穿的,还是没向他行礼?我们家自个儿还保证不了天天吃肉呢,顶多就是从江里弄点鱼回来打打牙祭,养的鸭子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敢宰上一只,可给你们这里送的饭菜,每次都是鸡鸭鱼肉俱全的!还有太孙身上穿的衣服,那都是我祖父命我母亲精心采购回来的细布,我母亲虽然不知道是给太孙做的,但一针一线都下足了功夫。她这些日子还在给太孙做夏衣呢,用的都是我们家好不容易从瑶民手里收集到的上等葛麻布,我祖父自己都舍不得穿,全给他了!我们还有哪点儿做得不足?送信的事不是早就解释过了吗?你家太孙自个儿都还没做决定呢,难道你要我们章家自作主张?!”

胡四海一窒,强自道:“你们分明是有意拖延不肯送信出去,成天就知道说时机不到,不必着急。你瞧瞧,若不是章大奶奶果决只怕燕王至今还不知道太孙的下落呢,那伪帝倒行逆施之举岂不是得逞了么?就为着你们家的私心,几乎害了大明江山,你倒还有脸说我的不是?”

明鸾啐了他一口:“你还骂我们章家不对?你也不想想,这回大伯娘私自送密信,若不是走了狗屎运,恰好让大哥哥到吉安去而他又恰好知道簪子的秘密,找到了密信,哪里有那么顺利?就算那信没被别人发现,成功到了我大伯父手里,那也是几个月之后了。建文帝造孽,那是他的问题,你骂我们家做什么?!你嫌我们动作慢,那你们到岭南三年了可曾成功送出去只字片语?!这回能成功送信,还是忽悠了我们章家与我外祖父家的人,你也敢把功劳往自个儿身上揽?脸皮是不是太厚了点?!”

“你······”胡四海脸色铁青手颤抖着指向明鸾,几乎说不出话来。

“我什么我?你给我把手指拿开!拿手指指着人说话很没有礼貌很没有教养的,你不知道吗?!”明鸾继续喷,“说什么我们章家怠慢,我看不是怠慢了太孙,而是怠慢了你这位总管大人吧?我就不明白了,你如今的差事,每月只需干几天活,其他时候都是爱干嘛干嘛的,全靠我们家养着而你以前在东莞也不过是个卖煎饼的小贩,挣得几个辛苦钱全进了沈家人的袋子,你家太孙还要在大伯娘面前侍疾呢,你倒觉得他们对你们不怠慢了?我们好吃好喝地供着你们,如今反而还有了错?!真真是升米恩,斗米仇我都替我祖父抱不平,一番苦心,倒养出个白眼狼来!”

朱文至忙插嘴:“三表妹…···”

明鸾不等他说完就挥手打断了他的话:“没说你,我骂的白眼狼是指他!”

朱文至只好闭嘴,给胡四海使了个眼色:“你就少说两句吧,我早就说过了,章家对我有大恩,姨祖父又是我长辈,你怎可这般抵毁?”

胡四海只觉得满腔委屈,但小主人发了话,他也只有认了:“是……奴婢冒失了,只是·……奴婢也是为了殿下担忧。”

不等朱文至发话,明鸾便重重冷笑一声,插嘴道:“是啊,他是为了殿下担忧,见殿下还没做决定,便替您先做了;见殿下敬着章家,不肯听他的话,便替您敲打章家;甚至连殿下将来要做什么,怎么做,他都有腹案了呢!他事事替殿下想在前头,做在前头,殿下还犹豫什么呢?只要照他的话去做就好了嘛!”

胡四海一听,顿时眼前发黑,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殿下明鉴,奴婢绝不敢如此!”又含泪哽咽地指控明鸾:“章三姑娘,你怎能这般污蔑我?!”

“我污蔑你?”明鸾嗤笑,“我有哪点说得不对了?太孙殿下还没发话说要送信呢,你就天天逼着我祖父,我祖父说要等殿下发话,你就说我们家怠慢;连殿下在我祖父和伯父面前,都是谨守礼仪,恭敬有加的,你算哪根葱?闯进我家就指着我祖父破口大骂!可见在你心里,你比太孙殿下都要尊贵!还有,你成天说我们家不肯送信给燕王和大伯父,如今燕王与大伯父已经知道消息了,也派了人来接,殿下也答应了过去,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又要拦着?殿下是要去北平也好,留在德庆也好,那都是看他自己的意愿你是谁?凭什么要太孙殿下事事都听你的?!”

胡四海这回是真说不出话来了,只能一味拉着朱文至的衣角哭道:“殿下,奴婢真的是一片忠心啊!您一定要明察······”

朱文至自然相信他的忠心,但方才他说了章家坏话,又叫明鸾这个苦主听见了,若此时站在他这边,未免打了明鸾的脸,况且,胡四海有时候的言行也确实过分了些。然而,若他顺着明鸾的口风说胡四海的不是,只怕这个忠仆立时就能去跳崖以证清白。因此朱文至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决断了。

朱文考在旁看得分明·迅速加入进来:“兄长,方才胡四海问的问题,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兄长是父亲嫡长子,又是皇祖父正式册封的皇太孙·是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而我却只是区区一介皇孙,身份哪里比得上兄长?更别说···…”他面露苦笑,抬手摸了摸颊边的疤痕,“兄长也瞧见了,我这个模样……燕王叔要的是可以助他拔乱反正的新君,我便是站了出去·又如何能服众呢?此事说来也是我心头之伤,平日羞于提及,燕王叔他们也不会当着我的面说。但兄长北上是大事,为了证明我的清白,不说也不行了······”

在朱文至心中,亲兄弟畲然比身边的侍从要更重要,此时他一听朱文考的话,眼圈顿时就红了·连忙握住对方的手:“好弟弟,别难过。都是这刁奴胡言,让弟弟伤心了。”又喝斥胡四海:“你可听见了?以往管好自己的嘴·认清自己的身份,别仗着我待你亲近,便把旁人都不放在眼里。如今在德庆还罢了,无论弟弟还是章家,都是自己人,自不会与你一般见识,若是日后到了北平,当着燕王叔的面还这般,不等你自己请罪,我就得先向燕王叔赔罪了!”

胡四海忍泪抿了抿嘴·低头小声道:“是奴婢错了,求殿下恕罪。”

朱文至正要应他,明鸾又插进来道:“太孙殿下,你先别忙着原谅他。刚才我在门外咋一听见这么惊人的话,倒把自己的来意给忘了。你可知道他刚才下山去做了什么?他居然从我家后门偷偷溜进我大伯娘独居的小屋,还关上门与她密谈·这还不说,两人说话时还拉拉扯扯的,结果叫人撞了个正着,都以为是我大伯娘在跟野男人通奸呢!他不好好留下来把话说清楚了,还我大伯娘一个清白就算了,还一见人来就跑。如今可怜我大伯娘名誉受损,有嘴都说不清,都哭死了呢!”

朱文至大吃一惊,猛地转向胡四海:“这是怎么回事?我虽叫你去问姨母几件事,却没叫你偷偷潜入啊!”又焦急地问明鸾:“姨母如今怎样了?家里人没误会吧?”

明鸾却避重就轻:“当时阄得有些大了,兴许邻居家有听见的,至少家里人全都知道了。

太孙殿下,你的身份是机密,就算是在我们家里,也不是人人都知情的,可胡四海从大伯娘屋里逃出来,却是人人都看见了的。你该庆幸,他逃走时撞上了周姨娘,早上时见过他,因此告诉了祖父,大家也就知道来的是个太监了,不然他人都跑了,没了对证,谁能证明大伯娘的清白?”说着她还鄙视地瞥了胡四海一眼:“你这个太监也不知是怎么想的,虽然我们知道你下面没有了,可是人家不知道啊!现在为了保住太孙的秘密,我们甚至不能告诉家里人真相,大伯娘这回真是叫你连累死了!”

朱文至气愤地朝胡四海质问:“这是怎么回事?你怎么会犯了糊涂呢?!”

胡四海手足无措地辩解:“不是……奴婢是怕有章家人在,章大奶奶不会说实话······奴婢······奴婢……”他一咬牙,忿忿地对明鸾道:“当时冲进来的宫氏,乃是冯家姻亲,我如何能留下来说清真相?那岂不等于明白告诉冯家人,太孙在这里了么?!”

明鸾冷笑道:“冯家舳道她是谁?连宫家都不管她,亲外孙病得快死了都不愿意找大夫来,你以为她还能回头找冯家去?还有,你要是真的忌惮她,那也行,等我们来了把事情说清楚总没问题了吧?你居然就这么跑了,要不是周姨娘恰好过来看见,又认得你,谁知道跟大伯娘在屋中相会的是一个太监?!你自己行事不慎,被人抓到了,还好意思怪罪到别人身上,脸皮真厚!”

胡四海又气得发起抖来了,手指颤颤地指向她:“你······你·……”

明鸾皱眉道:“刚才我已经说过了,拿手指着人很没有礼貌,你是没听见吗?今天分明就是你办砸了事,老老实实承认错误就行了,犯得着那么激动吗?你有什么事要问大伯娘?她一个病人,连床都下不了,就够可怜的了,你还要打搅她,还要往她头上泼脏水·是不是太过分了?要是她的病情加重,都是你害的!”

朱文至对着忠仆怒目相向,连朱文考也是一脸哀叹埋怨的表情,胡四海哪里还说得出半句话来?最后只得老老实实下跪认错·还答应会到章家去赔罪。

明鸾狠狠出了一口恶气,虽然多少有些迁怒的成分,但心情总算是好多了,瞥向朱文考时,也能勉强挤出一个笑来:“是广安王殿下吧?不知你打算几时带太孙殿下走?又有什么安排?你好象还有一个同伴吧?是扮作了游方郎中?”

朱文考眼中闪过一丝意外,笑道:“确实有一位同行人,那是燕王叔身边的得力僚属·姓吕,吕伸昆先生。先前因我们不知道兄长下落,只能从章沈两家追查线索,我是守着章家,他便去了沈家那边,今日因缘际会,叫我看见沈舅爷跟着胡四海上了山,才找过来的。一会儿我就去找吕先生·告诉他这个好消息。北上的事还要看他安排,不过兄长请放心,燕王叔手下无弱兵·吕先生一定会将你安然送至北平的。”

明鸾飞快地剐了胡四海一眼:原来你还把那家伙引上山来了,真会给人添麻烦!

朱文至笑道:“原来是吕先生?我从前在宫中时就听说过他,当年燕王叔出守北平时,他就已经在燕王叔身边了,据说是个极精明能干的人,最是忠心稳妥的。”

朱文考笑笑,又转向明鸾:“章三表妹,你对这座山上的道路最熟,不知有没有直接往布村去的捷径?那样我也省得下了山再绕道过去了。”

明鸾眯了眯眼:“有啊,你既然想过去·那就跟我来吧。”又向朱文至告别。

朱文至拉住朱文考,后者安抚他:“没事,我去布村找到吕先生,立刻就带了他过来,最迟明天就到了。到时候我们再好好商量一下北上的事。原本我们以为兄长在东莞,还打算走海路·但现在地点变了,路上的安排也要相应改变才行。”

明鸾在旁神色不善地睨了他一眼,只觉得这人跟胡四海他们都是一路货色,不懂为人着想的。太孙是顶了沈家儿子的名义在德庆住下的,又是章家做的保,他这一走,叫章家怎么办?还有胡四海,那可是在江千户跟前都留了名的!

不知是不是察觉到了明鸾的眼神,朱文考接下来又对太孙说:“虽说兄长是必然要北上的,但你走了,章沈两家却还要在这里多留些日子,等燕王叔设法弄了朝廷赦令下来,才好离开。为了确保不走漏风声,该如何安排还得细细斟酌呢。”

明鸾的脸色稍稍好看了些。

朱文至对弟弟道:“你从小就比我细致,吕先生又是燕王叔身边的得力人,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好弟弟,早去早回,我还想知道这几年京城和北方都发生了什么事呢。”

朱文考连声答应下来,依依不舍一番,才跟着明鸾走出了小屋,直往东山坡的方向而去。

明鸾走了一段路,心里犹豫着该怎么从这人嘴里套话。她不关心皇太孙能不能顺利推翻建文帝坐上皇位—历史上就没出现过这么一个人亻旦她在意章家会因为这件事受到什么影响。

她还在犹豫的时候,朱文考忽然开口了:“章三姑娘,前些日子的事,是我冒犯了,还请姑娘勿怪。”

这人挺有眼色的嘛。

明鸾停下脚步,回过头,挑了挑眉:“既然你先开了口,我也就不拐弯抹角了——你干嘛要那样干?要找你哥哥,直接问我们就行了,我们家又不会瞒你!”

朱文考苦笑了,他知道这件事无论如何都是说不过去的,但他又不能将自己的顾虑和盘托出,只得祸水东移:“不瞒你说,我们会知道兄长的下落,是从你那位大伯娘的密信中来的,密信中······她说了些不利于章家的话,因此······燕王叔与吕先生他们便对章家有些误会,更愿意信任沈家。只是我觉得她的话未免有些不尽不实,也劝过吕先生。如今吕先生也渐渐发现沈家人的真面目了,但慎重起见,还是打算先找到兄长再说。”

“原来是这样。”明鸾咬牙道,“我就知道,她不可能真的会认错!原来还真的找机会告黑状呢!不要紧,太孙还是分得清是非黑白的,不会恩将仇报。但我们全家对那女人够宽容的了,家里老的小的叫她害死了那么多人,都没把她赶到大街上去,她到底还想怎么着?!”

朱文考轻咳一声:“是非黑白,我都看在眼里。三姑娘放心吧,公道自在人心,燕王叔也好,大表叔也好,都会认清谁对谁错的。

这算是表态示好吗?明鸾瞥了他一眼,决定暂时原谅他前几天的欺瞒:“那就多谢了,还请广安王多多替我们辩白,别让我们章家蒙上不白之冤。”

朱文考笑着应下了,只是他又顿了一顿:“今日之事······三姑娘能不能稍稍帮着瞒下两日?先别告诉姨祖父和两位表叔?”见明鸾又睁大了眼,连忙辩解,“不是我有心瞒着几位长辈,只是吕先生那边……不好交待,等我把事情跟他说清楚了再一起去章家······”

明鸾挑挑眉,转身继续往前走:“我又不是爱嚼舌的,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我心里有数。”

这算是······答应了吗?朱文考拿不准她的态度,见她不再提起,便只当她是默认了,跟着她一路走山道,直至东山坡一带。明鸾给他指了下山的路,告诉他怎么走,便借口说不想跟沈家人照面,转身走了。

她一回到家,便立刻找上了章寂:“祖父,我跟您说,刚刚在山上我遇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